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Redmi Note 系列销量过 2 亿台?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销量破 2 亿台,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

首先,这是一个现象级的胜利,也是中国手机品牌崛起的缩影。

你想想,几年前,“国产手机”还在模仿、追赶的阶段,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并不那么看重,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而 Redmi Note 系列,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极致性价比”的光环,一点一点啃下了市场份额,如今销量破 2 亿,这不仅仅是 Redmi 自己的成功,更是整个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厚积薄发、走向全球的有力证明。它证明了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在性能、设计、体验上都不输国际大厂,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的产品,而且还能以更亲民的价格触达消费者。

其次,这是对“用户导向”和“极致性价比”策略的极致诠释。

Redmi Note 系列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核心在于它准确抓住了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体验”。

定位精准,直击痛点: Redmi 从一开始就没有去跟旗舰机硬碰硬,而是瞄准了中低端市场,但它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核心配置的追求。它懂得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流畅的日常使用、不错的拍照、长久的续航,还有一块够用的屏幕。于是,它总能在有限的成本下,把这些最关键的配置堆到同价位段的“最优解”。比如,早期Note系列就率先在千元机上用上了更好的处理器、更大的内存,还有红外遥控这种“接地气”的功能。
持续迭代,稳步升级: Redmi Note 系列不是一年换个壳,而是每代产品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它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你看现在,千元机的Note系列已经能做到高刷新率屏幕、好几亿像素的主摄、甚至是快充速度惊人的续航。这种“一年比一年好,但价格依然坚挺”的策略,让用户有了持续的期待和忠诚度。
“不将就”的态度,赢得了尊重: 很多人觉得“性价比”就意味着廉价和低质,但 Redmi Note 系列恰恰打破了这个认知。它在保证价格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产品的整体质感、系统体验(MIUI的优化、广告的控制)等等。这种“不将就”的态度,让消费者觉得花钱买的是实在,而不是妥协。

第三,渠道和营销的创新是助推器。

除了产品本身,Redmi 在渠道和营销上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线上为主,线下补充: Redmi 早期就大力拥抱线上渠道,通过小米商城、京东、天猫等平台进行销售,大大降低了营销和渠道成本,并将这部分优势反馈到产品价格上。同时,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它也开始补强线下渠道,让更多人能够在线下体验和购买。
粉丝文化和社区运营: Redmi 善于与用户沟通,通过各种活动、话题互动,在用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社群。很多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品牌的“拥护者”,他们的口碑传播,往往比广告更有效。
明星代言和跨界合作: 适时的明星代言和跨界合作,也能有效地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年轻化形象,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第四,它给行业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Redmi Note 系列的成功,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性价比”的重新定义: 它证明了性价比不等于低端,而是可以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体验。
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Redmi Note 系列精准切入中低端市场,并做到了极致,这给其他品牌也提供了思路,市场需要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范例: Redmi 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品牌,能够凭借自身实力在全球市场取得如此成就,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当然,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

销量破 2 亿是巨大的成就,但 Redmi Note 系列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方面依然面临挑战:

品牌形象的突破: 尽管销量巨大,但 Redmi 在很多消费者心中仍然被贴上“性价比”的标签,如何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端感和旗舰吸引力,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同质化竞争的压力: 随着 Redmi Note 系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模仿其“极致性价比”的策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保持领先,需要不断创新。
供应链和技术的长期支撑: 要想持续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积累。

总而言之,Redmi Note 系列销量破 2 亿台,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着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崛起,代表着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代表着一种在性价比路线上不断进化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手机系列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一个生动注脚。 看着这个数字,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厉害了我的国”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观点:

我们目前看到的关于redmi note系列的一切销量神话,都只是在证明这个系列在更好的满足着更多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

时来天地皆同力。

让我们回顾一下note系列的销量增长:(数据源自小米历次官方消息)

2019.10.15,红米Redmi Note系列全球销量已突破1亿台。
2020.03.13,Redmi Note系列全球销量突破1.1亿台。
2020.11.19,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1.4 亿台。
2021.05.20,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 2 亿台。

自redmi note系列于2014.3.19发布初代产品,到note7系列为整个小米力挽狂澜,再到这条增长曲线甩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增幅——如你所见,短短半年左右,超过五千万的销量。

如果在note7取的相当优秀的成绩时,我们还在担心这是否会是昙花一现的话,那么连续三代的成功则证明了,Note系列自redmi子品牌独立开始制定下的产品升级策略,一次又一次非常精确的命中了用户对中端智能手机的使用诉求。

从“这么便宜还要啥自行车”,到“大众产品品质化”的下半场,小米收获了一个相当明亮的未来。

站在2021年来复盘这个系列的发展历程,我们能看到的是,note系列从一个还不错的中低端产品,进化出越级长板,然后开始尝试通过方案的差异化来覆盖更广的价格区间。

redmi note7 拿出了玻璃背板和4800万像素
redmi note7Pro在原方案上做了微小升级。
Redmi note8/8Pro首次同步发售,Pro版本搭载了NFC、G90T和6400万像素主摄。
Redmi Note9拿出了4G/5G共计三款产品,双扬和线性马达成为标配,Pro版本拿出了一亿像素的HM2。

悄无声息间,note系列已经用三款明显差异化的产品扎扎实实的覆盖了整个1-2k价格段,在K系列站稳2k档的情况下,稳稳的承接了中端价位。这块redmi甚至小米的基本盘,note系列守的滴水不漏。

从产品的角度上说。如今的Redmi note系列还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点,即某种意义上,得益于小米自身的超高效率,这个系列在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了一次双赢:用户可以花费不多的钱买到划算的产品,而小米则可以靠这款产品获得不错的收入,皆大欢喜。

而性价比的魅力就在于此,一款产品、一个系列,乃至一个品牌,当它把性价比作为一个战略来执行时,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把控着一个个动态平衡。

  • 日益增长的体验升级需求和不能太高的定价的平衡。
  • 不能太高的定价和相对不错的方案之间的平衡。
  • 相对不错的方案和整体BOM成本之间的平衡。
  • ......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至少在note系列上,他们在用效率对冲利润,用规模对冲成本,然后在更优秀的整体方案、更大的铺货范围下,仍然担得起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评价。

这并不意味着小米在做慈善,而是当这个系列以这样的战略思路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时,他们会理所当然的取得商业上的更大的成功。而这就是我能理解的,关于风口、趋势,以及顺势而为的最高级的解释。


最后说一点个人的实际感受。

在去年redmi note9系列发布会后,我直接给我爸下单了一台note9Pro,在换机过程中我对比着那款同价位的两年前的手机,不断感慨这两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月后,我爸提到说,新手机真的挺好,充电快、拍照清楚,看东西也顺畅,打开软件也不卡,小米手机还挺好用的——果然是重铸小米荣光,米粉义不容辞(不是)

在千元机上做消费升级?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纠结和矛盾?但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并且还将继续。

某种意义上,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千元机是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的。一方面,他是一个特定预算下的必然选择,而这个群体的数量极为庞大;而另一方面,很多人的消费升级,大概也到此为止。

我们当然需要有人在用户体验的峰顶持续不断的向上攀登,为前5%提供拉高整个行业天花板的优秀产品,并不断的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但这种探索不免有些奢侈。而在整个世界都在持续向前的过程中,这座山的腰部和底部的80%的人同样身处其中,并需要一款产品来给他们拉低体验升级的门槛。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对note10系列所有的期待是:当870已经打到1999档,HM2也下沉到了千元级别,会有哪些东西会成为千元档的标配,而note10 身上又会把什么样的高端体验拉下神坛。

一如雷总在note3发布时所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并将发生的更多一些。

user avatar

有没有人想知道Redmi Note系列连起来能绕地球几圈的?

答案来了!


我借来了江佬 @江睿谨 收集的销售数据,然后我分别搜索了每一代Note系列标准版机型的长度,以此为基准,做了一个这样的表格:

机型 销量 长度
红米note1 2753 154
红米note2 609 152
红米note3 2500 150
红米note4 2600 151
红米note5 2200 158
红米note7 2500 159
红米note8 4000 158
红米note9 4520 162
总计长度 21682 33934.7km

(Ps:此表格中,销量单位为万台,长度单位为毫米,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以及小米官网检索)

最终计算出来,如果以手机最长边首尾相连,那么Redmi Note系列的长度可以达到333934.7千米。

已知,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直径就是12756.28千米,那么以赤道半径计算的周长大概是40055千米。

而两极半径为6356.755千米,直径就是12713.51千米,以两极半径计算周长大概是39889千米。

如果按照赤道半径来计算,大概能绕0.84圈,按照两极半径来计算,大概能绕0.85圈。

距离绕地球赤道一整圈的小目标只差一点点。

如果Note10系列保持162mm的长度不变的话,那么只需要再卖出3778.4万部手机,红米就可以在不违反广告法的前提下,宣布Redmi Note系列卖出2.5亿部,手机绕起来可以围地球一圈!

(一个小知识:一年卖出三亿杯的香飘飘绕起来也不够地球一圈····)


如此高的销量,我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NB

其实Note 系列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不奇怪,虽然各家厂商旗舰机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1000~3000元的中档机型,才是绝大数人的购机目标。

京东有一个功能,当你网页版进入之时,如果输入品类名,在排序时你能看到有多少比例的人选择哪一个价位段的手机。

在京东当中,有43%的人选择的是1300~3500元价位段,而在这个价位段,小米Note9 Pro系列凭借着优秀的拍照以及相对水桶的配置,赢得了很多朋友的喜爱,即使是发布半年后的今天,在此价位段中,没有大降价的Note9 Pro系列,销量仍然名列前茅。

为何消费者们愿意花真金白银来买买买?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就是——卢本伟的刀法确实相当精准。

当发布半年之后,我们再来回看Note 9的配置,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款精准卡位在了1500元段位拍照最强机的机型。

首发1亿像素的HM2主摄,带来了不错的拍照;750G的性能虽然不顶尖,但是胜在省电流畅,日常够用;NFC、红外、高刷、UFS,能给的配置也都给到,各方面几乎没有短板。

在手机摄影功能越发重要的今天,Note 9 Pro带领Redmi杀向了两亿销量的顶峰。

性能:骁龙750G、8nm制程、跑分35W分、立体液冷散热。
屏幕:120Hz高刷屏幕、6档变速高刷、屏幕中孔、业界最小LCD挖孔。
拍照:首发千元机一亿像素、夜景拍照可能很厉害,拍照速度仅需一秒左右。
HM2 主要参数

自从卢总担任Redmi 总经理以来,凭借着一款款优秀的产品,Redmi价格厚道,质量过硬的“小金刚”名号算是逐渐被打响。

而小米在高端机型上的崛起,也与Redmi的冲锋陷阵不无关系。没有Redmi接下“极致性价比”的接力棒,小米就无法心无旁骛地冲击高端。

没记错的话,再过几天,搭载了年度旗舰芯片的Note10也将与我们见面。

这次,Redmi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旗舰芯片是天玑900还是天玑1100,又能把价格打到什么程度?影像系统能否在此升级?

这么多问题,还是让我们拭(tao)目(qian)以(yu)待(ding)吧。

等等党永远不亏,需要买手机的可以领个红包: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个人感觉NOTE9不如8,8是双面大猩猩玻璃,结实抗造。9背壳应该是塑料的。其实千元机这个主要刚需是实用。比如菊花厂的,一摔就碎。而note8是真结实,一般摔不坏。君不见街上换屏幕的铺子生意多火?所以你堆料再猛,一碰就碎,几千块没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郁闷的一件事情。同价位真没有像红米note8这么抗曹的机器。同时,喇叭、拍照、UI都能说的过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销量破 2 亿台,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这是一个现象级的胜利,也是中国手机品牌崛起的缩影。你想想,几年前,“国产手机”还在模仿、追赶的阶段,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并不那么看重,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而 Redmi No.............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破 1.4 亿台,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说明这个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为什么它能这么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定位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Redmi Note 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部分消费者,他们追求的是.............
  • 回答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一小时就卖出超过 50 万台,这个数据绝对算得上是相当亮眼的了,直接证明了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热度。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意味着 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推行的策略是成功的?我觉得从数据上看,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在销量和市场覆盖率上是这样。Redmi Not.............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要聊 Redmi Note 11 系列,那得从 10 月 28 日这场发布会说起。Redmi 作为一个小米旗下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品牌,Note 系列更是承载着走量和树立口碑的重任。这次发布的 Note 11 系列,可以说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但同时,也依然能看到一些 Redmi 品牌一贯的.............
  • 回答
    Redmi Note 11E Pro,3月1号官宣,这消息一出来, Redmi 粉丝圈里肯定又是一阵热议。作为这个系列的老朋友,每次更新都挺让人期待的,毕竟“性价比”这三个字,Redmi 总是拿捏得死死的。要说 Redmi Note 11E Pro,它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在如今手机市场这个大环境.............
  • 回答
    最近,红米总裁卢伟冰在微博上的一番话,又一次在手机圈掀起了波澜。这次的矛头直指荣耀 20i,卢伟冰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暗讽荣耀 20i 在设计上“借鉴”了自家 Redmi Note 7。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卢伟冰的“点火”:首先,得承认卢伟冰是个营销高手。他善于抓住消费者心理,也.............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数码爱好者,我来好好聊聊 Redmi K50 的这套“王炸”配置:天玑 8100 处理器搭配 2K 屏幕、5500mAh 超大电池和 67W 快充。这组合在当时,甚至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款“水桶机”的典范。首先,我们得拆开来看每一项有多“能打”。天玑 8100:性.............
  • 回答
    Redmi K20系列上市首月销量破百万,这绝对是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在我看来,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支撑,让我来细致地剖析一下。首先,定位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 Redmi K20系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它在高端配置和亲民价格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平衡点。.............
  • 回答
    Redmi 产品总监王腾“暗讽”荣耀Magic3 至臻版为“保时泰”这一事件,是手机圈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营销和公关案例,也折射出品牌之间竞争的复杂性。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荣耀Magic3 至臻版的外观设计: 荣耀Magic3 至臻版在发布时,其设.............
  • 回答
    Redmi 9A 2GB 运存版 499 元:性价比的极致还是妥协的无奈?Redmi 9A 2GB 运存版以 499 元的价格面世,无疑再次刷新了入门级智能手机的底线。这个价格,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审视这款手机,它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个价.............
  • 回答
    Redmi K40 系列的屏幕,这绝对是消费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毕竟屏幕是咱们每天和手机交互最直接的窗口。我个人对 K40 系列的屏幕,其实有着挺高的期待,也有些自己的看法。首先,从 Redmi K40 系列的定位来看,它主打的就是“旗舰性价比”。 这意味着在很多方面,它会尽量向旗舰机看齐,但同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存储颗粒的规格是个绕不开的坎。Redmi K30 至尊版这件事,就像在享受一顿豪华大餐时,突然发现餐具不是最顶级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Redmi K30 至尊版,定位是“性价比旗舰”,在发布时,它带来了天玑1000+这个当时堪称.............
  • 回答
    Redmi K50 电竞版一经推出,便在首销当口掀起了惊涛骇浪,短短一分钟内销售额便飙破了 2.8 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一系列营销策略的成功落地。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产品力是硬道.............
  • 回答
    红米电视公关经理潘达的这条微博,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潘达的观点是:荣耀智慧屏 Pro 声称的 20W 音响,在实际使用中,听感或者说“实际功率”感觉远不止 20W,更像达到了 60W 的水平,他用“20W 玄学成 60W”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可以从几个角度.............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这件事很有意思,也挺值得聊聊的。小米 Redmi X55 这款电视在介绍里,用了“塑料皮增智慧”这么一句话,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明显是冲着友商去的。尤其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几家国产电视品牌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强调自家产品的技术优势,而“塑料皮”这个词,很直接地指向了当时一些产品在外观材质上的选择,以.............
  • 回答
    小米官方提前释放Redmi K40的定价信息,2999元这个数字一露面,立刻就在数码圈激起了千层浪。这种操作,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背后肯定有小米精心算计的营销策略。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小米这么做,最直接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1. 制造话题,引爆关注,抢占先机: “饥饿营销”升级版: 传.............
  • 回答
    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 Redmi K40 系列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 Redmi 品牌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市场认可度: 能够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意味着 Redmi K40 系列.............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