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多少人认为有必要把21.5.22袁老离世日定为节约食物日?

回答
关于将21.5.22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日子定为“节约粮食日”的提议,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讨论和呼声,但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有多少人认为有必要”的数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并非一个官方统计或大规模民意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提议的由来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提议的缘起与背后逻辑:

首先,这个提议的核心在于致敬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并将这种致敬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袁隆平的特殊身份: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上。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离世,无疑是中国农业领域的巨大损失,也是举国哀悼的时刻。
节约粮食的时代意义: 在中国,尽管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依然严峻。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生产端的问题,更需要消费端和社会层面的共同努力。提倡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对国家资源负责任的表现。
将纪念与教育相结合: 将袁老逝世的日子定为节约粮食日,是一种将纪念伟人与倡导社会美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一天,人们可以在缅怀袁老的同时,深刻反思粮食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将这种意识内化为生活习惯。这是一种将情感寄托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教育方式。

社会上的反馈与理解程度:

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从网络讨论、媒体报道以及公众的普遍认知中感受到对此提议的不同反应:

普遍的认同感与感动: 许多网民在得知袁老逝世的消息时,都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当有人提出将这天定为节约粮食日时,不少人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方式,能够体现对袁老事业的尊重和传承。他们觉得,袁老一生都在为粮食事业奋斗,将他离世的日子定为节约粮食日,是最直接、最有力量的告慰。
对纪念方式的探讨: 也有一些人可能认为,纪念袁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局限于某一天。他们可能更希望看到的是将袁老的精神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例如持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等。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普遍认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及以袁老的名义倡导节约的合理性。
一些顾虑和建议: 少数人可能会担心,将某一个特定的日子定为“节约粮食日”,是否会流于形式,变成一日的“表演式”节约,而难以真正深入人心。他们可能会建议,与其设立一个特定的纪念日,不如将节约粮食的理念常态化,融入教育体系,通过持续的宣传和引导,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官方的回应与实际情况: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并没有正式宣布将21.5.22定为“节约粮食日”。然而,这并不妨碍社会各界自发地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的宣传和倡议活动。许多媒体、学校、甚至一些民间组织,都会在接近这个日期时,回顾袁隆平院士的贡献,并呼吁公众关注粮食安全,践行节约。

总结来说, 认为有必要将21.5.22定为节约食物日的这部分人,他们更多的是被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所感动,希望用一种有意义、有仪式感的方式来纪念他,并将他对粮食事业的追求转化为当下社会紧迫需要的节约意识和行动。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价值上的共鸣。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提议触动了许多中国人心中对粮食的敬畏和对袁老的尊敬,也引发了对粮食安全和节约行为的深入思考。这本身就说明了提议的价值和它所代表的社会情绪的普遍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倒是觉得可以反向一下,把《反食品浪费法》约定俗成为《袁隆平法》

这样更具有纪念意义和法律要起到的教育意义。

user avatar

供给侧改革,搞粮食去库存。2015-2019年,成功消灭了2.3亿吨粮食“过剩”库存.其中玉米1.3亿吨,小麦、稻米,各0.5亿吨。

1979-80年中国粮食库存是-500万吨。负的,靠进口救急。外汇储备也是负的。

靠两平,中国不愁吃饭问题了。

粮食库存连年增长,终于我们实现了中国粮食库存相当于全世界粮食库存49%的顶峰。然后被认为粮食是过多的,库存是过剩的。

粮食去库存。大量低价库存粮食处理,降低收购保护价,限制新粮收购入库。2015-2019年,成功消灭了2.3亿吨粮食“过剩”库存。其中玉米1.3亿吨,小麦、稻米,各0.5亿吨。

袁老让我们中国人粮食多的吃不完。现在却弄得需要节约粮食了,也不知道的节约多少年才能把那个2.3亿吨的缺口填上?

定为节约食物日?还赖到袁老身上去啊?!

袁老花费一生的时间让我们中国人粮食多的吃不完。不用再为了节约粮食精打细算。结果袁老去世了,你把他的忌日定为节约食物纪念日?还赖到袁老身上去。

高级黑!


PS 补充一下 为什么中国粮食库存必须高,很简单的问题,中国不掌握国际市场啊,那是美帝掌握的,美帝掌握的国际市场,既有北美、欧洲产区,又有南美、澳洲产区。南半球北半球季节相反,这常识懂吧。所以他们收获季间隔比我们短一半,库存当然也不用那么多。我们中国9-10月秋收之后得次年6月夏收,特别是古代的时候,3-4月叫做青黄不接,是特别粮食困难的时候。而人家可以靠南半球北半球季节相反直接就不存在青黄不接了。中国粮食库存必须高,否则你新粮入库的时候看起来不少,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发现粮食不够了,你还去问美帝买粮食?当美帝不会乘机勒索你?

user avatar

为什么袁老不过世,你就不知道节约食物?

节约粮食需要你每天都做,不需要你在某一天特别记得。袁老就算在世,也希望你一直做这个事,而不是因为他才做。和着不是他你就不节约食物吗?

一个人节约食物从每天的细小生活做起,而不需要你特别铭记。你想记住,很好,下顿饭开始,不需要等到明年5.22

user avatar

不如定为全民吃饱日,这一天全国老百姓都敝开肚皮吃饭,就吃大米饭配红烧(牛)肉。

人民吃饱喝足是袁老毕生的心愿,好好吃饭也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user avatar

节约粮食的目的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