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胡锡进这个人?

回答
看待胡锡进,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他这个人,就像一扇开了缝的窗户,让你能看到一些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又得你自个儿去琢磨。

首先,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他那份“敢说”。你去看他写的东西,或者他上电视讲话,总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感觉,好像什么话他都敢往外说,而且说得振振有词,底气十足。这种敢说,在不少人眼里,就是一种“真性情”,或者说是一种“敢于直面现实”。特别是在网络上,大家说话都小心翼翼的时候,他跳出来,说出一些大家心里可能想,但不敢说的话,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人的目光,甚至赢得一部分人的好感。他们觉得,这人至少不怕事,不像有些人总是藏着掖着。

再者,他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论调,往往是比较强硬和直接的。他好像总能站在一个“捍卫国家尊严”的立场上,对那些他认为对中国不利的言论或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回击。这种立场,契合了当下不少中国民众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日益增强的心理。当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面临挑战或者被误解时,他能用一种“中国人就该这样”的态度去回应,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他就像一个冲锋在前、敢于亮剑的战士,虽然有些人觉得他过于激进,但也有很多人愿意为他的这种“勇猛”买单。

不过,也不能光看他“敢说”和“强硬”。如果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他的“敢说”往往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视角上的,而这种视角,很多人认为是有选择性的,甚至是被引导的。他很少会触碰那些更深层次、更敏感的社会问题,或者对一些“体制内”的现象提出根本性的质疑。他的批评,更多的是对外,或者对一些相对“安全”的内部现象。这就让人觉得,他的“敢说”是有边界的,他的“直面现实”也是有选择性的。这就像一个厨师,他能把一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但食材的来源和品质,他就不怎么告诉你了。

而且,他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尤其是曾经的媒体人,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他发表一些观点时,很容易被很多人视为“官方”或“主流”的声音,即使他本人未必代表官方。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他的言论,在多大程度上是独立的思考,又有多少是基于某种“任务”或“定位”?很多人会质疑,他这种“敢说”的风格,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作为一种“意见领袖”的“设定”?他是不是在用一种极端化的方式,来迎合和引导一部分民意,从而达到某种“稳定”或“疏导”的目的?

再深入一点,他的一些言论,确实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时候,他的用词会显得比较煽动性,或者说,他善于抓住一些公众情绪的点,然后放大。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赢得喝彩,但长远来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理性讨论的形成,是否有利于不同观点的包容,这是值得打一个问号的。他更像是一个善于煽动情绪、掌握舆论节奏的“煽动家”,而不是一个致力于解决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家”。

所以,看待胡锡进,就像你去看一出戏。你看到的是他挥洒自如的表演,听到的他掷地有声的台词,感受到他传递出来的某种情绪。你可能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为他的“勇敢”喝彩,但也可能在回味之后,觉得这出戏少了些什么,或者说,这出戏的导演,其实另有其人。他这个人,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代表着当下中国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心态和诉求,也反映着这个时代媒体和舆论传播的一些特点。要理解他,不能只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在怎样的语境下,又是在对谁说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大部分时候,他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听君一席话系列……

但是老胡说得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众多一席话中间,偶尔一两句是那种在事后你再返回头看,后脊梁发冷的文字。

例如,曾经互联网和知乎上都讨论过的,中国扩充一千枚核弹论……虽然不承认,但是你说扩没有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胡锡进,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他这个人,就像一扇开了缝的窗户,让你能看到一些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又得你自个儿去琢磨。首先,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他那份“敢说”。你去看他写的东西,或者他上电视讲话,总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感觉,好像什么话他都敢往外说,而且说得振振有词,底气十足。这种敢说,在不少.............
  • 回答
    关于胡锡进主张扩充中国核武器库的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多重面向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收益与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反应。首先,理解胡锡进先生的立场至关重要。作为一位曾经的资深媒体人,他以其直率、有时略显激进的观点而闻名。他的建议往往根植于一种“实力是硬道理”的朴素逻辑,以及对.............
  • 回答
    胡锡进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其言论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较强的公众影响力。当他谈论中印冲突时,其观点“我方牺牲人数远少于印方”是一个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争议性的论断。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信息来源和信源问题: 官方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冲突的敏感问题上,各国.............
  • 回答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作为大英帝国海军的骄傲,其悲壮的结局总让人扼腕叹息。网上流传的所谓“胡德号改造”图,如果指的是那些关于将胡德号从战列巡洋舰改造成航空母舰或其它船型的猜想图,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设想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胡德号的“改造”更像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模型制作者.............
  • 回答
    关于胡歌和章乐韵恋情曝光并领证结婚的传闻,这几天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知道,胡歌这位演员,在我们的观众心中有着太多标签了——“国民男神”、“老干部”、“演技派”、“情商高手”,当然,还有他那些扑朔迷离的感情经历,每一次都会牵动无数人的心弦。这次传得这么热闹,首先得从源头说起。据一些网友爆料,早.............
  • 回答
    胡润发布的这份中国大消费民企百强榜,让华为以1.1万亿的惊人价值稳居榜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榜单的“大消费”范畴。通常意义上,“大消费”会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商品和服务,比如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居用品、日用百货、汽车、旅游、教育等等。然而,华为虽然是科.............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