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其实是学历出身论最不明显的网络平台了。
俺在知乎玩, 感觉如鱼得水。 不太明白为什么贴吧网友以及某些论坛的坛友为啥总是蔑称“知乎”为“逼乎”。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但是,初中毕业俺同样能在知乎混到 10 级。虽然盐值比一众黄标蓝标的大佬寒碜, 但是也勉强攒了 900+。也许俺是个特例, 或者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 “知乎用户过度推崇清北、 985 和唯本科出身的学历论”。
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上过学的标准十分简单。
那就是看他/她过往的文章或者回答中有没用用书名号把英文文献、电影名或者歌名括起来。
如果有的话, 打死俺也不会再去相信他/她过往的文章或者回答的权威性。
即便是黄标/蓝标旁边用加粗的字体, 俺也不会相信。
俺找老婆也是同样的原则。
为了谨慎, 俺给“用书名号把英文文献、电影名或者歌名括起来”设了一个权重, 10 分的绝对值。总分 100。
不少读者会好奇俺咋整的 70 多万知友。
其实没有什么秘密。
俺爱接茬。
举个例子 (摘自散文)
~~~~~~~~~~~~~~~~~~~~~~~~~~~~~~~~~~~~~~~
......
老乡说:“为了涨姿势,一个村妇误入了一个物理博士群,见到有人问:一滴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会不会弄死人?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一小时后村妇怯怯地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刹那间死一般的静了下来……然后,她就被踢出群了……”
俺乖巧地接茬说:
“村妇真是没见识, 她被踢出群肯定是因为她没见过冰雹。”
......
俺努力回忆起来:
“只要不是祖国发烧圈的那些个老面孔啥这总那总推荐的, 就会推力不足,要不就推过头, 要不就背景不够黑, 总是能挑出毛病来。感觉就是耳机厂原配放大器的设计师同耳机设计师都是内奸/阶级朋友,故意降低产品的用户体验。祖国发烧圈的那几个老湿总是能一阵见血地精辟地找出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奸/阶级朋友的产品弱点。吊诡的是老湿推荐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对电源波动敏感。换条电源线就如同换机。换个电源排插就变化天翻地覆。 厂家原配放大器反而对电源波动不敏感。 ”
瘦子又透出沉痛的目光, 似乎在回忆不堪的往事。
俺担心是否俺话太多,就问: ”咋了?“
老乡说:”我毕业后曾经一时没找到单位。在硅胶娃娃工厂打工,有的工友给娃娃装胳膊,有的给娃娃装腿,我的工作是负责装逼,整条流水线上有十几个装逼的人,他们都是靠装逼混日子混工资,只有我装的逼既准确又耐用,工友们都很羡慕我的装逼技术,我们厂是计件装逼,每次我都是装逼装的合格率最高的,业务主管夸我是个装逼能手,每月拿到最多的装逼岗位津贴。。”
俺提醒他道: ”兄弟, 推力! 装逼谁不会啊。“
老乡惆怅地说:“你听说过一句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 我装逼装出了水平以后在厂里呆不下去了。 临走前想把装逼的诀窍告诉工友们, 可是没人搭理我。真是夏虫不可语... ”
俺接茬道: “冰!”
......
另外一个秘密, 就是俺擅长复制粘贴。
这个秘技其实大家都会, 只是很多时候不屑去做而已。
最后一个秘密, 就是笑话。
大家都都知道, “麦文学就是个笑话”。
说说笑话就能吸粉, 其实大家都会, 只是很多时候不愿去做而已。
/////////////////////////////////////////////////////////////////////////////////////////////////////
俺知乎阅读总量仅 0.7 亿,没跨出一小步 (n<1.0亿)。俺的回答您当笑话看看就算了, 别太当真, 不然会被贴吧网友耻笑。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十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这学期选修了政治心理学,学到一个很有趣的知识:宣扬权威主义的人,往往不是权威本身,而是借助权威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个理论套到知乎上的学历狗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之前有段时间,我的知乎个人简介隐去了上海交大的背景。在我的回答下面出现了很多学历狗,在一些我批评高校教学制度以及思政制度的回答下,用了一些学校的例子,一些同学用诸如“我们985211和你们不一样”、“阁下能考上我们学校(山东某985)吗?你能理解我们985的教学理念吗?”来反驳我。
在我亮出交大身份后,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比如上述例子中,有同学当即回复“啊,大佬,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交大的,我没经历过你说的那些事,所以之前那样讲。”我看到这种回复也只能不置可否了。当然更多的是直接恼羞成怒把我拉黑。
很讽刺,也很有趣。
这些言论持有者很少有清北复交这个级别的学生,大多都是非头部985(真的想点名山东那所,这个学校的自尊怪出现的频率略高其他学校)以及211。
我有一个同学,在西安某211(211守门员),跟我专业一样都属于计算机类,当我觉得现在就业行情不好卷的要死的时候,她却觉得“我好歹也是个211,还能进不了大厂?”然后大三了六级都还没考过去。
这个心理现象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典型的权威主义人格。就类似我们复交喜欢强调清北复交,来蹭蹭清北的光一样,很多学校背景不是很强的同学也同样很喜欢把自己归属于顶级院校所属的群体,以此emmm,想要显示一些自己的特质?也可能是掩饰。实际上复交和清北的差距很大,985和985的差距也很大,211和211之间的差距那上限更高了。
不过,当你真的走到清北复交这个层次,就会发现大家其实都一个锤子样,这个群体可能更努力更上进一点,但更本质的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差距其实说有多大也没多大,面对动辄上千万的房价,你是年入20w还是年入40w真的有差别吗?尤其是能挣到40w的领域又集中在一线城市。你们可以看看交大历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毕业以后的薪酬真的没大家想的那么夸张,2019年,交大本科生就业平均薪酬13.5万,研究生18.9万。(数据来源: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发布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
这数字离某些同学以为的“考上清北复交就能年入50w”差的远着呢。大部分非it金融的同学,毕业以后也就是咸鱼的薪酬。圈子里也不乏清北的同学,大家知根知底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我们那年状元清华化学本硕毕业,现在在某一线城市的研究所拿15w的年薪。单纯从物质角度而言,根本拉不开差距。在人口红利卷到炸的年代,不同学历之间的价值差异被稀释掉了,越是“好”学校,其价值损失越大。如今大家面对的焦虑,我们都是一样在焦虑,大家的困惑和茫然,我们也不少。每个学校都有几个大佬,但大部分人还是要面对现实“无情铁手”的咸鱼。真的没必要对学校好一点的同学就有这种莫名崇拜的心态。(实际上我觉得像交大这种学业要求过于严格的学校,反而学生对社会的各种接触会少一点,每个月都有好几起因为裸聊、赌博、诈骗啥的被通报的同学,想想都搞笑,你们其实可以来欺负欺负他们,哈哈)
尤其是就业几年以后,生活幸福水平跟学历连强相关都算不上。现在年龄大了,更觉得这世界上人人都不容易,无关乎学历、家庭之类的,与人为善,少些戾气,大家互相陪着好好在世间走一遭吧。
无水印的图放在评论区了,xdm自取
恰恰相反,知乎大多数积极发言的用户不仅承认学历的价值,也承认父母家庭的价值,贵人相助的价值,天赋的价值,非学校内的努力的价值。比如我们从来不说马云不是清北的所以事业再大我们也看不起,不会,我们只会说,马云很厉害有眼光,但大多数人没有,所以我们得读书。
为什么我们承认所有这些因素的重要,但偏偏学历重要会被喷呢?因为其他因素都可以是loser的借口,我父母不行不怪我,我天赋不够不怪我,我没有贵人相助不怪我,我真的超努力了(反正你们看不见)…唯独学历,loser们最难找借口,所以只能攻击学历的重要性。
所以,不是知乎唯学历论,而是知乎用户认识到的重要资源里,学历是最能通过自己努力而确定的,反而成为了最难以找借口的,于是被loser们攻击。
在你没成功前,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想法。
其实你提到这些什么清北啊,985,211,其实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跟高考有关。 而在这高考角度,清北就是这一次对比的赢家,就是客观事实,必须承认。
但是高考并不是唯一的结果,只是你人生某一段。
上大学就像坐火车一样,北大清华是软卧,重点大学是硬卧,普通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
你如果在未来发展好了,自然就是话语权了。
就以知乎为例,最大的v是张公子,东华大学的,有人一天盯着他的学历吗?
或者很多人一天举例的马云,你真的是看重他的杭州师范吗?你是看重他在互联网经济里的成功啊。
承认现实,追求未来。
这是你要做的。
话说最近不是刚火了一类提问么,
“那些长得好看,学习又好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那些长得好看,但成绩一般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那些长得一般,但学习好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如果你点开这三个提问一看,就会发现前两个提问中很多女生积极答题,也积极爆照,动辄上千赞,
而第三个提问,无论是关注数还是最高赞,都不过是前两者的零头罢了。
所以你跟我说知乎过分推崇“本科出身学历论”?
现今的知乎最推崇的明明是那种长得好看,学历好不好没关系,最重要是懂得讲(编)故事,再积极爆照的答案;
其次是那种虽然我出身不行,但通过个人努力,白手起家,年纪轻轻就年入百万,还大方地将自己的发财秘籍分享给大家,最后挂一句:想知道更多内容,欢迎加我的付费群;
而真正在劝大家好好学习,不要迷信“幸存者偏差”,努力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平台将来才会有更多机会的答案,则动不动就在评论区被人喷“毒鸡汤”、“优越感太强”、“我有个朋友三本毕业,最后还不是照样成功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故事编得好的话,就算是假的也有人愿意相信。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又让人不爽,所以越是大实话,越容易遭到好事者的攻击。
不过回归最开始举例的那三个提问,如果你家里没钱,长相和能力又一般,最起码凭着努力考上好学校,多少还能得到外界的一些认可。
如果连这点都不愿意努力的人,话说,当年读书时班上那几个家里穷、路人脸、成绩还吊车尾的同学,多年不见后,你还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么~
————————————————————————
公众号:鬼木知
喜欢就关注下吧 |・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