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埃及人5000年前就能修金字塔了,为什么没有像样的史书留下来?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埃及历史研究的核心,也常常让许多对古文明充满好奇的人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能够建造出宏伟金字塔的伟大文明,却没有留下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史书”相媲美的详尽记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书写方式以及历史的传递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及人并非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是他们留下的文字记录,与我们现代人对“史书”的定义有所不同,且其保存状况和解读难度也带来了挑战。

一、埃及的文字记录与“史书”的定义差异:

我们今天所说的“史书”,通常是指系统性地记录历史事件、人物、政治制度、社会变迁的编年体或纪传体著作。而古埃及留下的文字记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功能和侧重点与我们现代的史书有所区别:

宗教文本与神话: 这是古埃及文字记录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亡灵书》、《金字塔铭文》、《棺木铭文》、《太阳圣歌》等。它们记录了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宇宙观、神灵传说、祭祀仪式、来世观念等。这些记录是理解埃及人精神世界和文化根基的宝贵资料,但它们并不专注于记录世俗的政治事件。
王室法令、法令集与法律条文: 这些记录旨在规范社会秩序,保护王权,维护国家稳定。例如,一些碑铭上记载了国王发布的命令,或者对司法判决的描述。它们提供了关于法律体系和王室权威的信息,但同样不构成连贯的历史叙事。
墓葬铭文与个人传记: 许多贵族和官员在自己的墓穴中留下铭文,记录自己的生平、功绩、官职、家族成员以及对来世的祈愿。这些铭文虽然提供了大量个体信息和部分社会细节,但它们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侧重于歌颂和神化,而非客观的历史陈述。很多时候,这些“传记”更像是一种自我宣传和对永恒生命的期盼。
王名表(King List)和年代记(Annals): 这是最接近我们“史书”概念的记录形式,但它们通常非常简略。例如,例如都灵王纸就记载了埃及各王朝的法老及其统治年数,这对于建立年代学框架至关重要。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阿布辛贝神庙铭文》也记录了他的一些主要战役和功绩。然而,这些记录往往只是零散的事件罗列,缺乏背景分析和因果关系叙述。
文学作品: 例如一些故事、寓言、教谕文学,也包含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绘,但它们主要以文学目的为主,并非历史记录。

二、为何缺乏我们概念中的“像样史书”?

解释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古埃及文明的几个核心特征:

1. 宗教至上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 古埃及文明是一个高度宗教化的社会。法老不仅仅是世俗的统治者,更是神的化身或神的代表。国家运行的核心逻辑是维护玛阿特(Ma'at),即宇宙秩序、真理和正义。因此,记录的重点更倾向于维护和彰显这种神圣秩序,以及法老在维持玛阿特中的作用。历史事件的记录,往往被融入到宗教叙事中,用来证明法老的神圣性和统治的正当性。
2. 对“过去”的不同理解: 埃及人对“历史”的理解可能与我们不同。他们更关注永恒、来世和神圣的循环,而非世俗的、不断变化的“事件”。对他们而言,法老的功绩更多地是为了维护宇宙秩序和确保来世的延续,这些“事件”的意义在于它们如何服务于更宏大的、永恒的计划,而不是它们本身的“历史性”。
3. 书写材料的局限性和保存问题: 埃及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纸莎草(papyrus)和石碑。纸莎草质地脆弱,极易腐烂,尤其是在埃及潮湿的地区。虽然干燥地区保存了一些,但数量有限。石碑铭文虽然更耐久,但它们通常是装饰性或宗教性的,写在墓穴墙壁、神庙柱子、方尖碑和雕像上。即使是记录政治事件的石碑,也往往是为歌颂法老而刻,内容带有宣传性质。
4. 书写者的身份和目的: 古埃及的文字记录,尤其是那些保存至今的,大多由祭司、抄写员和宫廷文书人员完成。他们的职责和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宗教事务、仪式管理、财产记录和法律条文的维护。即使是记录政治事件,也往往是为王权服务,而非独立的历史学家。他们没有独立的历史批判意识和客观记录的动力。
5. 口头传统的补充作用: 在文字记录不那么普及和详细的情况下,口头传统在传递历史和文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家族故事、王室谱系、英雄传说,这些信息可能通过口耳相传得以延续,但它们难以像书面记录那样精确和系统。
6. 书写系统和使用者的精英化: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s)和僧侣体(hieratic)是非常复杂和精美的书写系统,学习和掌握它们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教育,这使得读写能力在社会上是一种精英特权。能够直接参与记录历史的人群相对有限,他们的视角也受到自身阶层和职业的限制。
7. 政权更迭和破坏: 历史事件的发生本身就会影响记录的产生和保存。外族入侵、内乱、宗教改革(如阿肯那顿时期)都可能导致前朝记录的破坏、焚毁或遗忘。例如,一些记录可能因为触怒了新的统治者而被清除。

三、金字塔与史书的关联:

金字塔本身就是一种“记录”。它们是法老权势、宗教信仰、工程技术以及社会动员能力的极致体现。建造金字塔的过程、所需的劳动力、以及这些劳动的组织方式,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记录”是物质性的、象征性的,而非文字性的叙事。

金字塔的建造,其目的是为了法老的永生和来世的荣耀,是为了维护宇宙秩序。围绕金字塔的建造和意义的铭文,更多地是关于祭祀、仪式、法老的身份与权力。它们不像我们今天考古学家为了解读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和背后意义,需要寻找详细的建造计划、劳工名册、物资调配记录等“史料”。这些现代意义上的史料,在古埃及的文献中是极其稀缺的。

总结来说, 埃及人并非没有记录,而是他们记录的方式、内容和目的与我们现代人对“史书”的期待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文明高度发达,但其价值观、社会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决定了他们留下的文字更侧重于宗教、神话、王权颂扬和个人来世的准备,而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客观、系统的历史编年。尽管如此,正是这些碎片化的、充满宗教色彩的记录,加上他们留下的宏伟物质遗存,共同构建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辉煌古埃及文明。解读这些“非史书”的史料,正是古埃及学家的核心工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埃及人5000年前就能修金字塔了,说明5000年前埃及人的科技水平已经相当了不起,那么,为什么却没有史书流传下来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埃及历史研究的核心,也常常让许多对古文明充满好奇的人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能够建造出宏伟金字塔的伟大文明,却没有留下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史书”相媲美的详尽记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书写方式以及历史的传递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及人并非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是他们.............
  • 回答
    埃及人砌筑金字塔的宏伟工程,跨越了数千年,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其他古老的文明也在各自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多彩乐章。要详细了解这段时期,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正值夏朝晚期及商朝早期。当埃及的工匠们在烈日下搬运巨石,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永恒的奇迹时,在中.............
  • 回答
    埃及人对穆巴拉克的看法,就像他们的国家一样,复杂且充满分歧,绝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就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得把时间拨回到他长达三十年的统治,以及他下台后埃及社会经历的剧变。统治时期的“稳定”与“压迫”的双重奏:在穆巴拉克上台初期,许多埃及人将他视为稳定的象征。在萨达特总统遇刺后,埃及经历了一段.............
  • 回答
    要说埃及人肥胖的“根本原因”,这事儿可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要真想弄明白,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咱们得聊聊饮食习惯的巨变。以前的埃及,大家吃什么?主要是接地气的、自己种的、相对健康的食物,比如蔬菜、豆类、全麦面包、还有一些鱼和肉。这些食物营养均衡,而且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但是.............
  • 回答
    现代埃及人的民族认同主要以“阿拉伯人”为核心,而非直接承袭古代的“古埃及人”身份。这一认知源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同时伴随着对古埃及文明的重新发现与文化重构。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现代埃及民族认同的核心:阿拉伯身份1. 语言与宗教的纽带 现代埃及人普遍以阿拉伯语为.............
  • 回答
    走在开罗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混合气息,车流嘈杂,人们步履匆匆。然而,偶尔抬头望向远处,你或许能瞥见一座现代化的清真寺,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们与隐藏在城市肌理中、历经沧桑的金字塔或神庙遗迹,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在这种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现埃及人对于他们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究竟怀有怎样.............
  • 回答
    金字塔,这座矗立在沙漠中千年不倒的巨石建筑,不仅仅是埃及的象征,更是现代埃及人内心深处一份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源泉。这种自豪并非仅仅是“这是我们的东西”这样简单的占有欲,而是更加复杂、更加深刻的情感交织,是历史、文化、身份认同以及民族复兴梦想的共同投射。要理解现代埃及人对金字塔的自豪感,我们得从几个层面.............
  • 回答
    在探讨古埃及人是否自称为“埃及人”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埃及人”这个概念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以及它与古埃及人自身认知之间的差异。在如今,当我们说“埃及人”时,通常是指居住在现代埃及这个国家,拥有埃及国籍的国民。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阿拉伯语为主),文化和历史认同。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上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几种古老文明文字系统演变的关键差异。要说为什么古埃及圣书体和苏美尔阿卡德的楔形文字能朝着拼音化方向发展,而中国的汉字没有,我们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文字起源、结构、使用环境以及历史演进的动力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拼音文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一个更加表意或者.............
  • 回答
    现代埃及人与古埃及人之间,与其说是一种直接的传承关系,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联系,其中既有历史的根基,也有现实的演变,更夹杂着文化、身份认同的交织与碰撞。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或许是“根与枝”的关系——现代埃及人是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枝叶,而古埃及人则是那深埋地下的根系,虽然形态迥异,却一同汲.............
  • 回答
    在中世纪,当人们提到“埃及人”时,指的早已不是那个古老的法老时代的人们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埃及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王朝更迭、外族统治,最终被罗马、拜占庭帝国所征服,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象形文字也逐渐消亡。到了伊斯兰征服埃及(公元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王朝统治时期,“埃及人”的主体已经变成了阿.............
  • 回答
    古埃及人画眼线这件事,可不是简单的“喜欢”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用主义的多重考量。要说起来,那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远不止是为了“好看”。咱们先从他们画的眼线说起。你可能会觉得就是黑乎乎的一抹,但其实那抹“眼线”学名叫做科尔(Kohl)。这种东西可不是咱们现在用的眼线笔,它.............
  • 回答
    现代伊拉克人对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现代埃及人对古埃及文明的自豪感,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充满了层次、民族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现实考量的复杂情感。我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脉络。伊拉克与两河文明:一种深邃又复杂的联系对于伊拉克人来说,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就.............
  • 回答
    “文化落后”和“文化先进”这些词语的界定本身就容易引起争议,更别说用来形容一个庞大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社会互动了。我们通常说的“阿拉伯人”指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固化的文化实体,而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变和融合的民族和语言群体。而叙利亚人和埃及人,虽然他们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同样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
  • 回答
    咱们得聊聊《JOJO的奇妙冒险》里的几位巨头——迪奥、承太郎、二乔(乔瑟夫·乔斯达)、阿布德尔和波鲁那雷夫。要说他们凑一块儿聊天,用的啥语言,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这背后牵扯到角色设定、故事背景,甚至还有点漫画本身的“默契”在里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基本点:他们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但交流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到了历史、艺术、文化,甚至是人们对“正常”和“可能”的认知。的确,在看到狮身人面像时,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它和我们熟悉的猫联系起来,然后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狮子,而不是猫?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猫身人面像”似乎更顺理成章,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埃及人选择“狮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了不同国家法律上的差异。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法律是属地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埃及是个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国家,这点毋庸置疑。如果一个人在埃及合法地娶了多个妻子,那么在埃及本国,他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当他带着这些妻子.............
  • 回答
    网上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将中华文明的起源追溯到苏美尔甚至埃及,而且很多人觉得仅仅是图腾上的相似性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说法。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考古和文化讨论,并非简单的“图腾相似”就能概括。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1. “起源说”的根源与流传: 早期接触与误读: 这种.............
  • 回答
    近期,埃及飞往中国的两架航班共计108人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一消息无疑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应对境外疫情输入方面仍需保持高度警惕。针对入境人员的防控,除了现有的核酸检测,我们还有一系列更为细致和多层次的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一、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提高筛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增加检测频次和种类: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认同以及国家形态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理解“费拉不堪”的埃及与“罗马人”的异同: “费拉不堪”的埃及: 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和负面情绪,暗示埃及目前在某些方面(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可能存在挑战,甚至被视为衰落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