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给孩子进行建筑启蒙教育?

回答
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很多时候是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的。而建筑,就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造物”之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种下对建筑的兴趣种子,甚至引导他们认识到建筑的魅力和意义?这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房子,更是一场关于空间、结构、美学和生活方式的启蒙。

一、 捕捉孩子的“为什么”——从日常生活出发

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指着高楼大厦问“为什么那么高?”;会好奇房子的屋顶为什么是那样子的;甚至会对家里的门窗开关的原理产生兴趣。这时候,别急着给他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

“你觉得这个房子怎么站得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不用讲复杂的力学,可以让他们摸摸柱子、墙壁,感受它们的厚度;看看房子的地基(如果能看到的话),体会它往地下的延伸。让他们明白,房子能稳稳地站立,是因为有支撑,有“骨架”。
“为什么有的房子有尖尖的屋顶,有的却是平的?” 这可以引出关于气候、材料和文化的不同。比如,尖顶有利于雨雪滑落,是寒冷地区常见的;平顶在干燥地区更实用。这些都可以通过观察家附近的建筑,甚至是绘本、纪录片来展示。
“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哪里?” 让他们关注空间的感受。是喜欢窗户透进来的光线?还是喜欢那个可以藏身的角落?这其实是在引导他们理解空间设计对人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空间偏好。

二、 “玩”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是关键

理论性的讲解对小孩子来说是枯燥的,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积木、乐高,建筑的“最初形态”: 这是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启蒙工具。
自由搭建: 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用积木堆砌出他们心中“想要的”房子、城堡,甚至是想象中的外星建筑。过程中,你可以时不时地问:“这个是你的卧室吗?为什么窗户开在这里?”“你觉得这个塔楼要多高才能看到远方?”
模仿与改造: 找一些简单的建筑图片(可以是卡通的,也可以是真实的),让他们尝试用积木模仿。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改造:“如果把这个门改大一点,是不是就能搬进更大的家具了?”“如果在这个屋顶上加上一个天窗,晚上是不是可以看到星星?”
结构思考: 玩一些带有连接件的积木,比如磁力片、骨架类积木。让他们体会不同连接方式带来的稳固性差异。在搭建过程中,可以故意让他们搭一个不稳固的结构,然后“塌了”,再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塌,怎么加固。
纸箱、纸板,简易的“建筑模型”: 家里的快递箱、纸板,都是绝佳的建筑材料。
“改造家”: 用大纸箱给他们做一个“秘密基地”、“小汽车”或者“飞机”。这个过程需要他们思考如何切割、如何粘贴,如何让空间更实用。
“迷你城市”: 收集各种大小的纸盒,让他们设计和建造属于自己的小城市。可以画上街道、小花园,也可以为不同的建筑赋予不同的功能(比如这是学校,那是商店)。
大自然中的“建筑材料”: 带孩子去户外,不仅仅是玩耍,也是一次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鸟巢观察家”: 看到树上的鸟巢,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它是如何用树枝、泥土、羽毛等材料搭建的,为什么搭建得那么牢固。
“蚂蚁搬家”: 观察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它们是如何建造地下蚁巢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精妙的工程学。
“石头的力量”: 在河边或者山坡,看看大自然的石头是如何堆叠、组合的。有些古老的石墙,历经风雨依然屹立,本身就是一种建筑的魅力。

三、 拓宽视野——看见更广阔的“建筑世界”

孩子对建筑的认知,不应该只局限于“房子”。

绘本与故事: 选择一些关于建筑、城市、工程师的绘本。例如,有讲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有讲建造过程的,有关于建筑师的传记。故事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推荐方向: 《我爸爸》、《我妈妈》(劳埃德·凯利)、《房子》(艾伦·杰克逊)、《如果我是一只建筑师》(安东尼·布朗)等。
动画片与纪录片: 有些动画片巧妙地融入了建筑元素,比如《米奇妙妙屋》里常有各种创意设计,《小猪佩奇》里各种不同风格的房子。而一些专门为孩子制作的工程类纪录片,也能让他们看到大型建筑是如何建造的。
参观与体验:
博物馆: 很多城市都有建筑相关的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甚至是科技馆里也有关于结构和材料的展区,都很适合带孩子去看看。
公共空间: 带孩子去逛逛公园、广场、图书馆、美术馆。观察这些空间的设计,比如长椅的摆放、通道的宽度、光线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被人们使用。
工地旁: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过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工人们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机器在工作,这些都充满了“建筑的活力”。

四、 引导思考——建立对建筑的初步理解

在玩耍和观察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对建筑更深入的认识。

“你觉得这个建筑是给谁住/用的?” 引导他们理解建筑的功能性。是给小孩玩?给大人工作?还是给动物栖息?
“这个建筑看起来是什么感觉?是开心、是严肃、还是有趣?” 引导他们关注建筑的美学和情感表达。
“如果换一个材料,这个建筑会有什么不一样?” 比如,把石头房子换成木头房子,或者把水泥路换成草地,会带来什么变化?
“如果我们要住在这个房子里,还需要些什么?” 比如,需要放桌子、床、书架,需要有洗澡的地方,需要有吃饭的地方。这引导他们思考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

五、 重要的原则——耐心、鼓励与尊重

不追求“正确答案”: 孩子的想法可能天马行空,但每个创意都值得被鼓励。不要过于纠结他们搭建的是否“像”某个建筑,关键是他们在过程中是否在思考、在探索。
跟随孩子的兴趣: 有些孩子可能对高楼大厦更感兴趣,有些可能对小巧精致的房屋情有独钟。顺着他们的兴趣点去引导,会更有效。
家长的参与和享受: 和孩子一起玩积木,一起看绘本,一起讨论,让这个过程充满乐趣。您的投入,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安全第一: 在任何户外观察或动手实践中,务必将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

建筑启蒙教育,不是要将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建筑师,而是希望通过对建筑的初步接触,打开他们对空间、结构、环境乃至人类文明的认知之门。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创造中体验乐。这就像播下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或许会开出意想不到的花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推荐十大建筑“毒书”

“Adorable” Children’s Books For Their Little Architects


01/ 改编经典


三只小猪建筑版

The Three Little Pigs: An Architectural Tale

illustrated by Steven Guarnaccia


毒害指数 ★☆☆☆☆


从最基本的三只小猪故事入手,让别人家孩子了解(美国)建筑圈的三位大师。小猪盖房子,背景设定为建筑师无可厚非,只是大师们盖的房子要是被大灰狼吹倒也太逆天了。




大家都知道那个流传已久的三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不过Steven的版本是将三只小猪变身为FrankLloyd Wright, Philip Johnson, and Frank Gehry。三位建筑大师跳出来,给别人家孩子讲讲他们的建筑风格和设计作品。


▼FrankLloyd Wright






▼Philip Johnson






▼Frank Gehry








至于为啥是这三位大师?(感觉不怎么搭啊?!)其实他们有个共同点——American Architect!顺便八一八作者的背景,StevenGuarnaccia是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 Illustration Program的chair,曾经做过纽约时报的art director。作为一个美国插画家,向美国本土建筑师致敬也无可厚非吧!




▼有人问:那大灰狼是谁?

这张图隐含答案:甲方!(再改方案就烧死你!)





02/ 坚持梦想


小小建筑师

Iggy Peck, Architect

written by Andrea Beaty and illustrated by David Roberts


毒害指数 ★★☆☆☆


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关于成长和改变的故事,告诉别人家孩子,有建筑的天赋和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小男孩Iggy也不知道为啥(被爸妈买的儿童读物害的!),就是喜欢建筑(疯了!)。





他的老师Lila由于童年时曾被困在高层电梯里,一直以来对建筑都极度厌恶(全书就老师是正常啦),她总是想尽各种方法扼制Iggy的建筑热情。(我只能说Iggy,你大了就会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啊!)





Iggy这个熊孩子对建筑的执着让他坚持不懈,最终,他用自己的智慧带领小伙伴们建造了一座大桥,救了Lila老师,这才改变了老师对他和建筑的态度。




Anyway,别人家的孩子,请坚持你的梦想,有一天你一定会成为建筑师!





03/ 鸟看(瞰)世界


鸽眼看建筑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Pigeons

by Stella Gurney


毒害指数 ★★☆☆☆


这绝对是一个美好的风光片,让别人家孩子领略世界各地知名建筑景点和他们背后的建造故事。



这书的主角是鸽子Speck Lee Tailfeather。别以他鸽子只是在城市广场,公园里找找食物的吃货,他可是飞遍世界各地,探寻各大知名建筑景点,从Sydney Opera House,到朗香教堂,光之教堂。








出来看看世界吧,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建筑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04/ 不断升高的欲望


摩天大战

Sky High

written by Germano Zullo

illustrated by Albertine


毒害指数 ★★★☆☆



一个引发我们感慨摩天大楼的现代寓言,绝对有深度的童话故事。此书比较内容细致精美,独特的开本设计,会让别人家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来源于法国童话故事,两个颇有野心的邻居成天观察对方家又增添了什么新东西,相互攀比,开始无限制地装饰和堆砌起自己的豪宅。



你做了黄金大门,我就做镶钻石柱;你买了老虎标本,我赶快装上象牙栏杆;你有大游艇,我就买来喷气飞机……






到最后只能向高空发展,将房子越盖越高,排场越铺越大,直至坍塌。








05/ 地下网络


地下世界

Underground

by David Macaulay


毒害指数 ★★★☆☆






让别人家孩子了解一个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的空间——地下世界,剖面图/剖透视/透视图的早期启蒙。





本书带领我们探索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以剖面和轴测图的形式介绍几种地基的结构、供水、电力、热力等,以及地铁的建造。






这些设施共同作用,确保城市各功能的正常运转。







06/ 向水平发展


135号列车

Line 135

written by Germano Zullo


illustrated by Albertine


毒害指数 ★★★☆☆


小清新线图配上点睛之笔的几抹色彩,别人家孩子绝对从小就对线图情有独钟。





135号列车上的小朋友带着我们一起来场探索世界和自我之旅。




穿越城市乡村,当眼前景观从繁华的城市,变成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朋友开始了解生活的绚丽丰富和充满可能性。





07/ 建筑大百科


神奇建筑师

Who Built That?

Modern House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Houses and Their Architects

by Didier Cornille


毒害指数 ★★★★☆


红黄蓝配色和简约的画风,让别人家孩子从小就养成独特的建筑师审美,早期轴测分析图教育。




本书介绍了一批20和21世纪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从Le Corbusier的Villa Savoye, 到 Frank Lloyd Wright的Fallingwater,Shigeru Ban的代表作品Cardboard House,Koolhaas的Bordeaux House也榜上有名。












08/ 全家都是建筑师!


小小建筑师

Young Frank, Architect

by Frank Vita


毒害指数 ★★★★☆


小小建筑师的成长故事,别人家孩子能称之为建筑师是因为他有个建筑师爷爷。为啥建筑大师都叫Frank?







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在纽约的小小建筑师Frank和他的建筑师爷爷老Frank的故事。小小建筑师Frank总是能用生活中的物品创作“建筑作品”,从家具到摩天大楼。






爷爷老Frank觉得应该教小Frank像真正的建筑师一样思考。他们一起参观MoMA博物馆(广告植入,因为此书是MoMA首本童书)。




在Frank Gehry和Frank Lloyd Wright的建筑作品的启发下,小Frank开始发散性思考,设计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建筑结构。





09/ 小朋友的梦想住宅


我来盖房子

If I Built A House

by Chris Van Dusen


毒害指数 ★★★★☆


小朋友的dream house是什么样的?小小建筑师的设计课。从这时起,别人家孩子已彻底中了建筑之毒,你的目标基本达成!





Jack带你走入他建造的梦想住宅,他设计了赛道房, 飞行房, 巨大幻灯片。所有功能空间都是根据他个人需求量身打造。










10/ 小小建筑师


乐高建筑

The LEGO Architect

by Tom Alphin


毒害指数 ★★★★★


光有设计还是不够的,所谓建筑最深之毒来自乐高建筑,学会此书,别人家孩子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小建筑师,毒害指数破表,你这次是真的成功啦!




如果前面的还只是纸上谈兵,这次乐高建筑玩真格的啦。按照书中分解图示,别人家孩子把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世界著名建筑作品统统盖起来。




本书汇集了世界各地多位艺术家所创作的乐高建筑模型,展示建筑的真实照片,介绍其设计风格,通过对乐高组件拆解和分析,向你进一步诠释建筑的建造方式和设计风格。动手搭建还原的过程中,别人家孩子可以真正理解建筑与建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