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界定缠论中的一笔呢?

回答
缠论中的“一笔”:一段市场行情的“原始细胞”

在缠论的宏大体系中,“一笔”无疑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如同生命体的DNA,它承载着最原始的市场运动信息。理解“一笔”,是进入缠论世界的第一块敲门砖,也是后续所有分析方法得以建立的基石。那么,究竟如何界定缠论中的“一笔”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

核心定义:背驰与方向的统一

最简洁的定义,“一笔”是指股价(或其他资产价格)在一个方向上的连续运动,并且在运动的终点出现了相反方向的背驰。

乍听之下,这似乎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方向的连续性,二是终点的背驰。但要真正理解,我们需要拆解开来,并深入挖掘其内在逻辑。

一、 方向的连续性:什么是“方向”?

在缠论中,方向的概念非常明确。它不是指简单的“涨”或“跌”,而是指价格运动的“动量”或“力度”。

上涨的一笔:价格连续向上运动,期间的低点不断抬高,高点也不断创新高。即使中间有短暂的回调,但整体上,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将价格推高。
下跌的一笔:价格连续向下运动,期间的高点不断降低,低点也不断创新低。即使有短暂的反弹,但整体上,市场力量更倾向于压低价格。

关键在于,这个“连续”并非要求价格一路上涨或下跌,不容许任何回撤或反弹。在缠论的定义里,“笔”的内部是允许包含“小级别”的、与“笔”的方向相反的运动的。例如,一笔上涨中,可以包含数段小级别的下跌,但只要这些下跌未能改变整体向上运动的趋势(例如,回调的幅度不足以跌破前一段上涨的某个关键点),那么它仍然可以被视为同一笔的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界定“连续”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内部包含的反向运动可以到什么程度呢? 这就引出了“笔”的第二个关键要素:背驰。

二、 背驰:终结“一笔”的信号

“背驰”是缠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是判断市场趋势是否延续或反转的关键指标。在“一笔”的定义中,背驰是终结这一笔的力量信号。

上涨的“一笔”结束:意味着价格在连续上涨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弱,最终出现了一个向下的背驰信号,这个背驰信号表明多头力量衰竭,空头力量开始抬头,使得价格从这个顶点开始,出现了与之前上涨方向相反的运动(即下跌)。
下跌的“一笔”结束:意味着价格在连续下跌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弱,最终出现了一个向上的背驰信号,这个背驰信号表明空头力量衰竭,多头力量开始抬头,使得价格从这个最低点开始,出现了与之前下跌方向相反的运动(即上涨)。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核心点:背驰的判断是基于“级别”的。 缠论强调“中枢”,而“笔”的结束,往往是因为在某个级别的中枢的“区间”内,出现了与“笔”运行方向相反的、同级别或更高一级的背驰。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正在观察一笔上涨。这笔上涨可能是在日线上完成的。然而,在这笔上涨的过程中,在小时线或30分钟线上,可能已经出现了多次小级别的下跌。只有当价格在日线级别上,最终出现了日线级别的下跌背驰,才标志着这笔日线级别的上涨结束,开启了新的下跌走势。

“背驰”的具体判断,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量上的消耗:价格虽然继续创新高(或新低),但伴随着成交量的萎缩,或者K线形态显示上涨(或下跌)无力。
2. 动量上的衰减:使用MACD、KDJ等技术指标,会发现价格与指标的走势出现“背离”,即价格继续创新高(或新低),但指标却未能跟进,甚至出现顶背离(或底背离)。
3. 结构上的背驰:这是缠论中最精髓的部分。在缠论的范畴内,背驰的判断与“中枢”紧密相连。当价格在离开某个中枢后,再次回到中枢的范围,并且在返回中枢过程中,其运行的力度、速度、能量相比于之前离开中枢的力度明显减弱,就可能构成背驰。

三、 “一笔”与“笔”的递归性

缠论的精髓在于其“级别”的划分和递归性。“一笔”作为最基础的单位,本身也可以被分解。

一个大的“笔”,是由多个小级别的“笔”组成的。例如,日线级别的一笔上涨,可以分解为多个小时线级别或30分钟线级别的一笔上涨。
反过来,多个小级别的“笔”也可能组合成一个大的“笔”。

这种递归性使得缠论能够对市场的不同尺度进行分析,就像数学中的递归函数一样,能够层层深入,洞察市场的内在规律。

总结“一笔”的关键要素:

1. 方向的连续性:价格在一个明确的趋势方向上运行,尽管内部允许有小级别的反向运动,但整体动量保持一致。
2. 终结信号——背驰:当出现与运行方向相反的、同级别或更高一级的背驰信号时,这一笔就结束了。
3. 级别的递归性:每一笔都可以被分解为更小级别的笔,同时也可以由更小级别的笔组合而成。

更深入的理解:

“一笔”并非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之所以要界定它,是为了“标记”市场运动中的一个有效“段落”,这个段落的形成,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合力的结果。

“笔”的形成,是多空力量博弈的结果。 一笔上涨,意味着多头力量暂时占据上风;一笔下跌,意味着空头力量暂时占据上风。
“笔”的结束,是力量失衡的体现。 背驰信号正是这种力量失衡的预警。

理解“一笔”,就是要学会观察价格在某个方向上的“惯性”和“动能”,并学会识别这种惯性和动能何时开始衰竭。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对缠论理论的深入理解。

最后,请记住,“一笔”不是死的规则,而是对市场运动本质的一种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缠论的其他核心概念,如“中枢”、“级别”等,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只有将这些概念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体会到缠论在分析市场中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如按顶分型和底分型的连接,貌似一笔又太细,但是假如跨度太大,又会不会变成在当前级别按大级别去画笔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缠论中的“一笔”:一段市场行情的“原始细胞”在缠论的宏大体系中,“一笔”无疑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如同生命体的DNA,它承载着最原始的市场运动信息。理解“一笔”,是进入缠论世界的第一块敲门砖,也是后续所有分析方法得以建立的基石。那么,究竟如何界定缠论中的“一笔”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
  • 回答
    在法律的语境下,“开玩笑”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明确界定,它是一个高度依赖具体情境、意图以及行为后果的判断。换句话说,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在法律面前可能瞬间变了另一副面孔,从善意的互动变成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要理解法律上如何界定这种“开玩笑”,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
  • 回答
    腾讯视频起诉抖音侵权《扫黑风暴》索赔 1 亿,法院已立案,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信息。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信息点以及著作权侵权的界定。 腾讯视频起诉抖音侵权《扫黑风暴》索赔 1 亿,法院已立案:值得关注的信息点1. 高额索赔金额:1 亿元人民币。 代表.............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涉及到文化认同、个人自由、景点管理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 事件本身及舆情反应 事件梗概: 一名女子身着和服(或类似具有日本风格服饰)在云南大理洱海某景区拍照,过程中遭遇其他游客的辱骂和驱赶,被指责“滚出大理”。 舆情普遍观点: .............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舍友睡觉影响了我用音响听歌”这句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该怎么去界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一点点来说。首先,咱们得把这句话拆开来看,认识认识它里的几个关键要素: “我”: 这是主体,也就是正在听歌的那位同学。 “舍友”: 这是另一个主体.............
  • 回答
    我国首次对“碰瓷”行为作出明确界定,这无疑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前,“碰瓷”行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界定不清,导致受害者维权困难,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现在有了明确的界定,这为打击此类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如何看待“碰瓷”群体?“碰瓷”群体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从.............
  • 回答
    战舰世界里,新手和老手的界限就像大海上的航道,时而清晰可见,时而又被迷雾笼罩。要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划分标准其实挺难的,因为玩家的学习曲线、投入时间、游戏理解深度等等都各不相同。但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大致的轮廓,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一、 游戏基础操作与理解: 新手: 操作层面:.............
  • 回答
    创业团队起步阶段的薪酬设计,这绝对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挑战。我深知其中的不易,毕竟大家都愿意为梦想奋斗,但现实是残酷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怎么把这笔钱花得既能留住人才,又能支撑公司活下去,还得让大家觉得公平有奔头,这真是个技术活。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点儿启发,也希望能让你觉得我不.............
  • 回答
    在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有效期,说白了,就是这张“通行证”在你手里能用多久,以及你需要多久办理一次续签。这不像我们小时候玩游戏有固定关卡,而是根据你的公司运营情况和个人情况,灵活变化。理解这个有效期,对你在日本创业和生活至关重要。首先,经营管理签证的首次发放有效期,通常是多久?刚开始拿到经营管理签证的时.............
  • 回答
    清朝是中国,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但在更深入地探讨“如何界定中国”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历史脉络和概念演变。清朝与中国的关系:历史的延续与变迁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清朝(1636年 1912年)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但它统治的是由汉族为主体的大部分中国地区,继承了明朝的疆域和政治体制.............
  • 回答
    你想了解气象站是如何统计闪电次数的,以及“一次闪电”是怎么界定的,对吧?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牵扯到很多专业知识。我来给你详细讲讲,争取让你听明白。气象站是怎么知道闪电的?现在气象站统计闪电,主要靠的是一个叫做“闪电定位网络”的系统。这可不是人拿个望远镜盯着天上数,而是非常高科技的玩意儿。 闪电.............
  • 回答
    “罗马人”:一个流动而强大的身份符号“罗马人”这个概念,说起来简单,真正要界定起来,却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淌,吸收、融合,甚至分裂,留下了无数的印记。它不像一张身份证,清晰地标明谁是谁,而更像一种深刻的归属感,一种 shared identity,一种超越血缘和地域的文化印记.............
  • 回答
    高斯模糊的原理及其在界面中的实现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应用一个加权平均操作来达到模糊效果。这个加权平均的权重分布遵循高斯函数(正态分布),因此得名高斯模糊。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细节和噪声,产生柔和、平.............
  • 回答
    BioRxiv 和其他预印本平台的出现,无疑为科研界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它们打破了传统学术出版的某些藩篱,重塑了科研信息的传播方式、同行评审的生态,甚至对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科研的整体进展都产生了显著的推力。1. 加速科研成果的传播和知识共享:这是预印本平台最直接、最显著的.............
  • 回答
    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人会有一种感觉:男女之间的界限好像不像过去那么清晰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趋势。 以前,很多事情我们习惯性地会和“男人该做的事”或者“女人该做的事”挂钩。比如,提起“养家糊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男人;提起“温柔顾家”,.............
  • 回答
    游戏界的鄙视链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反映了玩家群体对于不同类型游戏、平台、制作方式、甚至游戏风格的偏好和价值判断。需要强调的是,鄙视链并非绝对真理,更多是一种玩家群体内部的玩笑和情绪表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详细讲述游戏界的鄙视链,我们需.............
  • 回答
    乐器界的鄙视链,这可不是什么官方认证的规则,更像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或者说是不同音乐圈子之间微妙的互相“看不上眼”。说起来有趣,但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关于音乐的价值判断、技艺门槛和文化认同。要说得详细点,就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这种鄙视链和乐器的“出身”有关。 贵族乐器 .............
  • 回答
    网文界的鄙视链,这可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平台,层层叠叠,每层都有自己的骄傲和不屑。要说清楚,那得从根子上聊起。咱们先从“读者端”说起。读者是金字塔的底层,但也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口味各异,自然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最底层:快餐党/爽文党。 这拨人读网文,图的就是一个“爽”。节奏.............
  • 回答
    星界军,这支横跨星际的浩瀚军团,其真实战力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在帝国上下,乃至那些胆敢窥伺帝国疆域的异形眼中,都萦绕不绝的复杂问题。要给出一个简单的“强”或“弱”的结论,无疑是肤浅的。星界军的战力,与其说是数字上的统计,不如说是无数个体的汇聚,是帝国生存意志的具象化,是近乎无限的牺牲精神的体现。首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