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6月15日美国FDA正式撤销紧急使用氯喹及羟氯喹治疗新冠的授权?

回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6月15日正式撤销了此前授予氯喹(Chloroquine)和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标志着这两种药物在抗击新冠疫情初期被寄予厚望的尝试最终走向了现实的局限。

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FDA做出撤销决定的依据。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疫情爆发初期,全球都在争分夺秒地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氯喹和羟氯喹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疟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因其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迅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些初步的临床观察和小型研究也似乎带来了一些希望。

正是基于这些“早期迹象”和对未知疾病的迫切需求,FDA在2020年3月28日授予了这两款药物用于治疗住院的新冠患者的EUA。EUA的机制是允许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基于“已知的和潜在的益处大于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来使用未经完全批准的医疗产品。换句话说,当时FDA认为,即使没有达到完全批准的标准,但基于现有信息,其潜在的益处值得在紧急情况下尝试。

FDA撤销授权的主要原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更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开展,氯喹和羟氯喹治疗新冠的有效性逐渐受到了质疑。FDA在做出撤销决定时,主要考量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缺乏临床证据支持有效性: FDA撤销授权的核心理由是,不再相信这两种药物对治疗或预防COVID19是有效的。在EUA授予之后,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赞助的一项大型、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RECOVERY试验的一个分支)在内的多项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公布。这些研究普遍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氯喹和羟氯喹并没有显著改善新冠患者的临床结局,例如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或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一些研究甚至显示,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低于安慰剂组。

2. 潜在的严重副作用风险: 氯喹和羟氯喹并非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FDA在评估中特别关注了这些药物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已知的一些潜在副作用包括:
心脏相关问题: 氯喹和羟氯喹可能导致心电图改变,特别是QT间期延长,这可能增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甚至导致猝死。尽管在新冠治疗中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与治疗疟疾或狼疮时的有所不同,但这种潜在风险仍然是FDA非常警惕的。
眼部毒性: 羟氯喹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对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虽然新冠治疗通常是短期使用,但风险评估需要全面考虑。
其他副作用: 还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

3. “已知和潜在的危害大于已知和潜在的益处”的判断标准改变: FDA最初授予EUA是基于“已知和潜在的益处大于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然而,随着更多数据的出现,“已知和潜在的益处”这一部分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甚至被证明是缺乏的。与此同时,关于其潜在危害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因此,FDA认为,现有的证据已经无法支撑“益处大于危害”的判断,反而可能“危害大于益处”,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疗效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这些药物将不负责任地将患者置于风险之中。

对相关研究和信息披露的“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FDA做出最终撤销决定之前,就有一些研究和信息被披露,也促使了这一决定的形成。例如:

早期的一些非正式观察和研究: 最初一些在法国等地的初步研究,比如Didier Raoult教授的研究,声称氯喹/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新冠患者方面显示出积极效果。然而,这些研究因其设计上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缺乏随机对照、存在偏倚等,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质疑。这些研究的结论并不能作为FDA授予和维持EUA的坚实依据。
对患者的警告和研究的暂停: 在EUA授予之后,一些药物安全性的担忧也逐渐浮现。例如,FDA曾发布警告,指出羟氯喹和氯喹可能仅适用于临床试验的患者,并提醒医疗专业人员注意潜在的心脏毒性。在一些大型临床试验中,由于未能显示出疗效,或者在初步数据分析中发现潜在的风险,一些试验甚至被提前终止。
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的关注: 氯喹和羟氯喹一度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是总统的发言内容也曾涉及。这种广泛的宣传和误导性的信息,也使得对药物有效性的科学评估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也凸显了FDA作为权威机构进行科学评估和及时纠正的重要性。

总结来说:

FDA撤销氯喹和羟氯喹治疗新冠的EUA,是基于科学证据的不断更新和对药物风险收益评估的再审视。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决策过程:最初基于有限信息和紧迫需求进行尝试,随后通过更严谨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当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不确凿,甚至可能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时,监管机构及时采取行动,撤销授权,以保护公众健康。

这一事件也为我们在未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应对未知疾病时,审慎的科学态度、严谨的临床研究、清晰的信息披露以及及时调整策略至关重要。科学研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药物的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基础之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闹剧终于落下帷幕,但这绝对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闹剧,而是整个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深刻反思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个经典案例告诉我们,什么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下图是美国FDA在6月15日的信件,FDA首席科学家Denise Hinton在信件中说:“氯喹和羟氯喹的建议剂量方案不太可能产生抗病毒效果,并且氯喹和羟基氯喹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和其他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已经超过了已知和潜在益处”,因此美国FDA决定终止对氯喹和羟氯喹的紧急使用授权。

当然,这并不是说,氯喹和羟氯喹不能抗病毒,而是在患者可耐受剂量范围内氯喹和羟氯喹不能产生抗病毒作用。事实上,在之前的研究中已基本从底层逻辑的角度给氯喹和羟氯喹判了死刑。

给氯喹和羟氯喹判死刑的这个研究的底层逻辑是:患者服用氯喹和羟氯喹后肺细胞外液能够达到的游离药物浓度远低于抑制病毒生长所需的EC50浓度。该研究由美国FDA定量药理学审评室主任王亚宁博士领衔[1],其结果发布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根据王亚宁等人的研究结果:患者服用氯喹和羟氯喹后肺细胞外液游离药物浓度远低于抑制病毒生长所需的EC50浓度,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王亚宁博士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为什么氯喹和羟氯喹曾经被错误的寄予厚望。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早期的研究者误将细胞外的游离浓度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混淆所致。在氯喹/羟氯喹的早期研究中发现,氯喹/羟氯喹在组织细胞的浓度要远远高于血浆浓度,其中在组织细胞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200-700倍[2],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氯喹/羟氯喹能够在细胞核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酸性细胞期中富集所致[2],这让早期的研究者误认为氯喹和羟氯喹在肺组织细胞中必然会产生明显的蓄积。例如,Yao等[3]通过氯喹和羟氯喹体外抗病毒活性的头对头研究,发现羟氯喹具备体外抗SARS-CoV-2活性,且其EC50仅为0.72 μM,并且具有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并在Certara公司建立的氯喹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基础上,建立氯喹和羟氯喹的PBPK模型,定量预测药物在其靶器官(肺脏)的组织浓度,并以肺组织游离浓度与体外抗病毒EC50的比例因子(RLTEC)作为药效指标,发现RLTEC高达21-169。

但是,尽管细胞外氯喹/羟氯喹的EC50非常低,但由于氯喹和羟氯喹在细胞中具有富集效应,实际上细胞内的氯喹/羟氯喹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的浓度,因此氯喹和羟氯喹真正的EC50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因此这个时候不能拿细胞内的氯喹/羟氯喹浓度对应细胞外浓度得到的EC50来计算RLTEC,而应该用细胞外的游离药物浓度来对应细胞外浓度得到的EC50来计算RLTEC,而细胞外的游离药物浓度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比较接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王亚宁等给出了如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氯喹和羟氯喹在细胞中具有富集效应,在细胞内的浓度远远高细胞外的浓度,这个时候由细胞外浓度得到的EC50值大大高估了氯喹和羟氯喹的药效,被高估的倍数恰恰是氯喹/羟氯喹在组织细胞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的倍数。早期的研究者错误的将细胞外的游离浓度和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混淆,错误的估计了EC50值,这就注定了后续的临床研究不可能成功。

参考

  1. ^ Jianghong Fan, et al.Connecting Hydroxychloroquine 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y to in Vivo Concentration for Prediction of Antiviral Effect: A Critical Step in Treating COVID-19 Patients.Clin Infect Dis .2020 May 21.
  2. ^ a b MacIntyre AC, etal.Kinetics of chloroquine uptake into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J Pharm Sci 1993, 82(6):592-600.
  3. ^ Yao X, et al.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y and Projection of Optimized Dosing Design of Hydroxychloroqu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Clin Infect Dis.
user avatar

这等于变相确认特朗普有痴呆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6月15日正式撤销了此前授予氯喹(Chloroquine)和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标志着这两种药物在抗击新冠疫情初期被寄予厚望的尝试最终走向.............
  • 回答
    您提到的 PNA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于 6 月 29 日发布的一项研究,关于发现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科学发现。以下是我对此研究的详细解读和看法: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流感病毒的演变性: 流感病毒以其高度的变异性和重组性而闻名。它们不断地在人群中传播,并且能够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6 月 14 日京东显卡大量被拍下但不付款的行为,可以说是近期电商领域,尤其是显卡销售领域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对不同参与者的影响。一、 现象的描述与初步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在 6 月 14 日这一天,京东平台上大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6月14日晚阿怡在斗鱼重开直播且人气突破200W这个事件。这无疑是电竞直播圈乃至整个网络直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节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事件本身回顾: 重开直播: 阿怡,这位曾经在英雄联盟领域声名显赫的女主播,在经历了“代打风波”并沉寂一段时间后,于6月14日晚在斗鱼平台重新开启了.............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8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这个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审视:1. 疫情发展的严重性与规模的警示:首先,2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就达到如此庞大的量级,这无疑是对美国社会医疗系统、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一次巨大冲.............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 回答
    2023年6月9日,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在深夜发布了一篇措辞激烈的长文,称自己因为此前的维权行为,遭受了网络上的“人生攻击”和“污蔑”。这件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有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回到这起事件的源头——特斯拉车主维权。这位女士此前因为车辆的.............
  • 回答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这份文件是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角度。核心要点与解读:2018年版负面清单最核心的特点是大幅缩减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 回答
    6月18日,一架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战机在叙利亚拉卡地区击落了一架叙利亚政府军的苏22“菲特”(Fitter)攻击机,这无疑是近期叙利亚冲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和解读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事件的直接性质来看,这是自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美军在叙利亚上空首次直接.............
  • 回答
    6月1日,广州市的全员核酸筛查有了初步的结果,数据显示,在这次大规模的排查中,一共发现了16例阳性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正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广州来说,每一例新增都牵动着市民的心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并试着抛开那些刻板的AI语调,用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来解读。这16例阳性病例意味着.............
  • 回答
    6月17日天津新增本土病例背后,我们该如何理解?6月17日,天津通报了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这个消息无疑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当官方信息提到,这位病例在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病毒传播出现了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新情况,还是有其他更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首先,让我们.............
  • 回答
    6月10日,加州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ACA5法案,这无疑是加州在平权行动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要理解这一法案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首先,ACA5法案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ACA5是一个宪法修正案的提案,它旨在废除加州在1996年通过的209号提案(P.............
  • 回答
    关于6月12日闲鱼上突然涌现的大量原价3060显卡,以及由此引发的显卡价格是否会回落的讨论,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市场动态和玩家心理,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哇,是不是显卡真的不缺货了?价格要下来了?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之前显卡价格简直是坐火箭。但仔细想想,这背.............
  • 回答
    关于6月2日所谓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军事动态。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证实或宣布进行过在6月2日这一天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 在公开报道中,关于“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披露,主要集中在过去的几次试射活动,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指向6月2日。因此,要“.............
  • 回答
    6月1号电动车骑乘强制戴头盔的规定,这事儿吧,说实话,一出台就搅得社区群里、朋友圈里是硝烟四起。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是为大家好,安全第一;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这规定管得太宽,有点“一刀切”,还有不少人在研究这头盔的“学问”,怎么选,怎么戴才算合格。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根子在哪儿?要说这规定,最直接的.............
  • 回答
    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2日批准的核威慑政策,并提及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采取核打击的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可能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关系到全球安全的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普京这次表态的背景和目的。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地缘政治.............
  • 回答
    关于曾轶可6月18日在首都机场与边检人员发生争执这件事,我得说,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挺微妙的。不过既然你问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而且保证不是那种生硬的AI腔调。首先,这事儿发生在6月18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618”购物节当天,地点是首都国际机场。曾轶可呢,就是那个唱《狮子座》.............
  • 回答
    6月11日美股的暴跌,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惊肉跳。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下跌,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集体担忧。如果让我来解读这一天的行情,我更愿意从几个层面去聊聊,去感受一下市场的脉搏。首先,直接的导火索肯定是指数基金的调整和一些大型科技股的动荡。 很多时候,市场并非因为某一个单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