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案”人头滚滚。 证毕。
可靠是怎么个说法?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有很多,《明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正统叙事体系下的史学著作,是一个朝代的宏观记录。
学界普遍认为,《明史》的成书质量很高,当然有曲笔之处无法掩盖,不过作为有明一代的基本认知,其作用无法替代。
有些人,故意夸大政治对历史研究的影响,不顾历史研究学科本身的专业性,甚至戴着民族主义的眼镜探究,能得出什么历史发展的道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清代有文字狱,有满汉之分,所以明史成书质量不高"这种想当然如果能被当真,相信这种不正确的逻辑演绎,就不用学习历史了。总之,历史是很复杂的事情,想把历史庸俗化,简化,功能化是不对的。
简单来说一下,《明史》是一部修纂水平很高的正史,体系详备xx,一堆溢美之词,省略。
这样评价是站在史学编撰的角度,站在史学史的角度,而不是全盘承认《明史》,认为哪里都好。
逻辑要学好,起码不要抬杠。
《明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
任何一部正史(二十四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
共性的问题只有一个:继任政权对前任政权的合法性。
夸?贬?在前任政权快要结束这段时期内自己的表现如何描述?
孟森先生说清朝在《明史》中省略了大部分建州的历史,因为建州隶属于明朝,准确来说曾经被明朝管理过。
这一来不光彩,有种祖上出身不好的感觉;二来就是合法性问题,这不等于承认是异族加造反?传统儒家文明最强调的两点都被清朝犯了。(忠孝、华夷)
清朝在明末清初这段历史肯定是“虚美隐恶”,时不时还出现“我大清破抚顺”,一点“某一时期历史条件下”的精神都没有,当时还是后金(金)。
但是这样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公正?对明朝的剥削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揭发?
我认为这也是有的。
因为1.这些是明朝干的,又不是自己做的2.为自己提供合法性。
贴吧某些x粉和x汉一张口就是《明史》是清人修的都是胡编乱造没有价值,那请问谁修能有价值呢?中国历代都是隔代修史,只有后任政权才会为前代修史,因为前代已经成为历史。
后任修的不靠谱,自己修的就靠谱啊?自己说的就客观公正?
《明史》编修人员中有很多都是明朝遗老,这些人在此还能说胡编乱编?他们很多人这辈子别无所求,谁敢胡编乱编这帮人就敢玩命。
所以,《明史》和其他正史一样,基于长江后浪胜前浪的道理,在时代发展下,《明史》自然而然优于前代,但他同样拥有前代共性的问题以及清朝作为非汉族政权的特殊问题,请等量观之。
ps:以前自己写明清通俗史小说时和某位贴吧“大神”讨论过,其神论我永生难忘。
大神是某高中生,看了几本书,往往也是这种看了几本书的最爱自命不凡指点江山。
大神认为我主要参考的是《明史》,这个东西是清人修的,都是骂明朝泼脏水的,都是错误的,这样写不公正。
我自己没有说参考《明实录》因为这个不敢拿翻阅就说参考,良心过不去。自己现在也是本科历史专业,因为要考研更知道对于读过文献的意义。(面试时候读了什么书尽量不要说读文献,有的兄台就是上课老师带领下选读了《史记》就敢说自己读了《史记》,这种老师是很看不上的,认为你心浮气躁不适合做学术,而且对学术常识一无所知,没有必要的敬畏之心。)
当时为了一较高下(大神每天私信我,不时有一些辱骂之词和中二之语),我说我还参考了《明实录》。
接下来大神的回复让我败了,彻彻底底败了。
“你不知道《明实录》都被清人改了?何况文官集团和万历皇帝不对付,故意给皇帝泼脏水?”
我不知道这两大“正史”纪传体和实录体都被大神以“清人不可信”就否定了,这个明清史研究还怎么搞?
我知道大神看了很多三无网文和贴吧论坛文,这就是大神自己的史料和“信史”,各种没有史料支撑主观臆断,纯粹的“民科”。出于一种很单纯的民族情感,下意识的极端的认为清朝都是错误的,再加上二元论的非黑即白,就成为这个样子。
历史研究讲求“论从史出”,一分史料说一份话。在史料基础上要进行推理演绎分析。
即使史料也要进行辨伪,其中陈垣先生“辨伪四论”中有“理论”一法,学术造诣如陈垣先生也指出理论为“最高明也是最危险之法”。
史料是基础,任何结论都要建立于史料之上,没有史料只会如修炼武功落得个走火入魔,哪怕是xx神功,没有捷径。
不知道这位大神现在可好,是否还钟爱明史,是否已经理性客观?
祝好。
质量很高,二十四史中质量最高的是前四史:史记,两汉书,三国。剩下的基本就可以排上明史了,这一点是清代学者以来的共识。
可靠嘛,确实有曲笔,尤其是涉及清朝的事情。不过明朝有个好处就是实录还在(编年体材料汇编,是正史的重要参考基础,内容又较正史更多,明朝那些事据说作者还看了不少实录),还有一些私人的史书,国榷之类的。所以可靠不可靠的问题也就无所谓了。
可信度很低,满清篡改历史路人皆知,要结合流传到海外的看,还有要结合考古发掘出来的看才行。还有一本书叫《四库禁毁书丛刊》记录了部分被满清毁灭的经典古籍。
遥想当年岳飞北伐金国间,何等意气风发,一曲《满江红》气吞万里河山的英雄气概,其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竟被篡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何其可笑,潜笼之小鸡肚肠也是历代罕见…
禁毁给典籍造成了严重后果。大量有价值的著作人些绝迹。但是在严酷的禁毁之下仍有许多优秀的典籍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存留,或者是无意中幸免遇难,或者是冒着杀头抄家的危险有意藏匿。总之有一部分禁书幸存到今。
幸存的禁毁书以其自身含有的历史真实性和传统文化精华,唤起人们的良知本能。乾隆以后,抗清起义见风起云涌,外国侵略纷至沓来,国事日衰,朝廷多事,文网自然趋于松弛,一些禁毁书于是稍加删削掩饰,甚至以本来面目单行或编入丛书行世。入民国后,这一进程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更宽松地进行。这当然是很可喜的事情。但是劫后幸存的禁毁书,每种存世数量都很少,且绝大多数是善本,甚至是孤本。它们都处在濒临灭绝的状态。
《四库全书》于乾隆36年开编,46年完成,花费十年时间。其以“稽古右文”之名,行“寓禁于征”之实,致使编入丛书的只有3461种,79309卷,其余被认为价值不大且无“违碍”的图书未收入《四库全书》,列为“存目”。而其他有“违碍”内容的书则遭到禁毁、篡改、删节。当时有人曾说乾隆的意思是天下仅可存汉书三千卷,其余书籍留书名后毁禁者七千,完全毁禁者不计其数,堪称五千年来第一。但是现在仍有一批人鼓吹说修订四库全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简直可笑至极。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当代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文怀沙直称满清纪晓岚是“汉奸”,因为他编纂《四库全书》时,“为了迎合爱新觉罗氏,而对大批经典进行了篡改”。
如果这些书籍没有被毁,我们将会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科学水平、文化水平、文学水平、艺术水平、开放程度、社会风气等有全新的认知!也将影响到未来的中国以及世界!
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收录3236种被满清统治者禁毁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们今天多数只能看到书名了,内容完全不得而知。清代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 馀种、8万馀块。
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
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满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根据韩音湖等编纂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满清在文字狱时代曾经对有关蒙古、满清的各种记录做过系统的销毁和篡改。
部分被销毁的史料名册
“军”字头:
《军器图说》,《军中遗稿》
“经”字头:
《经济录》《经济言》《经略复国要编》《经略疏稿》《经世集》《经世契要》《经世实用编》《经世要略》《经畲遗集》《经源统宗》
“明”字头:
《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明续记》《明宣宗宝训》《明一统志》《(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议》
“皇明”字头:
此类字头书籍,全部销毁
《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四朝注略》,这本书乾隆年间被军机处奏准列入全毁书目
《嘉靖以来首辅传》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奏准禁毁
“甲申”字头
此类字头,全部禁毁
满清篡改文献的几个例证: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清《四库全书》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北方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满清将“膻腥”改作“凋零”。
另外,根据一些近代学者,发现的宋代刻本看,很多描绘金元屠杀的史料,在满清《斯库全书》中,全部遭到了删除和篡改。
最令人发指的是,满清还通过篡改文献,达到对汉民族进行诬蔑的目的。
如满清宣称,张献忠立有碑文,曰: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
但根据近年四川考古工作者,找到的张献忠碑文看,实际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根本没有七个杀字。这些杀字,显然是满清走狗文人胡编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