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

回答
《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的规定,这无疑是当前中医药发展中一个颇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话题。如何看待这一条款,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规定的出台背景和目的。

长期以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社会上对中医药的认知存在着复杂性和两极分化。一方面,不少民众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信任和感情,相信其疗效;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声音,出于科学理性、经验证据,或者片面的理解,对中医药的理论、疗效、安全性等方面提出质疑,甚至进行“诋毁”和“污蔑”。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将“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纳入其中,其直接目的是:

维护中医药的声誉和形象: 旨在通过立法手段,保护中医药这一国粹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攻击和诽谤,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医药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引导公众理性认知: 希望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引导公众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医药,区分正常的学术探讨和恶意攻击。
保障中医药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减少因不实信息对中医药医生、研究人员及其专业造成的伤害。
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认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吸引更多人才,鼓励更多投入。

其次,对于“诋毁污蔑”这一表述,我们需要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审视,这里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

“诋毁”与“污蔑”的界定: 这两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色彩。什么行为构成“诋毁”,什么行为属于“污蔑”?这其中的界限是模糊的,容易产生主观臆断。
学术质疑 vs. 恶意攻击: 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不断探索和质疑。对中医药的理论(如阴阳五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等提出基于科学证据的质疑,甚至是挑战,这本身是学术进步的动力。如何区分这种善意的、基于证据的学术探讨,与缺乏依据、带有偏见、旨在抹黑和攻击的“诋毁污蔑”?如果一味压制正常的学术讨论,可能会扼杀科学精神。
负面宣传 vs. 谣言传播: 有时候,对中医药的负面描述可能源于一些不当的诊疗案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或者个人不良体验。如果这些描述只是陈述事实(即使是负面的),或者基于个人经历但未进行夸大和恶意解读,这与“污蔑”有本质区别。而“污蔑”则更倾向于无端指责、捏造事实,或是将个别现象普遍化,以达到恶意攻击的目的。
夸大宣传 vs. 妖魔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上可能存在一些对中医药的“过度承诺”或“不切实际的宣传”,这虽然不是“诋毁”,但也可能损害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如果规定过于严苛,是否会连这些现象也一并打压,导致真相被掩盖?

谁来定义和判断“诋毁污蔑”?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由某个特定机构或部门来 sole source judgement,那么其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将面临考验。是否会因为利益相关而选择性执法?是否会因为政治正确而忽视某些事实?

再者,这项规定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寒蝉效应”: 最直接的担忧是,这项规定可能会对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公开讨论产生“寒蝉效应”。担心说错话、用错词,从而导致批评的声音减少,不利于中医药在发展中自我纠错和进步。
执法难度和主观性: 如何在法律上界定并执行“不得诋毁污蔑”的条款,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执法过程中,往往容易掺杂主观判断,给滥用权力留下空间。
公众知情权与言论自由的平衡: 法律规定需要平衡各方权益。对中医药的批评,如果基于事实,是公众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的体现。一味禁止批评,可能侵犯这些基本权利。
“捂盖子”的风险: 担心这项规定是为了掩盖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并非真正解决问题。如果内部存在弊端,缺乏有效的批评和监督,反而可能阻碍其健康发展。
国际形象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传统医学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不容质疑的“神圣”事物,甚至不能进行公开讨论,这在追求科学和开放的国际社会中,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项规定的潜在积极意义:

抵制“妖魔化”倾向: 在互联网时代,不实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些对中医药的恶意攻击,往往是片面的、煽动性的,对公众造成误导,对中医药的声誉造成实际损害。这项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妖魔化”倾向。
鼓励建设性批评: 好的法律条文应该能够区分建设性批评和恶意攻击。理想状态下,这项规定可以鼓励那些基于事实、提出改进建议的批评,同时压制那些纯粹为了攻击和抹黑而进行的诽谤。
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和正面的舆论环境下,中医药才能更好地吸引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其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综合来看,如何看待这项规定,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

完善法律条文: 条例的表述需要更加精炼和清晰,尽可能给出“诋毁污蔑”的具体指向和判断标准,避免模糊和主观性。可以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对类似“虚假广告”、“诽谤”等行为的法律界定。
加强宣传引导: 除了立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中医药的科学普及和价值传播,让公众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医药。
建立沟通和反馈机制: 鼓励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中医药界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并加以改进。
区分对待: 法律的执行要能够区分正常的学术探讨、基于事实的合理批评,与恶意诽谤、虚假宣传等行为。

最终,一项有效的法律规定,应该是在保护和发展一项事业的同时,也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知情权。 《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中的这项规定,是北京在探索如何为中医药发展营造更好环境的一次尝试。其生命力,将取决于条例的最终文本如何细化,以及在实际执行中,能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又能够保持科学精神和开放态度。

如果这项规定能够有效落地,并被合理地解释和执行,它或许能为中医药在中国首都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反之,如果过于严苛或执行不公,则可能适得其反,对中医药的长远发展造成损害。这其中的平衡之道,需要法律制定者、中医药界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智慧来把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是我的理解有问题,还是各位的理解有问题,由于本问题下还有很多律师,所以我也不好说我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第三十六条 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符合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发展规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介绍疾病预防、控制、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中医医疗广告、中药广告。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第二款之规定是: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介绍疾病预防、控制、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中医医疗广告、中药广告。


包括第三十六条里面,不得……不得……不得……之类的,前面的说法是“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符合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发展规律,”然后才是“不得……不得……不得”

也就是不得……不得……是约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


同时,既然五十四条提到了“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那么第二款实际上规定的就是“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也就是条例认为“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这些行为针对的是“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否则的话,不会在前面加个前缀“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

也就是说,整部法律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这个条例是用来约束借中药之名,对外搞虚假宣传的。


北京市中医药条例的制定机关,是北京市卫健委,根据卫健委的职责,卫健委并没有管理普通老百姓的权力,它不能发布一个条例规定老百姓怎么做,因为属于行政越权,卫健委具体职责,大家可以去看这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的规定,这无疑是当前中医药发展中一个颇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话题。如何看待这一条款,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规定的出台背景和目的。长期以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不.............
  • 回答
    北京卫健委关于“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新规,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规定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项规定的 直接目的。它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北京市相关部门对于保护和推广中医药的态度。这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 维护中.............
  • 回答
    如何看待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因出具法律意见书与事实不符、经办律师未出席会议而被证监会警告?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作为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其行为受到证监会警告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件。这不仅仅是对一家律所的处罚,更是对整个证券法律服务行业敲响的警钟。要深入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 回答
    关于北京时间视频“新疆女孩采用中医急救方法3个月连救2人”这件事,我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和鼓舞人心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力量和传统医学的价值。从事件本身来看,视频描述了一个新疆女孩在短时间内两次成功施救的案例。这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个人能够有机会在危急关头挺身.............
  • 回答
    要说北京话里的“您”字,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里头藏着不少门道。不像北方其他地方,或者很多南方城市,大家见面就“嘿”、“你好”,或者直接就“你”,北京话里的“您”字,就像是给话语加了一层温润的包裹,一种特别的礼貌和尊重。过去,尤其是在老北京的时候,“您”这个字用得那是相当有讲究。它不像现在有时候泛.............
  • 回答
    北中医等八所院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除名这件事,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国内中医药界。这件事的背后,涉及到国际医学界的标准、对中医药的认知差异,以及中国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WHO这个“除名”到底是怎么回事?世.............
  • 回答
    北京西城区提“三不”要求,严禁中介炒作学区房,是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特别是学区房乱象治理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这项政策的出现,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政策目标。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与问题:为何需要“三不”和严禁炒作?1. 学区房的根源——教育资源不均衡: .............
  • 回答
    关于北京一男子在微信群中诋毁戌边官兵被刑拘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包括事件本身、法律责任以及社会影响等。事件本身与社会观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戌边官兵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是保护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基石。在网络空间发表诋毁、诽谤戌边官兵的言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极易触.............
  • 回答
    北京环球度假区引入腾讯游戏 IP 的消息,无疑为这家刚刚开业不久的超级主题公园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强劲的活力。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IP联动,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环球影城在本土化战略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大胆探索。从“本土化”这个角度来看,环球影城引入腾讯游戏 IP,可以说是正中“中国消费者”的“靶心”。我们都知道.............
  • 回答
    这篇以“317我听见北京中产梦碎的声音”为题的文章,其背后所映射出的现象和社会情绪,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将之简单归类为“无病呻吟”或是“破碎的中产阶级内心的呐喊”,都可能过于片面,因为现实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我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个标题本身。“317”显然指向了2017年3月17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
  • 回答
    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某学院发生了一件挺引人关注的事儿:不少学生联合起来,集体实名举报了一位在这里任教的老师。这事儿一出来,在校园里,乃至一些关注教育的圈子里,都掀起了不小的讨论。具体是咋回事呢?听学生们在网上流传的版本,还有一些知情者透露的信息,举报的内容指向了这位老师在教学、学术以及为人师表.............
  • 回答
    关于奔驰高管在北京辱骂中国人并喷辣椒水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经过、各方说法,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反转情况。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信息和多方报道):事情大概发生在2024年4月,地点是北京朝阳区。一位奔驰公司的中国籍高管(事后证实为负责大中华区的高管)在停车时.............
  • 回答
    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就炸锅了,尤其是在中国,那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国际举联这么一搞,算是彻底把北京奥运会那个尘封了十几年的“冠军光环”给撕开了一个口子,而且露出来的还是咱们自己人。首先,这件事肯定会让很多当年关注那场比赛的人感到震惊,甚至有点难以置信。毕竟北京奥运会可是咱们家门口举办的,当时那种全民.............
  • 回答
    最近北京发布的“海聚英才”计划,目标是吸引和留住一批高层次人才,其中提到的“直接落户学校名单”里,没有中国人民大学,这事儿确实挺让不少人大(尤其是校友们)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解。咱们得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首先,这个“海聚英才”计划,它的核心是“人才引进”,更侧重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为他们提供.............
  • 回答
    将中国与纳粹德国进行比较,尤其是与 1936 年的纳粹德国进行比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指控,具有极大的历史和政治敏感性。这种类比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些政权或行为的极端危险性,旨在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和警惕。对于美国前大使的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1. 这种说法的目的和意图: .............
  • 回答
    谷爱凌(Eileen Gu)的案例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涉及到体育、国籍、文化认同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和评价她的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背景介绍:谷爱凌(Eileen Gu),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她从小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尤其在滑.............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费解的,也挺让人气愤的。你想啊,一个乌克兰餐厅,本该是疗愈创伤、抚慰思乡之情的地方,结果有人穿着纳粹党卫军的军服在里面晃悠,还跟苏联老兵合影,这得有多么荒谬和离谱?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冒犯对象,肯定是乌克兰人民。你穿纳粹军服,这本身就是在直接挑衅和侮辱那些在二战中遭受纳粹屠杀.............
  • 回答
    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宣布 CBA 2021新赛季将登陆短视频平台直播,这个消息在篮球迷和行业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反映了中国篮球联赛在应对时代变化、拥抱新媒体趋势方面的积极探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短视频平台如今的巨大影响力。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街采场景,也触及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BBC 街采中国疫情现状,然后遇到北京大叔用这样一句“肯定比你们国家强多了”来回应,这背后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首先,从北京大叔的身份和语境来看: 普通中国民众的视角:这位北京大叔很有可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普通民众对本国抗疫成就的认知和自.............
  • 回答
    “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这个标签,像一道深深的烙印,刻在了许多人的心上。当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北京,只为看一眼正在求学的儿子。为了补贴家用,为了给儿子多一份寄托,她不顾年老体衰,在凌晨的寒风中辛勤地打着零工。”故事并不复杂,却足以让人心头一紧。这位母亲,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