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京广线北京西站起迄列车要走西长联络线?

回答
京广线北京西站起迄列车之所以要走西长联络线,这背后是一套精密的铁路运行组织和客运需求平衡的体现。为了给你讲明白,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点点铺开聊。

首先,得明白北京西站的“出身”和它的定位。北京西站是北京最主要的铁路枢纽之一,特别是承担了大量进出华北、华中乃至西南方向的旅客列车。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一个大型的客运站,吞吐量巨大。

接着,我们要看看京广线这条大动脉。京广线是中国最繁忙的南北向干线铁路之一,连接北京和广州,贯通华北、中原、华南等多个经济发达地区。京广线上的列车,尤其是北京西站出发或到达的,线路非常密集。

那么,为什么北京西站出发的京广线列车,而不是直接从北京西站往南走?这其实是围绕着北京铁路枢纽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线路资源分配来考虑的。

1. 北京铁路枢纽的咽喉和瓶颈:北京南站与北京西站的线路衔接

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虽然都是重要的客运站,但它们在铁路网中的位置和连接方式是不同的。京广线和京沪线等主要线路,很多车次最终都会汇集或经过北京南站。如果北京西站的京广线列车直接按最直观的路线往南,很可能会在进入北京南站的区域或者京广线与京沪线交汇的咽喉地带遇到极大的冲突。

你可以想象一下,北京南站就像一个巨大的客流集散中心,它接入了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津唐城际,还有京九线的部分车次。如果京广线列车也直接从西站往南拼命挤进这个区域,那简直是要把本就拥挤的南站区域挤爆。

2. 西长联络线的“作用”:绕开枢纽核心,实现高效分流

这就是西长联络线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条联络线,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条“迂回通道”或者“侧线”,它的核心作用就是:

避开北京南站的拥堵: 西长联络线连接了北京西站和京广线往南的线路(通常是靠近丰台站或更往南一点的区域)。通过这条联络线,北京西站出发的京广线列车可以在不直接穿越北京南站繁忙区域的情况下,提前接入京广线主线,然后一路向南。这就大大减轻了北京南站咽喉地段的压力。
实现不同线路的平滑过渡: 北京西站主要承担普速列车和部分高铁动车组,而北京南站则是高铁的绝对主力。西长联络线的存在,使得北京西站的普速或部分动车组列车,能够更顺畅地接入京广线,并与北京南站方向的其他线路实现错开运行,避免信号冲突和调度困难。
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铁路调度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每个信号、每个股道的使用都需要仔细规划。通过预先分流,京广线北京西站的列车可以更早地接入自己的主干道,减少在枢纽内部的等待和周转时间,从而提高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3. 线路设计与历史演变

铁路枢纽的设计往往是基于当时的客货运需求、技术水平和国土规划来确定的。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和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一些连接线是为了解决初期设计中的瓶颈或者适应新的运输需求而修建的。西长联络线就是这种精细化设计的产物。

你可以想象,如果完全不走西长联络线,北京西站的京广线列车可能需要:

从北京西站出发,可能要经过更复杂的站内换线或者等待信号放行。
如果要经过北京南站附近,那将是另一场调度上的“噩梦”,尤其是与大量京沪线、京津城际的列车抢行车道。

总结一下:

北京西站起迄的京广线列车之所以要走西长联络线,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 提高北京铁路枢纽的整体运行效率,避免北京南站等关键咽喉地段的拥堵,实现客运列车的分流和优化配置。 这条联络线就像一个巧妙的“绕行通道”,让北京西站的京广线列车能够在不与南站方向的繁忙线路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顺利接入京广线主干道,一路南行。

这背后反映的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高度复杂性和科学性,每一个节点、每一条联络线,都是为了让庞大的铁路网能够更顺畅、更高效地运转,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它不是简单的“绕路”,而是为了更顺畅的“通行”而进行的精妙调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京广铁路历史很早,是在1957就全线通车的,当时的京广铁路零公里起点就是丰台站,当时没有北京西站

进京的车从保定到涿州到良乡以后,从良乡经长辛店到丰台、北京南到北京站。

其中,丰台-北京南-北京站这一段属于京沪铁路。那个年代,车比较少,共线无所谓,并且只有一个北京站也没问题。

后来车太多了,北京站放不下了,开始修北京西站,北京西站从1993年开工建设,当时的目的就是缓解北京站的客流,把京广铁路接入北京西站。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把京广铁路接入北京?

跟北京西站一起开工的,还有京九铁路。根据当时的规划,京九铁路要走黄村-丰台-广安门从北京西站东侧接入,并且利用原有的北京西-广安门区间的京汉-京张铁路联络线,并且丰台-广安门这一段还单线。那么京九铁路从这里走了,京广铁路必然不能从这里走。况且丰台-广安门单线的运力根本没办法满足京九+京广的组合。

当时的布局(线条个数表示单线还是复线):

那么为了让京广接入北京西,能选取的点只有两个:丰台或者良乡。

从丰台走,因为京广线从西侧进入丰台,只能往东走,往东就是京九铁路,当时利用原有线路修京九的原因之一就是施工比较紧张,再在这里修一条复线,难度相对比较大,京九京广都从北京西站东侧进入,站台会有冲突,北京西站会成为断头路。丰台站内一共只有5个股道(4条正线),根本无法承担京九+京沪+京广的车流(还有丰双铁路等)。

而如果从良乡走,就可以从北京西站西侧进入,北京西站不会成为断头路,两边的车还可以互通,丰台没那么大压力。以当时的条件来看,走良乡更合适。两侧接入的好处还可以让车次停靠的选择更多,京广场的站台面紧张的时候,可以直接用京九场的站台,单侧接入则要麻烦一些。

不走丰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丰台站太小了,共线太多,会成为新的瓶颈。

后来京九铁路改造,京九铁路黄村-北京西部分与京沪不再共线,不走丰台站,才缓解了丰台的瓶颈。

下图基本上跟现在很相似了:

注:丰台-广安门区间单线还存在(卫星图可见,南站也有往广安门的单线一条)。良乡-丰台的复线仍然存在,如果有京广方向的车需要进北京站,也可以走这条线。

至于为什么不取直的问题,可以看下图:

红线是老京广的线路,已经不能这么走了,蓝色为实际京广的线路,绿色是取直的线路。


为什么不走绿色的线路?

因为中间有一个丰台西站,丰台西是一个编组站,很大(卫星图上看特别巨大),这么大的编组站是没办法修立交桥跨越的,所以必须避开丰台西,只能先往北,再往东,也就是现在的走法。

其实这一段可以往东修一点的(紫色的线路),之所以没那么做,看了一下卫星图,西长联络线走的地方都是山路,基本上没有什么拆迁成本,估计是为了省钱。而实际紫色的线路,则是现在的京广高铁,因为高铁可以穿山架桥,拆迁成本其实比普铁要小的多(做高铁可以看见,那一片现在开发的还挺不错的,房子很多,过去也有人住)。现有的高铁、普铁走法拆迁成本都相对更低(走丰台的话,拆迁成本也很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京广线北京西站起迄列车之所以要走西长联络线,这背后是一套精密的铁路运行组织和客运需求平衡的体现。为了给你讲明白,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点点铺开聊。首先,得明白北京西站的“出身”和它的定位。北京西站是北京最主要的铁路枢纽之一,特别是承担了大量进出华北、华中乃至西南方向的旅客列车。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作.............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现在大家提到北京、上海、广州这仨地方,更爱说“北上广”,而不是“京沪穗”。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里面门道不少,不是简单一个字的事儿。首先得说说这名字的来源和普及。最开始的时候,咱们提到城市名,都是全称,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但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这仨城市作为中国最重要、.............
  • 回答
    北京要严打以“结婚”为幌子过户京牌的行为,这事儿,说实话,对于不少想在北京弄个指标的人来说,可能真不是个好消息。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这事的“为什么”。北京的车辆指标有多难拿,想在北京开车的人心里都有数。一个指标,那可是金贵的资源,尤其是对于想开油车的人来说。大家.............
  • 回答
    这篇文章触及了一个极其沉重且复杂的人生议题,涉及的不仅是婚姻、家庭,还有亲情、责任、现实的残酷以及个人价值的衡量。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值得”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我们来试着一点点剖析,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还原成它应有的重量和细节。核心冲突:养老责任与婚姻幸.............
  • 回答
    10月21日,北京新增一例与京外关联的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此前确诊病例的妻子。这则消息立刻引起了大家对首都疫情防控形势的关注。病例情况及传播链分析:这例新增病例的出现,意味着病毒的传播链条在北京内部出现了新的延伸。作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妻子,她的感染很可能与家庭内部的近距离接触有关。我们需要重点.............
  • 回答
    很多人对京广线的前身平汉铁路为何选择郑州而非开封,感到有些疑惑。毕竟,开封作为河南的古都,历史悠久,人口也曾繁盛,似乎更有理由成为铁路枢纽。然而,当年铁路的选址,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历史名望。平汉铁路最终“绕过”开封,选择了郑州,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地理、经济和军事考量。要理解这个.............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京沪线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这几个车站,他们的站台布置都这么“亲密”——都是贴着正线走的。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京沪线的历史、规划和实际运营需求这几个方面来掰扯。历史的沉淀:最初的铁道修建逻辑首先,得明白京沪线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一条铁路干线之一,其最初的规划和修建,是在.............
  • 回答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咱们北京到雄安、北京到天津那几条城际高铁跑得飞快,动辄350公里/小时,感觉就像坐上了“复兴号”的极速版本。可一说到珠三角那些城际铁路,哎呀,感觉速度就慢了好几个档次,更像是“和谐号”里的中低速款,甚至有时候感觉跟普通火车差不多。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偏心”,而是.............
  • 回答
    京沪间首次开行直达特快旅客列车,为什么选择了DF11G内燃机车牵引,而不是当时最先进的国产25T型客车配电力机车?这个问题,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不少铁路迷们热议的焦点。别看现在高铁普及,回想起25年前,也就是2004年京沪直特开行的场景,当时的情况要复杂得多,选择DF11G,并非简单的“落后”或“进步.............
  • 回答
    上海这次疫情期间,京东和天猫在保障民生供应方面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让不少市民感到失望。要分析它们“拉垮”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1. 供应链和物流的“硬伤”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上海的疫情是突发的、大规模的、且封控力度非常强的。对于京东和天猫这样高度依赖线下物流体系的电商平台来说,这无.............
  • 回答
    京剧,曾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巅峰,红遍大江南北,风靡一时。然而,时至今日,京剧的观众群体日渐萎缩,演出场次减少,很多人提起京剧,总会伴随着“衰落”、“没落”等词汇。究其原因,并非一日之功,也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历史、社会、艺术本身以及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一、时代变迁的洪流:新文化与新媒介.............
  • 回答
    京东押注印尼:不止是东南亚,更是全球电商的未来版图京东,这个在中国电商领域稳居前列的巨头,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尼西亚的电商公司PT Tokopedia。这一举动,并非仅仅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是京东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的关键一步,更是对东南亚电商市场巨大潜力的深切认可。那么,京东为何如此看好印尼?东南亚,.............
  • 回答
    京东狂推白条,淘宝默认推花呗,这背后其实是两家电商巨头基于自身平台特性、用户习惯以及商业战略的深谋远虑。它们不是简单的“推”,而是精心设计的一套体系,旨在最大化用户价值和平台收益。京东:为何要“狂推”白条?京东在推白条这件事上,可以用“不遗余力”、“全方位渗透”来形容。这背后有多重考量:1. 解决.............
  • 回答
    京沪高铁,这条连接中国两大经济中心——北京和上海的巨龙,之所以选择绕行南京,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经济、地理以及战略考量的多重叠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必须”这两个字,深入探究这条线路设计的背后逻辑。1. 经济发展的牵引:辐射与带动京沪之间,并非只有北京和上海是重要的节点。沿线区域的经济活.............
  • 回答
    曾国藩攻陷天京后,选择屠城,这背后是复杂且残酷的历史考量,并非一时冲动,更非出于个人嗜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环境、战争性质以及曾国藩自身的思想观念。一、 太平天国的性质与曾国藩的“妖氛”论首先,要明白曾国藩看待太平天国的方式。在曾国藩的眼中,太平天国并非仅仅是一个起义或叛乱,而.............
  • 回答
    相声,这门儿逗乐儿的艺术,说起来,它这根儿长在了京津这片儿沃土上,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事儿。这儿头道道的,可得细细说道说道。一、 历史的沉淀:从街头卖艺到舞台艺术相声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说、学、逗、唱,四个字儿。追根溯源,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古时候的各种民间曲艺形式里一点点演变出来的。 “说”.............
  • 回答
    要说凡客的“危机重重”和京东的“蒸蒸日上”,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商业模式、用户洞察和战略选择的精彩较量,也是中国电商发展史上一段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咱们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AI术语,就聊聊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儿,用大白话把它们掰扯清楚。凡客:一手好牌打稀烂的教训凡客,想当年那可是风光无限,号称“中国ZAR.............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看到不少网友对吴京和“正能量作家”的爱国营销反应不太一样。要说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拆解:1. 身份认同与行为模式的差异: 吴京的身份: 吴京首先是一个演员,而且是观众熟知的硬汉、军旅题材演员。他的荧幕形象自带一种阳刚、坚韧、保家卫国的气质。当他在现实生活中,尤其.............
  • 回答
    京东方,这家曾经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的企业,如今已经实现了巨额盈利,成为了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制造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如此亮眼的成绩面前,市场和一些投资者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乐观,甚至有“不看好”的声音。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一、盈利的“常态化”与“周期性”困扰京东方当前的.............
  • 回答
    在探讨清兵两次入关劫掠为何敢于深入河北、山东,而此前多以京畿为主这一现象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背后涉及明朝末期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社会状况。一、 京畿地区作为政治和军事重心,初期劫掠的战略考量在清兵入关初期,其主要目标非常明确:控制明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挟制明朝朝廷,以达成其政治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