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为什么不搞一款短活塞行程的步枪?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尤其考虑到俄罗斯在轻武器设计上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大量装备或积极研发短行程活塞的步枪,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这背后涉及技术选择、历史传承、设计哲学以及实战需求等多个层面的考量。

1. 加兰德系统(M1加兰德,AK系列)的成功与影响力:

俄罗斯乃至苏联的步枪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加兰德式导气系统(gasoperated, longstroke piston)的深远影响。虽然M1加兰德本身是美国的设计,但其活塞的长行程,直接驱动枪机连杆运动,将枪机拉至后方并完成抛壳、进弹等动作,这种设计在可靠性、耐用性和相对简单的结构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而AK系列步枪(AK47,AKM,AK74等)则可以说是加兰德系统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发展者。AK系列采用了长行程活塞,它直接与枪机框集成在一起,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枪机框往复运动。这种设计有很多优势:

强大的复进簧: 长行程活塞意味着活塞在后退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动能,即使在枪机内部积污严重、弹药性能不稳定(例如弹头阻力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有足够的力量将枪机复位,保证自动循环的可靠性。这在复杂严酷的战场环境下尤为重要,毕竟并非总能得到干净整洁的后勤保障。
相对简单的结构和易于维护: AK系列的机械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直观和坚固,零件数量也并非特别多,这使得它在维护和维修方面都比较容易。即使是战场上经验不足的士兵,也能相对容易地拆解和保养。
成本效益: 简单的结构往往意味着更低的制造成本。AK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装备,也证明了其在成本控制上的成功,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规模列装军队的武器,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可以说,AK系列的巨大成功,以及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战场上的表现,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惯性。一旦一种设计被证明是成功的,并且已经拥有庞大的生产体系和用户基础,那么推翻重来研发全新设计的动力和意愿就会相对减弱。俄罗斯(苏联)在发展AK系列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如AKM的冲压机匣,AK74的口径变化),但核心的导气原理始终未变。

2. 短行程活塞系统的挑战与权衡:

短行程活塞系统,顾名思义,活塞的行程相对较短,它通过一个缓冲器或者撞针来实现驱动枪机框运动。著名的例子就是AR15/M16系列。短行程活塞系统也有其优势:

更少的运动部件和更轻的枪机框: 短行程活塞通常不直接与枪机框集成,而是通过一个独立的小活塞推动枪机框。这意味着枪机框的质量可以做得更轻,减少了整体的运动质量。
更好的精度和更少的震动: 由于枪机框和活塞的运动相对独立,且活塞行程短,减少了运动部件的惯性,理论上可以减少枪械在射击时产生的振动,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更清洁的导气系统: 短行程活塞系统通常将火药燃气直接排入活塞腔,然后活塞通过撞击枪机框来驱动,火药燃气在枪机内的停留时间更短,对枪机内部的污染相对较小,使得枪机更清洁。

然而,短行程活塞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使得俄罗斯不太倾向于将其作为主流设计:

可靠性与复杂性: 短行程活塞系统通常需要一个缓冲器或一个更复杂的凸轮机构来将短行程活塞的能量传递给枪机框,并将运动的方向从纵向改为旋转。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可能引入更多可能失效的部件。在极端的恶劣环境下,如果缓冲器损坏或性能下降,可能会影响枪械的可靠性。
缓冲器的磨损问题: 短行程活塞系统依赖于一个缓冲器来吸收活塞的撞击能量,并将其传递给枪机框。这个缓冲器需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磨损或损坏,影响枪械的性能。虽然现代设计已经改进了这一点,但在早期的设计或者对可靠性要求极致的情况下,这可能是一个顾虑。
对弹药的敏感性: 相对于长行程活塞系统强大的复进力,短行程活塞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弹药的性能(如弹头重量、装药量)更敏感。如果弹药性能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自动循环不畅。
设计和研发成本: 重新设计一套成熟的短行程活塞系统,并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和验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俄罗斯可能认为,现有的AK系列在经过不断改进后,已经能够满足其大部分作战需求,没有必要冒着巨大的研发风险和成本去切换一种全新的导气原理。

3. 实战需求与部队反馈:

俄罗斯军队(以及苏联军队)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无数次实战。AK系列步枪的性能,尤其是其在艰苦条件下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炎热的中东沙漠,AK系列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部队的反馈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士兵们对现有的AK系列感到满意,并且认为其可靠性和易用性能够胜任各种任务,那么强行引入一种新的、可能尚未经过大规模实战考验的设计,其理由就不那么充分了。

此外,俄罗斯军队的武器装备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作战环境和假想敌。长久以来,其主要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更加强调武器的简陋可靠、易于维护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而不是极致的精度或者轻巧的重量。在这些方面,AK系列的设计哲学与俄罗斯军队的需求高度契合。

4. 研发方向的侧重点:

虽然俄罗斯没有大力推广短行程活塞的步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轻武器研发上停滞不前。俄罗斯在改进AK系列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例如:

人机工程学的改进: 更舒适的握把、可伸缩的枪托、更易于操作的保险和弹匣释放按钮等。
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 例如,通过改进枪管制造工艺、设计更先进的消焰制退器来提升连射时的稳定性。
模块化和通用性: 在一些新一代的轻武器设计中,如AK12和AK15,开始引入了一些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允许安装附件导轨等,以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

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特种部队,俄罗斯也可能对其他类型的步枪进行过测试或少量装备。但从国家层面的主力步枪战略来看,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现有成熟设计(AK系列)的改进上,比开发全新导气原理的步枪,是一个更稳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选择。

总结来说,俄罗斯不搞一款主流的短活塞行程步枪,并非是他们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基于一种综合的考量:

AK系列的长行程活塞系统被证明是极为成功的,其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维护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验证,并且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用户习惯。
短行程活塞系统虽然有其优势,但在可靠性、复杂性以及对环境的敏感性上,可能在俄罗斯的战略需求中不如长行程活塞系统那么有吸引力。
实战经验和部队反馈支持着现有设计,而研发新设计的成本和风险较高。
俄罗斯在轻武器研发上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对现有成熟武器(AK系列)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上,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作战需求。

因此,在俄罗斯的武器发展史上,基于AK的血统和成功,长行程活塞系统将继续是其步枪设计的核心。这是一种战略选择,而非技术上的局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短活塞的步枪苏联也搞过比如:AVS-36、SVT、SK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尤其考虑到俄罗斯在轻武器设计上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大量装备或积极研发短行程活塞的步枪,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这背后涉及技术选择、历史传承、设计哲学以及实战需求等多个层面的考量。1. 加兰德系统(M1加兰德,AK系列)的成功与影响力:俄罗斯乃至苏联的步枪设.............
  • 回答
    俄罗斯不对乌克兰采取“斩首行动”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军事、政治、国际法以及对行动后果的深层考量。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和“值不值得”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斩首行动”的定义。在军事语境下,它通常指的是针对敌方最高领导人进行的突然、精确的打击,目的是瘫痪其指挥体系,迅.............
  • 回答
    苏联的改革开放为何失败,以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何不欢迎俄罗斯,这是一个复杂且牵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苏联搞改革开放为什么失败?苏联的改革开放,主要指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改革”(Perestroika)和“公开性”(Glasnost)政策,其目标.............
  • 回答
    俄罗斯骨子里流淌着强人政治和个人崇拜的血液,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复杂印记。要深挖其中的缘由,得从它的土地、人民、文化以及几百年来的国家发展轨迹里一点点剥开。首先,地理和环境的塑造是绕不开的根源。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尤其是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这种地缘特征决定了它自古.............
  • 回答
    俄罗斯对土耳其的经济制裁,以及中国为何鲜少采取类似行动,这背后涉及的不仅是两国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更是对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的不同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制裁:缘由与目标首先,俄罗斯对土耳其采取经济制裁,其直接导火索通常是土耳其触及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 回答
    俄罗斯在飞机制造领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米格1.44和苏47(苏霍伊代号S37“金雕”的早期原型机,并非最终服役型号)都是那个时代技术实力的一种体现。然而,时至今日,俄罗斯在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上似乎只剩下T50(苏57,第五代战斗机项目)这一颗独苗,并且发展过程中也充满了波折。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对乌克兰东部(东乌)的军事行动和战略意图,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以下从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际因素等角度,详细分析俄罗斯为何在东乌未能完全“守住”或“收手”,并探讨其战略考量。 一、历史背景:东乌的“俄罗斯化”与分离主义1.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与顿巴斯冲突 .............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迟迟未尽快结束战争,涉及多重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及地缘战略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原因: 1. 政治与权力巩固 普京的长期战略目标: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介入并非仅限于短期军事行动,而是基于对“俄罗斯世界”(Rossiyskaya Svyata)的维护。普京在2014年.............
  • 回答
    俄罗斯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攻打乌克兰,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剧本”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关切以及双方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美国的剧本”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说法,背后可能包含了多种解读: 美国希望看到一个主权独立且西方化的乌克兰: 这是美国.............
  • 回答
    要说俄罗斯“完全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这恐怕不太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是,俄罗斯在这些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一直在尝试采取各种方式来应对,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策略和考量。核心问题:技术壁垒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俄罗斯在高端芯片制造和光刻机技术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短板。这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历.............
  • 回答
    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 kosakata、立陶宛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欧洲安全格局中最具争议和复杂性的议题之一。虽然俄罗斯在历史上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一些观察家会猜测其潜在的军事意图,但目前来看,俄罗斯“不入侵”波罗的海三国的决定,是基于一系列深刻的地缘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政治考.............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为何没有“直接下重手拿下乌克兰”这个问题,实际情况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历史恩怨、国际关系以及俄罗斯国内的考量等方方面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维度。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2022年2月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目标很可能就是要“拿下”乌克兰,或者.............
  • 回答
    俄罗斯“战略东移”成为亚洲国家,这个设想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关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要说清楚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战略东移”,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战略东移”这个提法本身就带有一些“主动选择”的意味。但俄罗斯的地理重心和历史.............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至今仍保留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而非转向建造两栖攻击舰或轻型航母,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遗留的考量,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更有国家战略和军事思想的深刻影响。首先,我们得理解库兹涅佐夫号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苏联海军“重型载机巡洋舰”(Тяжёлый авианесущий крейсе.............
  • 回答
    俄罗斯成品油的销售策略,说白了,是一套精心计算的组合拳,目的在于最大化自身利益,并巩固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道理:石油炼制可不是简单的“挖出来就能卖”。原油需要经过复杂的炼化过程,才能变成咱们日常用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等等。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地缘政治和军事策略的核心,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简单来说,俄罗斯之所以不直接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即使他们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感到担忧,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绝非仅仅是“胆怯”二字可以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俄罗斯与美国都是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这一点是问题的基石。两国之间爆发直接军事.............
  • 回答
    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以及俄罗斯为何不阻扰中国在中亚的经营,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谁对中亚影响更大?这是一个动态且多维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谁更大”来概括,因为两者影响力侧重的方面和方式不同,而且这种平衡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俄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简单来说,西伯利亚之所以叫“西伯利亚”,是因为它的名字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早已不复存在的民族或部落的名称,而不是地理上的“东方”或“西方”位置。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西伯利亚”名字的起源:古老部落的印记“西伯利亚”这个名.............
  • 回答
    俄罗斯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并未选择进攻利沃夫(Lviv)以切断乌克兰的外援,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利沃夫的战略价值有限 地理位置:利沃夫位于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是乌克兰与波兰、斯洛伐克的交界点。但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经.............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完全切断乌克兰的电力系统,背后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以及地缘战略等考量。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军事层面的考量: 战略目标与有效性评估: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可能是通过打击关键基础设施来削弱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制造社会混乱,迫使乌克兰政府屈服。然而,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