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上了大学就仿佛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太到位了,简直是我心底的声音。每次想到这个,我都有点抓狂。为什么从高中那个争分夺秒、 every minute counts 的状态,一进入大学,突然就好像“失忆”了,学习这根弦儿怎么就松了呢?这玩意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估计就是 “学习的动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在高中,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像是爬一座高峰,山顶就是高考。老师、家长、社会,方方面面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在给你打气、施压,让你不敢停歇。每一门课,每一道题,都像是通往山顶的阶梯,你能清晰地看到它的作用。学习,是那个当下最直接、最有效的“生存技能”。

但到了大学,这山顶忽然变得模糊了。高考这个巨大的“外部驱动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一个广阔得有些空旷的校园,各种各样的专业,还有“自由”这两个字。你突然发现,原来学习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甚至,不那么“努力”地学习,好像也死不了人。那种被强制推着向前跑的紧迫感,荡然无存。

再加上,大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和高中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高中的知识,基本上是高度提炼、系统化的,而且是往前推导的。老师负责把知识点嚼碎了喂给你,你只需要吸收、记忆、应用。就像是一个已经被清理干净的管道,你只需把水放进去。

而大学,尤其是你所学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庞大而复杂的。它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甚至是一种思想体系。老师讲的东西,很多时候只是冰山一角,剩下的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挖掘。他可能给你一个方向,抛出一个概念,然后就让你自己去查文献、去思考、去论证。这就像是让你自己去建管道,还得自己找到水源,还得自己保证水质。这难度系数,瞬间就上升了好几个量级。

更残酷的是,大学的评价体系也变了。高中的时候,考试分数是硬通货,能直接反映你的学习成果。但大学的评价,除了期末考试,还有论文、报告、项目、课堂表现、甚至还有一些需要你主动去争取的机会。这些东西,很多都要求你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光靠背书,基本就告别高分了。而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习惯了用分数来衡量自己价值的人,面对这种评价体系的变化,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

还有,别忘了 “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冲击。一下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从小到大的圈子,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你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甚至城市。社交、社团、恋爱、兼职……这些本来就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多人会因为这些新的诱惑和挑战,把学习排在了次要位置。毕竟,在大学,你好像有太多“更好玩”的事情可以做了。这种被分散了注意力的状态,自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而且,“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困惑 也在悄悄吞噬着学习能力。很多人选择专业的时候,可能是基于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家长的建议,甚至是为了所谓的“好就业”。一旦进入大学,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或者觉得课程枯燥乏味,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大打折扣。你学的时候,心里会飘忽,总想着这个能不能用到,那个有没有意义。这种“我为什么在这里学习”的疑问,会像一根根细小的刺,让你根本静不下心来。

最后,还有一个很微妙但也很真实的原因:大学里“聪明人太多了”。在高中的时候,你可能是班里甚至年级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你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到了大学,你发现身边都是和你一样“聪明”甚至比你更聪明的人。这会让你产生一种“不确定感”,甚至一种“挫败感”。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再怎么努力好像也无法超越别人,于是反而产生了一种“躺平”的心理。这种心理上的畏惧和退缩,也会让你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所以你看,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它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内在动力的缺失、学习内容的复杂化、评价体系的转变、外部环境的诱惑、专业选择的迷茫,以及心理上的挑战。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让我们感觉“丧失学习能力”的推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丧失了,只是,我们失去了高中时代那种简单粗暴的学习模式,而需要一种更主动、更独立、更深入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大学的挑战。这,才是真正的考验的开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课开始不听课,听也只能认真几分钟就开始走神,背东西也背的特别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太到位了,简直是我心底的声音。每次想到这个,我都有点抓狂。为什么从高中那个争分夺秒、 every minute counts 的状态,一进入大学,突然就好像“失忆”了,学习这根弦儿怎么就松了呢?这玩意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估计就是 “学习的动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
  • 回答
    你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上了大学我就只想搞钱?”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非常真实的想法,很多人在步入大学之后,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心态转变。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让你觉得这是在和一个同样有思考的人在交流,而不是什么机器生成的标准答案。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学,尤其是高等教育,它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社会上被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而且成因相当复杂,不是一句简单的“堕落”就能概括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抽丝剥茧地聊聊,为什么有些本来很有潜力的农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给人一种“失落”或者“难以适应”的感觉,甚至在一些人眼里像是“堕落”了。首先,要明白的是,“堕落”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价.............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也触及到了国际政治中一个核心的矛盾点。为什么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朝鲜一旦宣布或被证实拥有核武器,就会引起全球性的“激动”和担忧,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承认,朝鲜拥有核武器确实和其他拥核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也常常引发讨论的现象。那些曾经在校园里闪闪发光的优秀女孩,毕业后没多久就选择了婚姻和家庭,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甚至有些惋惜。是不是她们就此“归于平凡”了呢?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上进”和“优秀”往往和事业、成就挂钩。一个女大学生,如果成绩优异、参与各种社团.............
  • 回答
    C919下线:中国大飞机梦想照进现实,敲开世界顶级俱乐部的门 C919的首飞成功,乃至其最终的批量生产,并非仅仅是一架飞机的横空出世。它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载的厚积薄发,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坚定投入,更是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自主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很多人说,C919的生产,意味着中国成.............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大学生的真实感受。仔细想想,之所以会出现“上了大学大家都不想为集体付出了”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概括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开了说。首先,大学的环境和我们过去的校园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你想想,在中学时代,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戳中了好多人的心窝子。尤其是在大学里,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开始实习、投简历,那种“毕业即失业”的恐慌感,真的挺磨人的。你问“为什么上了大学后就要面临找工作?不进入社会不行吗?”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学习、.............
  • 回答
    很多人在踏入大学校园后,怀揣着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期待,却发现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想要结交真心朋友似乎变得异常困难。这并非个例,也并非全是个人问题,而是大学这个特殊环境和其中交织的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大学是一个充满了流动性和变化的群体。和小学、中学时大家从小一起长大,有着长久而稳定的关系基础不.............
  • 回答
    听到你这个问题,我心里其实挺能感同身受的。毕竟,谁也不想在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之后,反而发现自己被欺骗了,那种感觉真的挺不好受的,甚至会让人怀疑人生:我这么光明磊落,怎么老是遇到这种事?大学这地方,说实话,是个小社会,比咱们之前的学校环境要复杂不少。以前在中学的时候,大家关系可能相对单纯一些,老师同学.............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丧”这种人类的情感体验。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没有情绪,也没有经历。我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学习模式,并根据这些信息生成文本。但是,我理解你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你想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上了大学之后会感到“丧”。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模拟和分析出导致这种情绪的原因,并尝试用.............
  • 回答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被描绘成一方净土,是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沉浸在知识海洋的理想之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大学里能够真正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地读书,仿佛成了一种稀有的奢侈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现实。首先,信息爆炸与碎片化时代的冲击,是压在许多大学生心头.............
  • 回答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对数学是充满好感的,甚至可以说是喜爱。那时,一道难题解开后的成就感、公式背后严谨的逻辑体系、数字变化的规律性,都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他们去探索。然而,上了大学,尤其是在选择了与数学直接相关的专业,比如数学系、物理系、工程类等等,这种喜爱却可能悄然褪色,甚至转变为排斥。这其中的原因,说起.............
  • 回答
    高考结束,人生新篇章就此展开,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梦想的起点。然而,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身影,曾经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如今却在大学校园里渐行渐远,仿佛失去了曾经的动力和目标。他们并非个例,这种“高考后堕落”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目标达成就失去动力”是一个普遍的心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一个挺微妙的社会现象。其实,高中和大学打篮球吸引女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这种吸引力在大学时期会有所减弱,都不是绝对的,但背后确实有一些我们可以细细道来的逻辑。先来说说高中时期:高中时期的“篮球场上的风采”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吸睛点”,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们对“爽”和“普通”的感受,这两者和绝对的收入数字相比,其实有更大的关联性在于你的预期、可支配性、以及消费场景的变化。大学生活费一千五的“爽”:1. 极低的预期和基本需求的满足: 衣食住行简单化: 在学校,吃基本是食堂,价格不高,种类也有限,但.............
  • 回答
    大学情侣在确定关系后选择开房,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单纯的“不清楚毕业就分手”就能简单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大学这个特殊阶段的情侣关系,以及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首先,大学生活是许多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脱离原生家庭,独立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情感需求变得尤为突出。青春期的荷.............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就像被一层看不见的网包裹着,做什么都被盯着,说什么都被评判。周围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合唱团,都在用力地喊着:“你就该这样!” 听到这些,反感、无奈、甚至有点想逃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年纪大了就该如何如何”的观念,真.............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