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教育部明晰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打电竞、开网店、自媒体属于就业?

回答
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的调整,将打电竞、开网店、做自媒体等纳入就业范畴,这无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也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次重要冲击和更新。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且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这是对新业态就业形式的“正名”和尊重。 过去,我们谈论就业,往往会联想到在企事业单位按部就班地上班,有稳定的薪资、社保和晋升通道。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增长,许多新的职业模式应运而生。打电竞,不仅仅是“玩游戏”,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包括职业选手、教练、直播、赛事运营、俱乐部管理等多个环节,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市场化运作。开网店,更是无数年轻人创业和实现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背后涉及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一系列专业技能。而自媒体,则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传播思想、甚至建立个人品牌的平台,其价值不容忽视。

将这些新兴职业纳入就业统计,首先是对这些劳动者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认可。过去,这些新兴职业的从业者,在统计上可能被归为“灵活就业”或更模糊的类别,甚至在求职时可能面临一些身份上的尴尬。现在,教育部将其明确界定为就业,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更正式的社会身份和认可,也更有利于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其次,这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就业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越来越少,灵活性、创造性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变得更为重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往往更能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并勇于尝试新的就业道路。如果就业统计指标依然固守陈规,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就业市场的现状,反而会限制和压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创新活力。将这些新兴业态纳入统计,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当前真实的就业图景,为政府制定更科学的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针对性的培训、创业扶持、社保对接等。

第三,这有助于纠正过去对“就业”的狭隘理解,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唯大公司、唯体制内”的就业偏好,认为只有进入知名企业或国有单位才算“体面”的就业。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比如大量毕业生涌向少数热门岗位,而新兴行业却面临人才短缺。将打电竞、开网店、做自媒体等明确为就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就业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价值的实现也是多维度的。重要的是劳动者是否在从事有意义的、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经济独立和社会价值。这种转变有助于缓解就业焦虑,鼓励毕业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将这些新兴职业纳入就业统计,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方面,如何确保统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是关键。对于打电竞选手、网店主、自媒体创作者等,他们的收入来源、工作时长、劳动关系等可能与传统雇佣关系有很大不同。如何界定“就业”的标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数据注水”或遗漏真实情况,需要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细化具体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例如,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经营活动,并具备一定自主性的,可以视为就业。

另一方面,如何保障这些新兴职业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被纳入就业统计,但这些从业者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职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仍面临一些困境。例如,很多网店主和自媒体运营者可能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存在断档或不足的情况。如何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清晰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是政策需要跟进的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教育部将打电竞、开网店、做自媒体等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尊重新兴职业、引导社会观念转变的积极举措。它不仅是对这些新兴就业形态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就业市场的一种适应和引领。我们应该支持并关注这项政策的落地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共同促进毕业生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就业。这不仅关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更关乎社会经济的活力与创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抄我们文章的人又变多了。

user avatar

不知大家还有印象没,前几年网上普遍嘲笑法国西班牙等国失业率高。尤其西班牙,年轻人失业率高达50%。现在还笑得出来吗?

人家好歹还有失业金,宁呢?真就要靠打电竞成为人上人咯?宁倒是给爷笑一个啊~

这种“自家房子塌了”的情况,也不是孤例。

前些年笑话日韩生育率低,转眼间自己的年轻人也绝育了。又笑话韩国财阀只手遮天,却对“南山必胜客”视而不见。这次幸亏老干妈是贵州地头蛇,否则早被麻花腾整死了。

我一直说,中国未来能成日韩这样,就非常不错了。这话真不是悲观主义,其实很乐观主义的。发达国家的毛病,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躲不掉,迟早都得轮一遍。

最后,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宣布成立知乎电竞战队,欢迎大家一起来吃鸡,为解决就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哟哟哟,我就随口提了一句电竞,想不到炸出这么多电竞少年啊?

关于电竞是不是青年的出路,请移步这个问题,我懒得跟诸位电竞天才费口舌:

user avatar

噫,好,我就业了!目前7500粉,好物推荐月入50元。感谢周源老板!

user avatar

去年到现在,原本我认为已经很危急了,已经可以到了倒逼蓝鹰的时候了。

但经过教育部这么一搞,我发现形势一片大好啊。

还能熬很久。

他们肯定比我懂,也肯定比你们懂,他们用了垃圾手段,就说明问题无足轻重。

因为你知道改定义其实对现实于事无补,我也知道,他们也知道。

但他们还是改了定义,说明实际上的问题他们觉得压根不影响大局,不补也行。

我不知道这个道理是不是比较明显了。



对于应届生,我只能说你们生在一个难熬的时刻……

70后爽翻,80后比你们好点。

不幸的是,你们毕业了而我们没退休。

更不幸的是,我们不光没退休,

我们当中还有很多鲤鱼精一个人要做五人份的工作,

而这些人只要两人份的钱……

悲!

路得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就业人口不捉急成热锅上的蚂蚁,就别指望《劳动法》txt转exe

继续熬吧。

user avatar

我高校毕业半年多,

家里着急给我讨对象,

隔壁的王媒婆,把我送到瑞幸咖啡店,

在那里等一个相亲的姑娘。


据王媒婆说,

这姑娘也是高校毕业生,

半年时间事业就做的很广,

巧了,我也涉足了很多个行当。

绝好的一个话题切入口,

虽然我俩都没拿offer,

统计学角度还是双双上了岗。

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实力匹配,户对门当。


“你主业做什么?”我问姑娘。

姑娘说她是群光商场某时装店的创始人,

我知道那家店面在负一层摆摊区,面积不足5平方。

我跟姑娘说,好巧,我是一家电商的创始人,

可以帮她在我刚注册的淘宝店卖衣裳。

姑娘对我很欣赏,

那一刻,我们之间擦出了第一丝亮眼的火光。


“你副业做什么?”我问姑娘,

姑娘低调的说,她是一名电竞选手,

她打开王者荣耀,向我展示了瑶妹的高光。

我跟姑娘说,巧了,我也是一名电竞选手。

咱们的副业也可以搞战略谈合作:

作为野王,我可以让她骑在我的脖子上,

所向披靡,驰骋赛场。

一局合作搞下来,我们对彼此更向往。


姑娘兴奋的告诉我,她还有一个产业要分享。

我把咖啡推一旁,专心致志听她讲。

她神秘兮兮告诉我,她是一个自媒体撰稿人,活跃在知乎上。

我莫名惊喜的告诉她,巧了,我也是一个自媒体撰稿人,也在知乎天天逛。

我们俩兴奋的同时打开客户端,让对方看看自己的关注和点赞量。

她崇拜的是战斗力旺盛的伯爵,

我敬仰的是大佐、勃勃和立党。

那一刻,我们忽然紧握着对方的双手,

答应明天就步入婚姻的殿堂。


毕竟两个人占着六个工作岗,婚后的生活有些忙,

需要每天都把心思和精力花在伟大的就业创业上。

早起的瑶妹骑在野王脖子上,野辅组合闯荡竞技场,

白天打开淘宝接接订单发快递,乐乐呵呵卖衣裳,

晚上夫妻俩变成撰稿人,捧着手机泡在知乎上。

我在热榜话题下键键政,她在情感话题下发扬女拳的思想。


不要问我们累不累,一切都为了挤在新时代的岗位上!



新段子。


user avatar

今年保就业压力大啊!

这都把平时不会用的招数都拿来用了,先有地摊经济,再有更改定义。

不过国外比我们压力更大,隔壁印度压力大到出门来碰瓷了,美国和英国各种甩锅,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种跳脚。有钱赚有饭吃有奔头,谁没事干搞这些。

今年能熬住就是胜利,放平心态就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