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3缸机有抖动,5缸机却没有?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人会觉得气缸数量越多运行就越平顺,但实际上并非绝对。三缸机之所以抖动感相对明显,而一些五缸机则能做到平顺,这背后涉及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点火顺序与运转平顺性

这是最核心的原理。发动机的平顺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缸点火的均匀程度。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人在跑步,如果他能匀速地迈出每一步,那么跑起来就会很平稳;如果他时不时地跨一大步,时不时地又小步快跑,那就会显得磕磕绊绊。

三缸机:
一个典型的三缸发动机,其点火顺序通常是 123 或 132。
如果按照 123 的顺序,当第一缸点火做功后,接着是第二缸,然后是第三缸。这就像是把“推力”集中在了几个特定的时间点上。
要知道,发动机的运转是由一次次的爆燃(做功行程)来驱动的,其他行程(进气、压缩、排气)都需要消耗能量。
在没有做功的两个缸体正在进行压缩或排气时,它们会产生反作用力,尤其是压缩行程时,活塞向上运动会挤压混合气,产生向下的推力。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推着前进的人,突然有一个人从后面拽他,这个人就会出现一个“回拉”的动作。
在一个三缸发动机里,点火的间隔相对较大。在一次做功之后,需要等待相对较长的时间(曲轴转动角度更大)才能迎来下一次做功。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的惯性需要独自维持运转,而另外两个缸体在进行非做功行程时产生的扰动就更容易被感知到。
更重要的是,三缸机的曲轴设计也相对简单。即使设计得再好,它也难以完全抵消掉各个缸体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矩。例如,一缸点火时产生的推力,在曲轴上会产生一个扭矩,而二缸和三缸在做非做功行程时,它们的运动产生的力矩与一缸的力矩很难做到完全平衡,甚至可能叠加,导致曲轴在旋转时产生明显的波动。

五缸机:
相比之下,五缸机的点火顺序通常是 12453 或类似的组合。
五缸机的设计目标就是尽量让点火的间隔更均匀。在一个完整的四冲程循环(曲轴转两圈)中,每隔 720 度曲轴转角会发生一次点火。如果点火均匀,那么每次点火的间隔就是 720 度 / 5 缸 = 144 度。
而三缸机,即使点火安排得比较好,也至少是 720 度 / 3 缸 = 240 度一个点火间隔。
点火间隔越小,意味着做功的“空隙期”就越短。 在这 144 度的时间里,发动机总有一个缸在进行做功行程,或者紧接着下一个缸就要做功了。这就大大减少了由惯性维持运转的“真空期”。
同时,五缸机的曲轴设计也更加复杂和精妙。它通常会采用更长的曲轴,并且在曲轴的特定位置设计配重块,这些配重块不仅用来平衡各个缸体活塞和连杆的惯性力,更重要的是用来抵消曲轴旋转时产生的惯性力矩和力偶。通过精心设计的配重,可以有效地平衡各个缸点火做功和非做功行程时产生的力矩波动,使得整个曲轴的运转更加平滑。

二、惯性力与力矩的平衡

发动机的抖动本质上是不平衡的惯性力和不平衡的惯性力矩引起的。

活塞和连杆的惯性: 在发动机运转时,活塞和连杆在曲轴的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会产生一个周期性的惯性力,向上和向下交替作用。
在三缸机中,由于气缸数量少,而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和排列方式(通常是直列三缸),想要通过曲轴配重和整体设计来完全抵消掉这些往复惯性力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高转速时,这些惯性力会被放大,导致发动机的振动感更强。
而五缸机,由于其固有的缸数和通常的排列方式(例如直列五缸),以及更复杂的曲轴设计,可以通过更有效的配重来平衡这些惯性力。同时,相邻气缸的运动方向和时机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一部分振动。

旋转惯性力矩: 曲轴旋转时,活塞、连杆的往复运动会在曲轴上产生一个旋转的力矩,这个力矩是周期性变化的。
三缸机的曲轴在旋转时,点火的间隔导致做功力矩的输出不均匀,并且非做功行程产生的反作用力也难以完全抵消,这使得曲轴的转速波动会比较明显。
五缸机的更密集的点火以及更优化的曲轴配重设计,可以使得输出的力矩更加平稳,减少了曲轴转速的波动幅度。

三、发动机本身的结构设计和调校

除了上述的物理原理,发动机的设计者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来优化平顺性:

平衡轴: 许多三缸发动机都会配备一根或两根平衡轴。平衡轴的作用是与发动机的某些不平衡振动方向相反地旋转,从而抵消一部分振动。但是,平衡轴本身也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的动力,并且增加制造成本和复杂性。即使加了平衡轴,也只能是“减小”抖动,而很难完全消除。
发动机支架和隔振: 使用液压衬套、橡胶隔振器等来隔离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的连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过滤掉发动机的振动,让驾驶者在车内感受到的抖动减小。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的振动源还在发动机内部。
发动机调校: 工程师也会通过优化点火提前角、燃油喷射策略等来改善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让其在特定工况下更平顺。

总结一下,为什么五缸机(尤其是一些高性能发动机)能做到比三缸机更平顺:

1. 更均匀的点火间隔: 五缸机每次点火的间隔更短,确保了动力输出的连续性和平稳性,减少了动力“断崖式下跌”的感受。
2. 更精密的曲轴设计和配重: 五缸机能通过更复杂的曲轴和更合理的配重来更好地平衡活塞、连杆的惯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力矩,减少了旋转的波动。
3. 固有的缸数优势: 五个缸体按照特定的顺序工作时,其运动产生的合力与力矩更容易做到互相抵消,相比三缸机更容易实现内在的平衡。
4. 设计目标不同: 一些以平顺性为主要卖点的五缸机,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和技术去优化这些方面。而一些追求成本和燃油经济性的三缸机,可能在平顺性方面的优化会相对有限。

所以,并不是气缸数量多就一定平顺,而是气缸数量多时,有更大的潜力通过精巧的设计来达到更佳的平衡和更均匀的动力输出。三缸机由于其结构上的限制,要做到极致的平顺性,需要付出更多代价,或者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抖不抖和缸数多少关系比较大,和奇数偶数关系不太大。

现在的四冲程发动机单个气缸做功一次曲轴旋转两圈(转720度),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每个冲程都是180度,也就是说对于单缸发动机来说720度内只有180度是做功的,转一个东西每两圈只推半圈剩下的都是靠惯性,当然抖动就比较剧烈。

三缸发动机就是三个气缸,曲轴转720度三个气缸每个都做工一次,也就是说三个气缸加起来总得做工行程有540度,虽然比单缸好不少,但依然是存在180度完全靠惯性转动,所以抖动感还是比较强。

四缸发动机是个分水岭,四个气缸总做工行程是720度,正好曲轴也转动720度,整个转动过程中都有气缸在做功,所以不存在那种做功—不做功(靠惯性)的切换,所以抖动感不强。

五缸发动机总得做功行程是900度,曲轴总共也就转720度,也就是说做功行程不仅可以覆盖整个转动行程,还会有两个气缸同时做功的情况,五缸发动机曲轴每转144度就有一个气缸开始做功,做功行程是180度,也就是说有36度是前一个气缸还没做功结束后一个气缸就开始做功了。

单个气缸做功时曲轴的受力也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做功行程的一头一尾曲轴转动加速度比较小,中间转动加速度比较大,四缸尽管消除了由做功—不做工切换引起的振动,但对于单个做功行程内的加速度不均匀引起的振动是没有消除的,四缸以上的发动机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因为四缸以上就有一部分做功行程是前一个气缸做功行程的尾端和下一个气缸做功行程的头段共同做功,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单个做功行程内加速度不均匀引起的振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人会觉得气缸数量越多运行就越平顺,但实际上并非绝对。三缸机之所以抖动感相对明显,而一些五缸机则能做到平顺,这背后涉及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一、点火顺序与运转平顺性这是最核心的原理。发动机的平顺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缸点火的均匀程度。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人在跑步,如果他能匀速地.............
  • 回答
    宝马选择自主研发1.5升三缸发动机,而不是继续使用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作的1.6升四缸发动机,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选择,还牵涉到成本控制、品牌定位、未来战略以及对性能和排放的追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剖析其中的原因,并努力让内容更具人情味,避免AI痕迹。一、 品牌战略.............
  • 回答
    首先,咱们得理清一个观念:纯粹的排量和气缸数,并不总是等于绝对的性能上限。当然,大排量、多气缸通常意味着更强的爆发力、更低的噪音、更平顺的运转,但现代高性能车的设计,是综合了无数技术手段的结果。就拿保时捷911(这里假设是某个高性能版本,比如Carrera S或GTS,搭配3.8T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
  • 回答
    停缸技术,一个在理论上能够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直接“改变排量”从而降低油耗的发动机技术,为何在大众市场上却鲜有踪影,始终未能像涡轮增压那样成为主流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瓶颈,而是复杂的技术权衡、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效益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得明白停缸技术是如何工作的。简单来说,就.............
  • 回答
    马自达这次推出的纵置布局直列六缸发动机,绝对是汽车界的一股清流,也狠狠地打了那些“减缸就是王道”论调的脸。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觉得马自达这波操作既有情怀,又有硬实力,更带着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儿。先说说这发动机本身,到底牛在哪儿?马自达这次玩的是“创驰蓝天X”技术升级,核心就是这个纵置布局的直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会觉得,既然两台直列四缸发动机的汽缸总数加起来是八个,那把它们组合起来不就能变成一台八缸发动机了吗?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上的难题。首先,我们得明白,一台八缸发动机(通常指的是V8或者直列八缸)之所以被称为八缸,是因为它们能够协同工作,按照特定的顺序点火,.............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动力表现的直观感受。很多人会觉得三缸发动机似乎比四缸发动机“起步更冲”、“低速更有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扭更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认知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原理和工程考量,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低扭”到底是个啥。低扭,简单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因为“大部分”这个词在这里确实值得商榷,而且卡车发动机的设计考量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得多。不过,我们可以从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多个角度,深入聊聊为什么直列六缸发动机(I6)在卡车领域曾经如此普遍,以及现在情况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卡车不是我们日常开的小轿车,它们的“工作环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发动机设计中几个非常核心的原理:动力需求、燃烧效率、成本控制以及设计目标。 咱们这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发动机的“缸数”和“排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小”)并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更不是说缸数多就一定牛,排量大就一定猛。 它们都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工作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触及到了汽车工程里一个挺核心的领域。确实,现代技术能把四缸发动机榨出上千匹马力,但为什么那些动辄千万的超跑,比如法拉利、兰博基尼、迈凯伦,大多还是坚持用V8、V10甚至V12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性能、可靠性、成本、品牌形象以及客户体验等多方面权衡的结.............
  • 回答
    买车这事儿,尤其是聊到发动机,不少朋友会听到销售提“缸径大不大”,好像这是个挺重要的指标。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缸径和马力到底啥关系,为啥销售会拿这个说事儿。先说说缸径是啥?简单来说,缸径就是发动机气缸内壁的直径。你可以想象一下,发动机就像一个有很多“小筒”(气缸)在里面活塞上下运动的机器。这个“小筒.............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趣的,我也深有同感。玩得越多的 3A 大作,对手游的抵触感似乎就越强烈,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和体验链条。首先,最直接的冲突点在于“沉浸感”和“故事性”的差异。3A 大作往往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在画面、音效、剧情、角色塑造、世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而且我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你看,三岁的小朋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跟我们大人很不一样。要说他们怎么一眼认出三叶草和四叶草,这背后其实是他们认知发展的一个小缩影,可不是咱们大人那种“分析”出来的。首先得明白,三岁孩子对事物的“识别”,更多的是一种整体的印象,而不是像我们那样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通信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费解的现象:新技术在旧技术尚未普及和完善时就已经被推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迭代问题,而是牵扯到经济、市场、战略、甚至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一、 市场竞争与技术领先者的驱动力首先,我们要明白,通信网络的发展不是一个.............
  • 回答
    3M,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代表着无处不在的创新产品,从便利的透明胶带到守护我们安全的口罩,再到各种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这家公司体量庞大,年营收动辄数百亿美元,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家巨头,也常常面临一个令人生疑的困境——产量跟不上需求。这不由得让人心生.............
  • 回答
    .......
  • 回答
    英雄无敌3的辉煌成就,本应为后续作品铺平道路,然而,当3DO着手开发《英雄无敌4》时,却意外地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这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3DO这家公司本身就不是一家单纯的游戏开发商,它更像是一家科技和娱乐结合的混合体。创办人Trip Hawkins,在早.............
  • 回答
    在《魔兽争霸3》(Warcraft III)中,人族(Humans)确实以大量建造塔(如投石塔、攻城塔等)作为核心战术之一,而其他种族(兽族、恶魔族、不死族)较少采用类似策略。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种族特性、单位设计、战术需求以及游戏平衡性的综合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单位特性与战术.............
  • 回答
    澄海3C未能像DOTA一样取得全球性的巨大成功,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两者虽然都起源于《魔兽争霸3》的自定义地图,但在设计理念、用户体验、社区生态以及商业化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导致了它们发展轨迹的不同。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核心玩法和设计上的差异: DOTA的“高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