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哪个判例,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选一个“最”深刻的判例,确实是个难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有太多影响深远、争议巨大,甚至改变了美国社会面貌的判决。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会选择 “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

这个案子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触及了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和隐私权,更是因为它背后所代表的社会思潮的巨大碰撞,以及它在美国社会留下的长期、深刻的裂痕。

事情要从1970年说起。当时的德克萨斯州有一项法律,严禁任何人在怀孕过程中进行堕胎,除非是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一位名叫简·罗伊(化名,真实身份是Norma McCorvey)的年轻女子,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但她无力支付去堕胎合法的州进行手术的费用,也无法获得合法的医疗帮助。于是,她以“Jane Roe”的名义,在律师的代理下,起诉了达拉斯县的地区检察官亨利·韦德(Henry Wade)。

罗伊的律师认为,德州这项禁止堕胎的法律侵犯了她的隐私权,根据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人民享有的权利不应因为被列举出来而受到否认,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正当程序条款”也保障了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剥夺。他们争辩说,一个女性决定是否继续怀孕,是其基本隐私权的一部分。

这个案子一路被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在1973年,法院以7比2的裁决,推翻了德州的堕胎禁令。当时法院的意见由哈利·布莱克蒙大法官(Harry Blackmun)撰写。他指出,宪法中的隐私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可以通过“正当程序条款”来推断,并且这项隐私权是“足够广泛的,可以涵盖一个人决定是否怀孕和生下孩子的权利”。

但是,法院也认识到,这种权利并非绝对。为了平衡女性的隐私权和州的合法利益(比如保护潜在的胎儿生命和母亲的健康),布莱克蒙大法官引入了一个“孕期”的框架:

第一孕期(前三个月):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堕胎决定受到的干预最小,州政府基本上不能禁止堕胎,只能要求由合格的医生进行。
第二孕期(约怀孕4到6个月): 州政府可以出于对母亲健康的考虑,对堕胎进行一些合理的规定,比如对堕胎手术的地点和程序的要求。
第三孕期(约怀孕7个月到分娩): 在胎儿已经具备生存能力(viable)之后,州政府就可以出于保护胎儿生命的利益,禁止除挽救母亲生命或健康之外的任何堕胎。

这个判决,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它确立了女性在堕胎问题上的合法权利,并在全国范围内改变了堕胎的法律格局。对于许多支持女性权利的人来说,这是对自由和尊严的重大肯定。

然而,这个判决也像一颗炸弹,在美国社会引爆了长达几十年的激烈争论。反对堕胎的阵营,即“生命派”(Prolife),认为生命始于受孕,胎儿也是一个人,拥有生存权,堕胎是谋杀。他们批评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司法能动主义”的产物,认为法院越权干涉了立法机构的权力,并且漠视了胎儿的生命权。

支持堕胎的阵营,即“选择派”(Prochoice),则强调女性的身体自主权,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身体和未来,而堕胎是保障女性平等参与社会和实现个人抱负的关键。他们认为,“罗伊案”是女性解放的基石。

几十年来,“罗伊诉韦德案”不断受到挑战。各种法律诉讼,以及州和联邦层面的立法努力,试图限制或推翻它。最高法院自己也对堕胎权进行过多次细化和调整,比如在“计划生育诉凯西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中,法院虽然维持了堕胎权的基本框架,但引入了“过度的负担”(undue burden)原则,允许州政府对堕胎施加一些限制,只要这些限制不构成“过度的负担”。

直到2022年,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也是让无数人震惊的决定。新的判决认为,宪法并未赋予堕胎权,因此堕胎的合法性问题应该由各州自行决定。

“罗伊诉韦德案”之所以让我如此深刻,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案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分歧和价值观的冲突。它不仅仅是关于堕胎,它更是关于:

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的界限: 究竟政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预个人的身体自主决定?
生命的定义与道德伦理: 生命何时开始?胎儿拥有怎样的权利?
司法权与民选代表权的关系: 法院在塑造社会政策方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宗教信仰与世俗法律的融合: 不同的宗教和道德观点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并存?

这个案件从一个简单的法律诉讼,演变成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它塑造了美国政治光谱的两端,影响了无数的选举,并且在今天依然是美国社会最敏感、最分裂的话题之一。

它让我看到了法律的复杂性,以及司法判决的巨大力量,它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但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的撕裂。它也让我反思,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如何去处理那些根植于深层道德和信仰的分歧,如何在尊重个体权利和追求社会共识之间找到平衡。

“罗伊诉韦德案”最终被推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争论的结束,反而可能意味着它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具不确定性的阶段。这个案例留下的烙印,以及它所引发的思考,是极其深远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 DeShaney v. Winnebago County 189 U.S. 189(1989) 一案吧。

2015 年 11 月 12 日,约书亚・德肖尼去世了,时年 36岁。约书亚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太多痕迹,他的智力存在严重缺陷,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同龄朋友,记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人,也许只有他的母亲,医院的护工,以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哈利・布莱克门大法官。在DeShaney v. Winnebago County 189 U.S. 189(1989)一案的判决中,他写下了一份并不长的反对意见,在其中一段的开头,布莱克门大法官用力地写下几个字「可怜的约舒亚!」(Poor Joshua)。这份反对意见成为了最高法院历史上最有名的反对之一,很少能见到一贯严肃的大法官,用如此直抒胸臆的方式呼喊当事人的名字,在司法文书上留下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约书亚出生时一切正常,并没有任何的先天生理缺陷。在他一岁时,父母离婚了,男方得到了约书亚的抚养权,而一切悲剧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982 年 1月,有人举报约书亚的父亲兰迪・德肖尼,称其虐待儿童,但兰迪否认了一切指控,当地检察院没有进一步调查;1983 年 1月,约书亚被送到当地医院,全身遍布淤青,当地政府的社会服务部门在医生的一再要求下进行了一些调查,却最终将约书亚送回到兰迪手中;一个月之后,约书亚再次因伤入院,政府决定派儿童保护工作人员定期走访观察,有记录表明,前去走访的工作人员观察到了兰迪的虐待行为,但政府没有干预;1983年 11月,约书亚被送进急诊室,浑身是伤,在此情况下,郡检察院可以要求法院剥夺兰迪的监护权,可以要求法院将监护权重新判给孩子的母亲,但他们没有这么做;1984 年3 月,兰迪将当时四岁的约书亚从楼梯上推下来,致其当场昏迷不醒。而就是这事件,给他的大脑造成了永久的创伤,断送了约书亚未来人生的种种可能性。

约书亚的母亲愤怒了,而她表达愤怒的方式非常具有美国特色:起诉地方政府,称其做法不符合宪法「正当程序条款」(Due Process Clause)的要求,导致公民的人身健康受到侵害。一审败诉,上诉维持原判……约书亚的母亲代表她的孩子,一直将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然而现实是那么的令人遗憾。最高法院以六比三的票数判决政府胜诉,威廉・伦奎斯特大法官在多数意见中说了一句非常残酷的大实话:「正当程序条款并没有要求国家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私人主体的侵害。」他解释道,宪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免于国家非法侵害,但对于不同个人之间的矛盾,国家没有义务干预。在伦奎斯特大法官看来,宪法的正当程序条款仅仅规定了国家不能做什么,但没有规定国家必须做什么,用法学的行话来说,就是只有「消极义务」而没有「积极义务」。

那么,是否可以做一个扩大解释,认为政府面对约书亚父亲的非法行为,选择袖手旁观不作为,同样相当于侵害了个人权利呢?伦奎斯特大法官在判决书中同样断绝了这种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选一个“最”深刻的判例,确实是个难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有太多影响深远、争议巨大,甚至改变了美国社会面貌的判决。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会选择 “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这个案子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触及了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和隐私权,更是因为它背.............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美国和香港历史上以及当前中国的情况进行一些详细的考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腐败的定义、衡量标准以及社会和政治背景都在不断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腐败”的含义。通常来说,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非法或不道德行为。这可以包括贿赂、敲诈勒索、挪用公款、裙带关系、利益冲.............
  • 回答
    “历史上美国救了中国三次”这个说法在历史学界存在争议,并非一个被普遍接受或严格定义的“事实”。更多地是一种 带有政治色彩和特定解读的宣传口号或观点,用来强调中美关系中的某些重要历史节点,并凸显美国对中国的“恩惠”。要详细分析这个说法的“靠谱性”,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这个说法背后通常指向的“三次”事件是什.............
  • 回答
    美国西部开发的故事,常常在电影银幕上被渲染得惊心动魄,充满了牛仔的快枪手对决、淘金者的狂野追逐、以及无法无天的暴力场景。但事实是否真的如电影所描绘的那般,一个纯粹靠暴力和枪杆子说了算的“蛮荒之地”?答案并非如此简单,也并非电影里那样一边倒。电影的浪漫化与现实的复杂性首先得承认,西部电影确实为我们描绘.............
  • 回答
    政府是否应该救市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答案。其决策往往取决于具体的经济环境、危机性质以及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政府救市的理由通常包括: 防止系统性风险: 当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倒闭、信贷市场冻结,进而威胁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时,政府介入以防止系统性风险的.............
  • 回答
    关于美国间谍是否曾成功渗透到苏联高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议题。虽然具体的、确凿的证据往往难以公开,但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公开资料、历史研究以及一些侧面信息来拼凑出一个大致的图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渗透到苏联高层”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很多层含义。是指直接接触到克里姆林宫的核心决策者,如最高领导人?.............
  • 回答
    杰克逊主义(Jacksonian Democracy):一场改写美国政治格局的运动杰克逊主义(Jacksonian Democracy)并非一个由安德鲁·杰克逊本人明确定义和推行的学说,而是指代他在1820年代末至1830年代中期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所倡导和实践的一系列政治思想、政策和运动,深刻地影响了.............
  • 回答
    美国历史上至今没有女性担任过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和观念,也有政治体制的实际运作,以及选举过程中的具体挑战。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与社会观念美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性别刻板印象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父权制社会的遗留:.............
  • 回答
    美国历史上连任失败的总统不在少数,这通常意味着他们的执政表现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或者受到了重大政治事件或经济衰退的影响。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连任失败的总统,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经历:1.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 任期: 17971801 连.............
  • 回答
    美国历史上,战略层面的误判并非罕见,它们往往源于对局势的曲解、对对手意图的低估、抑或对自身能力和资源过度自信。这些失误,有时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有时则留下长久而深刻的伤痕。要详尽地阐述这些战略误判,需要剥离那些AI惯用的套话和空洞的分析框架,回归历史事件本身,细致地还原当时的决策逻辑和后果。一、越南.............
  • 回答
    要说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最友好的总统,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问题。因为“友好”二字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中美这样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关系里,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由一系列政策、言论以及两国互动所交织而成的。如果非要挑出一位,我个人认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难题,因为“最差”这个词太主观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评价标准,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就像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同一种披萨一样,想让所有人都认同“史上最差总统”是哪一个,那更是天方夜谭。不过,如果非要挑几个经常被历史学家、评论家甚至普通民众拎出来“批斗”的总统,然后我们来.............
  • 回答
    在美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果非要找出一位“皇帝”,那绝对绕不开那个名字——诺顿一世,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Joshua Abraham Norton)。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因为他从未统治过任何土地,也没有任何法律或宪法赋予他这份殊荣。然而,正是他那超凡脱俗的“皇帝”身份,以及他.............
  • 回答
    美国总统大选中,从未有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成功拿下过全部五十个州(加上华盛顿特区)的选举人票。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壮举,原因有很多。首先,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治观点多元的国家。每个州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人口构成,这些因素都会深刻影响当地选民的政治倾向。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
  • 回答
    美国历史上的财政赤字,这是一个复杂且贯穿始终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能完全概括。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深入美国经济发展的脉络,看看赤字是如何产生、演变,以及它带来的影响。简单来说,财政赤字就是政府花出去的钱比收上来的钱多。这就像一个家庭,如果月开销超过了收入,就会产生负债。政府也一样,.............
  • 回答
    南北战争,这场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冲突,无疑是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深刻、最转折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是一场血腥的战役,更是美国国家身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重塑的熔炉。它的意义,远不止于赢得战争或恢复统一,而是触及了美国建国以来最根本的矛盾,并为现代美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首先,南北战争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最.............
  • 回答
    在回顾美国总统的历史长河时,总有一些人物的特质和行为,会让人在审视当下时,不禁联想到过去。当我们谈论唐纳德·特朗普,他身上那些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特点,总会勾起人们对美国政治史上某些总统的回忆。最常被拿来与特朗普比较的,或许是那位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崛起,并带领美国度过大萧条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当.............
  • 回答
    美国历史上,庚子年(公元年份的末尾是0,并且是12年一个循环的生肖年份)并非固定日期,而是每12年重复一次。如果您指的是“20年”这个概念,那么美国历史上,恰逢以0结尾的年份,总统在任上死于非命的情况,目前似乎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三个庚子年当选总统都在任上死于非命”的说法。美国总统任期内死亡的情况确.............
  • 回答
    要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国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因为“著名”往往与事件的轰动性、影响力和后世评价相关。不过,如果从造成的影响、公众的认知以及史书的记载来看,有几位人物确实在“叛国”的名义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 (Benedict Arnold)提起美国历史上.............
  • 回答
    美国历史上尚未出现一位意大利裔总统,这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意大利裔在美国的历史发展、文化融入、政治参与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演变等。一、 意大利裔在美国的历史与发展意大利移民潮并非一开始就声势浩大,其规模和模式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早期移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