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日本ZF是煞笔。
这缺口是出口打击,旅游业打击,加上海外劳动力无法补充造成的制造业打击。
从Corona爆发开始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大阪。眼看着大阪从一座繁华的城市沦为和中国小县城一个水平。
日本ZF的水际政策想必大家都知道了,1月初武汉爆发新冠并蔓延全国的时候,从日本各种媒体自媒体的表现来看,是幸灾乐祸的。当时各类媒体的普遍评估是Corona会像是一种新型的流感并在中国地区肆虐,日本只要国门一关就能美滋滋的看戏。
日本的水际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愚昧的一刀切政策,核酸检测?对不起,不相信,只要是外国人就都是病人,哦,美国爸爸除外,日本禁止美国人入境已经是美国翻天的时候了。这样的后果就是,旅客进不来,劳动力也进不来,当然要出去也不容易,我的几个印度哥们因为长时间没回国补进行咖喱补货,精神和身体状态已经下降很多了。
就日本现在这种连便利店售货员(中国人都不太愿意干了)都要大量依靠越南人的劳动力缺乏程度,GDP下跌巨大毫不奇怪。
下面是一些具体数字:
从3月份开始,日本入国人数比去年下降了99.9%,去年每月访日所有外国人人数大约是250万人(中国占10%),现在下降到不到3千。不要以为只是少来了游客,而是大量的商务学术访问,本来要来日本学习的学生,工作的人员。
https://www. jnto.go.jp/jpn/statisti cs/data_info_listing/pdf/200715_monthly.pdf
但后续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日本的预期,中国大约在3-4月就完全压制住了病情扩散,反而是美国欧洲炸锅了,其实那个时候放在日本决策者面前的应该是,立刻和压制住疫情并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比如中国泰国越南,开通出入国对策,让人流物流的来往恢复正常,并不是为了赚游客的那点钱,更重要的是来自东南亚的劳动力。
可是以日本ZF死要面子逻辑,这个水际政策是不能破弃的,因为只要水际政策存在一天,日本就能在道德高地上多站一天-“我的疫情控制的比你好”。再加上美国方面给日本的压力,即所谓日本在向美国开国之前不得先向中国开国。
日本ZF在艰难的扛到了7月底,终于宣布对部分国家(含中国不含美国)的部分人员(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尽管非常没有诚意但毕竟是重新开放了)允许入境。所以在日本当权眼里,这已经是给了中国天大的面子,毕竟美国爸爸都还靠边站着呢。
不过日本扛到现在才开国也确实是极限了,否则明年奥运会就别办了,毕竟奥运会的准备工作Q3就要开始了,很多国家的准备人员入国Q3-Q4还不到位,那么21年奥运会就合并到北京冬奥会一起办吧,反正北京有现成的场馆。
同比其实是下降9%左右。
1、你要知道日本这个下降是在没有停工、没有停产、没有停学的情况下发生的。
当初很多人说日本防疫了不得啊,不停工、不隔离。
我当时说,日本即使不停工不隔离,但因为病例每天都在出现,普通人还是不敢去商场、不敢聚集、不敢去夜店、不敢外出,名义上没有隔离,效果实际仍然是一定程度上跟隔离相似的。
所以,最大程度上尽快地消灭病毒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日本也不一定能做到。
2、日本太依赖出口了。
而且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太高了,约20%;而进出口占日本的GDP的1/3左右。
美国疫情严重,日本经济直接受损。
3、日本经济下降严重有利于RCEP成形。
日本一直对美国存在幻想,不撞南墙不回头。
去年印度退出RCEP,日本扭扭捏捏,意思是印度退出了日本说不签(日本高官:没有印度就不签RCEP),讨价还价。
当年错过亚元的机会,还不知道诲改。要是那个时候亚元谈成,必然日本占主导,到今天日本得占多大的便宜啊。
如今又是像个小脚女人。前段时间还跟着美国一起起哄说鼓励企业离开中国。拿药瓶了。
希望这次GDP下降能让日本认清形势: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底在哪里。
辛辛苦苦干八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作为日本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度拜相的政客,安倍晋三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任期推出的“安倍经济学”,如今八年成果一朝化为乌有(最开心的应该是印度了......)。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打击了日本的消费和出口,才导致二季度经济出现创纪录的萎缩,27.8%的萎缩比例,其实已经超过了市场预估的27.2%。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萎缩了,GDP总量基本上也跌回了十年前。目前日本的GDP规模为485万亿日元,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的日本还在艰苦应对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
说实话,本来疫情缓解后,日本下半年的经济是有希望反弹的,结果疫情卷土重来,刚有点反弹迹象的经济马上就被摁了下去。
现在日本最紧要的不是让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而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衰退加深,比如日本已经动用的大规模财政措施以及刺激消费等政策。
日本经济衰退,要说最开心的,非印度莫属了。8月11日的时候,印度国防部长就吹牛逼说“若没有新冠疫情,印度7、8年内就可以成为全球前三大经济体”。
如今日本经济不仅跟着全球一起衰退,而且衰退的还更严重,印度似乎又看到了超车的希望。
每天一篇干货分析,欢迎关注 @易三叨 。
很多人相信我们GDP总量一定会超过美国,人均肯定超不过日本。
上数据。
1995年,美国的人均GDP28783美元,日本人均GDP43789美元,美国是日本的66%
2019年,美国的人均GDP65111美元,日本人均GDP40846美元,美国是日本的1.6倍。25年间,美国的人均GDP增长2.26倍,日本还下降了百分之七。
2030年,美国的人均GDP大概率达到10万美元,日本能够保持4万已经不错。
简单算,中国的人口以美国的四倍计算。
如果2019年中国人均GDP是日本水平,那GDP总量是美国的2.5倍。
如果2030年中国人均GDP是日本水平,那GDP总量是美国的1.6倍。
如果2040年中国人均GDP是日本水平,那么GDP总量和美国谁多谁少还不一定。
请认清楚一个事实:即使是在美日差距最小的人均GDP领域,美国和日本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国家。
再上一个数据,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美国人均GDP是65111美元,澳大利亚是53825美元,德国是46563美元,加拿大是46212美元,法国是41760美元,英国是41030美元,日本是40846美元,意大利是32946美元。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人均GDP,日本几乎垫底,仅仅强于意大利。
日本的拐点,到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疑惑:日本经济已经停滞25年了,怎么到今天还这么发达?
一句话:日本的底子太厚。
以巅峰的1995年算,1995年日本的GDP是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人口是美国百分之四十多,1995年日本人均GDP是4.35万美元,是美国的1.7倍。
这是日本的巅峰时刻。
佐证日本巅峰时刻的是日本的企业:索尼,松下,夏普,丰田,本田,佳能,京瓷,理光,东芝,等等,这些企业风光一时无两,全世界攻城掠地,打的美国企业都瑟瑟发抖。当时最先进的企业技术,都在日本,现今津津乐道的日本诺贝尔奖,绝大部分积累于这个时期。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比美国还多。
这些日本企业是怎样衰败的呢?两个原因:美国和中国。韩国三星只是一个插曲。
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凭借更低廉的人力,更广阔的市场,更加勤奋的员工慢慢想我了家电等制造业,侵蚀了日本企业的一部分业务。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
美国新开辟了一条道路:互联网。也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互联网改变了一切生态,今时今日,你见过有一个产业和互联网结合不起来吗?沃尔玛的超市要互联网,中国开饭店也要互联网。
如果仅仅是美国搞互联网也还不那么可怕,毕竟美国制造业开始空心化,可怕的是中国也抓住了互联网的浪潮。世界最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加上互联网的翅膀。
所以这20年,中美两国迅速甩开欧洲日本,两骑绝尘。
互联网的核心入口手机最为明显,曾经何时日本索尼,索爱,松下,夏普手机也颇有特色,可是自2010年苹果手机问世,至今日本已溃不成军。就是日本本土,也是苹果一统天下。
我记得2015年左右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日本的移动支付这么落后?”底下一堆辩解的回答,什么尊重隐私,什么日本实体发达,什么诚信社会等等。著名的徐静波老师最近开始哀叹:"疫情倒逼着日本走入移动支付时代"。
伴随着中国美国企业的突飞猛进,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企业节节败退,今天,除了汽车,其他的电子产业的公司们已经在终端市场激不起任何波澜,惟有依靠某些具体零部件的技术积累优势苟延残喘。而这些优势又能持续多久呢?
2020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超越美国世界第一。美国的500强数量没怎么变,中国占有的主要是欧洲日本的份额。这个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持续下去。
这些日本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每一个都在断尾求生。徐静波老师曾经有一系列的文章讲述各个日本企业的求生之路,但就是他,也哀叹:“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其实很简单,这些大企业乃至日本国内能够找到一个50岁以下的掌门人吗?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老人请回来,解决点皮毛,他们抓不住未来的方向。
曾经顶礼膜拜奉若神灵的“松下经济学”,过时了!
这二十年,日本经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支柱:日本外务省长期以来拨经费在全世界塑造的日本美丽,发达,平和,富裕的国际形象给日本带来了大量间接和直接的旅游收入,这撑起了日本经济很重要的一部分。实话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洗脑作用是巨大的,福岛核泄漏这样可以把日本钉上历史耻辱柱的事件居然没多大影响。想想切尔诺贝利,到今天还是苏联的耻辱。
日本为什么拼命要保奥运会,鸵鸟也要保,无非就是想继续塑造这样的日本形象。
有答友说得好,日本都没有停工,经济怎么下滑那么多。?
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二季度入境日本的人数比去年下降百分之九十九。
新冠疫情是全球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谁行谁不行最后通过疫情都可以表现出来,糊弄不了,也掩盖不了。日本曾经也用像对待核泄漏的态度对待疫情,到现在,依然纸包不住火。
现在已经有这样的风向了:美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天堂,日本,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天堂。
可以预见的最少两年以内,日本将继续沉沦,很可能一蹶不振,从此自由落体。二十年内我们赶上日本的人均GDP是大概率事件。
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惜,这是日本最大的短板。
—————————————————8.21更新
评论区很多人对于人均GDP超过日本很悲观。
说一个数据。
2010年我们的人均GDP是日本的十二分之一,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十年时间我们的发展是日本的三倍。有啥理由不相信二十年中国不能追四倍?
而且几乎可以肯定,20年后日本的人均GDP以美元计能够有35000就谢天谢地,而美国20年后是有可能达到10万美元级别的。
至于说老龄化之类的什么问题,中国发展啥时候没有问题。多少在外人看来都可以动摇国本的事情我们不都闯过来了。日本才是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他们没有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政府。
我不是战狼,我觉得我们综合实力超过美国的难度远远大于人均GDP超过日本。
美国的实力十倍甚至于几十倍超过日本,经济只是美日差距最小的一项。美国有得天独厚的领土和农业,有美元霸权,有最强大的军队,有对世界所有主要航道的控制权,有最庞大的英语消费市场,有上百年的工业积累,有最顶尖的人才,有持续不断的人口,这些日本一样都没有。
我们和美国的较量是持久战,哪怕GDP超过美国,我们也任重道远,要化解这一系列优势,没有几十年是不行的。
1898年美国GDP超过英国,可真正的世界霸权转移还是要等到二战后欧洲极度削弱。如果不打战,这个过程可能更漫长。
唯一能够缩短这个时间的就是新的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度大发展,一下子可以抹平美国的百年积累。
评论区有朋友认为东京领先上海20年,我曾经在知乎写过一个从有色电影看日本有多发达的帖子。三年过去,就现在的水平而言,上海好像已经反超了东京。
说明日本情况不错啊,二季度环比才-7.8%,美国大概是-8%--9%,欧洲差不多都是-10%以上。
实话实说,干得挺好的,真的。
今天是8.20日,如果没有疫情,东京奥运会应该已经在10天前结束,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从东京顺道涌向日本各地的旅游景点,为日本经济带来新一轮腾飞,为观光立国战略带来巨额利润,为第二次安倍政权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最长寿内阁献上一枚大礼。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疫情而化作泡影,2020年奥运会的延期已经让东京都欠了一屁股债,而随着日本疫情的收束遥遥无期,哪怕能在2021年举办其经济效果也极度可疑。
更加糟糕的是,21世纪10年代从世界各地涌来的海外观光客源源不断涌入日本各地,与亚洲富豪的热钱一同复兴了自泡沫经济时代以来便死气沉沉的地方旅游业,给了日本政府将下个十年的经济增长赌在旅游业上的信心,大量的饮食业、旅馆业、民宿、地方旅游项目在日本政府或明或暗的刺激之下开始膨胀,并在疫情爆发无法收拾之后轰然坠地。
日本的地方旅游业的主体是各种小业主,小家族,抗风险能力差。自今年3月以来陆续消失的外国游客已经对地方旅游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出于维持经济平稳运转,对中韩的歧视与不信任,医师行会高层只图自保竭尽全力不接收新冠患者等因素,安倍与各地行政长官进入五月才开始呼吁减少出行尤其是跨行政区的出行,使得国内游客也近乎消失。然而优柔寡断的安倍政权却最终失去了压制疫情的能力,日本疫情实际上已经进入检测多少感染多少,反反复复没有尽头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安倍政权却依然“痛下决心”,花费一兆六千亿日元补贴民众外出旅游吃喝,视东京冲绳大阪等地的再次爆发如无物,而疫情也以进一步扩散与几名拿着补贴扩散病毒的感染者给这项经济刺激政策交上了完美的答卷。那么为什么安倍政权对于旅游业如此重视,冒着疫情失控的代价也要延迟出行限制的命令,并在疫情尚未结束就立刻鼓励民众出行呢?
因为地方旅游业者、地方的餐饮小业主,依赖饮食业的地方高级食材小农是自民党的铁票仓。而旅行与餐饮补贴直接针对的便是这些人。自疫情开始以来,由于日本政府在经济补贴行动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大量餐饮与旅游业者已经倒闭,再拖下去地方旅游业将承受不亚于当年泡沫破裂般巨大的打击。虽然自民党在日本有着无可撼动的统治地位,但由于安倍急着在自己大肠炎发作前修改宪法开倒车,所以票仓们绝对不能有任何怠慢,哪怕是以牺牲整个列岛为代价。
所以我认为,日本,乃至所有发达国家在第二季度极为夸张的跌幅绝非天灾,而是赤裸裸的人祸。发达国家相较中国在家庭资金、民众卫生意识、医疗保障条件、初期防疫上有着怎样的优越性已经不需赘述,越南作为与中国存在陆地边界与高强度人员的发展中国家往来都能做到的防疫发达国家做不到,这只能用人祸来解释。本题下很多人说“发达国家都这样有啥可惊讶的”完全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将西方的看作常态的,正确的。而正是这种愚蠢的西方中心主义,或者说东方主义思想,葬送了日本等发达国家早期压制疫情在本年度一遍看着方方日记一边正常发展经济的可能性。
不过比起东方主义思想更致命的,是自冷战晚期以来愈发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终于在疫情面前体现出了致命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政权与经济体的无能、虚伪与冷漠上。
新自由主义要求政府将其本身私有化,并竭尽可能地不得干涉经济。在贱卖国有财产与一次次的外包之中,政府最终迎来的就是行政管理能力的退化,被外包公司与利益集团绑架,成为传说中的小政府(笑)。这也是为什么安倍政权在新冠患者的收治等问题上对于医师行会与医疗寡头唯唯诺诺,面对疫情除了呼吁毫无实际作为,给日本国民一家发两枚口罩发完后第一波疫情都结束了等魔幻现象反复在日本上演,并最终葬送了疫情收束的可能。新自由主义者热衷于鼓吹竞争万能论,然而在日本发生的现状却是伴随着贱卖国有资产的官商勾结,寡头垄断和低效无能。新自由主义者热衷于鼓吹竞争万能论市场万能论,然而事实就是人类不是经济人,会有权力欲会想运用权力,这种欲望也不会因为从政治权力转变为了经济权力而变得更加正义更加干净。
新自由主义鼓吹经济第一利润第一,把社会生活中一切切实发生并触手可及的问题全都转换为了经济问题,一切为经济服务为利润服务,鼓吹日本政府将“低效的社会保障与行政系统”民营化、外包化,鼓吹大阪地方政府放弃储存医疗应急物资,统统抛售以创造地方财政黑字。然而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学以外的问题的,新自由主义者却对这些问题统统视而不见,用经济问题搪塞之。当这些问题爆发之时,新自由主义者们就黔驴技穷了。本次疫情中日本面临了严重的口罩短缺,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安倍的措施是斥资上百亿日元购买一批所谓可以反复洗涤使用的棉质口罩,给全日本每个家庭两枚。事后研究证明,棉质口罩对于新冠病毒的防御力为0。而且口罩分发完毕的6月,中国产的口罩已经可以在大街小巷以可接受的价格买到了。对此,安倍给出的回答是“通过分发口罩这一行为,实现了对口罩价格的压制和调节。”我不太清楚直接调控口罩价格本身或者拿这几百亿去国际市场上买口罩或者投资流水线能有多大的成果,但新自由主义政权一边标榜着不干涉经济,又一边用这种做作而又愚蠢的方式介入经济来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不可谓不虚伪。
新自由主义的唯经济论,使得经济成为了社会的唯一目的,而忽视了社会最根本的要素与目的——人本身。这种冷漠早已渗透进了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今日之日本人在面对小团体以外的成员时惊人地刻薄与冷漠。而在新冠疫情的发展中,这种先经济后人命的理念在除韩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所体现。这种冷漠,是要比任何所谓“独裁的”“专制的”疫情处理措施都要更加缺乏人文关怀,更加蔑视人权的行为,无论东西方的大儒如何辩解。
所以,日本乃至全体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根本不来源于天灾,完全是由新自由主义所酿造的人祸。一个合格的现代政权与经济体也不应当惧怕天灾,归罪于天灾,尤其是在气候危机即将到来的20年代。
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GDP的同比降幅大致为8.1%,是1955年神武景氣以来日本单季度经济降幅最大的一次。
在疫情爆发前,日本的经济已经进入萎缩状态,疫情又加剧了冲击,可能造成破产潮。如果本年内不能结束疫情,那么本次衰退对日本的打击会长期存在。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称,预计日本经济要到2024年4月才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如果经济复苏不顺利可能要更久。
个人消费下降8.2%,投资减少1.5%,出口下降18.5%,这是日本自1993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三驾马车同时崩塌。考虑到日本较高的负债水平,可能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需求持续疲软。
由于韩国复工情况较好,也会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一定冲击,抢占日企的海外市场,就比如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进口额仅仅下降了0.5%,形成的进口替代效应也会打击日本国内的就业岗位。
日元不断放水,但无法向外转嫁危机,只能在银行系统内流转。日本的复苏取决于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的恢复,如果美国不能迅速恢复,那么日本的经济情况在未来几年也不会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