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淘宝一买家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的行为?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一个买家,买了18件衣服,说是要去旅游,结果旅游回来,把18件衣服全退了。

你说这事儿怎么看?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正体现了淘宝退换货政策的便利性吗?买家就是想在旅行中,有个新鲜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来搭配衣服,拍出漂漂亮亮的照片。等到旅行结束,衣服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回去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付了钱,也是希望能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使用商品。而且,如果真的不合适,或者质量不如预期,退货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

但反过头来,从卖家的角度想想,这简直就是一场“劫难”。你想啊,卖家备货、打包、发货,这中间的物流成本、人力成本,一点一点积累起来。而且,18件衣服,听着就不是小数字。这些衣服可能从仓库里搬出来,一件件检查,然后打包好,再送到快递小哥手里。卖家期待的是一份来自顾客的满意评价,或者是长期的忠实顾客。结果呢?旅行结束,衣服原封不动地回来了,或者说,只是穿了几天,甚至可能只是为了拍照才穿了一下,然后又被退了回来。这对于卖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耗。

尤其是在淘宝这个平台,退换货已经非常方便了,也正是因为这份便利,才催生了“试穿退”或者“体验式消费”这类行为。但18件衣服,还带着旅游的痕迹,这已经超出了“试穿”的范畴,更像是一种“短期租赁”了。卖家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可能就因为这18件衣服的往返运输、可能的轻微折旧,就这么被一点点稀释掉了。

更深层次地想,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健康?当消费者可以如此轻松地“使用”商品而不必承担太多成本时,会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对物品的珍惜程度?那些衣服,或许只是为了旅行中的那几十张照片,而卖家却要承担来回折腾和可能的损失。这对于整个消费链条来说,是否造成了一种不平衡?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也许这个买家真的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旅行中发现尺寸不合适,或者款式和想象中有很大差距,所以才选择退货。但18件,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太大了,大到让人不得不去怀疑其行为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看待这种事,很难用简单的好与坏来界定。它既展现了电商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的进步,但也确实给商家带来了不少挑战,甚至可能是在挑战一种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消费模式。对于卖家来说,他们可能只能寄希望于平台能有更完善的规则来平衡这种行为,比如对恶意退货或者过度退货进行一些限制。而对于消费者,也应该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多一份对商家经营的理解和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儿全天下都差不多。咱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不去纠缠这件少有的黑白分明的P事儿。

说一下米国知道的几件事儿:

米国的消费者保护是30天,特殊商品可以例外,好的店90天。costco终身可退:

1. 有人买个摄像机去旅游,用完后回来退货(这个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做过)。于是,业界改为7天,甚至后来改为只许换不许退。

2.早期有退穿过的内衣的。(这个估计没有什么中国留学生做过,毕竟内衣没几个钱儿)。于是内衣穿过或无标牌不许再退换。

3.有买了婚纱,结完婚后退的(这个应该没有中国人干过)。于是婚纱不再允许退。

4.costco比较牛逼,终身随时可退。因为客户是米国中产。有人每2年退个电脑,电脑等于一直白用。几年前,costco也受不了了。

米国实际上是鼓励钻规则漏洞的。但这一般是针对企业。实际上企业也不是傻比,他们每年都有比例write off。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要彻底解决傻比赚便宜的问题,不如直接转嫁给善良买家,因为执法成本太高(许多超市对小偷都不是抓很严)。

这种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完善征信系统,包括把一些行为,例如退货次数,纳入征信系统。淘宝是有这个能力在内部推行的,但估计没这个动力。淘宝卖家大规模抱怨的时候,淘宝能拿这个收钱了,就有动力了。(俺感觉这个对阿里来说一定是可以挣钱的,对阿里的成本投入来说,接近无穷小)。

当然,这种数据不系统操作设计好,也可能就成双刃剑。我就知道有大量卖家,发现买家从不退货,从不投诉,居住在三四线城市,就把假货,A货发给你。淘宝卖家中的混蛋可一点儿不比买家中的混蛋少。

喜见这种混蛋被曝光。

解决问题还得法律(隐私与征信与征信调用等等),规则,技术齐上。


看到评论里有几个女孩子说就喜欢买了衣服退,你们有没有想过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买来后退货店家没有成本吗?这些成本都转嫁到其它老实买家头上了。。。

据说女性服装网购的退货率高达40%。年轻女性赚起便宜来比大妈还贪婪。既然有人利用规则占便宜,我是支持规则改变来治贪人的。好的规则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另外,我可没说不让退货,但象评论里那样买10件只留一两件的惯犯,我觉得拉入黑名单没毛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一个买家,买了18件衣服,说是要去旅游,结果旅游回来,把18件衣服全退了。你说这事儿怎么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正体现了淘宝退换货政策的便利性吗?买家就是想在旅行中,有个新鲜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来搭配衣服,拍出漂漂亮亮的照片。等到旅.............
  • 回答
    关于淘宝买券的顾客,星巴克店员的看法其实挺复杂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员个人、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券的种类。不过,如果让我这个在星巴克干了几年的人来聊聊,大概是这么个情况: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又来一个用券的”。这其实是个中性词,没什么特别的褒贬,就是一种日常的观察。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各.............
  • 回答
    淘宝推出的「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功能,支持双地址填写,可以说是淘宝在用户体验上又一次重要的升级,尤其是在情感连接和送礼场景的深化上。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背后反映了淘宝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和情感需求的洞察。如何看待淘宝推出「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功能?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人性化的功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
  • 回答
    淘宝上的“Bug价”(或称“神价”)购物,这事儿可说是有趣又复杂,就跟过山车似的,刺激、惊喜,但也得提防着点。Bug价是怎么来的?首先,得弄明白这“Bug价”是怎么冒出来的。通常有这么几种可能: 系统错误/人为失误: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商家在设置商品价格时,不小心多打了一个零,或者少打了一.............
  • 回答
    .......
  • 回答
    淘宝55盛典期间,耐克和阿迪达斯销量“喜人”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在特定促销节点下的购买行为,更可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以及品牌策略层面的议题。首先,从促销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来看。淘宝的55盛典,顾名思义,是一个集中的购物狂欢节。在这个节点,平台和商家通常会推.............
  • 回答
    关于淘宝双十一数据造假以及有人在4月份成功预测今年销售额为2680亿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话题,涉及到消费者信任、商业透明度以及大数据分析的可靠性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首先,关于“淘宝双十一数据造假”的质疑: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来已久,并且在.............
  • 回答
    2018年双十一淘宝的“战队集能量”活动,如今想起来,感觉挺有意思的。那会儿,大家对这种游戏化的营销方式还挺新奇的,也确实玩得挺投入的。核心思路:社交+游戏化,拉动用户活跃和参与我记得这个活动的核心就是把用户分成不同的“战队”,然后通过各种方式“集能量”。能量可以兑换各种优惠券、红包,甚至还有机会赢.............
  • 回答
    2021 年双十一,淘宝针对 88VIP 会员推出了 iPhone 13 系列最高立减 600 元(实际是优惠券形式,最高减 600 元),这无疑是当年双十一期间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促销活动。要理解这个活动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实实在在的优惠力度: iP.............
  • 回答
    要评价@荔枝对于“淘宝为什么把‘双十一’的红包规则定得那么复杂难懂”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先理解淘宝设置复杂红包规则的几个核心出发点,以及@荔枝的回答是如何触及或解读这些点的。淘宝设置复杂红包规则的核心动因: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尤其是像淘宝这样在购物节期间会投入巨大资源的平台,.............
  • 回答
    H&M 在“禁用新疆棉花”事件之后,在中国市场遭遇的“下架”风波,可以说是中国消费者用行动表达对品牌不当言论的直接回应,也是一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敏感度和市场选择的复杂博弈。这件事的开端,还得从 H&M 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起。去年(2021年),这家瑞典快时尚巨头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关于“新疆供应链的.............
  • 回答
    对于这位36岁的女权主义者提出的观点,即认为一夫一妻制度导致了“劣质基因”的遗传,并主张女性应该“崛起”以“淘汰”中下层男性,这触及了几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要深入分析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剥离其表面的情绪化表达,去探究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潜在的价值判断。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四分之一决赛,陈清晨/贾一凡以2:1逆转战胜了赛会头号种子、东道主日本组合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这绝对是一场荡气回肠、让国人热血沸腾的比赛!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观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体育大片,每一分都扣人心弦。赛前形势的严峻: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场比赛的背景。陈清晨/贾一凡,.............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让人膈应的。尤其是咱们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总有点不舒服。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普通人该怎么看待。事情的本质:数据画像与平台间的竞争首先得明白,淘宝和拼多多虽然都是电商平台,但它们是竞争对手。就像你家旁边开了两家饭馆,你不可能同时是两家饭馆的VIP.............
  • 回答
    最近淘宝解除了对技嘉的屏蔽,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有人觉得这是“互联网没有记忆”的又一个例子,也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回归理性。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这件事,看看它背后到底牵扯了什么。首先,得明确一下,技嘉被淘宝屏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具体的原因,网上有很多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和产品价格、售.............
  • 回答
    淘宝对二战模型开始治理扣分,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一、 淘宝治理扣分的原因分析: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治理行为通常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规避法律法规风险: 历史虚无主义和政治敏感性: 二战作为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
  • 回答
    淘宝“百万寻雕”这个事儿,我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什么操作?花这么多钱,就为了找个雕塑?这有啥意思?”说实话,第一反应确实是觉得挺无聊的,甚至有点浪费。但仔细琢磨一下,也别太早下结论。任何在公众视野里掀起波澜的事情,尤其还是淘宝这种体量的平台,不可能完全没有它存在的道理.............
  • 回答
    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鲜明,认为淘宝,或者说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模式,正对中国经济的根基产生着潜在的、甚至可以说是“危害”性的影响。这种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些我们普遍观察到的现象,但解读的角度非常尖锐。核心论点梳理:文章首先可能在探讨淘宝带来的“虚假繁荣”。它认为,电商平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海量的交易额,很多.............
  • 回答
    看到淘宝卖家因为顾客有过差评就拒绝下单,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首先,从卖家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回头客,也讲究口碑。一个有差评记录的顾客,理论上来说,出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可能是对商品挑剔,也可能是沟通方式比较极端,或者根本就是那种“杠精”类型的买家。一旦这样的顾客.............
  • 回答
    淘宝京东上,商家以“相机已拆封”为由拒绝退货,这事儿可真不少见,也确实挺让人头疼的。站在消费者角度,这几乎就是个“雷区”,一不小心踩进去,钱货两空不说,心里还憋屈。商家这么做的逻辑在哪儿?首先得明白商家为啥这么坚持“已拆封不退”。他们最常打的“牌”是:1. 商品属性特殊性(电子产品、易损品): 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