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玩意儿呀
啥叫年轻人不能吃苦?
给我翻译一下什么叫年轻人很少有能吃苦的?
我就明白的跟你说了,就是现在年轻人见识的多了,不好忽悠了,对70后80后能忽悠的,对90后和00后不顶用了
我16年的时候,去过一家行车公司,老板是我二姨父
如果那种机械厂的都知道,是没有空调的,别人都正常干活,所以我也正常干,没有任何一句抱怨
刚好厂房到期,准备搬厂,又恰逢国庆,于是用了整个国庆假期搬厂,我没有怨言
搬厂一半,很多贵重物品,要去新厂区守夜,于是我在货车上睡了5天,搬厂搬了5天
搬厂结束后,安排员工宿舍,发现宿舍不够,我自己说我在厂里搭个棚,于是用两张双人床,加上一块很大的布,搭了一个简易帐篷,在这种地方睡了两个月
后来在厂区里焊了一个阁楼,我才被安排到那里作为宿舍
平时干活不偷懒,工人什么时候走我什么时候走,有时候比工人还晚
就这样,还嫌我不能吃苦,也就算了,一个月只给我2500,直接甩脸不干了
md搞得好像我是上门来求工作的
因为不值得。
《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的: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
战士们不怕吃苦,是因为他们知道,吃苦是值得的。
而现在年轻人不能吃苦吗?也是否定的,之前表彰和悼念牺牲的几位边防战士,还有更多依然在边境上活着的执勤战士、活跃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风雪中除冰的工作者、农村一线扶贫的干部........这些人要说不苦,那是谎言,但是他们知道这是为了集体利益、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更崇高伟大的利益吃苦,他们愿意吃这些苦。因为值得。
能不能吃苦,关键看是为谁吃苦。为祖国人民吃苦,年轻人能吃。为了家人妻儿甚至是自己吃苦,年轻人也能吃。因为也是值得的。
但是为权贵的新车、老板的小蜜、资本家的酒池肉林吃苦,这种苦谁都懒得吃。因为不值得。
我们吃苦不就是为了孩子们不吃苦嘛,但是生活之苦不用吃了,读书搞科研的苦,总该吃吧?
从经济上看,现在年轻人比我们父母那一代同类岗位的生产效率高二十倍不止。
这里面固然有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合理化导致的生产方式转变,但即使扣除这种科技和管理进步的因素,当代年轻人的劳动强度也绝非上一代人可比。
这里说的甚至都不是那些996的,而就是那些965的按时上下班的正常年轻人。
同样是每天工作八小时,当代年轻人的实际有效劳动时长也仍然远高于上一代人。
所以你才会那么累。同样工作八小时,榨干脑力的八小时和做做停停的八小时根本就是两码事。
铁人王进喜有一次看到一个年轻工人,刚拿过含铅的机油,没洗手就抓馒头吃,他狠狠地批评了这个工人,因为不洗手省不了两分钟,但是吃了含铅的机油只会让你白白付出生命。吃这样的苦是愚蠢的,是没有必要的。吃苦,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建设大庆。为了吃苦而吃苦,为了吃苦而吃机油,是在反社会主义,是在反大庆。
不过,不管怎么样的路,都是好的,尤其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管在别人眼中是好是坏,是颓废堕落,还是积极进取。即使我们没有走成功,起码给别人提供了借鉴。
也许这也是我忽然喜欢摇滚的原因,这是一群不一样的人。
———————————————————————
说点不一样的。
我们说能不能吃苦,主要是说什么?
我个人觉得是容易放弃。
我们先不讨论对错。先看看现象。
因为房价高,压力大,放弃买房。
因为谈恋爱太麻烦,放弃恋爱。
因为婚姻前景不乐观,拉低生活质量,放弃婚姻。
因为养娃拉低生活质量,减少自由时间,可能给不了孩子想要的生活,放弃生孩子。或者堕胎,以及弃养。
因为前途无望,所以彻底躺平,放弃晋升。
因为挣钱难,告诉自己不喜欢钱。
以及,因为活着太苦,放弃生命。
且不说对错,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在我们心中,我们自己更重要了。
先出去跑步,一会儿开直播。暂时没想明白怎么展开说。。。先放这。
我在不断的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放弃是因为困难,还是自己不想要。这是个问题。
什么样的活法,才是正确的活法,想必没有标准答案。
看来想要什么还是个关键性问题。
如果每一次被攻击的时候,不止是勃然大怒,而是再看看对方击中了我哪个点,想必对个人成长是有一定好处的。
取舍和衡量并没有错误。
但是人不应放弃所有。
可以保留一点,其实我想说不要放弃自己,可是有时候我也未必能做到。
健身,读书,挣钱,追求理想,追求真善美。追求关系,亲密关系。追求心灵的平静。追求身体的强健。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和多样。
我要什么,其实也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
不必被别人定义了自己的人生。
但有些彩虹和风景确实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看到的。
我想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去芜存菁,去伪存真,艰难困苦之后得到的磨砺,其实对一个人真的是宝贵的财富。
来一碗鸡汤:有时候你看到的风景不同了,不是外界变化了,而是经过磨砺后的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心境不同了。
我一直不愿意追求职务上的晋升,我想看到高处的风景,但我不愿意吃那份苦,不愿意忍受那些卑躬屈膝和勾心斗角,还有迎来送往。
但不可否认,我确实是因为困难放弃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从前很穷,我的横向体验不足,纵向深入需要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我的横向体验。
虽然看所有的风气都是反对吃苦的。
我就唱个反调。恰恰相反,吃苦的人绝对是以后能成大事的。
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这种话年轻人都听出耳屎了。
先定义一下所谓吃苦。
是一个人都不愿意吃苦的。但是人在社会上面混,想要越混越好,吃苦,或者叫挫折是必经之路。
不是说吃苦就可以成功,但是不吃苦绝对不能成功。
因为不吃苦,不在底层,不真正的看到整个社会,了解形形色色的人。根本就不懂人性,做事就谈不上玲珑,连所谓圆滑世故都做不到。
印度很多人为了吃苦,特地去学苦行,认为苦行就是道,特地去找最脏的地方,去跟畜生住一起,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业力,这样就可以得道。但是 牛天天被人鞭打,天天住的最脏。也吃素。为什么牛不能得道?
日本那些修道的也是一样,经常做所谓的苦行,求自己的老师打自己,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自己的业力。就可以有福报。
这个就是走极端了,完全不吃苦也不对,过分吃苦也不对。
那有人问了,为什么还要吃苦?你所谓的适度吃苦在哪里?
关键点来了!
任何事情在于通过一定的实际行为,或者磨炼达到塑造人格,塑造个性,养成好习惯的吃苦,就是好的吃苦,如果没有因人施教的吃苦,一味追求数量,追求境界的吃苦,往往只是把一个浪费的重复工作做了一万次而已。对人没有正面的帮助,反而会害人。
这个就像对孩子要不要打一样,我的结论是,因材施教,该打的时候不要留情。能不打尽量不要打。
吃苦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的。磨刀是为了让刀锋利,有目的的磨,才可以达到想要的结果,是讲究方法,而不是胡乱把刀乱磨,再好的材料最后也会废掉。
在社会中。不要傻乎乎的不敢吃亏,老占便宜,老占便宜最后就是别人看到你就跑了。
也不要傻的全吃亏,吃别人pua这一套。(当然这种人太少,我是没遇到。真能这样不是绝对蠢就是圣人。)
而是见机行事。顺应时代而动。比如公司有困难需要人挺身而出。自己掂量掂量能不能搞,能搞就搞了。吃亏领导又不是傻子,如果领导是傻子,自己要学会制衡,制造舆论而让自己安全。或者直接怼人都可以。
肯定又有人抬杠了。那我的公司领导都是*,一点都不**
我只能说,肯定是人情没有通达才会有这样的结论,真通达了,自然能理解领导想法,能理解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策略去应对,该吃亏的时候就要吃亏。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如果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打工人了对吧。自己创业去或者自由职业,岂不是更好?
目前的经济结构已经不能像原来那样混一下可以混房子了。
所以年轻人还是多多吃苦,少享受,攒第一笔钱,伺机而动。
真聪明的早就在积累了。只有傻子才为了。所谓的吃亏不吃亏老纠结。
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浅了。穷根本不是吃苦,穷就是穷,不是吃苦
吃苦不是受穷的能力。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为了长时间聚焦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所放弃的无效社交、所放弃的无意义的消费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穷人能吃苦,否则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你会发现他富了以后做事情还是比你勤奋、还是比你能忍受孤独、还是比你更有理想。这才是吃苦。
呵呵
为什么现在老年人几乎都不能吃苦?
为什么现在,老年人很少有能吃苦的?这个在90、00后身上普遍存在的优点到现在的50、60后身上都看不到了?在这一点上看这是世界的进步还是退步?
中国历年人均工作时长的数据你有吗?张口就说别人没你努力。996是建国开始就有的吗?五六十年代高中毕业能当个小领导你现在能考上大学吗?不是鄙视你。
酒桌文化,什么垃圾文化,封建糟粕。
五六十年代的人真的是,g命战士拿鲜血去奋斗,他们却在躺赢。
抗美援朝,1950年到1953年,50后刚出生,他们没上。
对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50后最大才12岁,他们又没上。
抗美援越战争,1964年,50后最大的才14岁,他们还是没上。
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50后倒是上了,60后上了一部分。
以上几次战争大部分都以30、40后为主,更别说还有抗日战争和统一战争了,他们都没说苦,您舔着个b脸说你吃苦了,您还有没有把那些牺牲的军人放在眼里?
对于五六十年代的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我都是尊敬的,他们努力建设这个国家的热情和努力不比我们少甚至更多。
我讨厌的,是那些啥也不干,参军他不去,爱国捐款也没有。整体坐在办公室在网上发一些“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了?”
我就想问你到底吃了什么哭,说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比如你努力上学考了高中结果没毕业最终还是当上了个铃导,能够在那对996的年轻人指手画脚。
要我说你唯一的优点就是活的够久,危险的事情(参军)你都没去做,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你吃了从农民嘴里抠下来的粮食,你个老王八
您可真能,吃苦啊
之前被经验了,刚刚放出来,再讲两句。
1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需要吃苦。抗战时间七八岁为国捐躯的孩子,我不能为国捐躯吗?我也能,只是我现在就算想为国捐躯,国家也不要啊。以前自然吃的不好,但是是人民喜欢吃观音土吗?不,是物质匮乏,我要饿死了,整个社会上没东西吃我也会去吃树叶,但是你要让之前的人民在红烧肉和观音土之间选,是人都选红烧肉。我要是跟我妈说我喜欢吃观音土,我妈能把我送到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去。
2不想吃不需要的苦。我有条件吃饭,领导却每天让我去吃土,你吃吗?你吃,你呀屎吧你!就是你这种人多了,领导以为90、00后都喜欢吃s(加班)。这种自己喜欢吃s的还要害别人吃s的,大家遇到了,替我在ta走路的时候伸一下脚,谢谢大家了。
最后,再次声明此文不是针对50、60后的农民、工人、军人、护士……仅针对那些,啥也没干退休工资七八千甚至上万的隔壁老王吧
真正的吃苦是什么
多数人对于吃苦的含义理解的太肤浅了,穷根本不是吃苦,穷就是穷
吃苦不是受苦的能力,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的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在为了做一件事长时间聚焦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所放弃的无效社交。所放弃的无意义的消费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独,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以及坚持能力和思考深度。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穷人能吃苦,否则他就不可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你会发现他富了之后,做事情还是比你勤奋,还是比你能够忍受孤独,还是比你更有理想。
吃苦是长期聚焦于一件事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即使自己身处泥潭,也不忘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一步步的走出困境:是即使自己身处高位,也要勤奋上进,稳固现有的生活,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才叫吃苦。
真正的吃苦,是忍耐,并且努力的寻求出路
人民吃苦是旧社会时期社会财富被反动势力攫取,人民群众被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成立100周年,新中国也已经成立70多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60多年,改革开放也已经进行了40多年。
而题主你却在这里宣扬什么“年轻人不吃苦是退步”,是要将10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果置于何处?将党的领导置于何处?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置于何处?
你是站在谁的立场上?退步退的是谁的步?
不是不能吃,是吃了苦还是苦,以前老辈人吃了苦至少后面能吃到甜。
这么说吧。
我愿意当志愿者天天在展馆门口一站一整天,给那些前来的外地游客老人孩子仔细讲解,哪怕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双腿发软。
我愿意假期四处打工找找兼职,然后把赚到的钱捐给大山里的那些生活困苦的孩子们。
我也愿意为了写一本自己一直想写的书,考上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日夜学习,挑灯夜战。
如果有一天国家真的遇到了危险,要开战了。我不敢确保我能经受住那种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但如果真的需要,我愿意上战场杀敌,哪怕只是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替队友挡了颗子弹。
但我不愿意在无意义的形式任务中分身乏术,不愿意在恶性循环的内卷里拼命挣扎,不愿意沦为供资本家榨取利益的工具,更不愿意看着那些人一边制造焦虑,将我们逼到生活的绝境,还要摇头叹息,摆出一副恶心的嘴脸,感叹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能吃苦了”。
我TM让你体验一下我的人生,你能像我这样活到现在我直接当场自杀给你助个兴,还要把我骨头打成个王冠给你加冕,遗产买一车音响跟在你身后二十四小时用最大音量夸你nb.
别说拿命换钱了,光是拿命换尊严,就已经难倒太多的年轻人了。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讨厌吃苦,相反,他们实在太能吃苦了。
他们讨厌的,是他们承受着上一代留下的不可弥补且正在无限扩大的社会撕裂,而他们的长辈却完全看不见这一点。
他们讨厌的,是他们承受着以前的人完全难以想象的复杂压力,然而这样的压力,却在上一代人的不理解和资本家的PUA之下,变成了无处躲避的利剑。
他们的讨厌的,是自己明明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到头来却发,自己头上的永远是坐享其成的人。
他们讨厌的,是他们所有不得不经历的吃苦,都不过是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的恶毒招数。
P.S:为啥一上来就有这么多人喷我“先去种个地试试的”,我的重点是年轻人讨厌无意义或者只是为了他人利益的吃苦,不是说种地有多轻松好吗。
另,我一个拔过萝卜秧掰过玉米棒,握过锄头杆坐过拖拉机的人,干农活什么样我还是清楚的,别杠。
5.8更新。
抖音上的视频原作者已删除视频并且向我道歉,感谢各位的帮助和支持。
6.19更新
时隔一个多月,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评论,感觉和我有一样的感受的人还是占多数的。无论如何,感谢大家对我的想法的认同。
在这里贴上我的另一个个人比较喜欢的回答,感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一下:
一小时后更新
就,挺神奇的。
上面那个回答本来已经沉了将近一个月了,一个赞都没有,寻思着写的还可以所以挂在这下面。
结果刚才就看见了这个。
好家伙,合着你们第一次是怎么给我过的?
(这么一想,好像这个回答没人看也就可以理解了。)
9.1更新
开学快乐。
又一个直接搬走然后私信还不理我的。。。劳烦各位看到的话顺手举报,感谢。
你看到老板买了一辆新车,很羡慕
老板说,羡慕吧,羡慕就要好好努力,不怕吃苦,这样,明年我才能换更好的车
每年全国过劳死都几十万了,他们吃苦吃的命都不要了,谁该敢说他们不能吃苦?
但是有用吗?
没用啊
换来的无非是老板买车买房,移民,老板孩子玩嫩模
换来深圳拆迁,一个村几十个亿万富翁···
换来自己一辈子积蓄加上父母一辈子积蓄买一个老破小
然后还得接拆二代的盘?
三和大神现在才出现,已经是中国多年来被儒家教育的要为上位者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很起作用了!
这么说吧,以雷锋为例,雷锋当工人期间,那时候国家很穷,我们自己都承认,工人得到的,只是付出的几分之一,比日本德国等国都低,因为大量的财产和物资都用在了工厂数量的提高上
假设雷锋当工人创造的财富是1000,他只能得到10,剩下的990都用在去苏联买机器或者去别的地方开新的工厂,同时期其他国家,工人创造1000的财富,起码也能得到100
但是问题来了
雷锋当工人也没当多长时间,1958年9月当工人,1960年1月当兵
当工人15个月
就有钱买新的皮衣炫耀,还被原来的领导批评,把皮衣锁了起来
还能骑摩托车,拍照
买手表
当兵以后收入少了,一个月就5块钱,但是他还有当工人时候剩下的几百块钱捐给灾区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工人创造的财富可以说是10000不止
但是得到的
就远远不如了
付出无限大于收获
不变成三和大神,也差不多了
万幸党的十九大以后,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然后后续的十四五规划四十八章就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毕竟现在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压制生产力的发展了
总比儒家的解决方法:大家来修德,干活的要心存感恩,不要闹事,坚信吃亏是福,老板要当好人,要对大家好,比这种方法要靠谱的多··········
年轻人能吃苦,只是不愿吃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