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房价收入比为8.41,日本居民13年能买房?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日本房价收入比8.41以及“日本居民13年能买房”这个说法。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两个概念:

房价收入比 (PricetoIncome Ratio, P/I):这是一个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是将一个地区的平均房价除以该地区的平均家庭年收入。这个比值越低,通常意味着购房负担越轻。
日本居民13年能买房:这个说法通常是基于一个简化的模型,即假设一个家庭将全部年收入(扣除生活开销后)用于储蓄购房,然后计算需要多少年才能攒够购房款。

现在,我们来深入分析日本的情况:

1. 日本的房价收入比为8.41意味着什么?

字面含义:
一个8.41的房价收入比意味着,一个家庭平均需要拿出8.41年的税前总收入才能购买一套平均价格的住房。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比:
要理解8.41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最好将其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

中国大陆(主要城市): 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长期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往往在3050甚至更高。即使是二线城市,也可能达到1520以上。
美国: 全美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在35之间,但像纽约、旧金山这样的热门城市会显著高于这个平均值,可能达到10以上。
英国: 伦敦等地的房价收入比也很高,常常在10以上。
加拿大: 近年来,加拿大一些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飙升,特别是温哥华和多伦多,有时会超过10甚至15。
香港: 香港是全球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地区之一,常常超过20,甚至达到50以上,意味着购房者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

结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8.41的房价收入比并不算极端高。与许多中国大陆主要城市、香港、伦敦、温哥华等地相比,8.41属于一个相对“合理”或“中等偏低”的水平。这意味着在日本,平均而言,购房负担相对没有那么沉重。

2. 日本居民“13年能买房”的说法如何解读?

这个说法是基于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模型,我们来解析一下它的计算逻辑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理想化计算模型:

假设:
平均家庭年收入:X
平均房价:Y
房价收入比 = Y / X = 8.41
家庭每年可用于购房储蓄的金额:Z (这是关键的、也是最理想化的部分)

如果这个说法是说“平均家庭将全部年收入X用于储蓄,那么需要X年才能买房”。但房价收入比已经是8.41,所以这个“13年”的说法必然包含了对储蓄率的考虑。

一个更可能的计算模型是:
家庭每年可用于储蓄的金额 = 年收入 储蓄率

如果假设购房需要8.41年的税前收入,并且假设一个家庭能将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例如,如果家庭能将年收入的65%(约等于 8.41 / 13 ≈ 0.647)用于储蓄,那么:
储蓄年数 = 房价 / (年收入 储蓄率)
8.41 年收入 / (年收入 储蓄率) = 8.41 / 储蓄率

所以,如果 8.41 / 储蓄率 = 13,那么储蓄率就是 8.41 / 13 ≈ 0.647,即 64.7%。

分析这个“13年”的含义和局限性:

理想化的储蓄率: 能够将年收入的65%用于储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高的储蓄率。这通常意味着家庭的生活开销非常低,或者有两个高收入的家庭成员,并且他们非常节俭。
未考虑生活开销: 这个计算忽略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必要开销,如食物、水电、交通、子女教育、医疗、赡养老人、娱乐等。这些都是购房储蓄的直接竞争者。
未考虑购房的额外成本:
首付: 即使是贷款购房,也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这笔钱需要提前储蓄。
税费: 购房过程中涉及多种税费,如印花税、登记税等。
中介费: 房地产交易通常需要支付中介服务费。
贷款利息: 绝大多数购房者需要贷款,贷款利息是购房的总成本之一。
持有成本: 购房后还有房产税、维护费、保险费等持续性支出。
未考虑其他投资和风险: 家庭可能还有其他投资需求,或者需要应对突发疾病、失业等风险,这些都会影响用于购房储蓄的资金。
收入和房价的区域差异: 日本虽然整体房价收入比不高,但东京都市圈等核心区域的房价依然不菲,而一些偏远地区的房价则可能非常低廉。居民的实际购房能力会因居住地而异。
政策和贷款条件: 实际购房还会受到银行贷款政策、利率水平、个人信用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许多日本人会选择贷款购房,而不是全款储蓄。贷款年限长(如35年),首付比例相对较低,可以显著降低短期内的购房压力。

更现实的视角:

如果一个日本家庭,平均年收入为 X,平均房价为 8.41X,并且能够将年收入的 30% 用于储蓄(这是一个更现实一些的、但仍然是较高的储蓄率),那么:
需要储蓄的年数 = 房价 / (年收入 储蓄率) = 8.41X / (X 0.30) ≈ 28 年。

如果这个家庭贷款购房,比如首付20%(1.68X),剩余80%(6.73X)贷款35年,年利率按2%计算。
每月还款额大致为:(6.73X 0.02 / 12) / (1 (1 + 0.02/12)^(3512)) ≈ 0.39X(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算)。
这表示每月需要支付约占年收入39%的金额用于还贷。
再加上生活开销,这笔还贷金额对家庭的财务压力会很大。

因此,说“日本居民13年能买房”可能指的是在非常理想化的情况下,或者特指那些储蓄能力极强、或者在房价较低地区购房的特定人群。 对于大多数日本家庭来说,购房仍然需要依靠贷款和长期的储蓄计划。

3. 日本房价收入比8.41背后的原因

日本能够维持相对较低的房价收入比,并且购房压力相对可控,有几个关键的因素:

长期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这导致对住房的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特别是在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地区。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环境: 日本央行长期实行超低利率政策,使得住房贷款的成本非常低。这降低了购房者的融资成本,也间接支撑了房产市场,但由于需求相对稳定或有结构性变化,并未导致房价过快上涨。
相对分散的住房需求: 尽管东京等大都市圈的房价依然较高,但日本并非所有地区都面临同样的住房紧张局面。许多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房价非常低廉,这拉低了全国的平均房价收入比。
土地私有制和城市规划: 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但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较为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密度,以及对建筑质量的重视,也影响了房价的形成。
泡沫经济的教训: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对整个社会和政府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此之后,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心态都更为谨慎。
租赁市场发达: 日本的租赁市场非常发达和规范,租房也是一种普遍且可行的居住选择。这分流了一部分购房需求,也为人们提供了更灵活的居住方式。
建筑寿命和折旧: 日本的建筑普遍注重抗震等安全标准,但房屋的折旧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木结构房屋),新房价格通常较高,但二手房价格下降较快,这使得人们在选择购房时,对房屋的保值增值预期可能与某些国家不同。

总结

日本8.41的房价收入比,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一个相对健康的水平,表明其居民的购房负担并非十分沉重。而“13年能买房”的说法,很可能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估计,忽略了许多实际的生活开销、购房成本以及储蓄率的现实情况。

更准确的理解是,在日本购房,平均而言,如果家庭能保持较高的储蓄率(但并非不切实际的60%70%),并结合贷款工具,是可以实现的。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规划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非13年“一次性”攒够房款的简单计算。购房的实际时间还会受到个人收入水平、家庭支出、地区差异、贷款条件以及购房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代人的价值观、发展观的问题。

1990-2010年前后,那时候的成年人有几个特点

1、拼命补课。一下子看到世界跟自己有那么大差异,人生有限,补。所以各种策略,都是针对补。

2、完美主义为基础的全面主义。完美主义出现,说明在自知、自我接受方面出现了问题。而现实中做建设,无法完美主义,那就全面主义,处处开花。并从相对简单的高大全(项目建设),来获得满足,弥补细节、局部、日常需要。

3、有了1-2的基本心态,那就开始各种谋略,局部(包括一代人,几代人)苦苦,人挥手走了,大厦在,城市在....... 所以就看到了各种飞速飞速飞速

好在几年前,纠偏了。

user avatar

在日本,如果你失业了,把房子卖掉,可以当你十年的工资。意味着你拿着这笔钱可以二十年不工作。

在中国,如果你失业了,把房子卖掉,可以当你三十年的工资,你可以六十年不工作、吃老本。

我们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还是要辩证地看:

虽然日本人房价收入比只要8-9年,但是他们可以零首付啊。

虽然日本人可以零首付,但是他们房贷利息不到1%啊。

虽然日本人房贷利率不到1%,但是他们可以借35年啊。

虽然日本人可以借35年的房贷,但是他们是永久产权啊。

虽然日本人是永久产权,但是买房没有公摊啊。

虽然日本人买房没有公摊,但是交房的时候都是带装修的啊。

这么一说下来,日本人觉得房价压力大是不是就显得很合理了?

user avatar

实际上夫妻俩一年半就能买,大多数年轻人不了解买房,买房最重要是以下几个点:

1.个人收入,最好精确到月收入。

2.首付比例,首付这玩意已经普及到全世界,古巴,斐济都有,只允许一刀切式购买商品房几乎不存在。

3.贷款利率,这玩意非常非常的重要,它直接影响你买房后的生活水平,甚至人生轨迹。

好,我们现在来说日本,从上面的第一点说起,月收入高的人就有机会购买更好的房子,对,机会这两个字非常的重要。年轻人刚出社会,是没有多少钱的,但是会有自己的初步估值,就像没上市的股票。

国内我就不讲了,不了解,也不敢乱说。

刚毕业的日本大学生,比如从长野农村来东京读了四年书的大学生,他就可以有一个买房的期望。为什么呢?因为房价和收入的比例,可以预估出你买一套房会带来多大的压力。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毕业生未来收入会因为不同的机遇翻几番,大部分毕业生收入有显著提升是很困难的。

再提到第二点了,首付比例,东京目前的首付比例都在0-10%左右,非东京地区,基本上零首付,也就是说,你手里没有一分钱,但是刚毕业收入还不错,你就可以直接贷款买房,也不需要掏空远在家乡的父母的终生积蓄。我们都知道,亚洲某些国家的首付比例在30%以上,孩子又必须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工作,打算买房,几乎一刀就把父母终生积蓄宰光了。父母算60岁退休,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也没出去玩过,住内陆的海鲜都没吃过几次,老年生活可想而知。

第三点,就是贷款利率,日本的贷款利率低的可怕,我的形容词没错,大家自己看吧:

这是日本的主要银行给出的商业房贷利率,什么10年的我们就不看了,直接看35年的。2021年4~6月,日本房贷利率在1%-1.75%之间。亚洲某些国家的30年贷款利率是5.45%-6%(而且现在30年还贷不到了,普遍只能贷20年。)

上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来打个比方,比如刚毕业的山本岩松君和酒井维为子小姐相爱已久,两人打算结婚,维为小姐也没什么要求,某天晚上,两人打摆子之后,谈起了人生:

“岩松君,求都马代,我们要结婚了,还没有新房,我们以后生的孩子也没有房子一套,我好难过得斯噶。”

“维为子,巴嘎,请好好说话,明天我们就去看房子。”

第二天两个人来到东京的银座,吃了碗螺狮粉,然后打车去了涉谷。

作为东京的中心地段之一,那么涉谷区的房价是多少呢?

区域 平均价格/每平米平均单价

千驮谷 4972万日元/115万日元

上原 9096万日元/123万日元

代代木 3713万日元/94.4万日元

代官山町 6605万日元/106万日元

元代代木町 3973万日元/85.1万日元

可以看到以上,总价200万到500万RMB,单价约为4到6万RMB之间,跟上海青浦的房价差不多。但是日本的房子是没有公摊面积的,而某些亚洲国家的房子公摊面积在20%~32%(超过15层住宅公摊面积在25%~32%)左右。所以很多日本100平米的房子看起来特别大,还能做复式阁楼,49平约等于某国70平,100平约等于某国147平,日本的房子普遍精装交付,也就是说,以上的价格包含了装修价值。

好,重点来了,目前涉谷房子首付比例为0-10%,也就是20w到50wRMB。

日本国税厅数据,东京人平均年收入约433万日元,也就是24万3千RMB左右,此外东京gdp总量常年世界第一。我们就假设山本岩松和酒井维为子两人都是年轻人中的低收入群体,年收入16万RMB,总共32万人民币(超市打工也能赚到这么多钱),那么他们需要多久才能买房呢?

没错,两人工作第一年就可以买房,假设两人看上了一套80平的单价100w日元,总价8000万日元的房子(实际上我夸大了,大部分年轻人不会购买这么贵的房子),两个人只需要支付800w日元付首付,也就是说工作一年半付首付,分35年还,利息1%每年约合3万元利息,加上房贷也就是总共13万元人民币,每月付1万人民币左右。假设二人特别拉垮,不仅起薪低,而且工资万年不增长,也能轻松付起房贷。并且永久产权。

接着是日本房产税,日本房产税约为房地产估值*1.4%,一般估值也就实际价格的50%-70%,也就是说,这个房产税也就在0.75%-1%左右,再加上每年政府的优惠,税在0.5%-0.8%之间。越老的房子估值越低,大部分400万的房子每年交1-2万块。年龄比较大的人可以减免所有房产税。

(但如果按利息5%-6%算,每个月就要还3万块到4万块rmb左右,年轻人日子都没法过了。)

最后是物业费,这个跟某些国家差不多,日本也要交纳一定的维修基金和物业管理费用。每个月约1千RMB。

这可是东京中心之一涉谷!所以以前新加坡人用99年产权祖屋嘲笑日本年轻人买不起房,别人也是笑笑不说话。当然,因为租售同权,日本这一代买房子的人并不多。

怎么看?岩松:

不会吧!

还能怎么看?日本年轻人压力太小,不利于奋斗呗。。。

user avatar

首先东京是23区,随意入住,不用户口,高考统一录取。这首先让人没有住在城区的欲望,太吵了,富人都是住绮玉港区这种远一点的地方,所以城区扩张了好几倍。

住池袋或者新宿这种副都心一般是穷人。这种后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中心郊区化,造成富人都不住在市中心。皇居千代田更是非常安静,大学,越好的大学越是在树林里或者大山上。

美国也是这样,除了纽约,波士顿,其他大学绝大部分都在山里或者是郊区。特别是加州,公司都在山里村里。

至于我们,为什么没有后城市化,没有郊区化,是因为我们人为去聚集垄断资源,造成房价上涨,不适宜居住。就高校一项来说,几乎全是公有,更别说其他经济投资了。北方某城市房价这么夸张,就是因为北方公有投资太过聚集垄断。我们的房价是人为的。至于怎么解读,这就各显神通了,我看白岩松就解读的很好。(手动狗头 )

user avatar

看了下下面的答案基本上清一色讽刺国内房价过高,当然国内房价过高也是事实,我之前也多次说过本仑房地产下行周期的直接原因是政策调控,其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供给过剩和预期需求不足,而结构性供给过剩在于房价上涨速度过快,而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房价增长速度,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这两个增长的速度差死不断扩大的,用物理学话语来说房价是属于加速增长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不光超过日本、韩国、也超过美国、远超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对比起来唯一幸福一点的可能就是中国香港的房价收入比超过内地,从城市排名来看香港排名全球第一、深圳排名全球第二、北京排名全球第三,全球房价收入比城市排名前三甲全在中国。

但是中国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大概在13左右,深圳能到达43左右,现在中国的实际现实是房价收入比越高的地方越能吸引人,房价收入比越低的地方越没有人,鹤岗的房价收入比远低于日本的8.41,但是整个城市人都快走光了。

反过来我们说日本的低房价收入比是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是繁重的房地产税,买房子是很便宜,但是持有房子的成本却很高。我在之前盘点各国房地产税情况里面有写到关于日本的。


日本每年按照房屋价值的1.4%增收固定资产税,在城市房屋价值再怎么都高于20万日元,不可能有任何的免税可能性,想一下北京、深圳、上海每年按照1.4%的房屋价值税率增收房产税,没有任何的免税和优惠,估计房价收入比也会下降一点的吧,但是这个时候估计又有更多的人高喊税赋过高,交不起房地产税了。

反正我对于没有免征的房地产税挺期待的,反正我重庆的房子只值100多万。

user avatar

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在刺激中国人。

日本有个名词,叫年收入倍率。意思就是房价和年收入的倍率关系。

日本就算泡沫经济的时候,房价倍率也没突破过20.

这几年其实日本房价是涨了,自打2013年奥运会申请成功以后,日本房价开始了“显著”上升。已经接近13倍。

但有一个问题,明明日本是高龄少子化,维护房子的费用也不低,但为啥日本房价还能涨到那么高?

两个原因,

一,因为疫情,导致很多日本人反而有钱了。

虽然疫情肆虐,但日本人小日子过的一点不错。日本一个个的保护政策出,正社员收入一点没减少,很多职员甚至在家里一年没去上班都一分钱不少拿。加上出行少了,日本人的旅游购物花费还节约下来了,手里有钱了目标也会变高,都偏向更好的房子,自然自然房价也涨了。

二,日本不动产公司预测到了奥运会之后需求会减少,特意减少了2020年以后的楼房建设

可以看到,13年奥运会申请下来之后,在2016年-18年东京都的楼房供应量保持了横盘还有一定的增长。但19年以后就急剧下跌,2020年比前一年大幅度下跌。因为奥运会的建筑高峰已经过了(大家都考虑到了奥运村的楼房会拿出来贩卖,大概会有5千多户)。

房子总的供应量少了,那房价涨不是很正常么?

不过,日本房价涨也就是涨个20%-30%而已,和楼市发达国家没法比。

大概在2006-07年左右,我还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年我去某个赴日研修的领导团当翻译。当时来讲座的是某位教授讲解日本的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经过。讲完之后,我和这位教授闲聊起来,他就说,现在中国也有这个倾向呀,听说中国的房价已经到了年收的10倍以上了(他认为年收的10倍以上就是泡沫经济的明显征兆)。我心想以我以后在日本工作的收入想买国内的房子也不难,我在日本工作几个几年就能在国内买房了,根本没多想。

没想到最后我们俩都想错了。

user avatar

最资深的爱国者,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买房压力和中国不在一个维度上。

争论的焦点无外乎房产税和遗产税这两个中国房价高但没有、日本房价低但有的东西上。

・房产税

关于房产税,经常可以看到“日本房产每年持有成本3%”的论调。这种论调是否把物业费也囊括其中我不清楚,但仅就税率来讲是错误的,日本房产每年的持有税率是1.7%,包含1.4%的固定资产税和0.3%的都市计划税。

那么如果买一套5000万日元的房产,每年的税金是否就是5000×1.7%=85万日元呢?

不是。

首先,之所以用5000万举例,是因为这是日本都市部中产阶级最为常见的购房价格区间,甚至可以说是较好的房产的价格区间。

而要了解日本房产价格与税金,必须要知道的一点就是这其中分为建筑物和土地两部分。越是新房、高层住房,土地价格占有比例越小;反之,则比例越大。

假如以6:4为例的话,建筑物价格为3000万,土地价格为2000万。那么是否以此为计税基准呢?

也不是。

日本房产有“一物四价”之说,其中就包括售价和征税时的评估价格。一般情况来讲评估价格都是低于售价的,这也很好理解,房产出售时包括精装修、景观、配套设施等溢价服务,但与建筑物和土地本身的价值无关。

评估价格与售价的比例也是幅度差异很大的,仅以普遍情况为例,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一般为售价的60%,土地则为50%。

另外,因为是居住用,所以土地部分在计算固定资产税时享有评估价格减免六分之五的优惠措施,都市计划税则是三分之二。

那么第一年的房产税税金为:

与售价相比,比例仅为0.68%。

第二年起,因为建筑物部分执行折旧,所以除非土地价格增值,否则税金应该是连年减少。

・住房贷款

那么,如果是贷款购买的话,税金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答案是房产税本身不发生变化,但所得税和居民税会有减免。

因为些许复杂所以不再详述,以首付一成、利率1%、30年均等还款为条件计算,第一年总支出的利息额为23.6万日元,加上房产税合计为57.6万日元。此时房贷余额为5036万日元(含利息)。

重点来了,根据目前的税收优惠,可享受年底房贷余额1%的所得税+居民税减免,上限为40万日元。

实际支出负担仅为17.6万日元。

遗产税

遗产税的计算是较为简单的,假设在购入这套房产的20年后家庭男主人离世,留下该套房产给妻子和两个孩子继承,那么首先要计算此时房产的价值。

假设土地价格不变,建筑物以标准年限47年为基准执行折旧,加之与固定资产税评估价格减免类似的土地部分80%的减免,那么遗产税的计税基准就是:

而遗产税的税前扣除是3000万+600万×法定继承人数,即4800万日元,远高于这套房产目前的评估价格。

那么是不是其他资产超过4800万-1234万=3566万日元的话就要缴纳遗产税呢?

仍然不是。

因为还有未成年继承人扣除以及最高高达1亿6千万日元的配偶扣除,普通中产家庭远不是遗产税的征税对象。


如此看来,“虽然日本房价低,但持有成本和继承成本高”这一说法好像站不住脚。

至于为什么日本年轻人还是不买房,那就是涉及到租售同权以及频繁调职的另一个话题了。

user avatar

说一个更不利于日本人民奋斗的事。日本房价实际上比表面看起来的更低。

日本房贷35年的,固定年利息只要1%-2%,如果是浮动年利息低于1%的也很正常。

中国目前商业贷款利息最高是30年,年利息是4.65%起步,当然能申请组合贷款的话稍微低一点。

国内我们先4.65%来算算,假设首付30%贷款70%,房价300万,首付90万贷款金额为210万,利息加本金一共要还约390万,实际买房成本是480万。每月要还款10800元。如果年收入是20万,那么买房成本是你收入的24倍。

日本按1.5%固定利息30年算(最高35年),也是首付90万贷款210万的房子,n本息加起来261万,实际买房成本只要351万。每月还款只要7200多元。如果年收入也是20万元的话,那么买房成本是你收入的18.05倍。

这真的很不利于日本人民奋斗。

哦,忘了说日本没有公摊,70平米房子等于国内85平米房子。这么说日本房子实际价格比国内还得再便宜15%。

日本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PS: 目前电车30分钟以内到东京池袋的新房一户建(两层小别墅带两车位) 价格是在人民币200万到300万之间。

如果是公寓的话贵点,同位置大概要300万以上。至于为什么公寓反而要贵点,公寓和一户建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想了解下日本房价的话可以看我下面的另一个回答。

更新: 忘了说,日本没有学区房概念。大部分私立小学学费一年3-5万,全东京最贵私立小学也才人民币十几万一年。没有户口限制想买哪就买哪。买房没有摇号,车牌摇号也没有。

user avatar

虽然不是东京,作为参考,地方城市也强答一下吧。2020年大学院毕业,找工作从东京来到京都。

觉得逐渐地喜欢上了关西的生活,有山有水有树林,周末爬山看海兜风爽的一笔。

工作也稳定了,于是决定安定下来,加上住的木造apart实在是又小又夏热冬冷梅雨季节还潮湿,于是2021年3月份前后开始看房,主要是中古一户建。

半个月左右吧,看到一个京都伏见区的1981年的一户建,进来看一下,房东原来装修好,一直租给留学生住的,留学生来不了就闲置下来了。里面的设备都挺不错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也是自带的,就定下来了。全款480万日元,现金一把交付买的。

之后搬过来,简直不要太爽,冬天确实冷,但是二楼通风很好,梅雨季节舒服多了。距离公司自行车15分钟,上下班非常方便。

搬来以后,经常有朋友来关西玩,住在这里,一起聊聊天玩玩也不孤单,体验很不错。

以后父母亲戚来的话也有地方住,感觉还是很超值的。国内十八线县城的价格可以在日本第二大都市圈买一个永久产权的物件,绝对不后悔。估计也就在日本才能实现工作一年买房这件事儿吧。









user avatar

顺带提一嘴,这里的13年是指日本人工作十三年能直接全款买,不需要贷款等外力辅助

就拿东京都来说,很多人以为东京都很大,就说买东京都的房子就和买燕郊的房子一样,东京都面积2193平方公里,也就上海市的三分之一,北京市的五分之一,但是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集交通便利、教育发达、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于一身,在这都只需要工作十三年就能全款买带装修、没公摊的房子,说实话我真的羡慕了

就拿房产来说,压力是比国内一线包括一些二线压力要小的,只不过有些人出于情感原因不愿相信罢了,一群没去过日本的呢又嗯云说房产税多高,遗产税多高,来看看专业人士的回答

19年暑期的时候去日本还特地和井藤汉方的员工了解了一下大阪的房价,我都有点心动了,全日本房价最高的地方无非也就是东京都和大阪府,而且两个都是在世界都排的上号的大都市;像北海道那些地方的房子都是白菜价了,国人疯狂置产,你不会以为那些富豪真的傻吧?

user avatar

既然题目提到东京都房价收入比是13.4,那么有请中国四大一线城市:

房价中位数

薪资中位数:

以90平米刚需房为例:

深圳,房价6176700元,房价收入比99.00

北京,房价5120460元,房价收入比61.79

上海,房价4367160元,房价收入比57.06

广州,房价2366910元,房价收入比41.00

结论:日本居民奋斗动力不足。

user avatar

评论区那帮想割中国人韭菜,忽悠中国人去日本接盘的人

别扯有用没有用,就回复2个问题:

1、日本人能在东京或大点城市买得起房?攒13年就可以了?你信吗?

2、有那个中国人在日本买房,最后那个不是亏的底裤都没有了?


别意淫了,什么狗屁永久产权

日本人连东京的房子都租不起,还13年买房?

日本的房子是全球最坑爹的,是的,没有之一。

一、

日本的房子税费是相当高的,基本上你持有30-40年,房子就通过税费的形式给日本政府了。 主要有3大税费,

1. 每年交的:一个是固定资产税(每年交)为市值的1.4%,还有一个是都市更新税0.3。光这就一年2个点了,相当于每50年重新购买一次。并且有些地区达到5%一年。

2. 维修基金之类,依据地区情况不同而不同,但是比中国高的多。

3.遗产税:虽说有一定的免征额,但是总的如下: 继承税的税率在1000万以下是10%,3000万以下是15%,5000万以下是20%。

结论,在中国,穷人还有可能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子的,而在日本东京,穷人别说有房子,连租他妈的都租不起。因为交不起房产税。比如说深圳,一年不多,让你交1.5%的房产税,但是给你永久产权,怎么样?你确认你受的了?你能在深圳混的下去?

对了,日本的房产税是按评估价格计算的,跟你买的价格没有关系,所以你1000万的房子,是有可能按2000万交房产税的。

二、 木制结构:

日本的市郊的房子基本上是木制的,也就是所谓的一屋建,基本上30年就要重盖一次的,日本的人力成本很高,重盖一次不会比新买的便宜到那去的。

三、人口减少

人口持续减少,所以日本的房价每年都在跌的。

除了一些被忽悠的中国人以外,连个鬼接盘都没有。

只能去割中国人韭菜,忽悠中国人去日本接盘


最后,日本人绝对不可能一年赞2万美元。连赚2万美元都不可能,你在吹日本之前,麻烦了解一下日本的GDP,要注意人均GDP和 人均收入的关系,一个人均GDP才3万6美元的地方,居然能一个人攒2万美元,吹牛B也吹出一个新境界了。

对一个人均收入1万3人民币左右的国家,白菜一颗30块人民币,猪肉100多块一斤,西瓜200块人民币一个,你告诉我,怎么能一个月攒2万民币?

最后,以我为认识的日本人来讲,一般日本人根本不可能在东京买的起房。

看似收入房价比不高,但是有房产税、遗产税及重盖成本,基本上相当于20年就要重新买套了。再加上日本超高的物价,一般日本人早就断了买房的念头。

这几年就有些中国人带着几百万去日本买房,住在相当于中国5、6线城市的地方,或者十八线的地方,花了100,200万,跟大傻逼一样,还觉得自已占大便宜。

看看投入几百万,20年以后,能不能捞回50万回来。

问问20年前卖了中国房子去日本买房的人,有个毛能捞回来吗?

不是我嘴毒,这些营销号,坑死了多少人?

我几个同学被忽悠的血本无亏,一辈子都被毁了!

还有同学被忽悠什么日元升值+日本房子升值,双重升值,现在亏的连裤子都没了


并且按日本人大通勤的概念,相对于广州,一般工薪的日本人是住在类似清远,肇庆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房价多少?5-7K人民币一平方。

总结:日本的房价是全球最坑人的地方,没有之一!


谁告诉你木头结构30年就要重改一次的?木结构民宅维护好了使用上百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回复:是啊,说不定还是红木,过一百年值一个亿呢

user avatar

换个说法,日本居民只要13年就能买房了?

user avatar

低房价完全没法激发日本青年的奋斗热情

user avatar

比我国台湾地区好多了。

台湾地区房价收入比已经排名世界第十四高,得不吃不喝十六年才买得起房。

据台“内政部”统计,全台湾地区平均房价收入比以高达8.62,居然比全日本房价收入比最高的东京还高。

而其中房价收入比最夸张的莫过于台北市,以13.94的成绩位居全岛房第一。

而台北房价最贵的地区,莫过于其中的信义区,平均房价已来到一坪(约3.3平方公尺)93万台币(约21万人民币)的天价。

考量到台北平均月薪区区4万台币(约9000人民币)的低薪,房价收入比高达13.62也就不足为奇了。

user avatar

想起来当初泰国中介出口转内销用投资泰国房子骗了多少人……

user avatar

日本老百姓这日子还怎么过啊,13年就买上房了,人生还这么长,都说好日子还在后面,可这后面的日子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毫无目标感可言,这样搞实在不行,日本民族精神会垮掉的,强烈建议日本政府把买房难度提高到50年,挽救日本国民。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翻了下热搜看见了这么一条热门微博,这还是大v发的,震惊我这个东京都民一整年。

东京都面积刚超过2千平方公里,还不到中国最小直辖市的三分之一,哪来的脸和京津冀比面积的。还有脸提通勤2小时的房子,猜猜东京从中心2小时能坐到哪?


到东京最西端的奥多摩的确要2小时,可是看看奥多摩是什么地方。

奥多摩的部分房子都要免费送了,在一个这么偏远的町里会有人花420万买房子?


到某些lovelive人狂喜的静冈县沼津市也只要2小时电车,但是沼津的平均一套房价格不到百万人民币。

在日本语境里,东京都必然指的是两千平方公里左右的东京都而不是东京圈。这个博主被说了还只会说对对对,现在我搜了一下他这条微博还在热搜话题里,大家可以去观摩一下,还有人去附和他。

user avatar

日本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找到了:房价太低不利于人民奋斗。

假如你是一个普通日本大学生,算25岁毕业,38岁就可以买房,买完房就能躺平不奋斗了。再加13年到你51岁时就有了二套房,天呐,你在51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社会怎么建设!难怪日本经济不景气。

相比我国,每个人都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奋斗,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

user avatar

呵,我们的薇娅两个礼拜就能全款买房,东京算什么?

我们大连某处长坐拥2700多套房子连税都不用交

user avatar

中国人为了买房已经非常魔怔了,我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同学,在这里工作的都在日本买了房,而且是绝大部分!

更奇怪的是日本同学,他们竟然没有几个买房,问了结了婚的24个同学,只有5个人买房。

他们要么就是跟家里人一起住,要么就是租的。

绝大部分是租房,只有一小半的人买了房,而那些租房的人并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没必要买。

只有中国人才会到日本大量买房,我的同学在求学的时候就有不少扫房,可以说,2020疫情之前日本的房价涨幅中国人做了非常大的贡献,那些在山顶套着的日本人都不知道有多高兴。

我问了一个不买房的日本同学,为什么不买房?他竟然反问我为什么要买房,不可以租房吗?

我当时天真地说可以赚钱啊,他愣了很久,才问我对日本经济了解多少,凭什么就觉得买了房就一定是赚钱?

她跟我说他们爷爷那一辈大概70年代到80年代买了房确实赚钱,现在我们就处于他们爷爷辈和爸爸辈的过渡阶段,等到老龄化加剧,城市化停滞不前了,经济放缓,居民贷款能力下降,我们这一辈的中国人就会像他的爸爸那一辈套在山顶上了。

她爸爸那一辈的人被房子坑了的人不少,房子都成了负资产,房子卖出去还要倒欠银行很多钱,一辈子的努力和资产都被房子洗劫一空了。

如果她爸爸那时候没买房,租房的话,他们现在的日子会好过得多,所以他们这一辈都得了教训并不热衷买房。

他后来跟我聊过之后关注了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感叹地说,感觉都是中国人在日本买房,貌似只有中国人才觉得房价是只涨不跌的。。。。。。

user avatar

再更新:房子就是房子,房子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是住的不是投资的,除了大阪和东京市中心的一些房子其他房子买了就是贬值的,你拿投资的眼光去看日本买房子值不值那当然是大部分房子都不值了!我的回答只是想说明普通的日本上班族想在非东京大阪市中心区域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难而已,上来就扣什么中介,50w帽子的我全都会怼回去除非你对于你的污蔑跟我道歉为止。

----------------------------分割线-------------------------------------------------------

更新一下:有人说日本人房屋自有率61%比较低,所以不能说明他们买房子容易。然后我跟他说了半天说什么观念问题啊,房子可以租一辈子租到死都没人赶你出去啊之类的,结果我发现我自己都没说到点子上。

重点在于租房子和买房子享受的权益是完全一样的。你想想如果你租房也能让你孩子上学校,也能享受买房的人能享受的一切权益,你是不顾一切掏空钱包也要买房呢还是要考虑考虑再说?


原文:

买房需要13年?????买东京大阪梅田的高级公寓我还是相信的。但是普通的房子你一个普通大中型公司的正社员基本上工作个一两年都能0首付超低利息贷款买房了。

日本啥房子贵,大城市的新房子,靠近地铁的房子,高级公寓,钢筋混凝土造的房子。

其实东京房价我不是很了解,感觉都内神奈川横滨这些地方4000-5000w日元基本上可以买非豪宅以外的不错的房子了。我叔叔十多年前来的日本在横滨新干线站旁边买了个高级公寓当时2000多万日元,现在涨到4000万了。

但是我之前想在梅田买房子就看了好多大阪的房价,发现大阪神户京都这些地方非市中心居然1000w日元就能买到1LDK或者2DK,只是可能是木造或者30年左右的房子。新大阪周边居然也有1000w左右就能买到的房子。而且带装修,使用面积基本30-50平方左右不包括阳台。就相当于在一二线城市的火车站高铁站附近能花50-60w人民币买一套带装修的二居室。

更新一下,不要google大阪房价啊,你去问问在大阪做中介的人他们可以上的内网,1000w左右老房子(30-40年左右)还蛮多的。我说的1000w左右的一般都是老房子啊,我后面也说了新房子贵啊。但是日本的老房子会翻新所以住起来没啥不舒服的。日本的30-50平小房子实际居住体验不比国内100平除掉公摊25平的75平房子差的。不是国内那种老破小的感觉。

然后梅田心斋桥那边的就比较贵了,稍微漂亮一点使用面积80平方以上的房子基本都是3000-7000w左右,还有一两个亿的豪宅。不过和国内一二线的房价比还是很便宜的,日本没有公摊,阳台面积也都是赠送的。

然后再来说一下日本人的收入,平均20代收入是250-300w左右,但是大手公司和外企大概是400-800w左右,其中还有基恩士indeed谷歌这种年薪能拿到1000w以上的公司,有些公司租房买房还有补贴。然后大型中型公司的社会人如果想极限省钱快速买房,其实一年省个150w日元我觉得完全不成问题。我花钱算大手大脚的,一年旅游六七次几乎每个月都去旅游,月月买至少两件新衣服,还买了辆小车,吃饭基本不看价钱,然后电子产品换了个遍。就这不到一年我也攒了不少钱。如果节省的人不旅游不买车不买电子产品,我估计一年真是攒150w轻轻松松。

然后日本人买房几乎是0首付超低利率了,只要有稳定工作就不怕还不起贷款,反正租房也是要钱不如还贷款,如果双职工家庭极限存钱一年存个300来万两三年都可以全款买房了。

这还是大阪周边的房子,要是那些小城市啊,乡下啊简直是更便宜。

刚好发完这个回答家里就来宣传单了,日本四五线小城市一户建2000多w日元,0首付40年贷款的话利率0.7%,一个月就还五万多日元。还非有人不信。这还是新房子,旧房子要便宜很多。送全套装修。旧的mansion基本上几百万-1500w日元左右。

【SUUMO】 秋田県の中古マンション購入情報

还有suumo上面的信息,关西1000w左右30-50平的老房子还是不少的。

甚至1350w左右,都能买到车站走路五分钟,装修不错时间在15年以内的房子了。

如果价位放宽到1500-2000w,还可以买到位置比较好比较新设施比较好的小房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