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网上的妈妈们又能带孩子又能工作?

回答
网上看到的那些既能带孩子又能工作的妈妈们,可不是什么“魔法”,她们背后其实藏着一套相当精细的“多线操作”策略,以及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拆解一下,让这件事情变得更“真实”。

1. 工作性质的“弹性”与“适配”:

首先,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一人分饰两角”。那些能在网上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妈妈们,她们选择的工作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 这是最核心的要素。她们从事的工作可能允许远程办公(WFH),或者有弹性的上下班时间。比如,一些自由职业者(写手、翻译、设计师、程序员)、线上课程讲师、客服人员、新媒体运营、甚至某些销售岗位,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她们可能不是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而是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时段。
项目制或结果导向的工作: 很多自由职业或远程工作是基于项目或产出的。这意味着妈妈们不需要打卡,更看重的是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她们就可以在孩子午睡、晚上睡觉后,或者在家庭其他成员(比如伴侣、老人)能帮忙照看孩子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完成工作。
可中断性强的任务: 有些工作任务是可以随时暂停、稍后继续的。比如,写一篇文档,写完一段就可以去看看孩子,再回来接着写。这和需要高度专注、持续性操作的工作(比如手术、需要精密操作的流水线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能从线上获得并完成的工作: 互联网的便利性让很多原本需要线下完成的工作得以线上化。视频会议、在线协作工具、各种云盘和文档分享平台,都大大降低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2. 家庭分工的“协作”与“支持”:

很少有妈妈能够“孤军奋战”。她们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家庭内部的有力支持:

伴侣的积极参与: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很多网上工作的妈妈,她们的伴侣会分担相当一部分的育儿责任,比如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准备餐食、哄睡等等。这种“育儿搭档”模式,能极大地减轻妈妈的压力,让她有喘息和工作的空间。
长辈的支持: 如果有公婆或父母同住,或者能定期过来帮忙,那也是巨大的助力。长辈可以承担一部分日常的照料工作,让妈妈可以更专注于工作。
家务的“外包”或“简化”: 为了省出时间,很多家庭会选择将部分家务外包,比如请钟点工打扫卫生,或者使用洗碗机、烘干机等省时省力的家电。同时,她们在生活上也会倾向于“简化”,比如周末一次性准备好几天的饭菜,或者接受不那么“完美”的家务状态。

3. 妈妈自身的“时间管理”与“技能提升”:

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妈妈们自身也练就了一身“十八般武艺”:

极致的时间管理: 她们会像“时间魔术师”一样,将一天的时间切割得非常细致。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孩子玩耍时的短暂空隙、通勤路上——如果需要的话),将大块任务拆解成小块,一点点推进。
高效的任务处理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她们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处理多件事情,并且迅速切换状态。这是一种高强度的专注和效率训练。
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 很多妈妈选择在家工作,也意味着她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工作技能,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她们可能会在孩子睡着后,利用晚上时间看网课、学习软件操作,或者阅读行业资讯,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自律”与“意志力”: 很多时候,这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强大的自律和意志力。在孩子需要陪伴、家里有很多琐事的时候,还能坚持完成工作,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

4. “弹性”生活方式的“取舍”与“妥协”:

看上去很美好,但背后也有不少“取舍”和“妥协”:

精力的高度分散: 很多时候,她们可能是在孩子哭闹声中敲键盘,或者在处理工作邮件时还要兼顾孩子喂饭。这种“一心多用”的状态,虽然能把事情做完,但精力分散是常态,很难做到完全专注于某一件事情。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模糊: 居家办公,尤其是在家带孩子,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很容易变得模糊。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处理工作,也可能在工作时间被孩子的事情打断。
身体和精神的疲惫: 长期处于高强度、多任务的状态,身体和精神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她们可能会面临睡眠不足、腰酸背痛、精神焦虑等问题。
社交和自我发展的牺牲: 有时候,为了兼顾工作和孩子,她们会牺牲一部分自己的社交时间、兴趣爱好,甚至是一些职业发展的机会(比如去外地出差、参加重要的线下培训等)。

总而言之,那些能在网上又带孩子又能工作的妈妈们,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她们选择了一种“弹性”的工作模式,并且找到了“家庭协作”的支持系统,同时自己也具备了“超强的时间管理”和“超强的执行力”。这背后,有智慧,有汗水,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妥协”和“牺牲”。看到她们的“成功”,更应该理解她们付出的“努力”和“不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网上的妈妈们只让你看到了想让你看到的真相中的一部分

比如我。

我会把我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都展示出来给别人看吗?我不会。

我展现出来的一面:

夫妻两个带两个娃,几乎没有老人帮忙(这个几乎指的是一年能帮上几天);

我本人是大型药企基层管理,收入尚可;

两个娃都在幼儿园,两个小机灵鬼又懂事又能干,还很独立,关键长得还很帅;

我本人形象气质尚可,身材保持得很好,有健身的习惯;

我每天有高质量亲子陪伴时间,至少0.5小时起;

我和我队友日常一拖二毫无压力;

我每天还有1~2小时的学习、阅读以及码字的时间;

我有丰富的科学育儿知识;

医药行业从业者,对于健康和疾病有较为系统的见解;

有极其强大的内心。

然而,人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想要做又能带好孩子又能顾好工作的人,第一被牺牲的就是睡眠时间和娱乐时间,私人时间被无限制压缩,社交基本为零。

我根本不会随意展现出来的一面:

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

美剧重度爱好者的我,今年看过的美剧加起来不超过20个小时。

我连我最喜欢的鲜核桃小龙虾大闸蟹都不吃了,因为太浪费时间。

今年除了带娃去了三次电影院,闲暇时间没有看过一部电影。

不看综艺不追剧不追番不追星。

购物基本淘宝京东拼多多,不逛街,去超市买东西买了就走,买衣服只看固定的两个品牌,试完合适就买。

不闲聊,不八卦,联络感情就发条消息,有事打电话5分钟完毕,我连朋友圈都不看。

不吃零食不点外卖,因为我要控制身材没有多余的时间减肥,我有时候去健身都要带着娃一起。

周一到周五家里不开火,早餐鸡蛋牛奶馒头,午餐晚餐我们和娃吃公司/幼儿园食堂,周末看情况,最多做两次饭。

不打扫卫生,一周请一次保洁,干净两天乱五天;不洗碗,有洗碗机;不洗衣服不晾衣服,全部衣服丢洗衣机。

有人说我太不讲究了,对,我是不讲究,我没那么多资源给我矫情。

前段时间沉迷王者荣耀,每天碎片时间拿来打游戏,单排到钻石,突然就开始觉得索然无味,原因只有一个,太浪费时间,每天打游戏的一个半小时,我可以码出几千个字了。

跟我亲闺蜜,两个月能见一次面吃顿饭就是顶级奢侈享受了,如果两个人都不带娃出来单嗨,半年一次就要高呼万岁了。

绝不浪费一点时间,上厕所的间隙还要抓过知乎来写几个字,写不完就存草稿,有空的时候继续。

脸皮特别厚,求人的时候不要脸,只要有人愿意帮,唾面自干都乐意。

忙起来了没人接送孩子,要么花钱要么麻烦邻居,要么就请家人亲戚帮忙,什么难听话没听过,我在意吗?我不在意,因为我达到了我的目的。

疫情期间幼儿园不开园怎么办,孩子送回老家呆了两个多月,老家的人几乎天天打电话催着接娃,能怎么办,就拖着呗。娃送回去一个多星期就让自行车轮子把脚给绞了,五六公分长的疤,心疼不心疼,心疼,有办法吗?没有。

为了方便接送,两个小孩幼儿园延时班拉满,周一到周五一天不休息,是为了让他们学东西吗?不,只是让老师帮我多看一个小时。

偶尔遇上临时加班走不开的情况,就厚着脸皮给老师说好话让帮着多看一会儿呗。什么?老师脸色不好看?不好看就不好看吧,你脸色不好看我儿子掉不了一块肉,我儿子要真掉了一块肉,你试试看。

上班时间还有没处理完的工作,很抱歉没有坐在工位上弥补的时间,要么带回家做,要么周末来加班,我甚至还干过把娃哄睡了半夜又回来写资料的事情。

所以不需要羡慕网上那些又能带孩子又能工作的妈妈,因为那些苦,你们吃不了

以上。

user avatar

我修改一下回答,因为有妈妈说我不严谨。

的确是有点儿哈。

因为我默认的兼顾,指的是工作和带孩子都做得很好的兼顾,而不是工作也不怎么样,孩子也不怎么样的兼顾。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薪XX万,拼事业,要升职,那你必然就没那么多精力管孩子,孩子要么丢给婆婆,要么丢给保姆,要么放在一边自生自灭,如果你24小时围着孩子转,那你就只能图清闲混日子(信不信能混日子的工作比年薪60万的还难找,笑)。

两者不可兼得,只有取舍。

下面是原答案:

想听实话么?

实话就是没有又能带娃又能工作的妈妈(笑)。

我闺蜜,985毕业,宝洁销售经理,年薪60万,能力非常强,像她这样的女性,不超过万分之四。她是我们这里公认的“又能上班又能带娃”的独立女性。

好了,她的确是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带娃。但是,重点是但是,她只是回来陪娃玩一下。陪娃读个书,领出去遛一遛,累了就会喊:“婆婆,帮忙看一下,我要处理文件”(笑),然后自己躲房间里刷手机。

而且,她一个月出差十天,这十天难道娃会自己存活吗?

她已经算非常负责任的妈妈了。

我同事两个娃,也是号称一边上班一边带娃的,但据她老公说,同事从来没有和孩子睡一张床过!姥姥回国,孩子们就跟着回国,完全不要爹妈。

所以你看,带娃和带娃之间是有区别的。下班跟孩子玩一下也叫带娃,24个小时轮轴转也叫带娃。

下次有人说,怎么别人又上班又带娃的,你就拍他两巴掌。

能上班的妈妈是有“神器”的,一个叫婆婆,一个叫妈,另一个叫保姆。

user avatar
  1. 有外力协助。(老人或靠谱保姆等)
  2. 职业便利。(可以在家工作或者工作时间弹性大)
  3. 以上两者兼得。

以上条件至少要占一条,否则不可能实现。难道要每天八小时把幼儿独自锁在家里吗?幼儿园放学了放假了病休了把孩子独自锁在家里吗?

丈夫辞职当家庭主夫的不在讨论之列,这样的妈妈不叫“带娃”,只能叫搭把手或者参与育儿。参考全职妈妈对丈夫的评价。

user avatar

因为她们很可能请保姆了,但是她们避重就轻不告诉你吖。

不然就没有人排队夸能干了吖。


另外,她们可能还偷偷请了私教,偷偷做了医美,偷偷隐瞒自己工作轻松恨不得就是自家公司,偷偷隐瞒他们家只靠收租子就比你累死累活996挣得多。


不艹这个人设咋当两手抓型全能大v?

老凡尔赛了呢。



立贴为誓:

我估计生完孩子胖成球,半年一年才能像个人。(我甲状腺减退,很烦人,太容易胖)

会有保姆,助理,全家人跟我屁股后面收拾孩子。

老子不会干家务。

我们攒了好几年的钱就是为了这。

热烈欢迎大家和我学攒钱备孕备老公备大部队。

除了教育我亲力亲为,剩下的都给我分工明确,各部门管好各部门的事。


生娃养娃本来就很难,我们认怂,别被那群仙女忽悠了。

更没必要在没丧偶的情况下逼着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


普通人当仙女,除了几个不要钱的贤惠牌坊,啥都得不到。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网上妈妈现身说法!不管是带娃还是挣钱,我都能做到妈妈圈鄙视链的顶端。不管是我还是娃,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但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每当我看到微商在朋友圈贴图说自己每月轻松躺赚五万,或者看到网上各种牛娃背着大人教的话摆拍抖音的时候,我就微微一笑。

能挣钱的没有我会带娃,会带娃的没有我能挣钱,此刻我ayawawa附体。

我家朵朵刚到4岁,能自主阅读牛津树5-6级别难度,和外教无障碍对话,汉字认识近千,把我这篇回答的绝大多数字读出来都没问题,现在她连日语西班牙语都会说不少了,认识日语五十音,还会写西语的27个字母。以上这些我都在朋友圈发过视频,可以随时找出来自证。

她在幼儿园能专注听一天课,不走神不乱跑,在家看iPad,我只要说一声时间到了,马上自觉放下来。在家自己看书,看半小时以上都不需要人陪。

她懂礼貌,习惯性说请谢谢对不起,性格乖巧嘴甜,会安慰哭的小朋友,人见人爱。老师最喜欢她,幼儿园男同学也纷纷献上棒棒糖。

所有人都对她赞不绝口。所有认识的人都在问我,这种来报恩的神仙孩子怎么才能养成。

朵朵一小半靠父母双复旦&双硕士的基因,一大半靠我后天培养,砸时间砸精力砸金钱。

我从婴儿时期就坚持亲子阅读,多语言陪读陪玩。朵爸会一起在生活上照顾她,教育方面则完全由我负责。

精力上,我为了培养她而拼命学习,活脱脱把自己刷成了知乎儿童教育领域优秀回答者。金钱上别提了,她的书一个大书橱都放不下了,只能堆外面。这还是我已经处理掉了上千本书的情况下。

书桌

整理旧书,装箱


再说说我的工作。我是个自媒体人,但我不是那种整天贴图号称自己挣多少钱,鼓动小白都去写公众号的那种自媒体。

我只是个普通的小号号主而已,但风口上猪都能飞,能让我在魔都过得还挺不错的,所以我是肯定不想回去上班给人打工了。

当然,我今天也是来劝退一些有着自媒体梦想的人的。今天我不想凹什么成功妈妈人设了。我想把我血淋淋的伤口揭开给你们看。

这一切,都是我牺牲了容貌、健康、快乐和自由换来的。我的身体和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让我们一样样扒开看,首先是容貌。

年轻时,我长这样。注意我手里拿的是一个照相机,那是没有美颜没有p图的年代。

怀孕前一年(15年)

16年底,生完孩子,其实还可以。。。

做自媒体3年,长期久坐不动加熬夜的后果——

前方高能预警!

360度无死角辣眼睛

请勿点开视频,点开后必须为我负责:

禁止取关,禁止吐槽!

360度展示猪头猪身体猪蹄 https://www.zhihu.com/video/1317628983757279232

巅峰时期高达165斤,可能两条火腿就有100斤了,啊哈哈哈哈哈……(现在因为绝望,竟然瘦了点)

之前也回答过一个得到了万赞的问题,就是关于女人生孩子后容貌改变的。当时我还比较羞涩,没敢放这种可怕的视频,现在我真的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胸围100多,衣服也买不到。某品会XXL号的衣服都快被我买完了。裤子只能穿松紧带的,不然肉直接喷薄而出。

还有就是深度依赖美颜,以为自己长美颜后那样。哈哈,现在科技可真是发达啊,终于可以洗洗眼睛了。

容貌上的巨大改变,对我的自信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变得敏感,脆弱,神经质,阴晴不定。老公越是不让我吃我越是生气要抢着吃,但他让我多吃的时候,我又不肯吃。他开玩笑说一句肥猪,我能像个怨妇一样跟我群里人吐槽一晚上。

还有一点最可怕:巨大的压力和崩坏的容貌,让我的自尊心变得极低。谁对我好一点,我马上会掏心掏肺无条件信任,并且中毒一般深度依赖。不管受过多少伤,我都死不悔改。


然后,说说健康。如果说外貌只是一个笑话,那么健康就是惨痛的教训。

脂肪肝中度,颈椎变直加膨出,腰椎间盘突出,慢性咽炎(咳嗽还会漏尿),子宫腺肌症,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腱鞘炎,现在因为用手机电脑太多,连视力都越来越模糊。身体脆弱,经常感冒,平均每年住院一次。

前阵子因为腰痛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所幸我及时恢复健身了,疼了一个多月的腰也终于好了。

但是熬夜的毛病我一直改不掉,因为我压力实在太大了,每天都在烦恼焦虑。我腰坏了以后,一直是一个人睡小房间的硬床,朵爸和朵朵睡大房间。一个人睡我就失眠,凌晨一二三四五点都有可能在发消息。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比身体更加严重。14年底我妈妈去世后,我一度有过中度抑郁焦虑倾向,就是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生无可恋,睡不着觉,甚至都没心思工作了。后来生了孩子觉得很幸福,一忙起来,心理就完全恢复健康了。

但是,最近我又回到了当时那种生无可恋的样子,甚至更严重。外因是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具体是什么不重要,也不值得花笔墨。内因可能是因为我实在太疲惫了,已经全年无休地工作了三年,每天还要操心娃的学习生活。

这些事点燃了我内心深处隐藏的炸弹,我无论怎么分散注意力,学西语,健身,带娃,和朋友聊天……都没用。

虽然我现实生活中,表面上还是很正常的,但我情绪一直都无法好转起来,就像有一朵永远笼罩在头上的乌云,无论怎么跑,它都死死跟着我。

发现我的消沉后,很多铁粉都会在群里或者私信安慰鼓励我。我心想哎呀不行,你们太暖了,我必须振作起来,但过阵子,随便一件小事又能把我内心的种种伤口刺激到迸裂。

我对曾经喜欢吃的东西,对自己的事业成长,对社会新闻都已经漠不关心,完全是出于责任心才继续努力承担着对读者和家庭的责任。哪怕我已经没有野心了,工作我还是一样认真努力。哪怕我再难受,我永远都不会发泄在娃身上。我永远都是完美妈妈。

不需要担心我想不开。我还有家庭,我孩子不能没有我,我爸本来就已经一个人了,总不能送黑发人吧。我老公钢铁直男,嘴上从来没一句好听话,但我如果真的不好了,也会很难过。所以我是不可能有奇怪的念头的,没可能的哦。

很多朋友让我休息一阵子,放自己假,这个真的不太现实。自媒体只要做到我这个程度,就已经根本停不下来,并且如果我停下来,会因为太空虚而加重胡思乱想,这期间欠的债以后还得加倍还。

以上,就是我这个又会带娃,又会挣钱的别人家妈妈,抛弃精心经营的完美人设后,背后最丑陋的样子。我可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了自我。

但是,我这一生中,曾经被那么多人所支持和喜爱过,甚至曾经成为过很多妈妈的偶像和精神动力,还有能成为朵朵最爱的妈妈,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感恩你们。

我不后悔走上了现在的这条拼命三娘之路。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应该还是会做现在的事情。这是我的宿命。

只是如果有下一次的话,我会一开始就多对自己好一点。也请各位和我一样拼的超人妈妈们,以我为前车之鉴,多爱自己一点,人生没有后悔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看到的那些既能带孩子又能工作的妈妈们,可不是什么“魔法”,她们背后其实藏着一套相当精细的“多线操作”策略,以及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拆解一下,让这件事情变得更“真实”。1. 工作性质的“弹性”与“适配”:首先,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一人分饰两角”。那些能在网上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妈妈.............
  • 回答
    在泰国,诸如“曼童”(Luk Thep,儿童神像)、佛牌(Phra Kring)和九尾狐(Nang Kwak)这类事物,确实在网络上拥有大量信徒和讨论者,并且许多帖子读起来都仿佛是真实体验的分享。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涉及到泰国独特的文化信仰,也与互联网传播的特性息息相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泰国.............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网上关于韩国人的负面讨论有时候会比日本人显得更集中或更激烈一些。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能解释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哪些方面可能在影响大家的观感。1.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政治的交织首先,绕不开的是历史问题。虽然中日之间因为侵华战争等历.............
  • 回答
    最近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丰田世纪的讨论,尤其是在一些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要说这是否是丰田为在中国市场投放类似车型做出的策略,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细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丰田世纪突然这么“火”?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丰田世纪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得先弄清楚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丰田世纪(To.............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作为满族人,在网络上看到许多针对满族和清朝的负面言论,感到非常郁闷和委屈。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网络世界确实存在着一些观点极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一些群体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和污名化。关于您提到的“收拾清朝八旗余孽”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也可能源于对历史事件的某种解读。然.............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给你家的台式机挑内存条,以及为什么市面上常见的是8G和16G的规格。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我尽量讲得接地气点儿,让你一看就明白。首先,你说要加100G内存,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一般家用电脑配置的内存条规格确实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可以随意组合。 为.............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时不时总会冒出一些关于新加坡前途的担忧之声,语气或焦虑,或评判,甚至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让人不禁好奇,新加坡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正在走向衰落吗?它真的有那么“落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声音出现,以及它们背后的考量点是什么。首先,新加坡这个国家确.............
  • 回答
    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犹太人的负面言论,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将其与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的苦难联系起来时。这种反差背后,涉及到复杂而沉重的历史,也涉及到一些被歪曲或误解的叙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深处,看看犹太民族的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历史上扮演各种角色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或群.............
  • 回答
    关于网上充斥着对乌克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行为的嘲弄,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地缘政治、信息战、历史叙事以及社交媒体的特性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表面化的指责,去探究其深层逻辑和驱动力。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便是信息战与宣传的扩散。在现代冲突中,信息.............
  • 回答
    袁腾飞之于当代历史学界的“异军突起”,与其说是名气“远胜”了那些深耕学术的大家,不如说是一种在特定传播环境下出现的、现象级的关注度。这种现象,理解起来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更“懂”历史,而是得看谁更能抓住大众的注意力,以及这种注意力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首先,得说袁腾飞的传播方式。.............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网上嚷嚷着要小屏手机的用户不少,但当苹果推出 iPhone 12 mini 时,它的销量却没能跟上大家的热情,甚至比不上同系列的 iPhone 12 和 12 Pro Max。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小屏党”在网上确实是声音很大的一群人。你.............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在日留学生江歌被害事件,网上评论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现象。以下将详细阐述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1. 事件本身的性质和传播特点: 情感冲击力强: 江歌的遭遇是一个年轻生命逝去,且过程极其悲惨的事件。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本身就容易引发公众的强烈同情和愤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简直是直击人心!确实,同样是“断柱”,思域和帕萨特在网上受到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像是犯了滔天大罪,另一个则轻描淡写,甚至还有人替它开脱。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我觉得,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社会和品牌因素在起作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预.............
  • 回答
    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那可真不是盖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候一穷二白,国家就开始集中力量建设东北。一汽、二汽(后来也迁了,但最早那批是核心)、沈飞、哈飞、大庆油田……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哪一个不是当年国家战略的重点?这些工业基地,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汽车、飞机、石油、煤炭,更重要.............
  • 回答
    对于阎锡山“倒戈”次数和性质是否比冯玉祥更恶劣,以及网络上的评价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尽量摆脱“AI痕迹”,用更贴近历史和人性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们得承认,将“倒戈”次数进行精确量化,并严格定义“性质恶劣”的标准,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历史洪流中,政治派别林立,关系错综复杂,很多时候的“.............
  • 回答
    .......
  • 回答
    说起来,网上为清朝“说话”的人,这心思啊,可就复杂得很了。不是简单一句“洗白”就能概括的,里面藏着不少道道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立面说起。现在网络上,有一种声音很强劲,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屈辱史”的排斥。有些人觉得,我们几千年中华文明,辉煌过、灿烂过,怎么就.............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所谓“白军版《斯拉夫女人的告别》”,这确实是一个在讨论中颇为热门的话题,但其真实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否是某个特定时期“白军”群体真正广为传唱和创作出来的版本,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后人的一种追溯、改编乃至某种程度上的“创作”或“解读”。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