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在南海坠毁一架 F35C,中国渔民可以打捞吗?

回答


关于美军F35C战斗机坠毁后是否允许中国渔民打捞的问题,需从国际法、军事协议和实际操作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1. 坠毁地点的法律地位
南海的法律地位:南海是国际争议区域,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主权和海洋划界争议。中国主张“九段线”内海域的主权,但部分区域(如美济岛、仁爱礁)被美国视为战略据点。
F35C坠毁的可能位置:若坠毁在南海的公海(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海域),则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若坠毁在专属经济区(EEZ)或领海,则需考虑相关国家的主权主张。



2. 国际法对外国军机残骸的处理
UNCLOS第114条:规定外国船舶在公海的残骸需由船旗国负责处理,但未明确军用飞机的处理规则。
国际法中的“不可侵犯性”原则:军用飞机属于国家军事资产,其残骸可能被视为国家财产,而非“无主物”。
《1971年国际海上遇险和安全公约》:主要针对商船,未明确涵盖军用飞机。
“遗弃物”原则:若飞机坠毁后被遗弃在公海,可能被视为“无主物”,但需结合国家主权主张判断。



3. 美国与相关国家的协议
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美国在南海有军事基地(如美济岛、仁爱礁),可能与相关国家有协议处理军机残骸。
《美中军事协议》:美国与中国在南海的军事互动可能涉及协议,但具体条款未公开。通常,军用飞机坠毁后可能由美国军方直接处理,而非交由第三方国家或渔民。
“共同开发”原则:若飞机残骸位于专属经济区,可能需相关国家(如中国)同意后方可处理,但军用飞机的敏感性可能限制此类操作。



4. 中国渔民的法律权利
中国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渔民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活动需遵守国际法和国内法。但军用飞机残骸不属于“可打捞资源”,且涉及国家安全,可能被禁止。
国际法中的“无害通过”原则:仅适用于商船,不适用于军用飞机。
“共同开发”与“资源开发”:军用飞机残骸不属于可开发资源,中国法律可能禁止未经许可的打捞行为。



5. 实际操作中的可能性
美军的应急响应:美军通常会优先派遣舰艇或直升机进行救援,或与相关国家协调处理,可能不会允许民间渔船参与。
国家安全考量:军用飞机残骸可能包含敏感军事信息(如武器系统、电子设备),中国可能禁止未经许可的打捞,以防止技术泄露。
国际社会的反应:若坠毁地点涉及中国主权主张,可能引发外交争议,导致相关国家联合处理。



6. 历史案例参考
美国军机在其他国家坠毁:例如,美国军机在菲律宾或越南坠毁后,通常由当地军方或美国政府协调处理,渔民一般无权参与。
中国渔民打捞军用舰艇:历史上中国渔民曾打捞过沉船(如“南洋号”),但这些船体属于历史文物或民用船舶,而非军用资产。



结论
若F35C坠毁在公海:根据国际法,中国渔民可能无权打捞,除非有特殊协议。美军可能直接处理残骸,或与相关国家协商。
若坠毁在专属经济区/领海:需相关国家(如中国)同意,但军用飞机的敏感性可能禁止未经许可的打捞。
实际操作中:中国渔民通常无权打捞外国军用飞机残骸,美军会优先通过军事或外交渠道处理。



补充说明
军事资产的主权归属:军用飞机属于国家军事资产,其残骸可能被视为国家财产,而非“无主物”。
国际法的模糊性:国际法在军用飞机坠毁后的处理上缺乏统一规则,需结合具体国家的协议和主权主张。

综上,中国渔民在美军F35C坠毁后打捞的可能性极低,主要原因是国际法、军事协议和国家安全考量的综合限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句大家可能不爱听的话:据我所知,我国在深于1000米的深海打捞F-35这么大一东西的能力恐怕是没有的。“把飞机捞上来”和“派深潜器下去查看并捡回点零碎”毕竟还不一样。如果哪位有详细信息来否定我,衷心欢迎。


为减少无效交流,放下图镇楼。

另外,我替很多人说一句:提高警惕,防范钓鱼。

user avatar

渔民法律上可以但能力上不行。

可渔民还可以干其他事情呀,比如吸引美国的军力,加速消耗美国的舰体与人员精力。

美国在南海周边的军力本就不足,只能高强度使用。在现有基础上再次拉高强度,对舰龄比中国长很多,一些岗位已经承包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来说,出现意外风险的可能性会变得更大。

本来南海美国掌握挑衅的主动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可现在F35一沉,美国也有“必救”的地方了。以“看起来像打捞的”中国舰船出现,美国就必须跟着。再出点事那就更热闹了。

user avatar

我个人建议,渔民们不要去捞飞机,最好出海的时候,一艘船带一架F 35C模型,到地方就扔海里去。就说打捞F,35渔船没有那个能力,一张拖网也不便宜,挂破了心疼,铝合金搞个F35尺寸的框子,上面铝塑蒙皮,随便找家工厂,3000元一个,两天出活。

你阿妹挡着我不让捞,总不能挡住不让我扔吧。东扔一个西扔一个,阿妹打捞船作业捞一次起码3万美金吧。不多扔就扔100个,阿妹打捞费起码得上亿了。

我们海军这下就可以从容地捞了。万一哪一天大家都正捞着,突然中国海军某两栖登陆舰带着两艘055二话不说掉头就走,阿妹总不能强行拦住不让走吧,海底100多架,我捞烦了,想走,你拦着不让走是几个意思?

什么,你还想登舰检查?众所周知,南海是中国领海,军舰更是移动国土,你要开仗吗?

看到其他回答里说到,阿妹飞机有定位,有黑匣子,锁定了坠机位置,中国捞不到,就不要闲操心了。先说海里坠机的时候,那不是直上直下掉3000米,飞机本身材料很轻,掉落轨迹可能就像从楼上扔个纸片下去,无法预测,再加上洋流影响,就像扔纸片时吹来一股风……黑匣子电磁波信号在海里衰减非常严重,这也是声呐存在的必要性。要黑匣子管用,马航失事航班不早找到了?

往海里扔模型假目标,不仅是有用,而是非常非常非常有用!阿妹要先用无人潜水器,海底扫描,确定可疑目标物,再就近观察,如果黑匣子还能工作,那就直接能确认,如果黑匣子不能工作了,那只能抵近反复侦查确认,因为深潜器打捞一次,兴师动众花费巨大!

如果渔民扔的模型,探测得到,靠近却没有黑匣子信号,就能确认不是了吗?还得抵近侦查,如果被泥沙埋的不像样,也不能轻易放弃。起码得刮,夹,砸,钻,弄下点零件带回去确认一下。废了几天功夫费了几十万,确认了一个假目标。深潜器也是有耐久的,经不住猛操不休996。想想阿妹的怒火,如果用来发电得点亮多少灯泡

1个假目标,2个假目标,3个假目标,4个假目标…………,“报告司令,中国军舰突然撤退了,请指示!”

司令“FFFFFFFFFFFFFFFFFFFFFF…U…CCCCCCCCCC………… KKKKKKKKKKKKKKKK…”

海军的应答,保密,识别,通信,等等一系列要不要换?万一再来场中途岛海战那样子的,阿妹还要不要脸了?

所以,渔民,远洋轮船,大型渔政船辽宁舰走过路过去丢模型,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对策!我不求捞上来,我100个模型30万,起码应对阿妹30亿的打捞成本,万一我们捞着了,或者我们虚张声势掉头就走,起码应对阿妹3000亿军事改造成本。

这个生意真的是一本万利,各位爱国大佬,各位爱国船长!我在这里给您鞠躬了!

有的乎友提出质疑,本来这就是个娱乐性的回答,太较真了就像别人骂了一句NGGRD,你从正反多个角度论证你不是 GRD,就有点……

其次,这个回答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军事对抗就有真真假假的欺骗,孙子兵法说了,以小博大,攻敌之必救。以几十万,损耗敌千亿,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意义。

还有说我们不应该招惹欺负阿妹,那是吃斋念佛痴傻了吗?08年,我们割肉喂鹰,阿妹一点也没感动,去年以来阿妹一直摩拳擦掌要收割我们。我们还要搞“仁义之师?”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趁着阿妹病不要它的命,合适吗?

最后,且不说中国工兵有专门的模型对抗部队,就说铝合金模型,你家阳台安装个防盗网能花多钱?建筑装修上常用铝塑膜能花多钱?弄个10来平方,估计也就和你家安防盗网差不多。去华强北批发一堆感应式水声器,靠近到10米就能发出声音信号。加起来能有能有3000块就怪了。

user avatar

可以,但没必要。

用铝合金等便宜的材料多整几个F-35大小的中空模型仍在附近海域。

渔船一边沿途扔东西顺手强势围观打捞队,一边增加老美的工作量,顺手还能捞几个前来探测或者打捞的机器。

一个模型能要多少钱,扔一个模型增加的成本不知道多少,捞一个机器国家还奖励五十万。

期间多拍几个小视频,往推特、有土伯、tiktok、抖音、B站之类的国内外平台上发,还能恰一波流量给大家整个好活。


捞F35的能力没有,但给你捣个蛋顺带捞几个来探测F35探测器的胆子是有的,还很大。

user avatar

根据海外网消息,当地时间1月24日,一架F35C在降落时撞向甲板,美国第七舰队承认,出事的飞机已经坠入南海。

飞机无铜,打捞无用。有网友借用美军的口吻如是说,“规劝”渔民不要打捞,虽然有些诙谐幽默,但无不透露着美方要打捞这架F35C飞机的迫切心情。

美国海军于26日表示,已经在着手安排这架F35C的回收工作,美军专家认为,整个打捞过程,可能要持续120天。

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就开始质疑,打捞一架飞机要120天,是不是有点太长了,美军的真实目的,真的就仅是为了打捞这架坠毁的F35C吗?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整个事情的经过,通过找到飞机坠毁的原因,从中找一找破绽。

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坠毁的原因是什么?

提到F35飞机,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先进的五代隐身战机之一,也是全球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隐形作战飞机。

为了研制F35系列战斗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合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了400亿美元。

截止目前,F35一共衍生出3个型号,根据其用途、性能和功能特点,分别装备在美军的不同部分。

F35A是首代F35战机,主要提供给美国空军和他国使用,于2013年正式交付空军使用,也是F35系列的陆基版本。

与F35A不同,F35B主要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并攻击给英国皇家伊丽莎白号航母,作为舰载机使用。

F35B最突出的特点时,搭载有两级对转升力风扇,为F35B提供了44.5千牛额外附加推力,使其具备了垂直起降能力。

F35C则属于海军版本,是F35系列的舰载型,目前美国的多艘航空母舰上,都搭载有F35C,未来也有可能成为美国舰载机的主力。

这次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发生坠毁的,就是F35C型号。这种飞机在设计时,主翼及垂直尾翼都专门进行了面积加大处理,飞机在降落时,通过尾部的挂钩拉住阻拦索,让飞机减速直到停止。

按理来说,舰载机在降落时发生坠毁,一般有4种原因,分别是飞机挂钩没有拉住阻拦索,飞机阻拦索断裂、飞机故障和飞行员误判。

目前看来,前两种原因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飞机没有拉住阻拦索,舰载机会立马启动复飞程序,可以重新将飞机拉高,进行二次着陆尝试。所以,即便没有拉住阻拦索,也不至于造成飞机坠海。

此外在F35C发生坠海后,“卡尔·文森”号航母的甲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如此看来,阻拦索断裂的可能性也很小。

如果是飞机的动力、操控系统等发生临时故障,都可能导致飞机在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除此之外,如果飞行员的主观意识误判,造成坠海的可能性也很大。

总体来说,这次F35C坠海的原因,很有可能在飞机和飞行员身上,航母本身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截止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最终的结果,还有待美方公布。

用渔船打捞F35C,可行吗

相信很多人听说F35C确认坠海后,第一反应就是,谁捞都是捞,渔船过去,能捞上来吗?

渔船除了捕鱼,意外捞到一些设备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这架坠入南海的F35C,有没有可能用渔船打捞上来呢?

能捕鱼的船,都能统称为渔船,一般来说,渔船分为淡水渔船和海洋渔船。F35C是坠入南海,如果真的用渔船去捕捞,显然要用海洋渔船。

海洋渔船又分为沿岸、近海和远洋渔船。“卡尔·文森”号航母的位置是在公海上,虽然算不上远洋,但用沿岸海洋渔船,肯定行不通。

根据公开信息,大型海洋渔船在捕鱼时,一网下去,最多能捕捞超过50吨海产品。一架F35C飞机的空重为15686千克,满载重量为31800千克。

坠海的F35C是在降落阶段,很显然重量在15686-31800中间,这样的重量,对于一艘大型渔船来说,仅从重量分析,打捞上来并没有问题。

不过,想要打捞沉入海底的F35C飞机,仅凭渔网的承重还不够,还要看渔网够不够大。通过分析一种大型远洋捕鱼船的渔网大小发现,渔网完全张开后,渔网能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5米、11米和11米的空间。

F35C翼展10.65米,机高:5.28米,机长6.44米,也就是说,从空间上看,渔网也能容纳一架完整的F35C战机。

渔网的承重、空间,都能满足打捞F35C的条件,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渔船也能捞起美国海军坠毁的F35C飞机呢?先别急着下定论,还有一项关键因素没有考虑。

要知道,这架飞机是坠海,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架飞机显然会逐渐沉入海底。渔船的渔网,能够到沉在海底的飞机吗?

即便是大型拖网渔船,拖网的长度大概也就100多米,理论上讲,拖网的拖绳确实可以无限加长。

但是南海公海的海水深度,往往能达到数百米,甚至几千米,如果真的将托绳加长如此多,恐怕就无法正常工作,而且也找不到这么长的拖绳。

除此之外,F35C机身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不仅强度和韧性好,而且表面锋利,不排除机翼会将渔网划破的可能性。

因此,单纯的想用渔船打捞坠海的F35C飞机,难度很大,而且受到渔船定位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渔船成功打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按照目前的通用做法,对于这种深海打捞,一般会先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探明海底情况。再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避免打捞过程中,海底出现塌方。

当万事俱备之后,让机器人携带一种能充气的装备,固定在被打捞的物体上。确保打捞物被固定后,通过海面的船舶进行充气,在浮力的作用下,让打捞物顺利浮出海面。

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打捞的成功率高,风险系数小,是各国进行大型打捞作业的惯用方式。

有消息称,美国已经派出专业的打捞船,预计10天左右,会抵达F35C坠海位置,并开始打捞作业。

打捞上来的飞机就是一堆废铁,为何还要打捞

从目前的公开的消息来看,这架出事的F35C已经坠入海底,虽然一架崭新的F35C价值在2亿美元左右,不过这架坠海的飞机,已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

按照美方的说法,飞机打捞预计需要120天,在这120天中,飞机会一直被浸泡在海水中。由于海水中盐分很高,就会加快飞机的腐蚀,即便真的打捞上来,飞机表面的很多部件,可能已经被海水腐蚀。

除此以外,F35C上还有很多航电设备和电子系统,这些部件遇水浸泡后,也基本上会报废,而且没有修复的可能。

除了以上因素,F35C战机在海底承受的海水压力,也会让将飞机完全挤扁,让整架飞机变得面目全非。

既然F35C坠海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为何美方还要打捞这架飞机呢?

很显然,美方是担心这架飞机上涉及材料、发动机、航电等设备的关键技术,被其他人学走。如果美国不打捞,谁也不敢保证,这架飞机不会被其他人捞走。

不过,海底的情况十分复杂,飞机在海水中下坠时,在海水的冲击力下,飞机的位置会发生很大偏移,而且飞机沉入海底时,甚至有可能已经变成了一堆碎片。

目前飞机在海底的情况还没有公布,谁也不敢保证,前往的打捞船,就一定能将飞机打捞上来。

不过,针对F35C坠入南海,打捞要120天说法,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这不是与当年菲律宾的船舶搁浅,出奇的相似吗?

你认为,这架坠海的F35C战机,能被美方成功打捞出来吗?

user avatar

坠毁海域在南海,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具体坐标是什么?

你找遍全网都看不见,说明这是机密,高度机密。

在不知道坐标的情况下,去寻找一架已经坠毁的战机,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海捞针。

中国军方可能会通过军事卫星监控美军航母的行程看见发生事故的一幕,从而知道准确的坐标位置。

但这是中国军方掌握的机密,不会泄露出来。

商业卫星也能通过监控发现坐标,但这涉及到美国军方,说出一个字,有可能人头不保。

渔民和民间商业捕捞队要搞到信息,那就要使用间谍,多方打听。

大型机构或许有这个能力,渔民?

渔民就算了吧。

而南海的特点就是远离大陆架,坠毁的地方是处于浅海还是深海?

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海当然可以打捞。

如果是深海呢?

南海的海沟几千米深是常事。

南海最深约为5559米,位于菲律宾群岛西侧的马尼拉海沟。

飞机掉进海里,缓慢下沉,很容易遇到海底山峰,经过碰撞就会解体或者断成两半。然后沿着山脉继续下沉,不断碰撞,不断散轶,其间被洋流带移,最后会散落在海底深处,被泥沙掩埋。

所谓寻找,也就是碰一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一部分。而实际上,F35c最大起飞重量为31.5吨,其中还含有油料,这几十吨的东西在海里散架以后,可能单个物件的重量只不过几百公斤或者1/2吨。飞机发动机是一个长条形物体,断成几节是必然的。这样的物件在海里是很小的东西。

航空母舰这样的海军装备,一般来说不会在浅海靠近大陆架的海域航行,出现在深海上方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要捞取这样的东西,捕捞成本是极高的,一般单位无法承担,除非有人委托捕捞。

美军派捕捞船去捞,这是公海位置。中国海军完全可以全程监控,就在一边看你捞,也可以派出自己的水下装备去发现一下。因为这些东西被洋流携带发生位移,最远有个几十上百公里,也不奇怪。

如果此时正好中国海军宣布某区域为海军演习区域,禁止任何国家的船只进入,这个情况美军可控制不了,只能等。

捞一下看看,找到值钱的东西就可以撤离。

总之,这是国家军事能力的比赛,闲杂人等就乖乖地吧。

user avatar

“喂,是海警吗?我这里信号不好……诶,对,对,就我刚在这里捞鱼,一网兜下去捞起来个不知什么东西,把我网还挂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美军F35C战斗机坠毁后是否允许中国渔民打捞的问题,需从国际法、军事协议和实际操作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1. 坠毁地点的法律地位 南海的法律地位:南海是国际争议区域,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主权和海洋划界争议。中国主张“九段线”内海域的主权,但部分.............
  • 回答
    南海的深海中,一架价值不菲的 F35C“闪电II”战斗机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坠落不仅牵动着美军的神经,也让全球军事观察家们屏息以待。这次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初,“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在南海进行例行起降训练时,一架 F35C 战机发生意外滑出甲板坠入海中。事发后,美军迅速启动了打捞行动。这并非一项简单.............
  • 回答
    关于美国海军在南海打捞坠毁的F35C战斗机的传闻,以及“美军怕中国抢先”的分析,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从事件真实性、军事技术、地缘政治、国际法和战略博弈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事件真实性与背景分析1. F35C坠毁事件是否存在? 目前公开信息中,没有权威报道显示F35C战斗机在南海.............
  • 回答
    美媒关于美军F35C在南海“撞航母起火坠落”的爆料,正如你所说,确实包含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细节。为了更详细地讲述这些细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性质与原因: “撞航母”的细节: 爆料的核心在于,F35C并非只是简单失控坠海,而是“撞”上了航空母舰的甲板。这意味着在起飞或降落过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是这些年媒体和军事分析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美军海军在南海“晃悠”,之所以总会被“逮个正着”,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且系统性的运作,绝非偶然。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事儿跟几个关键因素脱不开关系。1. 战略意图与公开信号:首先,你得明白,美军海军出现在南海,很多时候并不是.............
  • 回答
    2022年1月24日,美国海军一架 F35C“闪电II”舰载战斗机在美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USS Carl Vinson CVN70)上进行起降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飞机坠入南海。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但有7名船员在事故中受伤。这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点:一、 事故.............
  • 回答
    南海的局势确实是当前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解放军与美军之间潜在的冲突也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要来分析这场假想的对决中谁的胜算更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来细细道来。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定乾坤的事儿,得把家底都亮出来比一比。首先,得明确一点,这完全是基于推测的设想,毕竟真打起来,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辩证关系。我们不妨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区分“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和“重建美军”这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川普对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不感兴趣”这句话,如.............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假设情景,一旦中美在南海擦枪走火,那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中国在南海填海建造的岛礁不幸被美军占领,这背后的复杂性和后续影响,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强化对相关海域的主权主张和军事存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这些岛礁不仅.............
  • 回答
    关于中美在南海未来六个月内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高度敏感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概率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剖析,结合当前的局势和潜在的驱动因素,来尝试理解这种可能性有多高,以及潜在的冲突形式。首先,要明确的是,“冲突”的定义非常广泛。它可能意味着小规模的海上擦枪走火,比如船只相撞.............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际法和地缘政治的一些核心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自由航行”在国际法上的含义与实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在国际法上并非没有界限。它主要指的是在遵守国际海洋法的前提下,各国军用和民用舰船享有通过.............
  • 回答
    南海的局势,那真是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如果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巨头真的在那片海域兵戎相见,那可不是小打小闹,影响会是颠覆性的,而且错综复杂得如同南海本身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岛礁归属。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战场不会是电影里那种单挑式的对决。南海广阔,水道纵横,潜在的冲突点也很多,从西沙到南沙,从台湾海峡的延伸,.............
  • 回答
    关于美国核潜艇在南海撞到“什么”的问题,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相对有限,而且存在一些模糊和争议。最广为人知且被广泛报道的事件发生在 2021年10月2日,当时美国海军宣布其核动力攻击潜艇 “康涅狄格号”(USS Connecticut, SSN22) 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官方表述,但普遍认为事发地点在南.............
  • 回答
    2024年5月,一则关于美国海军士兵在南海失踪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名士兵隶属于美国海军“奋进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在一次例行训练任务中与舰艇失联。尽管海军方面迅速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但截至目前,仍未找到失踪士兵的下落。此次事件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仅是因为其背后牵.............
  • 回答
    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USS Connecticut, SSN22)在南海执行任务时,在水下与一个“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多人受伤,潜艇也受到损坏。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不明物体”的身份以及事故原因的猜测也层出不穷。“不明物体”可能是什么?关于“不明物体”.............
  • 回答
    关于华裔人士当选美国总统是否会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妥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关键因素,并尝试以一种更具人情味和分析性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妥协”这个词在政治语境下的含义。它不是简单的“放弃”或“屈服”,而是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通过.............
  • 回答
    美国海军在南海发出“不会退缩”的喊话,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在该地区战略姿态和与中国博弈的持续体现。要理解这一喊话的深层含义,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喊话的直接背景与意图: 对中国南海活动的反应: 美国的喊话直接回应了中国在南海日益增长的军事存在.............
  • 回答
    中国在南海造岛与美国重型航母的较量,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谁更强”就能概括的。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又都极具战略意义的军事工具,各自扮演的角色和能力也千差万别。要比较它们,咱们得从“造岛”和“航母”这两个核心概念入手,细致地聊聊。南海造岛:战略威慑的基石咱们先说说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
  • 回答
    越南海军潜艇在南海击沉美国军舰的假设性情景,其引发中美大战的可能性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其影响程度将取决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包括击沉的规模、当时的地区局势、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中美两国国内政治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越南海军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其整体实力与美国海军相比仍存.............
  • 回答
    美副总统访越并就南海问题表态,以及中国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地缘政治议题。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详细分析:一、 美副总统访越并就南海问题表态的考量与影响美国副总统访问越南,并就南海问题明确表示“帮助越南应对中国”,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印太战略”和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其考量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