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新梗“~子”类似于“真是~”的意思。“无语子”就是“真是无语”,“绝绝子”就是“真是绝了”的意思。“子”可以说是一个后置的程度副词
这个梗的创新性在于打破了后缀“子”的词性。以往的“×子”都是名词,而“无语子、绝绝子”是形容词。它甚至可以作定语,例如“绝绝子奶茶”(义为:(味道)很绝的奶茶)
实际上,不是名词的“×子”在历史上也是存在过的!在明清白话小说中能看到不少“耍子”,它是个动词,意思就是“玩儿”。例如:
“耍子”一词在今天的通用语中被“玩儿”取代,而杭州和江苏的如皋泰兴一带仍然说“耍子”。哎,我们注意到,“玩儿”一词也是一个罕见的“儿”尾动词。“×儿”一般也都是名词
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子、×儿”它们都是可以不作名词的,那我们自然应该对“无语子、绝绝子”的创新性持肯定态度。至于这个创新能否保留下来,就看这些词的生命力了
补充一下词源:
这个“~子”其实几年前就存在了,它源于乡村天后吧(乡村天后即 Taylor Swift)前吧主马七匹(现 ID:Kleine-)的口头禅,被称为“马语”。原本是一个无意义的语气助词,或者认为是“了”多加了一横,也有人解读为“~的样子”
“~子”在马语中的作用可以类比于淋语的“~惹”,用法如“无语子、好美子”
最开始人们使用马语是为了讽刺马七匹本人,因为他曾借吧主之位骗取钱财。这无意中开启了“~子”的传播。“~子”经国内的欧美音乐饭圈→欧美饭圈→内娱饭圈逐渐扩散,去年在《创造营 2020》、《青春有你 2》发酵,创造出“绝绝子”一词,发扬光大而出圈。在这个过程中,“子”也就从无意义的助词转变成加强程度的副词了
子原本是了加一横,可能是因为网络上的打字错误。有人觉得这个源于日语里面的“××子(こ)”,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之后可能有人当成日语来用,这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不是什么好听的玩意,但是借此担心“汉语纯洁性”则大可不必。人民不喜闻乐见的事物自然会被扫地出门。
了加一横就是子咯……你把这一横去掉不就是原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