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 1 小时突破 50 万台,Note 系列策略成功了吗?

回答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一小时就卖出超过 50 万台,这个数据绝对算得上是相当亮眼的了,直接证明了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热度。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意味着 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推行的策略是成功的?

我觉得从数据上看,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在销量和市场覆盖率上是这样。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定位都非常清晰:高性价比、满足大众日常需求、以及稳健可靠的体验。这几个关键词组合起来,基本上就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看重的东西。

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 Note 系列的策略:

1.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力的平衡:

“水桶机”的精髓: Redmi Note 系列从来不追求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而是力求在各项主流配置上都达到一个“够用且不错”的水准。比如,它不会给你配备最顶级的旗舰处理器,但会给你一颗性能足够玩转大型游戏、日常使用流畅的次旗舰或者中高端芯片;屏幕不会是三星最顶级的AMOLED,但一定是高刷新率的AMOLED或者优秀的LCD,色彩和亮度都足以令人满意;拍照方面,主摄的像素会很高,但副摄可能不会太花哨,够用就行。这种“没有明显短板”的产品力,恰恰满足了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我想买一部用起来舒服、不会有明显槽点的手机”的心理需求。
价格是核心竞争力: Redmi Note 系列最核心的策略就是“性价比”。它能在同等配置下,给出一个比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的价格。这背后一定有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方面的强大能力作为支撑。它敢于在某些非核心的区域进行成本削减,但绝对不会触碰影响用户核心体验的底线。这种对价格的极致追求,让它在千元机甚至两千元档市场拥有无可匹敌的竞争力。

2. 持续的产品迭代与创新:

保持新鲜感: Redmi Note 系列每年都会有更新,而且更新的幅度虽然不会是颠覆性的,但在关键配置上总能跟上行业主流甚至引领一波潮流。比如,早期的快充技术、高像素主摄、高刷新率屏幕等等,Redmi Note 系列很多时候都是最早将这些技术下放到中端市场的机型之一。这就让消费者觉得,“你看,买 Note 系列,也不落伍。”
抓住用户痛点: Redmi 团队在了解用户需求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比如,很多用户抱怨手机续航不行,那么 Note 系列就一定会给你配备一块大容量电池,并且支持不错的快充;用户觉得屏幕素质很重要,那么 Note 系列就会在屏幕上不吝成本。这种基于用户反馈的迭代,让产品越来越贴合用户实际使用场景。

3.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生态链:

Redmi 的独立性: 从小米独立出来后,Redmi 的品牌定位更加纯粹,那就是“为年轻人打造高性价比产品”。这种清晰的品牌认知,让消费者很容易将其与性价比挂钩。
小米生态链协同: 即使 Redmi 是独立品牌,但背后依然能得到小米在研发、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的支持。而且,它也能很好地融入小米的生态链中,比如与小米手环、耳机等产品的联动,都给用户带来了更完整的体验。
线上线下渠道的拓展: Redmi 在线上销售渠道上拥有强大的优势,同时也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方便地接触和购买到产品。

4. 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饥饿营销与预售: Note 系列首销火爆,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营销策略。充分的预热、有吸引力的首发价格、以及限量发售等方式,都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口碑传播: 强大的产品力加上相对较低的价格,本身就容易带来良好的口碑。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感受到不错,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形成病毒式传播。
制造话题与热点: Redmi 在发布会上总能抓住一些用户关心的点进行讲解,或者推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从而制造话题,吸引媒体和用户的关注。

那么,Note 系列的策略是否“成功”了?

从数据和市场份额来看,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而且是极其成功的。 Redmi Note 系列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中端手机市场的销量头把交椅,是很多品牌在中端市场最强劲的对手。它有效地抓住了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并且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满足了他们。

但是,如果从“极致用户体验”或者“引领技术革新”的角度去看,可能就不会是全然的成功。Note 系列始终是在“平衡”和“妥协”中寻找最佳方案。它不是为那些追求极致性能、极致拍照或者极致外观设计的极客用户准备的,而是为那些更看重实际使用感受、希望用合理价格获得可靠体验的普通大众准备的。

举个例子:

Note 11 的高刷新率屏幕、哈苏影像联名(虽然是定制算法,但名字自带光环)、以及不错的快充组合,这些都是在中端机里很有竞争力的亮点。而这些亮点,恰恰都是消费者普遍关注并且愿意为之买单的。
当友商在中端机上还在纠结是否使用AMOLED屏幕时,Redmi Note 系列已经能给到你高素质的AMOLED了。 当其他品牌还在堆砌不实用的高像素副摄时,Redmi Note 可能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主摄的优化上。

总的来说,我认为 Redmi Note 系列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

精准地洞察了大众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力满足了这些需求。
通过持续迭代,保持了产品的竞争力。
并辅以有效的营销手段,成功地转化为强大的销量。

它并非完美无缺,但它在自己的赛道上,把“性价比”这个概念做到了极致,并且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证明了这条路的正确性。 Redmi Note 系列的成功,不仅仅是小米的成功,更是对整个手机行业在中端市场如何做产品、如何做营销的一次精彩演绎。 50 万台的销量数据,只是它成功的冰山一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看到Redmi Note 11系列取得首销一小时50万台这个成绩我并不意外,因为从Redmi品牌独立之前的红米时期至今,Note系列基本都是产品力十足的爆款,“小金刚”名不虚传。

关于这款产品最大的争论:别吵了,吵半天不就是性能,没错,发布会之前就有很多人说,Note 11 Pro的天玑920比起Note 10 Pro的天玑1100缩水了,卢伟冰退钱(狗头

但王腾和卢伟冰丝毫没有 掩饰,先是解开误会,Redmi Note系列之后将半年更新一次,两款产品不冲突,并非迭代关系。

发布会诚实告诉大家这次两款产品定位不同人群需求,依然同样欢迎大家去买性能更强的Note 10 Pro,估计这么实诚的也就剩苹果母公司CEO罗老师了。

生动诠释:什么TMD叫TMD透明!

这次双十一销量成绩也证明了Tick Tock策略这场豪赌是正确的,比起Note 11系列,性能党嘴上喊的Note 10系列有点冷场了。没有哪个正常用户拿到手机天天跑分,天玑920的性能也足以应对大多数的游戏性能需求,但大家每天都要充电,120W快充对于一部分目标用户还是很击中痛点的,外卖快递小哥吃个饭的时间就让手机满血复活,不香吗?

三星120Hz AMOLED屏幕也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不再LCD拖影了。

市场上似乎不缺单性能长板的机子,但能够在极致性价比价格下给出一个水桶的却很少。把Redmi Note系列每一代拉出去,在那一代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去比较,Redmi Note不一定是每一项都能干翻对手,这样的话对手就别干手机了,但Redmi Note基本都是拿下优势项最多的,让更多的高端功能借助巨大的销量消化摊平成本完成下放,实现高端产品大众化。

做产品,归根结底还是取舍问题,Redmi Note这样一个面向大众,目标普惠大众的产品线到了手机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势必需要细分市场。

realme天天喊“敢越级”,但Redmi红米Note一直努力为用户提供越级体验坚持的时间更久。



不信我们来看下历代Redmi(红米)Note,但我这次想换个角度,从细节来看。有些人总是说红米参数漂亮,在看不见的地方阉割,那我们来看看。

在第一代红米Note那时,陀螺仪等传感器在两三千的手机都不一定能见到,但红米Note配备了。从那时开始,整个系列就没有阉割过陀螺仪。



所以网友看到今天荣耀和Redmi Note 11系列同日发布的手机竟然没有陀螺仪,气愤也是正常的。

红米Note 2,加入802.11ac,也就是5Ghz Wi-Fi支持。今天应该仍有一两千元的线下机不支持5Ghz Wi-Fi。红外遥控,真的方便,之后依然没少过。

红米Note 3,千元机上了指纹识别,没记错的话,前两年还有一些千元线下机没有指纹识别,试图用2D人脸识别让用户“够用”。红米Note 3也升级为了双闪光灯,红米想省成本早就不上这东西了。

红米Note 5,这款产品在整个系列中其实不算很出色,但把双摄、18:9全面屏在千元机领域普及同时,依然努力打磨了一些细节:前置柔光灯、超过10W的快充。

Redmi Note 7,小金刚,产品力不多说,之后还推出骁龙675的Pro版本了。Type-C接口,那时MicroUSB刚从ov三四千元的手机开始消失,Redmi直接普及进千元机。

Redmi Note 8在Pro版本上加入了NFC。

……

所以纵观下来,Redmi Note从来也不是只卷SoC的产品。卷SoC确实让大家眼前一亮,但骁龙870的摩托又真正卖出去了多少呢?

总之,恭喜Redmi。正如发布会上所说,高端产品看技术,低端产品看良心。我更期待Redmi能在四五线城市、乡村线下市场有更大的作为,让更多人,尤其是那些财力拮据的用户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更值的产品。

作为消费者,双十一期间Redmi Note系列好多机型都有限时优惠,Redmi Note 11 Pro最高能便宜200元,Redmi Note 11 Pro+限时优惠100元,性能党也可以考虑降价200元的Redmi Note 10 Pro,仅1499元起,抓紧时间真香上车!

user avatar

不要慌,兄弟们,小场面。

这对于RedmiNote系列来说,不是基本操作么?

这难道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么?

犹记得上次首发一小时破50万台的还是11系列的亲兄弟RedmiNote10系列。

我丝毫不怀疑RedmiNote系列的销量,因为我早先做过统计。

红米note1系列销量为2753万台;
红米note2系列因屏幕问题上市不久即下架,然而最终销量仍然有609万台;
红米note3系列销量突破2500万;
红米note4系列销量突破2600万;
红米note5系列销量突破2200万
红米note7系列销量突破2500万;
红米note8系列销量突破4000万,为小米所有手机销冠;
红米note9系列仍然在售,已经突破4520万!

而红米note10系列距今半年,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按照小米的官方海报看,一同在售的note9跟note10系列自发布以来也卖了4000万部,而且RedmiNote10的市场周期还在继续。

而具体到这次Redmi11系列说真的,个人认为很成功。

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什么反向升级,问题在于销量在这里。

销量证明了,一年两款侧重体验跟侧重性能的路子是对的,是走的通的,是可以覆盖更多的市场的。

当时我看完发布会,我直言

说真的,Redmi终于找到了自己重要的方向。
对于群众的需要,卢伟冰的理解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说真的漂亮+拍照好+充电快这些对于部分大众来说,这才是感知强的细节

至于性能,天玑920绝对够用。

以往这些市场生态位被友商所占据,现在他们能做,自然Redmi也能做。

所以这次感知直接拉满,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场景。

11系列把充电,屏幕,拍照乃至于设计都做了升级。

将旗舰机的配置不断下放,这才是这个销量最有利的注脚。

另外国内市场那么大,一年发布一款主流机型怎么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Redmi11系列横冲出世,然后理所应当的取得了成功。

最后,我再重复一下我对Redmi的观点

在我眼里Redmi就是这样一个品牌,用不错的价格给普通群众到来很好的科技进步体验。 生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是个幸运的事情。 而一个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手机就是这打开这美好生活的钥匙,在万物通联的加持下,享受科技智能带来的便捷触手可及。 红米note系列这个在市场上得到大家认可,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让更多人低收入消费者能使用旗舰级别品质手机的产品,绝对值得点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一小时就卖出超过 50 万台,这个数据绝对算得上是相当亮眼的了,直接证明了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热度。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意味着 Redmi Note 系列一直以来推行的策略是成功的?我觉得从数据上看,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在销量和市场覆盖率上是这样。Redmi Not.............
  • 回答
    要聊 Redmi Note 11 系列,那得从 10 月 28 日这场发布会说起。Redmi 作为一个小米旗下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品牌,Note 系列更是承载着走量和树立口碑的重任。这次发布的 Note 11 系列,可以说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但同时,也依然能看到一些 Redmi 品牌一贯的.............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销量破 2 亿台,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这是一个现象级的胜利,也是中国手机品牌崛起的缩影。你想想,几年前,“国产手机”还在模仿、追赶的阶段,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并不那么看重,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而 Redmi No.............
  • 回答
    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破 1.4 亿台,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说明这个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为什么它能这么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定位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Redmi Note 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部分消费者,他们追求的是.............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Redmi Note 11E Pro,3月1号官宣,这消息一出来, Redmi 粉丝圈里肯定又是一阵热议。作为这个系列的老朋友,每次更新都挺让人期待的,毕竟“性价比”这三个字,Redmi 总是拿捏得死死的。要说 Redmi Note 11E Pro,它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在如今手机市场这个大环境.............
  • 回答
    最近,红米总裁卢伟冰在微博上的一番话,又一次在手机圈掀起了波澜。这次的矛头直指荣耀 20i,卢伟冰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暗讽荣耀 20i 在设计上“借鉴”了自家 Redmi Note 7。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卢伟冰的“点火”:首先,得承认卢伟冰是个营销高手。他善于抓住消费者心理,也.............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数码爱好者,我来好好聊聊 Redmi K50 的这套“王炸”配置:天玑 8100 处理器搭配 2K 屏幕、5500mAh 超大电池和 67W 快充。这组合在当时,甚至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款“水桶机”的典范。首先,我们得拆开来看每一项有多“能打”。天玑 8100:性.............
  • 回答
    Redmi K20系列上市首月销量破百万,这绝对是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在我看来,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支撑,让我来细致地剖析一下。首先,定位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 Redmi K20系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它在高端配置和亲民价格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平衡点。.............
  • 回答
    Redmi 产品总监王腾“暗讽”荣耀Magic3 至臻版为“保时泰”这一事件,是手机圈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营销和公关案例,也折射出品牌之间竞争的复杂性。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荣耀Magic3 至臻版的外观设计: 荣耀Magic3 至臻版在发布时,其设.............
  • 回答
    Redmi 9A 2GB 运存版 499 元:性价比的极致还是妥协的无奈?Redmi 9A 2GB 运存版以 499 元的价格面世,无疑再次刷新了入门级智能手机的底线。这个价格,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审视这款手机,它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个价.............
  • 回答
    Redmi K40 系列的屏幕,这绝对是消费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毕竟屏幕是咱们每天和手机交互最直接的窗口。我个人对 K40 系列的屏幕,其实有着挺高的期待,也有些自己的看法。首先,从 Redmi K40 系列的定位来看,它主打的就是“旗舰性价比”。 这意味着在很多方面,它会尽量向旗舰机看齐,但同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存储颗粒的规格是个绕不开的坎。Redmi K30 至尊版这件事,就像在享受一顿豪华大餐时,突然发现餐具不是最顶级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Redmi K30 至尊版,定位是“性价比旗舰”,在发布时,它带来了天玑1000+这个当时堪称.............
  • 回答
    Redmi K50 电竞版一经推出,便在首销当口掀起了惊涛骇浪,短短一分钟内销售额便飙破了 2.8 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一系列营销策略的成功落地。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产品力是硬道.............
  • 回答
    红米电视公关经理潘达的这条微博,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潘达的观点是:荣耀智慧屏 Pro 声称的 20W 音响,在实际使用中,听感或者说“实际功率”感觉远不止 20W,更像达到了 60W 的水平,他用“20W 玄学成 60W”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可以从几个角度.............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这件事很有意思,也挺值得聊聊的。小米 Redmi X55 这款电视在介绍里,用了“塑料皮增智慧”这么一句话,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明显是冲着友商去的。尤其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几家国产电视品牌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强调自家产品的技术优势,而“塑料皮”这个词,很直接地指向了当时一些产品在外观材质上的选择,以.............
  • 回答
    小米官方提前释放Redmi K40的定价信息,2999元这个数字一露面,立刻就在数码圈激起了千层浪。这种操作,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背后肯定有小米精心算计的营销策略。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小米这么做,最直接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1. 制造话题,引爆关注,抢占先机: “饥饿营销”升级版: 传.............
  • 回答
    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 Redmi K40 系列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 Redmi 品牌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市场认可度: 能够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意味着 Redmi K40 系列.............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