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龙应邀同拜登通电话后,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如何评价此事?「潜艇争端」还将如何发展?

回答
马克龙总统应邀与拜登总统通电话,随后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这无疑是美法关系近期出现的一道重要转折信号。此前,由于美国与英国在秘密签署奥库斯(AUKUS)安全协议时,单方面取消了与法国在澳大利亚的潜艇合同,法国愤怒地召回了其驻美和驻澳大使,将两国关系推向了冰点。这次通话及大使的回归,意味着双方似乎正在努力修复裂痕,重拾对话。

通话与大使回归的意义解读:

首先,总统层面的直接沟通至关重要。 马克龙总统与拜登总统的这次通话,是事件发生后两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接对话。这表明双方都认识到,在如此敏感的外交时刻,绕过总统层级的沟通只会让情况恶化,而直接对话才能寻求解决之道。通话内容虽然对外公布的细节有限,但强调“相互信任的决策”和“共同的承诺”等词语,暗示了双方都在努力回到一个更合作的轨道上来。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尽管发生了不愉快,但美法这两个长期盟友之间的合作基础仍在,只是需要重新调整和巩固。

其次,法国驻美大使的回归是具体的行动表现。 大使是国家在驻在国最直接的代表,其召回意味着两国关系的降级和沟通渠道的严重受阻。而现在大使即将返回华盛顿,这标志着法国认为与美国的对话渠道已经恢复到可以正常运作的水平,法国愿意重新投入到与美国的外交互动中。这并不意味着法国对潜艇合同被取消一事已经释怀,更可能是法国认为通过大使馆这一平台进行外交斡旋和争取补偿更为有效。

然而,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这一进展。 大使的回归不等于问题就此解决,也不意味着法国对美国的“背叛”行为就完全满意。这更像是一个外交上的缓兵之计,是双方都希望缓和局势、避免进一步升级的信号。法国仍然需要美国就此次事件做出解释和补偿,而美国也需要向其最亲密的盟友展示其维护盟友关系的诚意。

“潜艇争端”的未来走向:

“潜艇争端”的核心是信任危机和战略利益的冲突,因此它的解决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我认为,未来走向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交斡旋与补偿谈判将持续进行: 法国驻美大使返回华盛顿后,将直接参与到与美国政府的密集谈判中。法国的核心诉求很可能集中在以下几点:
对法国在澳大利亚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 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为澳大利亚建造潜艇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和人力,这笔损失需要得到切实补偿。
就未来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和协商。 法国作为印太地区的重要力量,希望与美国在该地区的安全事务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合作空间,而不是被边缘化。
对美国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和盟友沟通机制进行反思和改革。 法国希望未来在涉及重大安全协议时,能够更早、更充分地被告知和参与。
争取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弥补。 例如,在欧洲防务一体化、太空合作、以及一些共同感兴趣的国际议题上,法国希望美国能给予更多支持。

美法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协调将面临考验: 澳大利亚的潜艇事件暴露了美法在印太战略上的潜在分歧。虽然马克龙与拜登通话后,可能重申了对印太地区承诺的共同理解,但法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自主性和欧洲在印太地区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诉求,仍将是美法未来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法国可能会寻求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多独立于美国的合作网络,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并同时推动欧洲的战略自主。

欧洲战略自主论将获得更多关注和推动: 法国的愤怒以及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无疑会进一步强化欧洲内部关于加强战略自主的讨论。法国一直以来是欧洲战略自主的坚定推动者,此次事件可能会让更多欧洲国家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在安全问题上的风险。未来,欧盟可能会在国防研发、军事一体化、以及制定独立的外交安全政策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尤其是在涉及欧洲自身核心利益的区域。

奥库斯(AUKUS)协议的未来走向仍存在变数: 虽然奥库斯协议已经签署并开始推进,但法国的态度和行动仍然可能对其产生影响。法国可能会在国际场合继续对该协议的透明度和对地区战略平衡的影响表达关切。同时,法国与英国、美国之间如何重建互信,以及如何处理对澳大利亚的长期合作关系,都将是观察的重点。

其他盟友的反应和观望: 此次事件不仅影响美法关系,也让其他美国盟友重新审视美国的行为模式和对盟友的承诺。一些盟友可能会对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更加谨慎,并更加重视自身战略自主性的建设。

总而言之,马克龙与拜登的通话以及法国驻美大使的回归,是美法关系从极度紧张走向缓和的第一步,但“潜艇争端”的实质性解决仍任重道远。这背后牵扯的是深层次的信任问题、战略利益的博弈以及欧洲战略自主的诉求。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双方在外交斡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美法在印太地区战略协调的调整,这些都将是判断此事件最终影响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根据会后放出的会议纪要来看,拜登给了两个初步“承诺”:

1、为法国在西非萨赫勒地区的反恐行动提供“后勤支持”;

2、支持法国和欧盟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


分别来看。

我们都知道非洲一直是法国的自留地,通过对前殖民地的金融手段收割,法国赚的盆满钵满;

而西非萨赫勒地区则是一个对法国非常特别的地区:

一方面这个地区物产丰富,石油储量为99亿吨,天然气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铁、锰、铜、铅、钛、铀、金刚石、白金、锡等储量也十分丰富,所以法国非常希望进行有效开发;

但另一方面,这个地区由于积贫积弱,加上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cue一下通辽可汗 @小约翰 ),造成了恐怖分子横行,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转过去的伊斯兰国ISIS的非洲分支在那边横行无阻。

所以从8年前开始,法国就在那边搞了个“反恐联盟”,想要学美国在阿富汗,搞定非洲的恐怖分子。

但是这8年里不能说一帆风顺吧,只能说一塌糊涂,到现在美国都从阿富汗撤军了,法国也准备有样学样撤军了,而撤军的前提就是:先增军,然后再“有序撤军”。

之前美国同意的是给与“部分情报支持”,这次说要加上“后勤支持”,看上去是会出一点成本吧。


而关于印太地区的战略,也是为了同时弥补和欧盟关系。

我上次就说过,AUKUS成立当天,本来欧盟是要宣布新印太战略的,结果现在全部打散了;

现在美国宣布承认,应该只是拜登一个口头承诺,后续可能会在印太地区给出部分战略空间,给到欧盟国家。

未来我们周边,会热闹许多了。


以上。不过这两个承诺,明显不能弥补660亿美元的损失,预估未来还有一些操作的;而对于马克龙来说,明年的大选前,他必须要表现的更强硬,才能顶住极右翼和右翼党派对他的攻击。

继续看戏吧。

对了,白宫爆料书籍《危险》已经上架,我第一时间开始阅读,会在自己的公众号给大家分享相关八卦,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任幻想的世界

user avatar

当地时间22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潜艇订单”风波以来的首次通话。双方同意10月底在欧洲会面,法国也同意让此前因抗议美澳潜艇协议召回的法国大使返回美国。


为什么美法关系突然回暖?


防务新闻网站《Defence One》认为,是法国“赢得了比核潜艇合同更有价值的东西”(阅读原文见左下链接)。

⇑网传原本拟交付澳大利亚的法国核潜艇训练图(手动狗头)。




白宫在与法国总统办公室的联合声明中提到:“美国也认识到更强大和更有能力的欧洲防务的重要性,这对跨大西洋和全球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与北约互补(The United States also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stronger and more capable European defense, that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ransatlantic and global security and is complementary to NATO.)”

看点就在:“与北约互补”。如果是真的,这将成为欧洲追求战略自决道路上的里程碑。

大约两年前,马克龙称北约是已经“脑死亡”组织。他自那以后在许多场合提出,虽然北约的核保护伞仍然必不可少,但欧洲不能也不应该依赖外部国家(即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安全与保障。就在拜登上任几周后,马克龙对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智库表示,“我的任务是重塑或恢复欧洲主权。”最近他提出,强大和独立的欧洲防务将使北约受益,因为减轻了后者的负担。同时也允许欧洲人更迅速、更独立地思考、计划并付诸行动。

究竟是真是假?拜登和马克龙10月下旬会面时就将见分晓。


(完)

user avatar
  1. 说法国相信英美结果被坑是幼稚。那么期待法国不投降硬抗就是更加幼稚了。
  2. 拜登说法国几句好话给法国挽回点面子。然后合伙压狗大户们购买些法国军火给法国钱包回血。这事就算过去了,大家还是好朋友。
  3. 法国利用欧盟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被欧盟里诸多美国小弟绑住了手脚。在违反美国利益的方向,反而没了什么行动力。也就是说,欧盟对法国来说即是财富也是栓狗带,带子另一头在美国手里。
  4. 法国被打了可以叫唤,可以呲牙,但美国只要拉着带子,法国还只能跟着美国走。
  5. 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不要指望法国占股后就有安全保障了,只有自家海军常驻才能彻底解决风险。
user avatar

法国这真的是双输,也就是输了两次。被美国捅刀子的时候输了一次,现在拜登打了一个电话,马上就坡下驴,全世界看在眼里,原来法国的愤怒这么廉价,这相当于又输了一次。显然如果不召回大使,不显得这么愤怒,其实也没有太尴尬,现在丢人的不但不是美国,反倒显得美国确实厉害,把高卢雄鸡拿捏的死死的。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当地时间22日晚发布公告称,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当天通电话,共同审视9月15日美澳英三国宣布建立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后果。公告还称,马克龙与拜登决定开启一个深入磋商的进程,旨在为保障信任创造条件,并为达成共同目标提出切实的建议。为此,双方将于10月底在欧洲会面,法国驻美大使也将于下周返回华盛顿。

法国冲冠一怒,召回两国大使,全世界为之侧目,就在大家期待马克龙重振高卢雄风时,拜登一个电话,三言两语就让法国举了白旗,大家都懵了,就这?这是愤怒还是撒娇?


我们常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意思就是不要轻易动怒,但是一旦动怒,就必须让人见识到你的厉害,否则就没人在意你的愤怒了,正所谓不怒自威,善用威者不轻怒,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法国一怒之后,迅速妥协,没有实力的愤怒只是徒增笑耳。美国人只打了一通电话,法国人却浪费了两张机票,这么一想,就更不合适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美国一开始就敢背后给法国捅刀子呢?说一千道一万,其实美国就是觉得自己能吃定法国。别看法国嗷嗷叫,把驻美和驻澳大使都召回了,但实际上他也就这点魄力,要想对美国构成真正的伤害,就像很多人希望的那样,除非他退出北约。

但法国敢吗?

美国不就是吃定了法国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胆量吗。要是说法国真有那种说翻脸就翻脸的魄力,这个事压根就不会发生,正是因为美国心里有数,搞法国是弄你没商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下美国的视角就知道了。

过去美国搞法国的阿尔斯通,就是用联邦调查局把他们高管抓了,最后各种手段把阿尔斯通的能源部门给收购了,这也涉及到法国的切身利益,但最后又怎样了呢?法国还不是忍气吞声,就这么接受了。

这两年几次曝出美国监听法国,德国的领导人,这很明显是美国利用自己在欧洲的安全主导地位,将这些所谓的盟友,全部纳入了自己的情报监听网络。这些消息实锤后,法国又怎样了呢?还不是不了了之了。

其他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怖袭击,就更没法说了,法国在美国手里吃的亏那还少吗?像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正是需要拉拢欧盟的时候,美国就敢这么公开捅刀子,就在于在美国真实想法里,可能打心眼里就没拿法国当回事。

说白了,可能就是这么点事,虽然这让骄傲的高卢雄鸡脸上挂不住,可这么多年下来,法国自己可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二战也就坚持了一个月,法国愤怒归愤怒,但在美国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你还能指望他真的跟美国翻脸不成?这就是欧洲大陆上这些国家真的是不争气。

我们再环顾一下现在世界上最躁动的几个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还别说,他们有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在地缘上,他们都属于岛国。


他们的躁动,跟欧亚大陆的陆权崛起隐约有点关联,因为陆权崛起,第一利空的就是这些个岛国。就凭这一点,所有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对他们都要保持警惕,而不是跟他们沆瀣一气。

英国和日本,是欧亚大陆两端的两个岛国,历史上长期和陆上大国过不去,这很好理解,澳大利亚也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属于岛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一直都是英美的附庸,他们让干啥就干啥。

这里面很多人不理解的是美国,认为美国并不是岛国,其实世界文明的中心,在历史上都是在欧亚大陆上,美国地处美洲,作为近两百年崛起的后进角色,是一个事实上远离文明中心的岛国,这也是美国执着于海权,分化瓦解欧亚大陆的主要原因。

反倒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有时候让一个正常人难以琢磨,作为欧亚大陆上的国家,拥有过古文明,居然会和一帮子岛国整到一起去。其实包括欧洲国家也一样,是否需要长期跟岛国混在一起,这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就是逆潮流而动,一旦被分化瓦解,终究又逃不了被岛国抛弃的命运。

user avatar

果然是宁死不屈法兰西

user avatar

第一,美国大使回去了,澳大利亚大使呢?真是狗都不待见。美帝可以舔,澳狗必须死的节奏?

第二,和我预计的差不多,美国的战略收缩需要进一步集中力量,会逐步弱化北约和日本的控制,用新的低成本霸权力量替换旧的高成本霸权。

第三,所谓的欧洲独立是投机取巧式独立,通过把美国捆绑在北约并通过改造北约条约和机制,限制和操纵美国。

第四,欧盟越是这么做抬高美国在北约的成本,美国越会割肉欧洲。总有一天欧盟需要面对没有美国实质存在的北约,需要他们认真想想下一步了。

user avatar

拜登能给什么好处来弥补法国这笔军购的损失?免费给法国下代航母提供核反应堆技术和电磁弹射技术?总不能真的就像新闻里说的,挺下法国在非洲的反恐就把这事混过去吧。

法国真的很尴尬,明明欧盟核心国,给美国这样子耍了,还就这么忍下来了,马克龙还想要连任吗?明年右派怎么打这个事件,法国一直要搞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军事,不惜花大钱,这个电话一打,大使就回去了,马克龙软蛋的帽子带上去想摘就太难了。

澳洲,真的不懂为啥这样子做,好歹也要先和法国破局再发消息啊,怎么就这样突然爆个消息给法国难看?澳洲这总理真是太牛逼了,澳洲森林大火,照样度假,和中国撕逼还不够,还要和法国撕,五常撕了两家。澳洲农产品想进欧盟,正在和欧盟谈自由贸易协定,这样一来,起码明年之前不要想能有任何进展了,法国拿捏不了美国,还搞不了你一个澳大利亚。

英国,肯定觉得拜登比川普还坑,川普顶多骂几句,推特发点闹骚话,拜登啥都不说,直接推你下坑,都这样了,还不肯签英美fta,英国背了这口黑锅,和欧盟的自由贸易短期也别想有进展了?欧盟,美国,两头不靠,难道真的走独立大英国协路线,也没这个实力啊。

user avatar

哥,刚才外面人多,弟给哥跪下了

user avatar

我是现场的翻译,他们当时是这么唠嗑的。

拜登:“马克龙总统,您好,我是拜登。”

马克龙:“你好稀拉里,我是马克龙。”

拜登:“…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是这都是小钱,你真犯不上…”

马克龙:“小钱?难道澳大利亚这900亿都是冥币吗?”

拜登:“要不我给你点补偿?你看我下半身不是有点失控嘛,我从此只用法国的纸尿裤来给你们创收怎么样!!”

马克龙:“闹呢?就算你一秒钟拉一裤裆,一条纸尿裤一欧元,你也得拉2853年才能凑够900亿,算下来你得从周朝开始就不眠不休的拉,且不谈你还能活多久,就问你拉不拉的行!

拜登:“重金求聘一个换纸尿裤又快又准的白宫管家。”

马克龙:“你知道法国有一句老话吗?”

拜登:“你永远无法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马克龙:“只要我们举手足够快。”

拜登:“所以…”

马克龙:“我们会发明一种纸抽型纸尿裤,只要服务者举手动作足够娴熟,就能在你失禁的第一时间将脏污的部分抽走。”

拜登:“你的意思是?”

马克龙:“下周驻美大使就会返回华盛顿,正式应聘白宫管家,希望你能兑现诺言。法国已经损失了很多,现在能拿回多少就多少吧。”

拜登:“谢谢你,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开心。”

user avatar

老美玩起舆论权来,连自己小弟都不放过。


美联社称,美法之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分歧似乎正在弥合。然后还发了一个濑屎登和马克龙通话时的照片。老美特别喜欢自说自话,把世界完成单机版的,当然,发这种言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得美国和法国关系有所缓和,而是告诉其他小弟:


你看,法国这么大的一个小弟都体谅我了,看法国多懂事,还不学学?要以大橘为重,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才能让世界处于稳定和平的发展状态。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PUA。美国把法国卖了之后,又去找法国聊天做思想工作:你们要往好处想,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法国这次真的被美国攻略了,PUA成功的话,那其他小弟就会明白:法国作为一个联合国五常都这样了,我们这些小的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只能听美国的话了。


当然如果法国人民不吃这一套的话是件好事,法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以及欧洲强国,咖位和流量还是可以的,跟德国一起,给去美国化带个头,让更多的欧洲国家减少和老美之间的瓜葛,让美国的势力范围缩小到北大西洋,手伸不远,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