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从小就是吃泡菜长大的,这玩意陪伴我的记忆是一个穷字。
虽然穷,但老实说我们小时候吃的泡菜比韩国人做法讲究多了。
一种叫做压白菜。大缸里放上白菜和盐,上面放块大石头,没几天大石头就沉下去,到了时候就捞出来吃。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恶趣味就是朝露天的这种缸里撒尿。
一种是我们认为的正宗泡菜,大致就是盐水花椒,生姜等料把菜泡进去。这种泡水很多玄学,据说越老越好,我们家的泡水渊源可以追溯到我的外曾祖母1930年代从四川逃荒到湖北的时候,主要是路上没法埋锅造饭,就用泡菜就着干粮充饥。
一种是用米醋浸泡的,广西称为酸野,可以泡的东西很多,包括水果,拌上辣椒是很好的开胃小食。
一种是把菜泡两次的高端玩法,先做腌制的泡菜,再把泡菜的清洗盐分,然后再泡到各种特制酱里,四川人叫做酱菜。
还有一种特制大头菜的,叫做榨菜。
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比如广西云贵的酸鱼酸肉,比如红糟菜,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对来说,最不精致讲究的就是最接近韩国泡菜的,我们称为辣白菜。其实直接吃的情况不太多,大部分是用来炒五花肉的。
为什么我不厌其烦念念叨叨这些腌菜?
第一是因为它们真的好吃,品种口味上比韩国人会玩儿多了。
第二是因为这玩意贱。
这些东西都是因为以前穷,储藏不起蔬菜想的土办法,你别看我们小时候多爱吃这个,后来新鲜蔬菜普及了,我们会说啥?
“这家人太穷,每天吃腌菜下饭”
在农村人的桌席上,这些玩意都是上不得正席的,只能作为佐料和饭前饭后的开胃小菜。整一盘腌白菜当成菜端上来,你们家在这个村就不用混了!
在城市的餐馆里,这些都是人家送的,你想去餐馆单点一盘,嘿,开馆子也是有尊严的,人家小餐馆丢不起那个人。
我觉得我们老祖宗给的这套美食宇宙真的是太厉害了,你说的各种好还是不好,最终是在桌席上见真章的。
所以说,某些韩国人井底之蛙就由着他们去吧,他们爱吃辣白菜养活了山东几个县,我们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万一真相揭穿,他们嫌弃辣白菜了,这经济损失谁负责啊。
小国弱国认同感很差,纠结是一种自我安慰。
我们曾经是弱国,现在已经挺强了,也时不常受美国的气,但我们是大国,可以安慰我们的事多了去了,所以不大纠结小东西了。
为什么总拿90后说事,就因为他们是在国家基本强大以后出生成长起来的,因此有时看着有点二乎二乎地心理健康,即便普通人家的孩子,搁小国弱国人民眼里,也有种二代的感觉。
这感觉有点熟悉吧,美国人民就这德行,美国强大了好几代人了,都已经麻木不仁了,美国总统为毛明目张胆给自己国家指名道姓地找敌人、找竞争对手,就是想唤醒人民,但美国人民那么大块头,哪儿那么容易就唤得醒的?这不,新冠疫情吃大亏了吧?
大国永远不懂小国的悲哀
记得十多年前,央视引进的一部韩国历史电视剧"明成皇后"。朝鲜高宗的父亲,大院君说的一段台词"我觐见清国皇帝,乘马走了几个月才到紫禁城下,坐了一天的轿子才进入到皇宫大内,(而我们的景福宫忘了内容,大致意思就是短短几步就能从这个宫殿去哪个宫殿,比起紫禁城不是一般的小。)见到清国皇帝。我就想我们的三千锦绣河山,从南到北几个月就能走遍全国的山川河流,而清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此生都不能乘马游览过来。西夷咬清国一口只能掉小小一块肉,而咬我们一口就是亡国啊!!!这就是小国发自内心的悲哀。大国只要不死透,缓过劲儿来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国际地位。而小国输不起,这也是壬辰战争后韩国尊称明国为再造父母。也是近代日本不停的赌自己的国运。
近代中国的被蹂躏不是文化落后的原因,病根出在千百年来的过度自信。这个世界上有99%的问题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明清的全面落后就是隐藏在海外对中国商品的巨大需求中。我们既然落后,为什么外国人还来找我们疯狂的做贸易送白银?带着这种自问上层精英谁会相信我们制度的落后?科技的落后?一个亡国的韩国在复国后还不停的剽窃中国文化给自己充门面,可见中国文化本质上落后吗?只是自己民族的自信心依然缺失,而缺少文化自觉。但是只要文化的根基还在,能痛定思痛的自我变革致使民族崛起那是一定的。
任何时候打败自己的从来都是自己。
我们可以把韩剧拿来看,拿来消遣,但是某些韩剧古装剧要是当正史看那就真的有问题了。十多年前韩剧《宫》我看完后把我吓了一跳,我一度以为我了解的朝鲜近代史是假的!!!
前几天无意看到韩国小学生午餐晒图,这个韩国小学生午餐图片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一张张看上去色彩丰富的图片里,全是咸菜泡菜的腌制品。
我完全无法理解给小学生提供这样的食品居然也堂而皇之拿出来炫耀的目的何在?
难道让孩子们稚嫩的肠胃提前经历大量亚硝酸盐的腐蚀也是一件好事吗?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韩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这与韩国人喜爱泡菜绝对有密切的联系。
(来源:澎湃网)
现在问题来了,韩国人为什么喜爱泡菜?
原因很简单,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谈,韩国人酷爱泡菜主要还是新鲜蔬菜供应相对匮乏,导致韩国人只能选择泡菜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腌制品。
2017年韩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197公斤,而同期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377公斤,14亿人口的中国蔬菜人均消费差不多是韩国的2倍!
韩国是东亚发达国家,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为什么人均蔬菜消费量却远逊色于中国?
因为中国政府的菜篮子工程。
这个菜篮子工程时间跨度长达32年,在历届政府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才从一个蔬菜匮乏的国家一跃成全球蔬菜最丰富的国家,32年艰辛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就——人均蔬菜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
上个世纪80-90年代,蔬菜供应是困扰北方地区居民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那个时期,一到冬季家家户户都开始囤积白菜与萝卜,一楼住户挖地窖囤积,二楼以上住户就将白菜堆积在阴暗的角落里(或者楼道里),房间堆不下就将白菜(或者萝卜)做成腌白菜(或者腌萝卜)。
整个冬天,北方居民就靠这些囤积的白菜与萝卜生活,因为蔬菜品种实在太单一,所以那时人们发明出各种方法来囤积其他品种的蔬菜。
比较典型就是将西红柿熬成酱,装进玻璃瓶中密封保存,这种方法扩散之后让玻璃瓶成为抢手货,甚至医院里输液后的吊瓶也被无数人争抢。
为了解决北方居民蔬菜匮乏的问题,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就是由中央统一部署,地方由市长直接负责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工程。
大致就是这样的路线进行建设——
解决短缺→四季常新→注重质量→吃得放心→标准化生产
按:中国菜篮子工程不仅仅只是针对蔬菜这个品种,是涵盖肉、蛋、鱼、菜、果等系列农产品供应的一个巨大的工程。肉、蛋、鱼农产品就不展开了——其实,中国淡水鱼养殖也是一个很逆天的奇迹,中国每年养殖水产产能超过5000万吨,全球占比超过60%。
经过几届班子轮流接力,数十年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才有今天菜篮子工程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我们菜篮子工程基础扎实,所以即使今年爆发新冠疫情,全国各地也能保持农产品供应充足。
其实细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开展的民生工程还有很多——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防沙育林工程、希望工程、覆盖西北地区雨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农合、扶贫攻坚工程……
每一项工程贯穿时间都以十年以上计;
每一项工程都惠及千家万户;
所以,我们生活里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也许是一盘青椒肉丝,或者是一份拍黄瓜,在其它国家可能就是一种奢侈品。
至少,人均GDP是中国3倍的韩国,他们只能面对一盆子五颜六色的亚硝酸盐;
而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季,我们都有肉、有菜,有新鲜,有健康!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原文阅读: 原创 | 从泡菜到蔬菜:14亿人人均蔬菜消耗量怎么做到世界第一?
相关阅读:
去韩国玩一趟你就知道了。
真的是天天有泡菜,顿顿有泡菜。
你肯定以为是我们吃得差,只能吃泡菜。
不是,他吃烤肉,要摆几碟泡菜。
吃人参鸡,也要摆几碟泡菜。
吃火锅,还是要摆几碟泡菜。
吃石锅饭,吃面条,都要摆几碟泡菜。
早餐,泡菜。
午餐,泡菜。
晚餐,泡菜。
去任何一个地方吃饭,不管吃什么,先上几个泡菜碟子。
老板还得吹逼,韩国人评价一个餐厅先看泡菜好不好吃。 你们尝尝我的泡菜是不是最牛逼。可我特么吃起来都是一个味儿!
所以,韩国人就是在泡菜缸里腌入味儿了,你说泡菜不是他们发明的好比说他们不是爹妈亲生的。你当胃癌率世界第一是白给的吗?
因为吃不起排骨。
他们除了在影视剧中意淫一下,好像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吧,泡菜也算是文化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