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6月24日深圳20年来“最强土地拍卖”?会预示着深圳新一轮房价上涨吗?为什么深圳会逆势上涨?

回答
深圳6月24日土地拍卖:一场20年未见的狂欢,会是房价新一轮上涨的信号吗?

6月24日,深圳的土地市场掀起了一场20年来罕见的波澜。这场被冠以“最强土地拍卖”之名的盛会,不仅刷新了多项纪录,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仅仅是一次市场情绪的释放,还是预示着深圳房价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飙升?而在这个普遍预期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的当下,深圳为何能逆势而上,再次成为焦点?

这场“最强拍卖”到底有多强?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6月24日拍卖的几块核心地块。其中,位于宝安中心区的一块商住用地,吸引了众多头部房企的激烈争夺,最终以远超底价的溢价率成交。另一块位于南山科技园附近的商业用地,虽然不是直接的住宅用地,但其地理位置和未来发展潜力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

“最强”二字并非空穴来风。体现在几个方面:

高溢价率: 多块地块的成交溢价率都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水平,部分地块的溢价率甚至达到了近期市场上的较高水平,远超许多人对当前市场冷静程度的预期。
头部房企积极参与: 参与竞拍的不仅有深圳本土的实力房企,更有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他们表现出极强的拿地意愿和支付能力。这表明,即使在整体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这些大型房企依然看好深圳的未来发展。
地块稀缺性凸显: 本次拍卖的地块,尤其是宝安中心区和南山区域的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成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深圳作为一座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超大城市,优质地块的供应本就极为有限,此次拍卖的地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场拍卖会预示着深圳新一轮房价上涨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土地拍卖的结果是市场情绪和未来预期的重要反映,但它与直接的房价上涨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积极的信号来看,这场拍卖会确实释放出了一些可能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

1. 开发商对未来市场信心的提振: 房企愿意以高溢价拿地,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对未来项目销售前景的看好。如果他们认为未来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房子,那么他们就愿意承担更高的土地成本。这种信心如果蔓延开来,可能会影响到市场观望情绪,促使部分潜在购房者入市。
2. 优质地块的成本传导: 高价拿地的成本最终会传导到开发成本,进而体现在未来的销售价格上。如果这些高价地块能够顺利开发并销售,其售价很可能会高于同区域现有同品质的房产,从而拉升整体区域的房价中枢。
3. 市场情绪的示范效应: 一场备受瞩目的土地拍卖,特别是出现高溢价成交,本身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情绪。当市场普遍看到房企在积极“拿钱‘买’未来”时,购房者也可能会受到感染,认为市场并未如想象中那么悲观,从而产生“抄底”的心理。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制约房价上涨的因素:

1. 政策调控的滞后效应: 深圳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城市。虽然此次土地拍卖表现强劲,但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意愿是持续存在的。一旦房价出现过快上涨的迹象,政策工具箱里有的是手段来“刹车”。
2. 购房者的购买力与信心: 尽管土地市场火热,但最终支撑房价的是购房者的购买力。深圳的购房门槛极高,并且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也存在不确定性。单纯的开发商热情,如果不能转化为购房者的购买力,房价上涨将难以为继。
3. 市场分化的可能性: 优质地块的高溢价成交,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核心区域和有稀缺属性的地块。而对于普通地块或者非核心区域的地块,市场反应可能依然相对平淡。这种分化可能导致市场整体房价上涨的动力并不强劲。

总的来说,这场拍卖会更像是一种对深圳核心资产未来价值的重新定价,它释放了开发商的乐观预期,并且可能为部分区域的房价提供支撑。但将其直接解读为“新一轮房价全面上涨”的信号,可能为时过早,还需要观察后续的销售表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为什么深圳会逆势上涨?

在全国许多城市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甚至出现明显降温的背景下,深圳却能在此次土地拍卖中展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逆势上涨”的背后,是深圳这座城市独有的逻辑和优势:

1. 极度的土地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 这是理解深圳房地产市场最核心的逻辑。深圳作为一座规划起点就不同于很多老牌城市的新兴大都市,其城市边界感非常强,新增土地供应的空间极其有限。每一次土地拍卖,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极度稀缺的资源。这种稀缺性使得即使在市场调整期,优质地块的价值依然坚挺。
2. 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与产业的高效活力: 深圳的经济活力是有目共睹的。其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为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的流入,带来了持续的购房需求,尤其是在经济活跃区域,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更是旺盛。即使宏观经济有波动,深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地位,也使其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3. 持续的人才引进与人口净流入: 深圳持续推出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并且其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人口的净流入是房地产市场最根本的需求来源之一。这些新流入的人才,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后,会进一步推升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
4. 高端产业集聚带来的购买力: 深圳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巨头、金融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高速发展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造就了一批高收入群体。这部分人群是深圳房地产市场的重要购买力,他们对于地段、品质和价值有更高的要求,也更愿意为核心资产支付溢价。
5. 市场结构的特殊性与投资属性: 深圳房地产市场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投资属性,其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资产增值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认可。虽然政府一直在努力“房住不炒”,但深圳的房价对于很多拥有资金的投资者来说,仍然被视为一种相对稳健的长期投资。
6. 市场情绪与预期管理: 即使在市场低迷期,深圳也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这座城市充满信心,相信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这种信心在某些节点被放大,尤其是在关键性事件(如本次土地拍卖)出现时,容易形成一种“强者恒强”的市场预期,驱动部分资金和购房者入市。

简而言之,深圳之所以能在当前普遍的调整期中显得“逆势上涨”,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城市发展逻辑、强大的经济基本面、持续的人才吸引力以及稀缺的土地资源之上。土地拍卖的强劲表现,可以看作是这些长期因素在市场上的集中体现。

当然,房地产市场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决定,未来深圳的房价走势,仍将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市场供需以及城市发展进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毋庸置疑的是,6月24日的这场土地拍卖,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圳房地产市场在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有韧性和活力的图景,并引发了关于城市未来价值的深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疯的是龙光这块地,八万保本。看不懂龙光怎么做。龙光这个产品要做成功,深圳房价要跳涨,那就有点慌了。但是还有希望,就是他很可能做不成功。我们都记得前几年有些福建赌徒也是拍地猛如虎,然后就裁员过冬了。

其他几块地,只是同一天拍有个气势,保本价和市场还是匹配的。并没有面粉比面包贵,只能说面粉价格逼近面包。中海和华润掐那块地提一下,这两家房企都是千年的狐狸。最终拍的价格算保本价略高于市场现价,应该更具有市场风向标作用。

结论:深无跌基,下限应该是稳中微涨10%(以中海为参照),可能性比较大;但是确实有中涨的迹象(以龙光为参照);没有大涨的信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深圳6月24日土地拍卖:一场20年未见的狂欢,会是房价新一轮上涨的信号吗?6月24日,深圳的土地市场掀起了一场20年来罕见的波澜。这场被冠以“最强土地拍卖”之名的盛会,不仅刷新了多项纪录,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仅仅是一次市场情绪的释放,还是预示着深圳房价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飙升?而在这个普遍预期房地产市.............
  • 回答
    截至2021年5月24日,美国新增新冠病例数骤降至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疫苗是否已经终结了美国的疫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不能简单地画上句号。表面上的“胜利”与背后原因的分析: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病例数的急剧下降是疫苗接种大规.............
  • 回答
    您提到的 PNA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于 6 月 29 日发布的一项研究,关于发现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科学发现。以下是我对此研究的详细解读和看法: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流感病毒的演变性: 流感病毒以其高度的变异性和重组性而闻名。它们不断地在人群中传播,并且能够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6 月 14 日京东显卡大量被拍下但不付款的行为,可以说是近期电商领域,尤其是显卡销售领域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对不同参与者的影响。一、 现象的描述与初步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在 6 月 14 日这一天,京东平台上大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6月14日晚阿怡在斗鱼重开直播且人气突破200W这个事件。这无疑是电竞直播圈乃至整个网络直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节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事件本身回顾: 重开直播: 阿怡,这位曾经在英雄联盟领域声名显赫的女主播,在经历了“代打风波”并沉寂一段时间后,于6月14日晚在斗鱼平台重新开启了.............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8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这个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审视:1. 疫情发展的严重性与规模的警示:首先,2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就达到如此庞大的量级,这无疑是对美国社会医疗系统、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一次巨大冲.............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 回答
    2023年6月9日,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在深夜发布了一篇措辞激烈的长文,称自己因为此前的维权行为,遭受了网络上的“人生攻击”和“污蔑”。这件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有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回到这起事件的源头——特斯拉车主维权。这位女士此前因为车辆的.............
  • 回答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这份文件是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角度。核心要点与解读:2018年版负面清单最核心的特点是大幅缩减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 回答
    6月18日,一架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战机在叙利亚拉卡地区击落了一架叙利亚政府军的苏22“菲特”(Fitter)攻击机,这无疑是近期叙利亚冲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和解读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事件的直接性质来看,这是自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美军在叙利亚上空首次直接.............
  • 回答
    6月1日,广州市的全员核酸筛查有了初步的结果,数据显示,在这次大规模的排查中,一共发现了16例阳性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正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广州来说,每一例新增都牵动着市民的心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并试着抛开那些刻板的AI语调,用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来解读。这16例阳性病例意味着.............
  • 回答
    6月17日天津新增本土病例背后,我们该如何理解?6月17日,天津通报了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这个消息无疑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当官方信息提到,这位病例在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病毒传播出现了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新情况,还是有其他更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首先,让我们.............
  • 回答
    6月10日,加州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ACA5法案,这无疑是加州在平权行动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要理解这一法案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首先,ACA5法案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ACA5是一个宪法修正案的提案,它旨在废除加州在1996年通过的209号提案(P.............
  • 回答
    关于6月12日闲鱼上突然涌现的大量原价3060显卡,以及由此引发的显卡价格是否会回落的讨论,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市场动态和玩家心理,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哇,是不是显卡真的不缺货了?价格要下来了?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之前显卡价格简直是坐火箭。但仔细想想,这背.............
  • 回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6月15日正式撤销了此前授予氯喹(Chloroquine)和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标志着这两种药物在抗击新冠疫情初期被寄予厚望的尝试最终走向.............
  • 回答
    关于6月2日所谓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军事动态。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证实或宣布进行过在6月2日这一天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 在公开报道中,关于“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披露,主要集中在过去的几次试射活动,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指向6月2日。因此,要“.............
  • 回答
    6月1号电动车骑乘强制戴头盔的规定,这事儿吧,说实话,一出台就搅得社区群里、朋友圈里是硝烟四起。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是为大家好,安全第一;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这规定管得太宽,有点“一刀切”,还有不少人在研究这头盔的“学问”,怎么选,怎么戴才算合格。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根子在哪儿?要说这规定,最直接的.............
  • 回答
    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2日批准的核威慑政策,并提及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采取核打击的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可能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关系到全球安全的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普京这次表态的背景和目的。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地缘政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