问题

如何看待科兴疫苗新发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智利真实世界有效率 65.9%?

回答
最近关于科兴疫苗在智利真实世界有效率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其有效率约为65.9%。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真实世界有效率”。这与临床试验中的“保护效力”不同。临床试验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受试者选择、接种流程等都非常标准化,旨在评估疫苗在理想状态下的表现。而真实世界有效率,则是指疫苗在广泛人群中、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接种后,预防感染、重症或死亡的实际效果。它更能反映疫苗在日常应用中的表现,会受到人群特性、病毒变异、感染防控措施执行力度、疫苗接种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65.9% 这个数字,是基于智利实际接种情况和疫情发展数据得出的。这意味着在智利的人群中,接种了科兴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了约34.1%(100%65.9%)。这个数字并非越高越好,而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病毒流行情况、疫苗的研发背景以及其他同类疫苗的表现来综合评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有效率数字?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

1. 病毒变异的影响: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异株,例如Delta、Omicron等。不同的疫苗在面对不同的变异株时,有效率可能会有所差异。如果研究期间智利当地流行的主要是对现有疫苗防护力有一定削弱的变异株,那么真实世界有效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是符合预期的。科兴疫苗的基础研究显示其对原始毒株和早期变异株有较好的中和能力,但在面对后续出现的更具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时,其优势可能会相对减弱。

2. 接种人群的差异:真实世界研究的受试者群体更加复杂多样,可能包含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有无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实际效果。例如,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虽然接种疫苗后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相对于年轻健康人群,其免疫应答可能稍弱,导致整体有效率数据受到影响。

3. 疫苗接种策略和时间间隔:研究可能会考虑不同接种剂次(比如是否完成了全程接种)、接种间隔时间等因素。疫苗接种策略的优化(如加强针的使用)对于维持和提升疫苗的保护力至关重要。如果研究数据没有完全覆盖加强针接种的影响,或者主要评估的是两剂基础免疫的有效性,那么65.9%可能仅是基础保护力的一部分。

4.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不同研究机构采用的数据来源、样本量、统计学模型和校正变量可能有所不同,这也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是否有充分考虑到人群的社交行为差异、感染暴露风险的差异等等。公开的详细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过程是理解这个数字的关键。

5. “保护效力”与“真实世界有效率”的区别:需要再次强调,临床试验报告的通常是保护效力,例如在某个时间点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保护效力可能很高(比如90%以上)。但是,真实世界有效率往往会低于临床试验的保护效力,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失效”了,而是反映了现实世界更复杂的挑战。而且,即使有效率不是100%,它仍然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疫苗通常在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方面仍能保持较高的保护力。

那么,65.9%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仍然表明科兴疫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未接种疫苗相比,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确实降低了。这个数字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尤其是在全球疫苗供应紧张、需要快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的早期阶段,很多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都经历了一个不断被观察和优化的过程。

其次,这个数字也提示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疫苗的“长板”。很多灭活疫苗,虽然在预防轻症感染方面可能不如mRNA疫苗那样出类拔萃,但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通常表现稳健。因此,在解读这项研究时,我们还需要查看其是否区分了预防感染、预防有症状感染、预防重症、预防住院和预防死亡等不同结局。通常,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上的真实世界有效率会远高于预防感染的有效率。

最后,这也提醒我们在疫苗接种策略上要与时俱进。随着病毒的变异和疫情的发展,疫苗的更新换代和加强针的接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像科兴这样的灭活疫苗,研究者和决策者可能会需要考虑优化接种程序,例如是否需要与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混打,或者是否需要更频繁地接种加强针来维持更高的保护水平。

总而言之,65.9% 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数据,它需要放在智利当时的疫情背景、病毒株流行情况、疫苗接种政策以及具体的统计方法下去理解。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观察和研究的阶段性结果,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科兴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提供了依据,也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疫苗和发展新一代疫苗来应对持续变化的疫情挑战。我们不应简单地将此数据视为疫苗的“好坏”判断,而应视为一个科学研究反馈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智利的数据吧,其实只对智利一家有用,因为除了他别人流行的都是delta,就他还在流行lambda。现在防疫主要还是防delta。lambda想成为全球流行的毒株,感觉可能性不大,delta之后21H流行的概率比较大。

想知道辉瑞疫苗对delta的有效率,不如看看冰岛的数据。

user avatar

智利卫生部刚刚更新了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几种疫苗对于目前的病毒仍然有效。


无论科兴还是辉瑞,此次在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有所降低,但是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仍然都高度有效。

智利是目前全世界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5%的智利民众完全接种疫苗,每百人已接种疫苗134剂,接种率位列南美第一。


目前智利存在多种变异体,以Lambda居多(占比90%),其次像Alpha和Delta在智利也有发现。Lambda可能大家了解的不多,它的传染性强于原始毒株,同时免疫逃逸能力强于Alpha和Gamma,这会导致疫苗有效率下降。


这个报告的初始版本、首次更新版本我之前都有分析过。我们就看看8月3日更新的结果。


1. 先说一下科兴(Sinovac)。


860万16岁以上人群接种了科兴疫苗,接种第二针14天后的有效率为:

-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58.49%

-预防住院有效率:86.02%

-预防ICU有效率:89.68%

-预防死亡有效率:86.38%

2. 接下来是辉瑞(Pfizer-BioNTech)。

450万16岁以上人群接种了辉瑞疫苗,接种第二针14天后的有效率为:

-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87.69%

-预防住院有效率:97.15%

-预防ICU有效率:98.29%

-预防死亡有效率:100%


3. 最后是这次新增的牛津。

238万16岁以上人群接种了辉瑞疫苗,接种第二针14天后的有效率为:

-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68.68%

-预防住院有效率:100%

-预防ICU有效率:100%

-预防死亡有效率:100%


牛津的数据之所以这么高,研究人员认为跟这个疫苗最后接种有关,随访时间较短。有可能在接种后出现的病例数量(包括感染或重症)较少,牛津疫苗的整体有效率68.68%,但是95%置信区间很宽(39.79%~83.71%)。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另外就如同我之前所强调的,上面这些数字不宜直接做横向对比,因为接种时间、接种人群是存在区别的。


我认为智利的真实世界研究,对于我们的防疫工作有三点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接种过完疫苗后,在感染病例有限情况下,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达到100%并不奇怪,但这不一定是最终的数据;


其次,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水平随着时间流逝有所下降,像这次科兴和辉瑞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都相对6月初下降了3%~5%。预防感染有效率下降,意味着即便广泛接种疫苗,仍然会出现一些突破性感染,在没有维持NPI的情况下疫情仍然会出现局部暴发。这为决定是否加强接种第三针疫苗提供了更多参考。


最后,智利这三种疫苗正好代表了来自五个国家(中国、德国、美国、英国和瑞典 )的三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灭活、mRNA和腺病毒载体),但无论哪种疫苗,它们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都仍然高度有效,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