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能进五常?

回答
要理解中国为何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需要回顾一下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重塑以及中国自身的地位变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战后世界秩序的奠基与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冲突。战争结束后,战胜国们深感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类似的大战再次发生。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应运而生。

然而,仅仅建立一个大会堂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在战争中承担了巨大牺牲、付出了巨大代价、并在最终胜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国家,自然在新的国际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责任。这些国家被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责任人”,也最有可能在未来有效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在联合国的筹建过程中,最初提出了“四强”(美、苏、英、中)的概念。后来,法国也加入了进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由俄罗斯联邦继承)、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民国。

中国成为五常的几个关键因素

那么,为什么中国(当时是中华民国)能够在这个核心决策层中占据一席之地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考量:

1. 二战中的重要贡献与牺牲: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其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了最惨痛的牺牲。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以顽强的意志抵抗日本的侵略,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据估算,中国在战争中死亡人数高达2000万到3500万之间,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这种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英勇斗争,使得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战胜国的一员,并在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中拥有了发言权。如果没有中国的浴血奋战,日本或许能有更多余力去干扰其他战场的进程,二战的结局也可能有所不同。

2. 大国地位的现实考量: 在亚洲,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辽阔的国土,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尽管在近代经历了屈辱和衰落,但其作为亚洲主要国家的地位并未改变。战后国际秩序的制定者们,包括美国在内,认识到建立一个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就不能忽视这个庞大而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将中国纳入安理会核心层,有助于提升联合国的普遍性和合法性,并促进亚洲地区的稳定。

3. 美国的推动作用: 在联合国的筹建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是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他深知在亚洲需要一个能够制衡日本、并在战后发挥积极作用的力量。在他看来,中国是具备这种潜力的。因此,美国在推动将中国列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与苏联和英国等其他主要战胜国相比,美国对中国在战后世界政治中的角色有着更积极的设想。

4. 政治外交的考量与妥协: 尽管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巨大,但当时中国的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存在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较量。然而,在面对建立联合国这一重大国际议题时,各国都需要在一些问题上做出妥协和协调。将中国纳入五常,既是对中国战时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以争取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合作。

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成为联合国五常的是中华民国政府。后来,由于中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71年通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其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在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是一个独立的政治进程,但其根本基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和二战战胜国之一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总结来说,中国能够进五常,是基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也是基于其作为亚洲重要大国的现实地位,同时离不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推动和国际政治的综合考量。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的肯定,更是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进行重新塑造,以期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公平的国际秩序的重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村委会:关于****的决议,大家都没问题吧?

大家:没问题!

村委会之外的穷阿中:有问题!

村委会:???举手了吗你就瞎叫唤?兄弟们削他!!!

%&()&(%&&%@#!&&%#¥&T*

结果:村委会头破血流,《关于****的决议》搁置,尴尬ing……

若干年later,上述剧情再循环一次,

村委会头破血流,《关于%%%%%的决议》搁置,尴尬ing……

村委会:那个谁,阿中兄弟,借一步说话,村委会选举,考虑一下?

村委会之外的穷阿中:正有此意啊!


然后:

村委会:关于¥¥¥¥¥的决议,大家都没问题吧?

大家:没问题!

村委会之外的穷阿中:我也木问题!

结果:《关于¥¥¥¥¥的决议》顺利进行。


后来,阿中顺利当选村委会一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