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和其他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做什么?

回答
埃及人砌筑金字塔的宏伟工程,跨越了数千年,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其他古老的文明也在各自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多彩乐章。要详细了解这段时期,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中国,正值夏朝晚期及商朝早期。

当埃及的工匠们在烈日下搬运巨石,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永恒的奇迹时,在中国,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王朝文明。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 公元前1600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虽然其存在至今仍是历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但考古发现已逐渐揭示其面貌。夏朝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和战争。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出现了阶级分化,夏朝君王拥有较大的权力,并建立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他们的建筑风格相对简单,主要以夯土技术为主,虽然无法与金字塔的规模相比,但已经展现出早期国家组织能力和工程技术。人们的生活以农业为主,同时进行畜牧、渔猎。此时的中国,先民们正在探索如何管理社会,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为后来的商朝奠定了基础。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此时,埃及的金字塔建造高峰期已经过去,但埃及文明仍在延续。商朝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土的司母戊鼎等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雄伟,足以代表当时世界级的青铜冶炼水平。他们的社会组织更加完善,拥有较为发达的官僚体系。商朝人信奉神灵,对祖先有强烈的崇拜,甲骨文就是他们用于占卜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信息。此时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也日益丰富,贸易逐渐发展,城市开始兴起,如殷墟遗址就展现了当时一座宏伟的都城面貌。商朝的文明发展,与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一样,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在组织能力、技术和精神信仰上的巨大成就。

在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及早期巴比伦时期正在蓬勃发展。

在尼罗河对岸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样生机勃勃。

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4500年 – 公元前1900年): 在埃及金字塔建造的早期,苏美尔人就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是城市的发明者,建立了如乌尔、乌鲁克等众多独立城邦,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神庙和统治者。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被刻在泥板上,记录了法律、文学、商业等信息。他们发展了复杂的灌溉系统,使得农业在干旱的地区得以繁荣。苏美尔人在数学、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发展了六十进制的计数法,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时间划分(一小时60分钟,一天24小时)。虽然苏美尔人没有建造石制金字塔,但他们建造了宏伟的“吉库拉塔”(Ziggurat),一种层层叠叠的阶梯状金字塔形神庙,是他们宗教信仰和城市中心的重要象征。

阿卡德帝国与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2334年 – 公元前1595年): 在苏美尔文明之后,阿卡德帝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随后巴比伦王国崛起,尤其是汉谟拉比时期(约公元前1792年 – 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在建筑、法律、商业、宗教等领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文明也在为后来的亚述、新巴比伦等文明奠定基础。

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正值鼎盛时期。

在遥远的东方,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另一个令人惊叹的古老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300年 – 公元前1300年): 在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盛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其辉煌的顶峰。这个文明以其高度规划的城市而闻名,如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城市拥有先进的排水系统、整齐的街道和标准化的砖块建筑。他们的房屋多为两层或三层,使用烤制砖块建造,显示出高超的建筑技艺。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宏伟的神庙或陵墓,但其城市规划的先进性足以证明其文明的组织力和技术水平。他们也可能拥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至今尚未完全破译。这个文明在商业贸易上也相当发达,与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有往来。他们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虽然与埃及截然不同,但同样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爱琴海地区,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正在兴起。

在地中海东部,古老的希腊文明正在孕育其早期的萌芽。

米诺斯文明(约公元前2700年 – 公元前1450年): 在克里特岛上,米诺斯人建立了一个繁荣的海上文明。他们以宏伟的宫殿建筑而闻名,如克诺索斯宫,这些宫殿装饰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自然景象、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米诺斯人拥有自己的文字(线形文字A),并发展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贸易网络。他们的文明充满活力,艺术风格独特,对后来的希腊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100年): 紧随米诺斯文明之后,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兴起,他们建立了坚固的城邦,以狮子门、宝藏之门等宏伟的石砌建筑为代表。迈锡尼人尚武,他们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他们也使用文字(线形文字B,一种早期希腊语的书写形式)。此时的希腊,虽然与埃及的金字塔时代在具体时间上有所交错,但其早期的文明发展,特别是建筑和组织能力,已经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其他地区,亦有各自的探索与发展。

欧洲: 在欧洲,巨石阵等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依然矗立,它们是当时人们宗教信仰和天文观测的体现,虽然其建造时间跨度很大,但其建造过程同样需要高度的组织和协作能力。各地也存在着不同的部落文化,人们依靠采集、渔猎和早期农业为生。

非洲其他地区: 在埃及之外的非洲大陆,虽然没有像金字塔那样标志性的巨大建筑,但许多地区也存在着早期的农业村落和部落社会,他们以各自的方式适应环境,发展生活。

总而言之,当埃及人投入到建造金字塔的巨大工程中时,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也并未停滞。它们在各自的土地上,以不同的方式,朝着不同的方向,却同样在探索着人类生存的意义,在积累着技术、知识和文化。中国的夏商王朝在青铜器时代的前沿探索,美索不达米亚在城市文明和文字的创造中前进,印度河流域的智慧在城市规划中闪耀,爱琴海地区则孕育着日后影响世界的希腊文明。每一个文明的探索,都是人类整体进步的基石,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这些古老文明的成就,就像不同色彩的丝线,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了人类文明的宏伟织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非我历史虚无,但是我对古文明仍一贯当做猎奇。
以西方汉学为例,研究一个仍然存在且举足轻重的文明都可以说研究的一塌糊涂。。。。。。
美国汉学在朝鲜战争后作为受到重视的显学,其结论坑了美国政府不知道多少次。那么冷门程度堪比朝鲜战争前汉学的埃及学和亚述学,其结论的光怪陆离程度,不难想象。。。。。。。


戴蒙德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兴衰成败>>一书中,用于解释格陵兰维京人社会为何占据大量篇幅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参考。从中窥见一下研究已知社会和未知社会之间的区别。也可以从中感受一下——西方人研究一个缺乏记录的西方社会尚且是多么的困难。


节选:格陵兰岛维京社会环境崩溃的悲剧和冰岛对生态环境的苦苦抗争,与复活节岛、芒阿雷瓦岛、阿纳萨兹、马雅以及其他前工业时期的人类社会所遭受的命运有相似之处。

然而,格陵兰岛和冰岛之所以能够使我们深入地了解这两个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和为何走向崩溃,是因为它们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特别是冰岛),虽然只是片言只字,但也比那些前工业时期的社会什么都没留下来得强。阿纳萨兹人不是死亡就是流落他乡,幸存下来的复活节岛民全都被外人同化,但是大部分现代冰岛人仍然是冰岛第一批移民的直接后代,即维京男子与他们的凯尔特妻子的子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的欧洲基督教社会是直接从维京人殖民的格陵兰岛和冰岛这些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发展而来,所以我们知道教堂的废墟、艺术和考古挖掘出来的工具具体为何物。比如,在格陵兰的赫瓦勒塞,我站在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建筑的西墙开口处,它大约建于公元1300年,凭借我对基督教堂的了解,马上意识到它是一座基督教堂,甚至与挪威艾德峡湾的教堂一模一样,而西墙的开口正像其他教堂一样是教堂的正门。相比之下,复活节岛石像的含义就不那么容易猜测了。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古埃及金字塔时代一般是指第三到第六王朝,即公元前2700一公元前2100年之间。

主要对应文献中中国的三皇五帝时代。

而在考古学中,对应的是龙山时代前期,即公元前2800一公元前2300年之间。



在文献学角度上,此时中国为原史时代,其具体事件已难考证。所以要对比这一时期,应当以考古为主。

从考古学上讲,龙山时代前期,中国已经出现了多个区域中心,各地方文化已经初步进入文明。

从下图可以看到,此时中国大地存在五个繁荣的区域。

陕北晋西的阿善文化,河南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长三角良渚文化,湖北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每个中心都有大量城邑。这其中良渚已经被国际考古大会公认为文明。其他区域在中国考古学界虽然偶有反对之声,但一般也认为是地方文明。下面这些都是有城墙或者有城壕的,与此相比,埃及的城墙发现不多,规模也并不比中国更大。


具体到感观上。首先我们看看,下面是两个建筑的对比,可以看到基本差距不大。




从建筑的占地面积上,埃及与中国差距也不大。




而奇观建筑,古埃及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巨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金字塔的功劳,记忆中目前大致发现了108座金字塔。不过大多数是下面红色箭头那种小型金字塔。而大金字塔于公元前26世纪修建,规模达到26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文明发展方向不同,大多数文明还在大建城墙。也有文明在修建奇观建筑,最典型就是良渚文明。良渚土筑金字塔也修建了一百来座,一般规模不大。也有如莫角山基址这样的超级建筑。莫角山基址达到228万立方米,建于公元前3000年,同时期还修建了工程量更大的良渚水利工程,比金字塔时代早了300年左右,应该说不适合在此时对比,而此后良渚建筑规模缩小,没有如此规模的工程了。




下图是莫角山,金字塔的大致对比

良渚中晚期,还修建了寺敦遗址,规模也非常可观,高达20米,直径100米,非常宏伟。下图是良渚各建筑的大致示意图。

最后,从文明面积上对比,埃及3.37万平方公里,良渚3.65万平方公里,应该说不相伯仲。而中国其他区域文明就更加大了。




最后,埃及人修金字塔时中国在干嘛?

中国和埃及人干一样的事,良渚可能已经基本统一,修各种大型工程。石家河和陕北还在各种战争,各种修建城墙,正在走向区域大一统。中原和山东目前资料少,尚不清楚情况。

zhihu.com/question/6766

zhihu.com/question/6679

zhihu.com/question/5738

zhihu.com/question/4943

user avatar

之前的一个回答链接:

先说美洲,这时候坐落于安第斯山没的南美洲有一个叫做卡拉尔的古城

古城高台建筑一角

这个可以说是新大陆最早的文明了,他们最大的一个建筑,高18米,方近百米。


再看看古埃及,也就是非洲大陆

埃及金字塔有很多上个世纪吹出来的“神奇之处”,比如刀插不进去,但是,恰好知乎里有位很有实践精神的朋友去试了试,如上图。。。

也许上个世纪,用来插金字塔的刀,是这把吧:

还是看看古埃及的考古学者怎么说的吧:



就是这样


再看看欧洲,他们有一个基克拉迪斯文化(前2900年至前2100年)的酋邦,不过他们认为这算是文明,其文明程度大概不会高于7至6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这个酋邦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喜欢玩儿石头雕刻,不过,我们刻的是玉,他们刻的是人


当然,位于英国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巨石阵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开始了巨石阵的第一阶段的修建。人们先挖了一道环形旱沟,在沟的外侧斜置了一块石块,在环沟内侧,修建了一些土坛,坛中有56个土坑。蓝砂岩派成的两个圆圈,是巨石阵的雏形。
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900年,人们修建了通往石柱群中央部位的道路,又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巨石阵,形成了夏至观日出的轴线。人们以巨石作柱,上卧一巨石作楣,构成直径30米左右的圆圈。圆圈内是呈马蹄形的巨石牌坊。
其后的500年间,人们不厌其烦地多次重新排列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


再看看位于中东的人们在干什么

这个时期,一个叫萨尔贡的人,他从基什发家篡位,东征西战,打败了很多国家,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可谓是功勋卓著。这段时间的中东流行修建塔庙建筑,如下(图片来源见水印标注)

这是乌鲁克的塔庙考古平面图

这是其复原图(可见国内考古复原图有多low)

这是白色的塔庙顶部建筑

解剖图

内部想象图

这是号称上古第一大城(实际上良渚古城比它大)的乌鲁克古城

在此后的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他们修建了著名的月神塔——乌尔神塔,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塔,已经被修复得“无比精美”了,因为它没被修复之前,和中国古代的建筑一样,是个大土台。。。(再次嘲讽中国古建筑复原图一次)

这是其进化历程


下面,我们看看南亚,也就是古印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叫它古印度,但实际上,它的核心地区却在巴基斯坦)一般所说的古印度,也就是考古学上的“哈拉巴文化”(区别于现代印度人的恒河文明),其最大古城摩亨佐达罗达到250万平方米的面积。

这是古城远眺,名叫摩亨佐达罗古城,它与哈拉巴古城是古印度文明的双子星,也是上古城市里“城市化”最彻底的城市之一!

其狭小的街道甚至会设置路灯杆,可见4千年前的达罗毗荼人(非现代印度人)是会过夜生活的啊!

他们修建了大型的蓄水池,用以提供城市用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杂蓄水系统之一了!

城市内还有砖砌的水井

有专门设置的阴沟排水

甚至有大型的公共浴池,爽歪歪啊!现代印度人为什么就不爱干净呢。。。大浴池是一个砖砌的大水池,包围在一片公共建筑的中央,长12米,宽7米,深2.4米,有沥青作为防水材料,浴池附近有供水水井,并有排水沟。

这是其出土的人像,跳舞的女孩和国王像

这是古印度的一种单辕牛车,古城还出土了许多的带有刻画符号的印章,虽然无法破译,但许多考古学家认为那是一种文字。


再往东,自然就是中国了,其实在西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文化,比如可能是古羌人的文化遗存:小河文化,但我们直接跳过,说一些比较出名的,自西向东,先说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城市群:

这些古城持续时间从4800跨越到4000年前,都在成都平原上打转,就没有出去过,原因就是,四川,除了成都市是个平原,其他地方几乎都是丘陵和山区,所以,成都也成为了中国境内,城址不变保持得最久的城市!








三星堆聚落也是从4千多年前,与这些古城同步发展起来的,只是在公元前2000年为分界线,之后,它才后来居上!


说完西南,说说西北,这是距今6至5千年前,马家窑文化的餐具,没错,你没看错,刀叉勺!

刀叉勺,是我们的祖先率先使用的!


这是4千年前的齐家文化出土的刀叉勺!

这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马家窑的青铜刀,与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也就是中东的青铜器,时代是相当的,都是距今4750年左右。


然后是惊人难以置信的古城,石峁古城,面积达425万平方米,大小和中东的和乌鲁克古城差不多。

上图是谷歌地图里的石峁古城皇城台地点,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多层护城墙,其落差达到70多米。

城墙一角

历经4300多年,护墙已经坍塌

石峁古城,发现了最早的翁城、墩台、角楼、阙楼、眺望塔、纴木等,改变了“这些设施最早出现在汉朝”的看法!

墙基底部,隔一段距离,就会埋下24个大部分是女性的头颅,表示着古人可能对24节气的一定人知!

最早的起稿线画作,也是壁画遗迹(但不是最早的壁画,因为5300多年前,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有更早的壁画出土)

石峁遗址出土的石范,用来制作青铜刀,右下角是出土的青铜刀,有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的大量青铜遗迹,认为石峁遗址所处的4000年前,中国其实已经踏入了“青铜时代”

石头房子

皇城台贵族居住区

皇城台顶部,有大型的宫殿遗址,还有大型的池园遗址,比起古印度的公共浴池来说,这更有难度,因为这个水池距离台下有几十上百米高,光运水上去就是一项巨大工程。

皇城台东北部古城城墙

墙体里,出现大量菱形的眼睛石砖

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头人


甚至还有玉人



还出土了鳄鱼、鸵鸟的遗骸,说明石峁古城的国王,曾经饲养过来自南方的生物,这也为古代文明的贸易提供了线索。(古埃及出土过3千年前的丝绸,证明了东西方交流远早于秦汉时期)石峁古城还出土了板瓦,说明至少4千年前,中国人的房子就有瓦了!就连二里头遗址也出土过大量瓦片(所以,那些吐槽夏朝宫殿复原图的,这个锅,应该复原者门背啊)


往南走,就是陶寺遗址了

陶寺古城也极其巨大,面积达到了290万平方米,年代从4500年前持续到1900年前

陶寺遗址贫民墓葬里出土的红铜铃

青铜器,疑似太阳崇拜的产物

陶寺遗址有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上古观象台,可以准确地测定节气,指导生活生产!

陶寺遗址的石灰窑遗址!

古城平面图

陶寺遗址晚期陶器扁壶上,出现疑似文字的符号,是用毛笔朱书的!


这是一个鼍鼓,虽然它看上去很小,但其实它跟一个人差不多高!

陶寺文化早期,它的五座王级大墓都是未受到恶意盗掘的,中期发生了一次平稳的王权过度,早期国王血亲将王位让与了另一个家族!

而到了晚期,则发生了一次政 权更迭,手工业者发生暴 动,推翻了国王,盗掘了他们的陵墓,及其的暴力和血腥,其中,出土了一具50来岁的女性尸体,她的下体被一根牛角刺穿!

但,陶寺,也是中国礼乐文明的开端,它开始使用一些后世出现的乐器,比如特磬,如上图(甲骨文的“石”字,就是照着这个东西来象形的)


而中原地区,也出现了一群一群的古城,其中,不得不说一下保存完好的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它的城墙残高还有16米多,差不多5层楼高了,而且三面城墙依然完好

如图

其城墙采用小块版筑技术,同样的技术,可能被陶寺文化的人用来修建了著名的观象台。古城寨这种高筑墙的方式,很可能是跟防洪有关,这也侧面地印证了传说中的大洪水

夯筑城墙

龙山时代的古城,就是今后时代古城的幼年阶段,并且逐渐兴起了“方城”的修建,其中,河南新密平粮台古城,当属方城中,最方的一个


古城寨的陶鼎,和后来二里头的陶鼎对比

二里头陶鼎

二里头陶方鼎

平粮台古城,城址面积不大,仅3.4万平方米,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正方形古城

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下水管道

古人是不是很厉害啊?


在江汉平原,其实还有从屈家岭时期到夏早期的城市群,其中比较出名的,如下图:石家河遗址!还有江汉平原上最早的祭坛遗址——印信台

类似的古城,在中原地区可以说是一大把,而且动不动就上百万平方米,十分巨大,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最后,我们看看东南,这里有一个刚刚被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认定为“中国5千年前的文明”的遗址,他就是良渚文化遗址

他的城圈,只有通过卫星成像才能纵观全貌

文化内部,是一个由神权统一起来的古国,其统治范围甚至略微超过古埃及,略微小于一千年后的二里头时代的王朝统治范围。

古国内部政 权统一,且纽带清晰。他们喜欢修建高台建筑,他们修建的祭坛、陵墓、台榭,被后世考古学家称为“土筑金字塔群”,上图瑶山祭坛

瑶山祭坛

古城沙盘

古城DEM数字成像地图,古城面积达800万平方米,是当之无愧的上古时代世界最大的古城,在它落成后,又过了2000多年,才被公元前1600年商朝人修建的郑州商城超越!

他们信奉单一神:神人兽面纹,并通过玉琮体现王权

考察良渚遗址中的科林伦福儒

国王与王后的墓葬



寺墩遗址的中心祭坛,直径达100米,高25米,体量堪比晚它3000年的汉朝杜陵封土!是当之无愧的“土筑金字塔”

曾几何时(如图),外国人,一直只承认我们仅有2800年的文明长度,而如今,日益更新的考古资料,证明了古人的记载,并没有多少误差!五千年的文明,并不虚假!

寺墩土筑金字塔——祭坛远眺

圩墩遗址出土陶人!


这大概就是埃及人修金字塔的时候,其他地方的人的情况!由于中国的面积几乎等同于欧洲大小,所以,中国的古遗址实在是有点多!

user avatar

第一座金字塔破土动工的公元前27世纪中叶,诺亚100多年后才开始建造方舟,女娲还没有炼石补天,此时黄帝的父亲少典大约刚刚成年,风姓部落的神农氏不小心吃了棵毒草,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开始流传,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学会了冶炼青铜,创世纪才进行到Chapter5。人类的先民都在为了生存正在和大自然殊死搏斗,4700多年后的今天,埃及文明等诸多古文明已经湮灭许久,我们在回顾这段艰难的历史,佩服先民之辉煌时,亦当了解身处渺茫宇宙中,我们的情况并不比洪荒之时好多少,与君共勉。

user avatar

我们不是朝鲜族,是汉族,没必要声嘶力竭地辩解什么,更没必要牵强附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埃及是伟大的文明,金字塔建造时,我们可能才刚刚开始使用甲骨文,也可能还在茹毛饮血。

user avatar

题主这个问题是2014年提的,现在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埃及人修金字塔时,中国人在做什么?中国考古的进展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古埃及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的金子塔作为法老的坟墓,修建于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

以前,大家认为中华文明应该从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代算起,埃及人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还处于黄帝的传说时期,没有考古实物做支撑。

但是,在2007年,中国考古发现了良渚古城。良渚古城建于公元前3300年,拥有水利系统、分等级墓葬、祭坛、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器,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文明是与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同时代诞生的。

古埃及人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建造了良渚古城及外围的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是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良渚人住的地方,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降雨季节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来,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为了保护自己,必须建水坝,堵住洪水。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图为第7段水坝——老虎岭坝体航拍图。由此可见,水坝系统工程量巨大,没有强大实力和组织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玉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良渚文明除了修水坝,也创造了灿烂的玉文化。

图为良渚古城出土的玉琮,有一期的《国家宝藏》里有这件文物。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

图为良渚墓葬中的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大家戴的平安扣就是脱胎于玉璧。

图为良渚文明的玉钺。

图为良渚石钺上的刻画符号,具有早期文字的特征。

玉钺在殷商至周王朝时代仍然沿用。下图为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钺。

下图为良渚的龙首玉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埃及人砌筑金字塔的宏伟工程,跨越了数千年,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其他古老的文明也在各自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多彩乐章。要详细了解这段时期,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正值夏朝晚期及商朝早期。当埃及的工匠们在烈日下搬运巨石,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永恒的奇迹时,在中.............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了不同国家法律上的差异。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法律是属地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埃及是个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国家,这点毋庸置疑。如果一个人在埃及合法地娶了多个妻子,那么在埃及本国,他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当他带着这些妻子.............
  • 回答
    近期,埃及飞往中国的两架航班共计108人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一消息无疑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应对境外疫情输入方面仍需保持高度警惕。针对入境人员的防控,除了现有的核酸检测,我们还有一系列更为细致和多层次的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一、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提高筛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增加检测频次和种类: .............
  • 回答
    关于埃博拉病毒在中国爆发是否会导致“一波带走”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严峻且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用夸张的词语来概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埃博拉病毒的特性及其传播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埃博拉病毒是什么。它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致死率极高,但.............
  • 回答
    埃及军方在埃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深远且复杂。以下是对埃及军方角色的详细阐述:一、 历史角色与权力根基: 民族主义的象征与解放者: 埃及军方在埃及近现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1952年推翻君主制并建立共和国的“自由军官组织”革命中。这场革命将军方推上了国.............
  • 回答
    在《刺客信条》系列探寻古老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继埃及的宏伟金字塔和希腊的辉煌神话之后,下一站的风景会是哪里,这个问题无疑牵动着无数玩家的心弦。如果让我来猜想,我个人非常倾向于将目光投向那个同样拥有辉煌历史、神秘传说和独特魅力的文明——古罗马的鼎盛时期。为什么是古罗马?让我来细细道来。首先,历史的连续.............
  • 回答
    踏足埃及的土地,你会立刻被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所包围。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体验,夹杂着历史的厚重、市井的喧嚣、以及阳光赋予的炙热。在这里生活,就像是穿越时空,在过去与现在之间不断跳跃。清晨的呼唤与市场的脉搏埃及的早晨,常常伴随着清真寺传出的悠扬的宣礼声。这声音从高耸的宣礼塔传出,穿透薄雾,唤醒沉.............
  • 回答
    在埃及留学,那绝对是一段让你终生难忘的经历。这不像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参加一个短期培训,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对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的深度碰撞。首先,是那个无与伦比的“古老”氛围。 你随便走在开罗的街头,抬头就能看到几千年前的建筑遗迹。我记得第一次去吉萨金字塔区,站在巨大的石块面前,那种历史的.............
  • 回答
    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在古埃及曾是如此重要,简直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之一。它不仅是书写材料,还被用来造纸、造船、制作绳索、席子,甚至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这样一种曾经遍布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怎么会一度在埃及本土消失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故事,并非.............
  • 回答
    最近埃及在国际舞台上确实是话题度很高,你听到“埃及牛逼”的说法,多半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经济的强劲复苏与发展潜力 GDP增长显著: 埃及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可以说是步子迈得很大,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比较健康的水平。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包括政府的大力投资、私营部门的活跃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加.............
  • 回答
    说起埃及棉,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它那如丝般的光泽、无与伦比的柔软和卓越的耐用性。确实,在众多纺织品原料中,埃及棉(尤其是以吉萨Giza系列为代表的品种)拥有自己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优势,这让它在市场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你可能也注意到,即便是“埃及棉”这个名字,在价格上也能玩出花.............
  • 回答
    失去埃及,对于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而言,无疑是砍断了它的一条重要经济命脉。埃及,自罗马帝国时期以来,就是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粮仓,其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出产的小麦,不仅养活了帝国东部的大部分人口,更是支撑其庞大军队和宫廷运转的关键。所以,当伊斯兰哈里发国在七世纪中叶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取埃及后,拜占庭帝国的粮.............
  • 回答
    在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广场(今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中心,巍然屹立着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令人惊叹的是,尽管这座方尖碑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饱经风霜,其表面却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刚从尼罗河畔的采石场运来。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这座埃及方尖碑在伊斯坦布尔几乎没有留下明显的风化痕迹?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发展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简单来说,轰6在伊拉克和埃及早早退役,而在中国却能长期担当主力,这背后是三个国家对自身军事能力需求、技术基础以及国际环境判断的不同。我们得先把轰6这款飞机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看。轰6是中国基于苏联图16“獾”式中.............
  • 回答
    探寻古老回响:西方社会中的埃及学及其深远意义当提及古埃及,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金字塔的宏伟轮廓,那神秘的象形文字,以及那笼罩在法老陵墓中的永恒沉寂。然而,支撑这一切想象背后,是西方社会中一项独特而意义非凡的学科——埃及学。它并非仅仅是对遥远过去的一场学术猎奇,而是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哲学乃至人类.............
  • 回答
    埃及人对穆巴拉克的看法,就像他们的国家一样,复杂且充满分歧,绝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就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得把时间拨回到他长达三十年的统治,以及他下台后埃及社会经历的剧变。统治时期的“稳定”与“压迫”的双重奏:在穆巴拉克上台初期,许多埃及人将他视为稳定的象征。在萨达特总统遇刺后,埃及经历了一段.............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埃及历史研究的核心,也常常让许多对古文明充满好奇的人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能够建造出宏伟金字塔的伟大文明,却没有留下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史书”相媲美的详尽记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书写方式以及历史的传递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及人并非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是他们.............
  • 回答
    要说埃及人肥胖的“根本原因”,这事儿可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要真想弄明白,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咱们得聊聊饮食习惯的巨变。以前的埃及,大家吃什么?主要是接地气的、自己种的、相对健康的食物,比如蔬菜、豆类、全麦面包、还有一些鱼和肉。这些食物营养均衡,而且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但是.............
  • 回答
    现代埃及人的民族认同主要以“阿拉伯人”为核心,而非直接承袭古代的“古埃及人”身份。这一认知源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同时伴随着对古埃及文明的重新发现与文化重构。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现代埃及民族认同的核心:阿拉伯身份1. 语言与宗教的纽带 现代埃及人普遍以阿拉伯语为.............
  • 回答
    走在开罗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混合气息,车流嘈杂,人们步履匆匆。然而,偶尔抬头望向远处,你或许能瞥见一座现代化的清真寺,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们与隐藏在城市肌理中、历经沧桑的金字塔或神庙遗迹,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在这种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现埃及人对于他们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究竟怀有怎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