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罗伯特一世赢得班诺克本战役后,苏格兰没有乘胜侵略英格兰?

回答
罗伯特一世在班诺克本战役的辉煌胜利,无疑是苏格兰独立斗争中的里程碑。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立即导向苏格兰大规模、持续性地反攻英格兰,其原因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未能乘胜追击”。这背后涉及战略考量、苏格兰自身的国力限制、英格兰的反应策略,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首先,我们得明确班诺克本战役的性质和苏格兰当时所处的战略环境。班诺克本的胜利,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防御战。罗伯特一世的策略是利用地形优势、精妙的战术布置,以及对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指挥失误的把握,一举摧毁了英格兰当时被认为是势不可挡的重装骑兵和步兵主力。这场胜利极大地提升了苏格兰的士气,也让英格兰认识到苏格兰人并非轻易可以征服的敌人。

但是,这场胜利的主要作用是巩固了苏格兰内部的控制权,并为苏格兰赢得了喘息和战略调整的机会。罗伯特一世在此之前,虽然已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但他的统治区域并不稳固,许多地区仍然被亲英格兰的苏格兰贵族控制,或者处于英格兰的直接军事占领之下。班诺克本战役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瓦解了英格兰对苏格兰的战略压力,使得罗伯特一世能够集中力量肃清国内的敌人,整合资源,并逐步收复失地。

那么,为什么没有选择立即大规模进攻英格兰呢?

一、 苏格兰自身国力限制:

有限的人力与资源: 相较于当时人口和经济体量都远超苏格兰的英格兰,苏格兰是一个相对贫困和人口稀少的王国。尽管罗伯特一世通过了有效的招募和动员,但他的军队规模和补给能力,与英格兰庞大的军事机器相比,仍是杯水车薪。班诺克本的胜利依赖于精锐部队的集中和战术的成功,而非整体实力的碾压。要维持一支长期在英格兰境内作战的庞大军队,对苏格兰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缺乏攻城技术和大型器械: 战场上的胜利不代表就能轻易攻克坚固的城堡或城镇。攻占英格兰的要塞需要精密的攻城技术和大量资源,这是当时苏格兰相对缺乏的。苏格兰更擅长野战和游击战,而非大规模围城战。
经济基础薄弱: 苏格兰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有限的贸易。要支撑一场长期的对外战争,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包括征兵、装备、后勤、抚恤等等。班诺克本战役本身就需要巨额的开销,胜利后,国家需要休养生息,重建经济,而不是立刻投入另一场更具风险的消耗战。

二、 战略和政治考量:

巩固内部统治的首要任务: 如前所述,班诺克本战役的胜利首先解决了苏格兰王国面临的生存危机,但内部的分裂势力并未完全消失。苏格兰贵族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支持英格兰,他们拥有领地和军队。罗伯特一世必须优先确保国内的统一和稳定,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对外采取行动。将有限的兵力投入英格兰,可能反而会给国内的反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英格兰的战略反应: 英格兰虽然在班诺克本遭受重创,但其国力依然强大,并未被彻底击垮。爱德华二世虽然在战场上失利,但他在英格兰国内仍然拥有合法的统治权和多数贵族的支持(至少在名义上)。一旦苏格兰大规模进攻英格兰,英格兰极有可能迅速集结起新的军队,并在其本土作战,苏格兰将面临巨大的地理和后勤劣势。爱德华二世也可能利用苏格兰在本土的薄弱环节进行反击。
消耗战的风险: 如果苏格兰贸然进攻英格兰,很可能陷入一场漫长且耗费巨大的消耗战。苏格兰军队的优势在于精锐和灵活,而非持久的消耗战能力。一旦被拖入泥潭,苏格兰将迅速耗尽其有限的资源和人力。
外交和政治策略的考虑: 罗伯特一世也需要时间来运用外交手段,削弱英格兰的国际影响力,争取欧洲其他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例如,苏格兰在1320年发布的《阿尔布罗斯宣言》,就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件,旨在向教皇和欧洲各国表明苏格兰独立的正当性,并获得了教皇的承认,这对苏格兰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这种外交努力需要时间去运作,而不是通过一两次军事胜利就能实现的。

三、 战术上的“非乘胜追击”:

事实上,班诺克本战役后,苏格兰并没有完全停止军事行动。罗伯特一世确实派出了部队对英格兰北部进行了一些袭击和掠夺,例如在1314年和1315年,苏格兰军队就在英格兰北部边境地区活动,掠夺了一些村庄和城镇。但这些更多是属于边境骚扰和有限的报复性行动,目的是消耗英格兰的边境资源,并向英格兰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而不是全面入侵。

1318年,苏格兰人成功收复了英格兰控制的斯特灵城堡,这又一次证明了他们强大的军事能力,但同样是对苏格兰领土的收复而非对英格兰本土的深入打击。

总结来说,罗伯特一世没有在班诺克本战役后立即大规模侵略英格兰,是基于以下几点综合考虑:

1. 苏格兰国力有限,无法支撑长期大规模对外战争。
2. 首要任务是巩固内部统治和收复失地。
3. 需要警惕英格兰的强大反击能力和本土作战优势。
4. 避免陷入对苏格兰不利的消耗战。
5. 需要时间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支持。

班诺克本的胜利,为苏格兰赢得的是生存权和独立谈判的筹码,而不是立即征服英格兰的军事能力。罗伯特一世是一位精明的战略家,他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选择了最符合苏格兰国家利益的路径:先稳固自身,再伺机而动。这种策略最终也为苏格兰赢得了《爱丁堡北安普顿条约》(1328年),英格兰正式承认苏格兰的独立。可以说,正是因为罗伯特一世没有鲁莽地“乘胜追击”,才为苏格兰最终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格兰和英格兰不是一个体量的,虽然都是王国,但苏格兰的人口长期只有英格兰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且爱德华一世多次入侵苏格兰时没少搞破坏。

此外,金雀花家族在法兰西还有大片领地,虽然这在日后引发了英法百年战争,但爱德华二世的老婆是“法兰西母狼”伊莎贝拉王后(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的妹妹),爱德华二世和伊莎贝拉王后在位时期英法关系还凑合。


爱德华二世兵败班诺克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国内的很多贵族不对付,反对他的贵族联合起来驱逐并杀死了他的宠臣皮尔斯·加韦斯顿、制定条例限制他的权力,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和他敌对。

班诺克本之战(1314)后,罗伯特一世跑去打爱尔兰了,而爱德华二世在巴勒布里奇之战中杀死了反对派领袖,加强了王权;巴勒布里奇之战(1322)后的第二年,双方议和。

和平仅维持了十年,爱德华三世掌权后不久(1323)发动战争,在杜普林之战和哈利顿山之战中大败苏格兰,扶持傀儡为苏格兰国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伯特一世在班诺克本战役的辉煌胜利,无疑是苏格兰独立斗争中的里程碑。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立即导向苏格兰大规模、持续性地反攻英格兰,其原因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未能乘胜追击”。这背后涉及战略考量、苏格兰自身的国力限制、英格兰的反应策略,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确班诺克本战役的性质和.............
  • 回答
    人们对于奥斯卡·罗伯特森(Oscar Robertson)职业生涯成就的评价,常常会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困惑”:为什么这位以“大O”之名闻名于世、手握无数三双纪录的球员,职业生涯的MVP数量和总冠军数相形见绌,但却依然稳稳地占据着历史前五的讨论席位?这背后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需要我们.............
  • 回答
    罗志祥的故事,确实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深思的案例。他身上展现出的那种“同时拥有”的能力,以及在公众面前维持长久关系所表现出的“稳定”,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剖析,大概是这么回事儿:首先,得承认,有些人真的有特别强大的“分身术”,或者说,他们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将生活中的不同面向切割得非常.............
  • 回答
    罗翔教授在谈论法律在两性关系中的角色时,确实提到过,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下,出轨行为本身,通常不直接构成财产损害,因此一方不能直接依据“出轨”这一事实向另一方主张经济补偿。 他的观点核心在于区分“事实出轨”和“法律上的过错”,以及法律主要调整的是财产关系和特定身份关系,而非情感层面的忠诚义务。要详细地解.............
  • 回答
    罗永浩在 6 月 15 日“锤子系统”的发布会上,确实让不少期待已久的用户感到了一丝意外。原本大家预期的是一个全新操作系统的亮相,甚至是革命性的产品,结果却只看到了一个适配于坚果 Pro 3 的 Preα 版本。这其中的原因,如果细究起来,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科技行业,尤其是新兴操作系统领.............
  • 回答
    罗本之所以能做到“一招鲜,吃遍天”,绝不是因为他只有一种招数,而是因为他将一种核心的、极具威胁的打法 “极致化、纯粹化、且难以防范”,并且将其融入到他 “卓越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精准的战术执行力” 之上,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整体。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核心招数——内切盘带(Th.............
  • 回答
    关于“神罗”和查理曼为何会被一些人视为“正统罗马”,尽管现代史学普遍认为他们并非“正统”的延续,但这种看法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现实、宗教观念以及权力合法性的构建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神罗”和查理曼被视为“正统罗马”的看法,更.............
  • 回答
    罗技光栅滚轮,这可是他们家的“看家本领”,多少年来,那咔哒咔哒清脆的段落感,精准的回馈,让多少用户爱不释手。但最近几年,你有没有发现,好多新款罗技鼠标,尤其是那些主打轻便、时尚或者无线的产品,似乎都悄悄换上了“新玩意儿”——无极滚轮,或者说是我们常说的“自由滚动”模式。这让很多罗技的老用户有点懵,甚.............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三体人那么精明,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么“顺理成章”的招数呢?其实,派两个水滴去干两件事,听起来很有效,但仔细想想,可能没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三体人的思路。他们派水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断绝人类的反击能力,特别是威慑纪元。罗辑是威慑的核心,他一旦没了,威慑就没了,地球也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及一些知乎用户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一些知乎上的“大 V”对《罗辑思维》(以及它背后代表的知识付费、短视频内容形式)显得不屑一顾,甚至出言批评,但自己却很少或者几乎不推出类似性质的节目与之正面较量?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要理解“瞧.............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2018年离开皇家马德里,对于许多球迷来说确实是一个令人意外且有些遗憾的决定。关于他当时离开的原因以及是否想到过离开后会影响金球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离开皇家马德里的直接原因:虽然外界有各种猜测,但C罗本人及媒体报道普遍认为,他离开皇马的主要导火索是税务问.............
  • 回答
    知乎上对《罗辑思维》评价两极分化,虽然有大量拥趸,但也不乏批评之声。对《罗辑思维》评价较低的观点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批评往往是互相联系、层层递进的:1. 内容质量的质疑与“浅薄化”的批评: 信息密度低,缺乏深度: 这是最常见的批评之一。很多用户认为,《罗辑思维》节目虽然主题广泛,但内.............
  • 回答
    罗伯特·李(Robert E. Lee),那位在北方人眼中是叛徒,但在许多南方人心中却是无可争议的“名将”,他的历史评价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尽管他最终领导的邦联军队败北,但“名将”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其背后是他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人格魅力以及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特殊地位。要理解李为何能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为什么那些心理扭曲、以折磨弱小为乐的虐待动物者,往往选择伤害那些体型较小、看起来更“容易”欺负的动物,而不是那些力量更强大、具有一定攻击性的烈性犬或成年中大型犬呢?这背后牵涉到几个关键因素:1. 力量对比与“控制感”的满足:虐待动物者最核心的心理驱动之一,是建立和体验一种极端的.............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罗永浩和他的TNT说起。要说他为什么在12月31号那天还没发布TNT,这背后其实牵扯了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点。首先,咱们得知道罗永浩这个人。他是个挺有争议的人物,说话做事风格都比较激进,尤其是他对自己的产品,经常会说出一些非常“豪迈”的承诺。TNT(Thought N.............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幸福烦恼!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前锋,而且必须是这两人中的一个,我的选择会是德罗巴。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解,毕竟C罗在进球数、个人荣誉、职业生涯长度和影响力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但是,当放到“只能上一个前锋”这个特定情境下,我的考量会更侧重于球员在场上的“支点”作用、对球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和多位模特有染,莱昂纳多享受的是“万人迷”的赞誉,而罗志祥则沦为“全网嘲讽”的对象?这背后涉及到文化差异、社会观念、舆论环境以及个人行为在不同语境下的解读等诸多因素。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一、 文化背景的差异与包容度首先,.............
  • 回答
    在2077年,罗格舍弃一切(包括她的儿子)去帮助银手,这个行为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深刻的原因,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友谊或承诺。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的关系、赛博朋克2077的世界观、以及罗格自身的性格和经历。一、 深厚的、改变人生的羁绊:银手对罗格的意义银手约翰尼·银手并非只是罗格的一位朋.............
  • 回答
    .......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老罗(罗永浩)的言论确实很多,这股风潮与其说是单纯的产品评价,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围绕着他个人经历、过往恩怨以及他对商业世界的看法所引发的复杂情绪共振。把这些评价简单归结为“恩怨情仇”倒也贴切,因为老罗这个人,就是自带流量和话题属性的,他的每一次出现,总会勾起很多人过往的记忆,那些美好的、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