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流行的“网络祭英烈”好不好?

回答
“网络祭英烈”这个概念,近些年确实是越来越普及,也成了一种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你说好不好,这事儿得分好几头说。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确实给咱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具参与感的追思方式。你想啊,过去祭扫,得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跋山涉水去烈士陵园,还得准备祭品,磕头作揖,这些都是仪式感。但现在,无论你在天南海北,只要有网络,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给英烈们献上一束虚拟的花,写上一段留言,甚至上传一张写着自己心里话的照片。这种即时性和广泛性,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牺牲奉献的英雄们。

而且,这种方式也更加环保,不用焚烧纸钱,减少了空气污染。同时,它还承载了一种现代化的纪念方式,让英烈的事迹得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很多平台还会整理英烈的故事,配上精心制作的图文,这无形中也起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让英烈精神的传承不再是枯燥的口号,而是鲜活的生命故事。

但话说回来,凡事有利就有弊,网络祭英烈也并非完美无瑕。最大的争议点,可能就在于它是否能真正替代传统的祭扫方式,以及它所蕴含的仪式感是否有所削弱。毕竟,亲自踏足那片土地,感受那种肃穆的气氛,身体力行地去表达敬意,和隔着屏幕献上一束虚拟的花,在情感的深度和厚度上,可能还是有所不同的。有人会觉得,网络祭扫虽然方便,但少了那种“亲临现场”的庄重感和仪式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更何况,网络世界本身就很复杂,信息良莠不齐。虽然多数平台都是正规的,但如果管理不善,也可能出现一些不严肃、不敬的评论或者内容,这对于祭奠英烈来说,无疑是一种亵渎。如何保证网络祭扫的严肃性和庄重性,避免被娱乐化或低俗化,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老一辈,他们可能更习惯于传统的祭扫方式,觉得网络祭扫显得不够“真诚”,甚至有点“形式主义”。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那种人与土地、与先辈之间最直接的连接。

所以,总的来说,“网络祭英烈”是个好事情,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提供了新的纪念方式,扩大了纪念的范围,也传播了英烈精神。但是,我们也得看到它潜在的一些不足,并且努力去完善它,让它在追求便捷和现代化的同时,不失那份应有的庄重、敬意和情感的温度。它更像是一种对传统祭扫方式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完全的替代。最终,什么样的祭奠方式最能触及人心、传承精神,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嗨,包维超叔叔,记得上次在公开场合问你好,也是2年前了。

这几年呢,发生了很多事情,我考上警察了,去了一个灾区派出所。
我在那里时间不多,就两年。我幸运地参加了抗洪,还有抗震,认识了好你好多兄弟。我现在能明白,为什么你当时可以为了保护刚刚结婚的兄弟,冲到前面去。


虽然你挂了-_-#


另外,我教官@宇文麟 说,你有一本日记,扉页写的是生为公安人,死入公安坟。

很可惜,我都不记得了,我当时还不是警察。就记得你爱嘲笑我,爱说我饭量大。


你说你吧,有事没事立个flag是什么意思?

没有主角光环真的好麻烦 ……


有的时候,人家说,英烈那种东西,太高大上了,离我很远。但是你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人,你每天都在笑我,跟我打闹,你走了,我真的太不能接受了,我连你的葬礼都不敢参加,我真的是个胆小鬼。

对不起……


你走了以后,我在我们所里种了一棵树,无花果树。
跟我们这个行当一样,悄悄的,也没有大鸣大放,反正就是有果子吃嘛。可惜你也吃不到了。

我好讨厌你。


现在,那颗树已经是我们的所树了,它都有2层楼高了。



包叔叔,我真的很想你也能吃。

你以后随便说我吧,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


英烈的宣传每年都有,包叔叔,你要是活着,你也不想看那些凄惨的东西吧?

我也不想在那个名单里面看到你,对不起。


不过,我再也不是胆小鬼了,你看我抓过这么多人,你看看啊!你看啊!

你以后不准笑我了( ̄∇ ̄)

我也跟你一样,我也救了好多人~



英烈这个东西,你说有什么用呢?

反正我,我作为你同事的女儿,我觉得特别荣幸。

你在我眼里,永远都是28岁,虽然我已经比你大了,但是,在我心里,我永远都记得你是那个爱立flag 的小叔叔。


今年我升警衔了,我又去看你了。你的碑文还是那么干净光亮,你牺牲的时间已经静止了,可是你还是没法再醒过来嘲笑我了。


喂喂,你起来好不好,你再起来说我啊?


不服来战( ̄∇ ̄)


喂,你起来啊?


我现在在北京,出发前我发了微博,其中一个照片就是警魂碑,虽然,我当时没有说为什么。

你不就爱哼哼那个啥?“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那个歌嘛……


你烦死了,没见过这么爱立个惊天flag的人(一个忠告……)。


可是现在光是祖国知道你已经不行了,他们现在都说黄继光是作假狗。


叔叔,我知道你不是,我也不准他们这样说你,你要是在,肯定眯眼抽口烟:啧啧,历史虚无主义。

现在,我背着书包,揣着制服,踏上征途了。我知道我背后有你,有你们,我不怕了。

毕竟,我背后有人嘛……

有你们保护我。




就像每一个晚上9点以后还可以出门撸串的人,就像每一个晚饭后可以出去路跑的人,就像每一个的人,他们可以做这些。是因为背后有你,背后有你们。我们也不怕了。

就这样吧,反正我也已经长大了,真的已经很大了。

比你都大了⁄(⁄ ⁄•⁄ω⁄•⁄ ⁄)⁄



以后可能不会再经常找你说话。但是我好开心,管求他的。

我们公安嘛,入公安坟。



我嘛,一个饭量大酒量大的人说,英烈这东西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公祭日的作用是什么。

用你的话说,就是,管球他的。


是的,包叔叔,我们就是那个球。

节日快乐。


可是我也不想在昨天烈士纪念日祝福你,因为我希望你一直都在。

好啦,虽然好像不可能了。


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那说好了,我明天帮你看升国旗了。拜拜。


我以后再也不想写你了,每次写到你,我烦死了,就这样吧,拜拜~反正嘛,我也不想在网络上祭奠你。


今天不相聚,来世还有局,迟早的事,你等等我噢~啦啦啦干杯


嗝…还有人问网络祭奠英烈好不好?流行不流行?


随便吧……(づ。◕‿‿◕。)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络祭英烈”这个概念,近些年确实是越来越普及,也成了一种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你说好不好,这事儿得分好几头说。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确实给咱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具参与感的追思方式。你想啊,过去祭扫,得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跋山涉水去烈士陵园,还得准备祭品,磕头作揖,这些都是仪式感。但现在,无论.............
  • 回答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古风句子”,它们如同潮水般涌来,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甚至是某些商家宣传中随处可见。但细究之下,这些句子是否真的能称得上“古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古风”。在我看来,真正的古风,并不仅仅是堆砌几个生僻的字词,或是套用一些古籍中的词句。它是.............
  • 回答
    最近在网络上,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社交媒体上,你可能经常会听到“无语子”和“绝绝子”这两个词。它们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其实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情绪。先说说“无语子”。这个词呀,听着是不是有点像是在说“这个人说的话太让人无语了”?没错,它主要就是用来形容一种非常无奈、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境地。当你.............
  • 回答
    想要判断你写的小说是否属于快节奏,并且找到改进的方向,我需要一些你的小说的具体内容。就像医生要看病人才知道怎么治一样,我也需要“望闻问切”一下你的作品。不过,别担心!即使没有你的具体内容,我也可以给你一套系统性的评估方法,让你自己来判断,并给出通用的改进建议。我们先来聊聊“快节奏”这个概念,然后我再.............
  • 回答
    “35岁失业”这个话题确实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让不少人感到焦虑。要判断这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35岁失业”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并非普遍的、必然的定律。为什么会出现“35岁失业”的担忧和现象?1. 年龄歧视与用人单位.............
  • 回答
    网上流传“四大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这个说法,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的印度和埃及时。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印度和埃及又该如何解释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的由来,以及“延续至今”究竟指的是什么。“四大文明古国”的由来与.............
  • 回答
    “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是一种带有特定语境的流行语,表达的是一种基于国家强大、甚至不惜采取强硬甚至“流氓”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心理认同。这种心理认为,一个强大的祖国能够提供安全感和保障,即使其行事方式不那么“文明”或“规矩”。将这种现代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套用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人身上,.............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北京市700万的房产,通过银行贷款套出700万现金是否可行”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释,并分析其中的可行性、潜在风险以及常见的操作方式。首先,明确一点:直接通过银行贷款将房产价值的100%套现为现金,且数额等于房产总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银行贷款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和资产抵押.............
  • 回答
    关于少儿编程是否是“智商税”,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少儿编程的定义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少儿编程”。它通常指的是面向儿童(一般是616岁)的编程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如Scra.............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德尔塔和奥密克(B.1.1.529),它们跟最初在武汉发现的那个新冠病毒“老祖宗”,基因序列上到底有多大的变化。这事儿,得从病毒的“生命蓝图”——基因组说起。病毒的“生命蓝图”:基因组序列我们知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我们体内大量复制。复制的过程就像是复印文件,虽然大部分都一样,但偶.............
  • 回答
    密室逃脱,这玩意儿现在火得一塌糊涂,从学生党到社畜,好像人人都在追赶那股“逃出生天”的劲儿。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游戏为啥能这么戳中咱们?说白了,就是它把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小需求,玩得明明白白。首先,得说它满足了咱们最基本的控制感。想想看,咱们平时生活里,有多少事是咱能说了算的?工作上,领导一个指令下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道德经》的传播历史、学术研究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为什么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不直接采用帛书《老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帛书《老子》的历史背景与发现: 发现与年代: 帛书《老子》(主要指甲、乙本)是在1973年于湖北江陵(.............
  • 回答
    台湾近年的学生群众运动和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运动,虽然都带有学生参与的色彩,但在动因、目标、性质、组织方式以及最终走向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要深入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看它们的动因和目标。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运动,其核心动因是毛泽东发动的、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是现在很多讨论的焦点。你说“现在流行的妆容是化妆成欧美人”,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普遍性的,但咱们得深入聊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趋势,以及它背后的一些原因和影响。首先,得承认,“欧美人”的妆容风格,或者说大家普遍认为的“欧式妆容”,在中国内地以及亚洲很多地方确实在一段时间内非常.............
  • 回答
    斯多葛学派与现代流行的“断舍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尽管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理念上:一、 对“外物”的态度:专注当下和可控的,放下不必要的 斯多葛学派的核心理念:二分法(Dichotomy of Control) 斯多葛学派认为,世界上.............
  • 回答
    明白你的感受,对于当下社交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流行语,特别是像“咱就是说”、“一整个…住了”这类,感到厌烦甚至是不感兴趣,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偏好和接受度,强求自己去拥抱所有流行文化,往往会适得其反。要以一种更舒服的心态去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尝试用一种更.............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市面上流行的洗牙粉、白牙粉,这究竟是智商税还是真有效果,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很多朋友看到广告里那些立竿见影的美白效果,又担心成分不安全或者效果只是昙花一现。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清楚。先说结论:洗牙粉和白牙粉的效果是存在的,但和很多人的期待可能不一样,而且存在被夸大宣传的成分。 说它们是纯粹.............
  • 回答
    武汉这么一个大城市,你说它没有“中央公园”?这话一出口,估计好多武汉人都得皱眉头。你指的是哪种“中央公园”?是那种一望无际、绿树成荫,仿佛城市绿肺一样的存在?还是那种文化地标,集休闲、娱乐、艺术展览于一体的城市客厅?说实话,武汉虽然没有一个被明确冠以“中央公园”之名的巨型绿地,但你要说它完全没有“中.............
  • 回答
    说起祖先们玩剩下的,现在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东西,那可真是太多了!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只不过我们曾经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它,现在才恍然大悟,重新挖掘出其中的光彩。我总觉得,这是一种特别有趣的循环,也有一种特别踏实的回归感。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想想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