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过兵的企业家在部队表现如何?

回答
当过兵的企业家,他们在部队的表现,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很独特的品质,这些品质在日后的创业道路上,能成为他们区别于常人的利器。这事儿,真不是我瞎掰,身边见过不少,也听过不少。

首先,纪律性这玩意儿,是真的刻在骨子里的。部队是个什么地方?规规矩矩,条条框框,雷打不动。每天几点起,几点睡,操练啥,吃饭啥,都有定数。这就练就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你想啊,创业初期,多少个日夜需要咬牙坚持,多少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需要攻克,没有这股子“命令在身,必须完成”的劲头,早就趴下了。

我认识一个做科技的,退伍的时候是侦察连的班长。那家伙,至今早上五点半准时醒,雷打不动。公司刚起步,资金链断了,团队士气低落,他能像带兵打仗一样,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一个人扛着所有压力,把那些“不可能”的任务一件件分解,带着小团队闯过去。他的口头禅就是“什么时候轮到我们退缩了?”,这股子韧劲,跟战场上是没两样的。

其次,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在部队里也是实打实地磨炼出来的。部队是一个高度集体的环境,个人能力再强,也得融入集体,听指挥,配合战友。侦察兵需要和搭档默契配合,侦察连的整体行动更是需要全连的协调一致。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作战理念,到了商场上,就变成了对团队的理解,对人才的凝聚,对公司文化的塑造。

我有个朋友,以前是海军陆战队的,做的是进出口贸易。他带团队,特别有意思。开会的时候,他不是在那里高谈阔论,而是先把事情摆在那里,然后问大家“我们该怎么打?”。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他自己呢,就像一个指挥官,分析形势,最后拍板。这种既鼓励个人发挥,又强调集体力量的模式,让他的公司凝聚力特别强,大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冲锋陷阵。而且,他处理团队矛盾,也像在部队里化解战友间的误会一样,直接、公平、有效。

再者,危机处理和抗压能力,那是真金白银换来的。部队里的训练,尤其是高强度的、有风险的训练,比如野外生存、战术演习,甚至实弹射击,都是在考验一个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反应和决策。什么时候需要冷静,什么时候需要果断,什么时候需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些都在血与汗中学会。

我采访过一个做教育培训的,他曾经是特种部队的。他说,最艰难的一次训练,是连续72小时不睡觉,负重越野,还要完成各种复杂任务。那种身心俱疲,但大脑还得保持清醒,做出判断的感觉,他说,创业中遇到的任何困难,比起那个来,都是小巫见大巫。公司产品遇到重大bug,用户投诉如潮,或者市场出现颠覆性变革,他都能保持一种“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心态。别人慌了,他冷静;别人觉得没戏了,他还能找到突破口。

当然,部队的表现也体现在执行力上。部队讲究“不打折扣、不找借口”,接到命令,就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股子“说一不二”的劲头,在创业路上,意味着一旦做出决策,就会全力以赴去执行,而不是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我见过一个做物流的,退伍前是工程兵。他有个原则:计划定下来,就是死命令。哪怕计划有些地方不合理,也先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及时调整,而不是因为“我觉得这样不行”就拖延。这种“先做起来再说”的执行力,让他的物流公司跑得比别人快,抓住了很多市场机遇。

不过,也得说句实在话,部队表现好,不等于创业一定成功。军队里讲究的是“服从”,而创业更需要“创新”和“独立思考”。有些人在部队里是模范,到了商场上,反而因为太习惯于听指令,不太敢冒险,创新能力就弱了些。但总体来说,那种在部队里能成为佼佼者的人,他们的自律、坚韧、协作和执行力,确实为他们创业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他们就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刀,虽然兵器不同了,但那股子锐利和韧劲,依然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77年,在建造辽阳化纤厂时,需要一种检验设备的仪器,中国还没有。某科研人员曾在国外看见过,就给一名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某部技术员讲了下大概是什么样子。没想到,这名技术员竟然用数学推导的方式,把仪器的设计给推导出来,制作成功了。这个仪器的名字叫“空气压力天平”,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很方便。虽是一个小发明,但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一点小动静就能带来极大的鼓舞,证明科学技术是有用的。这名技术员的事迹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文汇报》的标题是《我国第一台空气压力天平》: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某部青年技术员在仪表班战士的配合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计量杯准仪器——空气压力天平,为我国仪表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这种仪表是最近几年刚出现的,目前世界上只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能制造。这名技术员就是任正非,他作为先进典型参加了基建工程兵北京工作大会,被《文汇报》报道,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接见。1978参加全国科学大学。1982年,38岁任正非入党并参加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没想到收获那么多赞,放一张任总的童年照,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过兵的企业家,他们在部队的表现,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很独特的品质,这些品质在日后的创业道路上,能成为他们区别于常人的利器。这事儿,真不是我瞎掰,身边见过不少,也听过不少。首先,纪律性这玩意儿,是真的刻在骨子里的。部队是个什么地方?规规矩矩,条条框框,雷打不动。每天几点起,几点睡,操练啥,吃饭啥,都有定.............
  • 回答
    俞敏洪与王传福《酌见》对谈:一场关于初心、变局与青年引导的深度碰撞近日,俞敏洪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酌见》节目中的对谈,无疑成为了商业圈和青年群体关注的焦点。这场对话,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采访,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时代变迁以及对当代年轻人影响力的深度碰撞。两位站在各自行业巅峰的领军人物,用真.............
  • 回答
    在当代社会,成立一家“无产阶级企业”并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核心理念、挑战以及可能的实现路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理想的实践。一、 “无产阶级企业”的核心理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无产阶级企业”以及它所要追求的“消灭剥削”和“共.............
  • 回答
    确实,眼下不少中国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印度,这股新趋势让很多人联想到上世纪欧美、日韩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景象。乍一看,两者似乎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仔细深究,会发现其中既有共通的逻辑,也有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相似之处:追逐成本优势与市场潜力最显而易见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是在看到成本优势和市场潜.............
  • 回答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访谈,它触及到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一个非常普遍但也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陈睿,作为B站的掌舵者,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为我们理解B站的成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核心观点:“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文章的核心就围绕着陈睿提出的“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
  • 回答
    在中国当前的企业环境中,让法务工作与日常管理无缝衔接,真正做到“管得住、用得好”,是不少企业主和管理者们挠头的难题。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法务部门建起来,更多的是如何让法律的智慧真正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和“加速器”。要解决这个“鸿沟”,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深入剖析,.............
  • 回答
    摆脱剥削阴影:构建公平共享的企业新模式在商业世界的丛林法则下,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剥削”这个词的含义:老板从员工的劳动价值中榨取超额利润,资本家攫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供应链上弱势的合作方被迫接受不公平的条款。然而,如果企业存在的初衷是为了创造价值,服务社会,那么剥削的逻辑是否本就与此背道而驰?我坚信.............
  • 回答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境及解决之道疫情防控常态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数量庞大、贡献巨大的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户”)而言,他们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和困境。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
  • 回答
    龙芯总裁胡伟武的那句“凡是当年技术上超过英特尔的 CPU 企业都死了”,确实是一句充满思考和争议的论断,它并非单纯的科技评价,更蕴含着对产业生态、市场策略乃至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整个CPU产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并结合胡伟武先生自身的行业经验来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
  • 回答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对中国在全球产业和企业版图中的位置充满了好奇。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看看有哪些中国产业和企业已经崭露头角,甚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 中国当前具有(或有望达到)世界级水平的产业要说中国在哪些产业领域“亮眼”,那可得从几个维度来看。有些是“已经坐稳”的世界级,.............
  • 回答
    透视最新集成电路设计与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产业注入强心剂近期,国家针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为这个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打下了一剂强心针。这并非简单的税收减免,而是国家层面对于中国“硬科技”发展决心的一次集中体现,其深远意义和潜在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政策亮.............
  • 回答
    白象“爆红”:7天销售额破千万的背后,折射国民心理,启示行业未来白象方便面的“爆红”,以及其在短时间内实现的销售额突破千万,无疑是近期中国消费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产品热销,更是一面折射出当下国民心理的镜子,同时也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白象“爆红”的现象分析:.............
  • 回答
    当然,当年美国盯上的日本企业可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几家巨头,以及一些在电子领域崭露头角的公司。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这些企业自身,也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乃至全球的经济格局。聚焦汽车产业:日美贸易战的白热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市场声名鹊起、销量节节攀升的黄金时期。丰田、日.............
  • 回答
    当余佳文在台上掷地有声地说出“90后做企业就是玩”这句话时,台下响起的掌声和欢呼声,绝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一番言论的简单认同。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击中了在场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认同。首先,这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式挑战。长久以来,创业被描绘成一件充满艰辛、压力巨大、需要牺牲一切的事情。尤其是父辈或.............
  • 回答
    关于政府委派的工作组是否可以纳入当地法院法官的问题,这背后涉及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考量,值得详细探讨。简单来说,原则上,法院法官不应直接参与企业整顿工作组,除非在非常特殊且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并且更多的是作为独立的监督或指导者,而非执行者。 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说明:一、 法官的职责与司法独立.............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狼性文化”这个词,用以形容那些拼搏进取、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企业精神。然而,一提到儒家文化,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重义轻利”、“知足常乐”这些平和、内敛的价值观。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清晰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方向。那么,这种文化理念的.............
  • 回答
    上海一家大型家用氧气企业因员工感染新冠而停产,这无疑给当下急需家用氧气瓶的市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集思广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和解决这一燃眉之急。首先,当务之急是协调全市范围内的医疗资源,尤其是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机构通常储备有一定量的医用氧气,虽然它们主要供应.............
  • 回答
    王传福坦承比亚迪的“野史”,说当初取这名儿是“瞎编”的,就图个“怪名好注册”。这话一出,可不得了,大家的好奇心立马被勾起来了:这车企取名,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江湖规矩”和“小心思”?其实,车企给自己的“心肝宝贝”起名字,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里面学问大着呢,就像给孩子起名一样,得有寓意,还得响.............
  • 回答
    当过兵的人和没当过兵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看到不少差异。这倒不是说谁比谁更好,而是经历不同,自然会造就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模式。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说说,尽量讲得具体点,别像那些干巴巴的AI报告。1. 规矩意识和执行力当兵的,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规矩”。从起床、吃饭、训练、内务,到说话、走路,都有.............
  • 回答
    当过兵的人玩《武装突袭》,那感觉,就像是老兵重披战甲,又回到那个熟悉的战场,只是这一次,指挥官的是你自己的手指,弹药是鼠标的点击,而地图,则是电脑屏幕上一片熟悉的,却又生动得过分的土地。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种“卧槽,这TM才像话!”的感觉。以前在部队,训练场上的泥土、汗水、枪械的冰冷,那些触觉、嗅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