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Redmi Note系列全球销量突破1.4亿台?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破 1.4 亿台,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说明这个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为什么它能这么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一、定位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

Redmi Note 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部分消费者,他们追求的是“够用”、“好用”,但又不能“太贵”。他们可能不是科技发烧友,不需要最前沿的配置,但对手机的日常使用体验有着明确的要求。

性价比的“代名词”: 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都以极高的性价比示人。在同等价位下,它往往能提供比竞品更出色的性能、更好的屏幕、更快的充电速度。这种“超值感”直接打动了预算有限但又希望获得良好使用体验的用户。它不是那种“为发烧而生”的极致堆料,而是“为生活而生”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胜利: 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其实更看重的是手机能不能顺畅地运行日常应用,比如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以及玩一些主流的手游。Redmi Note 系列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它通常会搭载一颗性能不错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也给得比较实在,保证了日常使用的流畅性。
大电池和快充的“救星”: 在这个信息爆炸、手机重度使用的时代,续航是很多用户非常头疼的问题。Redmi Note 系列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搭载大容量电池,并配以相对较快的充电速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摆脱频繁充电的困扰,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长时间使用,都能更加安心。这对于那些没有固定充电时间和场所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

二、产品策略的“稳准狠”:

不仅仅是定位,Redmi Note 系列在产品策略上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精准打击。

“一年一迭代,稳步升级”: Redmi Note 系列通常保持着每年更新换代的节奏,但它不是那种激进的“颠覆式”创新,而是稳步地对上一代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比如处理器会换成更新一代的,摄像头规格有所提升,屏幕刷新率可能会提高,充电速度加快一点。这种“小步快跑”的方式,既能满足用户对新科技的渴望,又不会因为价格过高而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多型号满足多样化需求”: Redmi Note 系列旗下也有多个细分型号,比如数字系列(Note 12、Note 13 等)、Pro、Pro+ 等。这些型号在配置和价格上有所区分,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想要极致性价比的,可以选择入门版;想要更好拍照和性能的,可以选择 Pro 或 Pro+ 版本。这种产品线的布局,大大增加了其市场覆盖率。
“全球化营销,本地化适配”: Redmi Note 系列之所以能在全球销量破亿,其强大的全球化营销和本地化适配功不可没。小米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并且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对产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在一些对拍照有更高要求的市场,可能会在摄像头调校上更用心;在一些对游戏性能更看重的地区,可能会选择性能更强的芯片。

三、品牌影响力的“涟漪效应”:

Redmi 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子品牌,它的出现极大地分化了小米品牌和更低价位的市场。

“Redmi 是什么?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智能手机。” 这句口号虽然不是官方的,但却深入人心。Redmi 品牌代表着年轻、活力、性价比和潮流,这与它的产品特性高度契合。
“小米”品牌效应的延伸: Redmi 作为小米旗下的子品牌,天然地继承了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和品牌口碑上的优势。这种品牌背书,让消费者在购买Redmi产品时,会多一份信任感。
“口碑传播的力量”: 当用户体验到Redmi Note 系列带来的“物超所值”时,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亲友推荐等方式进行口碑传播。这种非官方的、真实的评价,往往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四、挑战与未来:

当然,走到今天这个成绩也不容易,并且未来也面临不少挑战。

“同质化竞争”: 随着其他厂商也纷纷推出高性价比机型,Redmi Note 系列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何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找到新的差异化卖点,是它需要思考的问题。
“品牌向上突破”: Redmi 虽然在低端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仍需努力。如何将“性价比”的标签转化为“高品质”的标签,并且在旗舰产品线上获得更多认可,是小米需要长期攻克的难关。
“供应链压力”: 巨大的销量也意味着巨大的供应链压力。如何保证稳定的出货量,尤其是在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对小米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总结一下,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 1.4 亿台,绝非偶然。 它是一个集精准市场定位、稳健产品策略、强大品牌影响力以及持续创新于一体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抓住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并用最实在的方式去满足他们,往往能赢得最广泛的市场。它就像手机界的“国民品牌”,用实实在在的优点,征服了亿万用户的口袋和心。这1.4亿台的背后,是无数个消费者在“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呼,好家伙,1.4亿

我随手在网上找了一下之前公开的全球手机销量排行,太早了已经找不到公开数据了,就从2015年开始吧。

2015年前五分别是iPhone6,S6, HTC One M9, 三星Note4和iPhone6Plus,连个正儿八经的图都没有。

2016年分别是

iPhone6s,iPhone7,iPhone7P,S7E,J3,OPPOA53,J5,S7,J7

终于出现了一个中国品牌的产品

2017年找不到具体的年份数据,只能依靠一些公开数据部分推断

比如2017年Q1就是如图右边所示,荣耀5A 和vivoX9进入了世界前十


2017年7月单月,OPPOR11 和A57进入前十,红米Note4X进入前十


2018年iPhoneX又一次改变了一切

全年前十单品的唯一中国厂商的产品是红米5A

2019年全球前十唯一单品中国厂商的是OPPO A5


2020年,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Redmi Note8系列海外发布,冲了

iPhone11大降价,Q2一下甩开了全部的安卓机型,但是Redmi在上半年依旧完成了10冲4,Note8系列销量2200万,单品销量也有1140万。

Q3没有心机的情况下也依然有三款进入了全球前十。


在海外,许多消费者对于“备用机”的选择,依旧是“我买一个旗舰机大牌下面的中低端机”,而不是一个我没听过的中国品牌的中低端机,这其实是很多国产品牌出国的一大障碍。

往回看2016年的三星,就是一个同样高端带动低端的例子。彼时S4大成功后,第二年的J系列入门机大杀四方,成功奠定了三星的国际地位。

但是小米在海外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以性价比和旗舰杀手著称的小米,在发烧友中的口碑很难转换到普通用户中去,同样因为品牌定位和成本的限制,也难以进入严苛的欧洲运营商市场。


但是从Note7开始的Note产生了一些变化,口碑的变化。


一个单一产品要卖爆,产品力很重要,口碑也很重要。

一代通过入门级4800万撬开的市场积蓄了口碑,换来了Note8系列全球销量的新高。

在我看来,一个中低端机不需要追求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特征,而应该做到一个“水桶”式的协调,在同价位中不缺少任何体验相关的关键因素,但是还能拥有一两个长处。

同时,他应该拥有同价位中优秀的做工,品控与用料,才能在产品力进步之余赢得口碑,得到卖爆的前提。


之前小米犯过这种错误,在低端机中过分追求一两个参数,反而在产品本身的做工上动刀,问题暴露了出来,成为了短板,无法积累口碑,但在Note7开始有了变化


我这里不想讲一些Redmi自己发的奇怪的营销台词,只有拆开看的做工才能说明问题。

以新Redmi第一代的Note7为例

一台999元的入门机,能够在给你4800万和660的前提下,照顾到电源键和音量键的防水支架

给多个接口做防尘防水的密封处理

SIM卡槽也带防尘防水胶圈。


这些细节是一切口碑的基础,让那万分之一的用户不会因为水泼溅就废掉手机,不会因为进灰尘而报废手机,不会因为随意的跌落跑去售后。

第二代Note8系列,同样没有忘记。

两代积累起来在全球的单品销量排名,就是口碑的最好证明。

什么性价比,什么小金刚,高品质,你说你的

从拆机,从测试,从销量,从我买到手上的品质,我看我的。


所以我觉现在可以回答题目的问题了?

如何看待Note系列的全球销量?


我希望这样的手机越多越好,百花齐放,并且继续延续,让更多人平价的享受到科技的乐趣,享受创造,享受性能,享受体验,帮助生活的发展。

user avatar

我是在今天上午刷微博的时候看到的这条消息,其实在这个时间节点放出这个并不意外,毕竟距离Note8系列发布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了,新的产品应该马上就要发布了,而且卢伟冰的微博前段时间也在不停的重提note系列。结合近期卢伟冰“失踪”,加上这次官宣,其实也算是实锤了Note系列即将发布的消息。

奥对了,上次官宣Redmi Note系列销量的总销量是在八个月前,那会儿的数字是1.1亿。我觉得这个销量也不算意外,毕竟以Note系列的品质和性价比,他配得上这个销量。

作为小米手机出货主力的Note系列,一直都在努力扛起千元机的大旗,我第一次接触到Note系列是亲戚用的一台Note一代,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挺深刻的,那个类似于放大版小米2的造型,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亲戚也说“这台手机用起来不错,不卡、内存大还便宜。”

后来在卢伟冰进入小米之后,Redmi品牌独立,着手开始将Redmi Note打造成“小金刚”品质的千元机,当时Note7搭载了660处理器,采用双面康宁大猩猩玻璃,率先推出“18月质保”,以及网上铺天盖地的Note7砸核桃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致性价比和优秀的品质让我对Note系列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来有幸拥有了一台Redmi Note8 Pro,无论是大电池带来的长续航、MTK G90t处理器带来的优异性能、后背对称式的优雅造型、不错的整机质感、日常使用的舒适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我喜欢上了Note系列,也对Note系列开始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至今Note8系列仍然非常值得购买,今年前段时间的双十一也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足以证明Note系列强大的产品力。

关联阅读▼

我还挺期待这次的Note9系列的,虽然他不会像旗舰机那样疯狂堆料,也不会有突出的参数和新奇的功能,但是他无疑一直都是千元档最值得购买的机型,他的销量也恰好证明了这一切。


奥对,失踪已久的卢伟冰终于回归了,连发两条微博,捎带官宣了Note9即将发布的消息……2020年末的机圈儿,要热闹起来了……我很期待Note9系列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

user avatar

看到了很多米粉的私信和留言,大家也在问我这三天在干嘛,先谢谢米粉的关心,这三天当然是为“大事发声”做准备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心中Note系列为何成为全球1.4亿人的共同选择。


1. 坚持极致性价比和打造高品质的理念

早在红米品牌向Redmi全新品牌形象转变时,我曾发表过Redmi独立宣言:Redmi的目标不只是要做手机的性价比之王,而是要在每一个用户需要的领域都成为高品质和极致性价比的代名词,并且无所畏惧的攀登高品质和极致性价比的世界巅峰。

Redmi Note 7系列4个月销量就突破1000万,而Redmi Note8系列则更加迅猛,仅用3个月就突破千万销量,之后又突破4000万大关,消费者的行动肯定了Note系列始终坚持极致性价比和打造高品质的理念。

2. 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

2019年初,Redmi Note 7搭载4800万相机发布,将当时处于3000元价位的超清影像技术下沉到999元,普惠大众。之后,Redmi Note 8全球首发6400万超清相机,为当时最高像素,在超清影像方面实现全行业领跑。时隔近两年,4800万主摄依然常见于友商旗舰产品。这也印证了Note系列所坚持的同价高配,远超用户预期。在与Note用户的交流中,我发现用户对手机耐用性其实有非常高的要求。

一直以来, Note系列均采用与旗舰相同的严苛测试标准,甚至采用与旗舰相同的工艺材质,确保品质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准,Redmi Note 7系列也率先在千元机使用双面GG5玻璃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并且机身采用四角防护设计,提升了手机局部强度。Note系列产品并且没有因为999售价而在科技含量和品质上妥协,品质方面采用了旗舰机的测试标准,近乎变态的可靠性测试。同价高配,使用体验远超用户预期,这也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

新款Redmi Note 9系列将继续坚持“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的产品理念,我们也在硬件上给大家准备了小小的惊喜。

3. Redmi Note的全球化之路依靠全球用户的认可


小米的使命是让全球每个人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Redmi的核心任务就是完成小米使命中普惠大众的部分,服务于全球70亿人的70%。

Redmi产品的高品质和极致性价比受到了全球消费者喜爱,根据OMDIA的 2020 H1 全球销量报告数据,Redmi Note系列在全球前五占两席。Redmi系列全球前十占四席,较2019年榜单增加两席。也感谢全球消费者对Redmi产品的肯定。



Note始终以「极致」作为产品定义的唯一标准,忠实践行高端产品大众化的理念。不以价格论高低,不因低价妥协用户体验,不只关注表面的显性参数。用户想要什么,Note就给到什么,达成方方面面的极致体验。聆听用户需求注重产品体验也成就了Note系列今天销量1.4亿的最根本原因。

这就是我心中全球1.4亿人选择的好手机,Redmi Note 9马上就来!所有期待,不负等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破 1.4 亿台,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说明这个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为什么它能这么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定位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Redmi Note 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部分消费者,他们追求的是.............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销量破 2 亿台,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这是一个现象级的胜利,也是中国手机品牌崛起的缩影。你想想,几年前,“国产手机”还在模仿、追赶的阶段,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并不那么看重,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而 Redmi No.............
  • 回答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一小时就卖出超过 50 万台,这个数据绝对算得上是相当亮眼的了,直接证明了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热度。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意味着 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推行的策略是成功的?我觉得从数据上看,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在销量和市场覆盖率上是这样。Redmi Not.............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要聊 Redmi Note 11 系列,那得从 10 月 28 日这场发布会说起。Redmi 作为一个小米旗下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品牌,Note 系列更是承载着走量和树立口碑的重任。这次发布的 Note 11 系列,可以说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但同时,也依然能看到一些 Redmi 品牌一贯的.............
  • 回答
    Redmi Note 11E Pro,3月1号官宣,这消息一出来, Redmi 粉丝圈里肯定又是一阵热议。作为这个系列的老朋友,每次更新都挺让人期待的,毕竟“性价比”这三个字,Redmi 总是拿捏得死死的。要说 Redmi Note 11E Pro,它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在如今手机市场这个大环境.............
  • 回答
    最近,红米总裁卢伟冰在微博上的一番话,又一次在手机圈掀起了波澜。这次的矛头直指荣耀 20i,卢伟冰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暗讽荣耀 20i 在设计上“借鉴”了自家 Redmi Note 7。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卢伟冰的“点火”:首先,得承认卢伟冰是个营销高手。他善于抓住消费者心理,也.............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数码爱好者,我来好好聊聊 Redmi K50 的这套“王炸”配置:天玑 8100 处理器搭配 2K 屏幕、5500mAh 超大电池和 67W 快充。这组合在当时,甚至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款“水桶机”的典范。首先,我们得拆开来看每一项有多“能打”。天玑 8100:性.............
  • 回答
    Redmi K20系列上市首月销量破百万,这绝对是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在我看来,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支撑,让我来细致地剖析一下。首先,定位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 Redmi K20系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它在高端配置和亲民价格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平衡点。.............
  • 回答
    Redmi 产品总监王腾“暗讽”荣耀Magic3 至臻版为“保时泰”这一事件,是手机圈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营销和公关案例,也折射出品牌之间竞争的复杂性。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荣耀Magic3 至臻版的外观设计: 荣耀Magic3 至臻版在发布时,其设.............
  • 回答
    Redmi 9A 2GB 运存版 499 元:性价比的极致还是妥协的无奈?Redmi 9A 2GB 运存版以 499 元的价格面世,无疑再次刷新了入门级智能手机的底线。这个价格,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审视这款手机,它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个价.............
  • 回答
    Redmi K40 系列的屏幕,这绝对是消费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毕竟屏幕是咱们每天和手机交互最直接的窗口。我个人对 K40 系列的屏幕,其实有着挺高的期待,也有些自己的看法。首先,从 Redmi K40 系列的定位来看,它主打的就是“旗舰性价比”。 这意味着在很多方面,它会尽量向旗舰机看齐,但同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存储颗粒的规格是个绕不开的坎。Redmi K30 至尊版这件事,就像在享受一顿豪华大餐时,突然发现餐具不是最顶级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Redmi K30 至尊版,定位是“性价比旗舰”,在发布时,它带来了天玑1000+这个当时堪称.............
  • 回答
    Redmi K50 电竞版一经推出,便在首销当口掀起了惊涛骇浪,短短一分钟内销售额便飙破了 2.8 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一系列营销策略的成功落地。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产品力是硬道.............
  • 回答
    红米电视公关经理潘达的这条微博,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潘达的观点是:荣耀智慧屏 Pro 声称的 20W 音响,在实际使用中,听感或者说“实际功率”感觉远不止 20W,更像达到了 60W 的水平,他用“20W 玄学成 60W”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可以从几个角度.............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这件事很有意思,也挺值得聊聊的。小米 Redmi X55 这款电视在介绍里,用了“塑料皮增智慧”这么一句话,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明显是冲着友商去的。尤其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几家国产电视品牌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强调自家产品的技术优势,而“塑料皮”这个词,很直接地指向了当时一些产品在外观材质上的选择,以.............
  • 回答
    小米官方提前释放Redmi K40的定价信息,2999元这个数字一露面,立刻就在数码圈激起了千层浪。这种操作,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背后肯定有小米精心算计的营销策略。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小米这么做,最直接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1. 制造话题,引爆关注,抢占先机: “饥饿营销”升级版: 传.............
  • 回答
    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 Redmi K40 系列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 Redmi 品牌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市场认可度: 能够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意味着 Redmi K40 系列.............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