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濑户内海》这篇小说?

回答
《濑户内海》,初读时,你或许会觉得它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散漫。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大主题。但正是这种“看似”的平淡,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首先,我们得说说它的“味儿”。《濑户内海》最抓住人的,是它浓郁的生活气息,一种淡淡的、有点忧伤又带着点青涩的夏日味道。它就发生在濑户内海边一个普通的小镇,主角是一对高中男生,围绕着他们展开的,是琐碎的日常,是升学考试的压力,是和朋友的闲聊,是偶尔冒出来的小小的烦恼和悸动。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刻意的煽情,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少年时代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和感受。

你看那两个主角,一个叫春原,一个叫内海。他们就像你我曾经认识的,或者就是你自己一样。春原有点迷茫,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时常陷入一种莫名的惆怅。内海则相对内敛,心思藏得比较深,但骨子里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细腻和柔软。他们之间的对话,看似漫无目的,有时甚至有些无聊,比如讨论“是不是太阳落山后,天空会变成蓝色”这样哲学又无聊的问题。但正是这些对话,勾勒出了他们纯粹的友谊,以及在青春期那种渴望理解、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敏感。

作者的书写方式也非常特别。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张散开的网,把那些零散的生活片段、内心的独白、人物之间的互动,一点点地编织在一起。你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好像跳跃了一下,但下一刻,又会回到一个熟悉的情境,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的。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更加贴近我们记忆和思考的模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有种参与到他们生活中的真实感。

《濑户内海》的精髓,在于它对“少年时代”这个特殊阶段的精准捕捉。你知道,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感到憧憬,但同时又被现实的规则束缚,对自身的价值感到怀疑。这部小说,就把这些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它没有告诉我们“你应该做什么”,也没有试图去“教育”我们什么。它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少年,看着他们如何经历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如何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再来说说它的“无聊”与“趣味”。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小说太无聊了,怎么全是些家长里短,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我恰恰觉得,它的趣味就在于这种“无聊”。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某个时刻,都会经历这种“无聊”。而作者,却能在这种“无聊”中,发掘出最真实、最动人的情感。他用一种平静的、不带任何评判的眼光,去审视这些少年,审视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快乐,他们的烦恼,以及他们之间那份难以言说的情谊。

它也并非全无“波澜”。在那些平静的日常之下,暗流涌动的是成长的阵痛,是对未来的忧虑,是对世界的探索。内海对未来的不安,春原对友谊的珍视,这些都构成了少年时代最真实的底色。当你读到他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误会,或者因为一些对未来的憧憬而兴奋时,你会发现,那份青涩的、懵懂的青春期特有的情感,是多么的触动人心。

最后,我想说,《濑户内海》是一部需要慢慢品味的“味道”很重的作品。它就像一杯清茶,初入口或许觉得寡淡,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淡淡的回甘。它不适合你带着功利心去读,而是需要你放下杂念,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份属于少年时代,属于濑户内海边,那份纯粹而又带着淡淡忧伤的美好。它让你想起自己的青春,想起那些曾经和你一起度过时光的人,想起那些你以为会遗忘,但却深刻地烙印在心底的瞬间。它是一份温柔的提醒,提醒我们,青春,即便带着些许迷茫和遗憾,也依然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京折叠》能得奖,胜在所谓“大城市里不同阶层相互隔离与漠视彼此”的核心设定,能引起老外的共鸣。因为不管路径如何,这不是北京或者中国才有的情景和问题。

《濑户内海》就是墙里的“一小撮”人的自high,你能被打动,说明你跟网易还有菠萝小王子心有戚戚焉,如是而已。拿给欧美的读者看,人家估计会被最后西方文明集体飞升的结局给shock到,根本get不到小说对西方的跪舔才对。

另外,《北京折叠》在故事进入终盘以前,就已经交代了作为科学幻想作品的核心设定,进入终盘以后,读者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意义上,老王能不能摆脱险境这样的问题。

而《濑户内海》吧,嗯…大概到了90%的地方,读者可能依然不知道这篇“科幻小说”的核心设定与主要情节是什么。

“我看了96%的篇幅,理清了行文里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影射,然后在最后的4%里,发现我们都飞升了”——by 不太可能存在的西方读者。

我们都知道,EVA讲述了碇真嗣的妈死了,飞了,炸了,暴走了,等等等等一系列故事,所以最后当他在大荧幕前撸了一管之后,观众心里别扭归别扭,但多数还是同情他的。

那么同样是撸出来的产物,《濑户内海》,…怎么说呢:

别他妈欺负“科幻”的名号了好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濑户内海》,初读时,你或许会觉得它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散漫。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大主题。但正是这种“看似”的平淡,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首先,我们得说说它的“味儿”。《濑户内海》最抓住人的,是它浓郁的生活气息,一种淡淡的、有点忧伤又带着点青涩的夏日味道。它就.............
  • 回答
    说起《濑户内海》,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就是那份夏日特有的悠长,以及少年们在无所事事中闪烁的那些闪亮又略带笨拙的思想火花。这小说,与其说是个有着严谨情节和跌宕起伏故事的作品,不如说它像一杯冰镇的苏打水,咕噜咕噜冒着气泡,喝下去,清凉直冲脑门,带来一种莫名的畅快和一丝丝的怅然。作者入江裕二(笔名)是个特别.............
  • 回答
    《濑户内海》(せとうちかい)这部2016年的日本电影,与其说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逻辑严谨的叙事片,倒不如说是一次对青春、时间以及生活本身缓慢而诗意的捕捉。观看这部电影,更像是在瀬戸内海的暖阳下,随意地踱步,感受海风拂过脸颊,看着周遭人事物静静地发生变化,而你只是旁观者。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呈.............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