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在走一条很艰难的路,要优雅地面对更广大受众,展现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BCDEF 面,同时不丢掉最开始吸引人们的特质。
我还是很想念多年前的知乎,那个可以当知网用的知乎。我主要是捣鼓宪法学的,有一篇论文,就是从知乎的一个问题开始,根据大家的反馈,一点点完善自己的想法写成的:
我的大学老师,前一阵还在说,自己会把知乎上一些内容推荐给学生看,作为通选课的阅读材料,只要你会寻找、带着求知的心,知乎依然会给出回答。
但我同样也喜欢现在的知乎,脑洞之大难以想象。要是给我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想正儿八经写一出知乎宇宙的架空玄幻小说,在这个世界里,每天会下一场随机液体组成的雨,人均携带一个可以吃任何物质的勺,张伟丽刚撂倒詹姆斯,就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迎接她的下一个挑战者:一只银背大猩猩。你不会知道,百分之五的苹果股份和那只蜗牛,哪一个会先到来;有人可以通过投出达到光速的三分球称霸篮坛,也有人凭着能举起一吨的重物求职应聘。
中国有 13 亿人,知乎有多少注册用户?前年就有两亿多,现在恐怕得有三四亿,过去的小圈子依旧在,就像是海里的盐分,还是能析出结晶。但总要见更大的世界,那个充满了婆媳矛盾、饭圈恩怨、社会热点的世界,怎样让因此而来到一个网络社区的人们,同样也感受到知乎的独特性,获得和其他平台不同的体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知乎在试图解决。
B 乎这个活动页面,在我看来最有信息量的在于「分区」,虽然愚人节的页面更多是在调侃,但已经勾勒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让对影视、游戏、体育等领域感兴趣的用户,能通过不同分区进行交流,给上亿名用户之中具有不同兴趣、怀着不同目的来使用知乎的用户,可以各安其所。
B 乎,官方的解释是,这是知乎的 B 面。打探了一下小道消息,这虽然是一个愚人节策划,但说不定会继续保留,还会有更多面。
毕竟,知乎在愚人节发布重要产品,是有传统的。当年的「值乎」不就是愚人节发布的吗?从那以后,就有了付费咨询,知乎 live 等等,开启了知识付费的元年。(元年即最后一年,那是后话了。)
除了分区功能这个大两点之外,B 乎活动其实也体现了知乎 2020 重点介绍的几个新增长点:
视频
脑洞类演绎作品(比如后宫宇宙):
圈子:
看到「破产三姐妹」和 ACG 圈子作为代表来得到展示,可以期待一下,一些相对小众的兴趣爱好能够得到更多活跃空间。
直播辩论:
感谢毕志飞老师帮知乎开辟一条新路。
如果你有兴趣提升自己在知乎的影响力,请关注 B 乎,B 乎就是未来的知乎,已经画好重点了,各位,请。
文字的信息量比视频大的多。
所以我来知乎而不是哔哩哔哩。
谐音梗是个扣分项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