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网上的鼓吹社会达尔文,丛林法则的思潮是怎么形成的?

回答
网上鼓吹“社会达尔文”和“丛林法则”的思潮,并非一日之寒,也不是凭空而起。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拨一拨,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渗透到我们日常讨论里的。

一、 历史的源头与“误读”

首先,得说清楚“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词本身。它并非达尔文本人提出的理论,而是后人在解读和挪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时,将其生硬地嫁接到人类社会上的产物。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选择”,强调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繁衍,并将有利性状遗传下去。这里的“竞争”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基于生物自身的特性和环境的压力的。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是第一个将达尔文的理论系统地应用到社会学上的关键人物。他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个词(尽管达尔文后来才借用),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平等向更不平等的“进步”过程。他反对政府干预,认为贫困、疾病、战争都是自然淘汰的一部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被滥用的标签: 后来,这个词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从最初对社会进步的解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为不平等、剥削、殖民主义辩护的工具。那些鼓吹国家强大、种族优越、个人主义至上的人,往往会引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为自己的观点披上科学的外衣。

二、 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演化

在中国,这种思潮的兴起和传播,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土壤。

1. 近代中国社会的冲击与反思:
百年屈辱与救亡图存: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被欺凌和瓜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让先进的中国人急切地寻找强国之道。西方列强的强大,自然被归因于其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引入: 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引入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概念,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被视为一种振聋发聩的“科学”解释,解释了为何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落后。这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改革派和革命派提供了理论支持,认为中国必须学习西方,进行激烈的变革才能生存。
对改革的理解偏差: 然而,这种对“物竞天择”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和片面化了。人们更侧重于“竞争”和“淘汰”的残酷性,而忽视了达尔文理论本身并非鼓励弱肉强食,更未对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评判。

2.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迁与“阵痛”:
经济高速发展与贫富分化: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剧烈调整。市场经济的引入,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但也必然导致资源和机会分配的不均。贫富差距的拉大,让一些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公平感。
社会焦虑与迷茫: 在快速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人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
对“公平”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尽管有经济上的进步,但社会上对于“公平”的呼声从未停止。当看到一些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巨额财富,而另一些人却步履维艰时,人们会产生质疑。
“丛林法则”的“显性化”: 在这种背景下,“丛林法则”或者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某些外在表现,似乎被人们观察和感知到了。比如,一些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可能会被贴上“丛林中捕食者”的标签;一些社会事件,如果其中涉及残酷竞争或利益冲突,也很容易被套入“丛林法则”的框架来解读。

3. 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与话语权争夺:
碎片化信息与简化认知: 互联网让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也容易导致信息碎片化和观点极化。一些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几个标签化的概念,比如“内卷”、“躺平”、“内卷”本身就带有某种程度的“零和博弈”和“生存竞争”的意味。
情绪的宣泄与认同构建: 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表达情绪的渠道。当人们感到挫败、不公或对现状不满时,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形成一种“群体认同”。鼓吹“丛林法则”的观点,往往能够迎合一部分人对于“现实残酷性”的感受,甚至能提供一种“我弱我有理”的反驳机制(比如“都是丛林法则逼的,我只是遵守规则”)。
话语权的争夺与标签化: 在网络舆论场上,各种思潮都在争夺话语权。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关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会刻意放大和鼓吹某些极端的观点。将复杂社会现象简单地归结为“丛林法则”,是一种“标签化”的传播方式,既显得自己“看透了本质”,也容易引发共鸣。
对“成功学”的曲解与误读: 一些打着“成功学”旗号的内容,在宣传个人奋斗和成功的过程中,有时会无意或有意地强化了“不择手段”、“弱肉强食”的观念,这与“丛林法则”的精神不谋而合。

三、 总结一下,这个思潮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理论输入与早期误读: 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入,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国情下,被部分人理解为“生存竞争的必然”,为改革提供了理由。
现实变迁的“诱因”: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客观上使得一些“残酷竞争”的现象更容易被观察和感知。
网络环境的“催化剂”: 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使得这些观点能够迅速扩散,并与人们的负面情绪相结合,形成一种易于传播的论调。人们在网上更容易看到极端的案例和观点,并被放大,从而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

需要强调的是,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地归结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或“丛林法则”,本身就是一种过于简化的思维方式。它忽略了社会发展中合作、道德、制度、文化等多种重要因素的作用。然而,这种思潮之所以能够传播,也确实触及到了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痛点和困惑。理解其形成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剖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盲目接受或否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格说来,这是一个社会在某种情况之前的先兆。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之中,专门讨论了这种状态,他称之为”分裂意识“,它举的例子是法国大革命前夕,狄德罗写的《拉摩的侄儿》

按照黑格尔哲学,他认为从希腊社会解体之后,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之际,整个西欧历史处于所谓异化或教化社会之中。

指的是,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社会,但是这个历史、社会对于个体来说是异己的,是异化的。

于是,自我意识不甘心,他试图重新占有对象世界,于是产生了分裂意识

首先,他以一种诚实的意识去判断善恶,他认为国家权力是好的,财富是坏的。但是逐步他意识到,国家权力是摧毁自己的,而财富反而保障了自己的个体性独立。于是自我意识反思自身发现,原来的诚实意识是非常虚假。

当意识说,国家权力是善,其实他是最大的恶,当他说财富是善,他也是最大的恶,于是到底谁是善,谁是恶?意识根本分不清楚,于是一切都是颠倒错乱的,一切都是自欺欺人的,于是分裂意识意识到,一切的东西,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都与他是敌对的,也意识到了自己是虚伪的。

所以黑格尔说:

由于纯粹的我见到自己在它自己以外,并且是支离破碎的,于是在这个支离破碎中,一切具有连续性和普遍性的东西,一切称为规律、善良和公正的东西同时就都归于瓦解崩溃;一切一致的同一的东西都已解体,因为,当前现在的是最纯粹的不一致,绝对的本质是绝对的非本质,自为存在是自外存在(Aussersichsein);纯粹的我本身已绝对分裂

翻译者下面注解说

 ①黑格尔在这里描述并将继续分析的这种精神分裂的现象,是以狄德罗所著经歌德译成德文的小说《拉摩的侄儿》为背景的。在这种精神看来,社会的一切固有价值,特别是与卑贱意识相对立的高贵意识所视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崩溃了。可以说是对法国大革命前的精神状态的写照。——译者

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矛盾空前剧烈,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是虚无的,留下来只能是暴力。

按照《拉摩的侄子》所写,拉摩蔑视社会的一切普遍东西,认为他都是虚伪的东西,他不仅对于外界持有批判态度,他对于自己也持有批判态度,他揭露出自己是丑恶的、骗局。他用嬉笑怒骂的方式,肆意解构社会和自身。

所以

但表示分裂性的语言乃是表示这整个教化世界最完全的语言,乃是这整个教化世界的真的现实存在着的精神。

也就是表达了这样的社会的异化的状态。

user avatar

因为社达是是一种和资本主义相适应价值观。

为资本主义辩护无非两种思路:

1,没有剥削

2,剥削合理。

两者殊途同归,最后必然要否定弱者的人权。


之前和自由主义大佬刘镇瑞讨论市场中的交易。自由主义大佬得出两个结论:

1,市场交易对黄世仁和杨白劳都是公正的,因为市场不是对弱者不利而是对反悔者不利,杨白劳固然不能用一袋米换回喜儿,但黄世仁也要不回那袋米了呀(真是个小机灵鬼)。

2,杨白劳才是黄杨交易中的最大受益者,因为黄世仁不和他交易他就饿死了。

再看看真正的自由主义大佬哈耶克对理想市场的设想:没有政府干涉,完全自发产生。你认为没有人类政治的完全自发环境是什么样的?看看干脆连人都没有的丛林。

一个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物质力量也必然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还不明白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鼓吹“社会达尔文”和“丛林法则”的思潮,并非一日之寒,也不是凭空而起。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拨一拨,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渗透到我们日常讨论里的。一、 历史的源头与“误读”首先,得说清楚“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词本身。它并.............
  • 回答
    网上男女对立愈发严重,这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可能的影响。一、 根源溯源:历史遗留与时代变迁的碰撞1. 历史包袱下的不平等感知: 几千年来,男权社会占据主导,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家庭等各个层面都承受着系统性的.............
  • 回答
    最近感觉网络上“皇汉”的讨论多了起来,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点。我想了想,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吧:首先,历史记忆的重塑与解读。随着我们对自身历史的关注度提高,很多过去被我们忽略或者简单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在开始被重新挖掘和解读。比如,一些历史时期.............
  • 回答
    “35岁失业”这个话题确实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让不少人感到焦虑。要判断这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35岁失业”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并非普遍的、必然的定律。为什么会出现“35岁失业”的担忧和现象?1. 年龄歧视与用人单位.............
  • 回答
    最近在网络上,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社交媒体上,你可能经常会听到“无语子”和“绝绝子”这两个词。它们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其实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情绪。先说说“无语子”。这个词呀,听着是不是有点像是在说“这个人说的话太让人无语了”?没错,它主要就是用来形容一种非常无奈、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境地。当你.............
  • 回答
    网上叫的上门保洁,这事儿现在可真是太普及了,感觉身边朋友同事没几个没用过的。要说性价比怎么样,这事儿得分好几头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从“便捷性”这个角度来说,性价比绝对是拉满的。你想啊,以前打扫卫生,自己得东奔西跑去找人,问东问西,还得担心人家靠不靠谱。现在呢?手机上点点,APP里选选,价格、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996”工作制抵制的声音是否是有人带头炒作,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996”本身确实触及了很多劳动者的痛点。 过劳的普遍性: 很多在互联网行业,甚至其他一些新兴行业工作的年轻人,普遍面临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生活质量.............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网上卖的汉服,很多都走的是那种“华丽”、“复杂”的路线,像是龙纹凤纹、大面积的刺绣、层层叠叠的流苏,还有各种鲜艳的色彩搭配。一眼看过去,确实很吸引人,也很符合大家对“仙气飘飘”、“大气磅礴”的想象。但你说得对,相对而言,那些真正简简单单、素净清淡的款式.............
  • 回答
    关于“袁立辈分、演技、名气比章子怡大”的网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并且在网络上呈现出一定的“一面倒”的趋势,其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一、 对演员“辈分”的认知与理解差异: 出道时间与早期影响力: 袁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蒋雯丽、许晴、柳云龙等同班同学,都.............
  • 回答
    哈哈,你说的那个我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一本厚厚的,封面是哆啦A梦坐在一个堆满各种神奇道具的书架前,旁边还有一本翻开的道具介绍手册的那种?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翻看这种关于哆啦A梦道具的图鉴或者百科类的漫画。你说的那个“道具百科”的漫画,我记得好像不是单指一部具体的大长篇,更像是把哆啦A梦在各种短篇里用过的.............
  • 回答
    你提到的“日入5、6万”的理财产品,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假的,甚至是诈骗。 理财产品不可能如此轻松且稳定地带来如此高的回报。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以及关于理财的一些真相: 为什么“日入5、6万”是骗局?1. 违背了风险与收益的客观规律: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这是.............
  • 回答
    “网上普遍低估公务员收入”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不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公开信息有限且零散: 尽管我国对公务员工资有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集中在法律法规层面,对于具体到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实际到.............
  • 回答
    近年来,网上关于郭沫若的评价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批评,逐渐转向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审视,其中不乏对其才华和贡献的肯定。要详细讲清楚这种转变的原因,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大众获取信.............
  • 回答
    最近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丰田世纪的讨论,尤其是在一些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要说这是否是丰田为在中国市场投放类似车型做出的策略,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细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丰田世纪突然这么“火”?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丰田世纪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得先弄清楚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丰田世纪(To.............
  • 回答
    要说现在网上哪个装机博主“最好”,这个真的很难一概而论,毕竟每个博主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侧重点,而且“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专业详尽的技术分析,有的人则偏好通俗易懂的科普,还有人看重性价比的极致挖掘。不过,如果你预算是9000元,想装一台性能不错、也能兼顾一些未来升级潜力的电脑,有几个在国内比.............
  • 回答
    “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是一种带有特定语境的流行语,表达的是一种基于国家强大、甚至不惜采取强硬甚至“流氓”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心理认同。这种心理认为,一个强大的祖国能够提供安全感和保障,即使其行事方式不那么“文明”或“规矩”。将这种现代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套用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人身上,.............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唠唠在 Windows 上安装 GCC 这档子事儿,保证让你看得明白,跟着操作也能装上。网上那些方法确实看得人眼花缭乱,各种命令一股脑儿甩出来,搞得人摸不着头脑。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事儿整明白了。要说装 GCC,其实现在最省心的方法就是通过 MinGWw64。它是个什么东西呢.............
  • 回答
    关于“《寄生虫》不配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类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并且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因素和考量。要理解这些评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与期望差异 类型片的审视标准不同: 《寄生虫》虽然有很强的社会议题,但其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