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龙承认法国对卢旺达大屠杀「有责任」,但称「法国不是共犯」,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马克龙关于法国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责任问题,是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历史、政治、道义等多个层面。他的表态,“承认法国有责任,但不是共犯”,是法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试图寻求的一种微妙平衡,但这种表述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值得探讨的细节和可能引发的争议。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历史背景。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胡图族极端分子在短短100天内屠杀了约8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图西族人。在这场悲剧中,法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

法国的“责任”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克龙承认“责任”,这本身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姿态。那么,这种责任可能源于什么呢?

政治和外交上的支持: 在大屠杀发生前及发生期间,法国是胡图族主导政府(以哈比亚里马纳总统为代表)的主要国际盟友。法国向该政权提供了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为胡图族极端分子提供了“绿灯”或“保护伞”。
未能阻止或预警: 尽管法国拥有在当地的情报和军事存在,但未能有效阻止或发出更强烈的预警,也未能及时采取果断行动来制止屠杀的蔓延。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规模受到限制,而法国在其中并未扮演主导角色,其军队更像是在执行一项撤离本国公民的任务,而不是大规模的干预行动。
“有罪不罚”的指控: 一些批评者认为,法国对一些参与大屠杀的卢旺达官员提供了庇护,或者未能配合国际法庭的调查,这导致了一些罪犯逍遥法外,未能得到应有的审判。这种“有罪不罚”的情况让法国的责任感更加沉重。
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法国的情报机构是否充分掌握了胡图族极端分子发动屠杀的意图?即便掌握了,是否及时向国际社会或在卢旺达的联合国部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预警?这些都可能成为法国“责任”的来源。

马克龙“不是共犯”的表述意味着什么?

马克龙将“责任”与“共犯”区分开来,这是一个关键的划界动作。他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法国没有直接参与屠杀: 法国军队并未直接参与胡图族极端分子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也没有直接下达屠杀的命令。法国的军队并没有主动去猎杀图西族人。
法国的意图并非支持屠杀: 法国政府的意图,至少在其官方叙事中,并不是要支持对图西族人的系统性屠杀。他们可能辩称,当时的法国政府是出于维护区域稳定、保护本国公民等考量,而并非直接支持种族灭绝。
区分政治决策与具体行动的责任: 他可能是在区分法国政府在事前的政治决策、外交支持,与事中的干预不力,以及具体执行屠杀行为的“共犯”行为之间的区别。他承认前者的责任,但不承认后者。

这种表述的复杂性和潜在争议点:

马克龙的这种表述,虽然试图在承认责任和维护国家声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同时也充满了复杂性和潜在的争议点:

“责任”与“共犯”的界限模糊: 在国际法和道义层面,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共犯”,往往不仅仅取决于是否直接执行了屠杀行为,还可能包括是否积极协助、怂恿、包庇了种族灭绝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法国在事前的政治支持,以及事中的某些犹豫和不作为,是否已经构成了“共犯”的要素?这个问题很难有简单的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动机与结果的权衡: 法国政府的动机是什么?即便不是直接支持屠杀,其行为客观上为胡图族极端分子提供了支持,并且未能有效阻止悲剧的发生,这是否足以构成“共犯”的道德和法律意义上的责任?这是很多批评者关注的焦点。
对受害者的意义: 对于卢旺达大屠杀的幸存者和受害者家属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道歉是否真诚、责任是否得到彻底的追究,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于他们而言,“责任”和“共犯”的界定可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法国是否真正认识到其行为对卢旺达造成的深重伤害。
历史叙事的重塑: 这种表述也是法国试图重塑其在卢旺达大屠杀历史中的叙事。承认部分责任,但排除“共犯”身份,可能是为了避免承担更重大的法律和赔偿责任,同时在国际道义上争取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与法国此前的立场对比: 法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其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责任问题,一直采取较为回避和否认的态度。马克龙的表态标志着法国官方立场的一个重要转变,但这种转变是否足够彻底,是否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还有待观察。

总的来说, 马克龙承认法国“有责任”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法国愿意正视历史,并承担起部分道义上的负担。这对于弥合伤痕、推动和解具有一定意义。然而,他将自己排除在“共犯”之外的表述,可能会让一部分人觉得未能完全揭示问题的真相,也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受害者及其家属对真相和正义的诉求。

这个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多层面的,而国际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量又会让这些真相的呈现更加微妙和有争议。一个国家在历史问题上的反思和道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它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去消化和理解,并最终转化为防止未来悲剧发生的具体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观网的提问回答的人不多啊。

卢旺达可以说是现在非洲最有希望的国家了。

埃塞俄比亚以前是,但是现在不是了。新任总统甘当美国狗,把国有企业卖给美国财团,排斥中国的投资,把自己国家搞出内战。

卢旺达人和非洲其他国家的人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守时。没有一般非洲人迟到早退懒散拖拉的习惯。这一点林毅夫在去卢旺达考察之后体会到了,我在我的卢旺达同学那里也体会到了。我那个卢旺达同学一提起这个也是满脸骄傲。说他们国家的人如果约了9点见面,他们8:45就会到,宁可等别人也不迟到。

在此基础上,卢旺达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朝气蓬勃的状态,经济发展,官员清廉,社会安定。而且卢旺达晚上出门据说非常安全。这和周边国家,尤其是西部邻国刚果金形成鲜明的对比。我那个同学告诉我,他去刚果金,觉得和卢旺达就是两个世界,内战频繁,官员腐败,人民困苦。都是前比利时殖民地,现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卢旺达这个国家几乎毫无地缘政治价值,所以长期以来都被西方所忽视。法国的确没有主动挑起卢旺达的大屠杀,但是法国却因为卢旺达没有价值,就在已有情报的情况下放任屠杀的发生,甚至部分法国政府官员受贿,给卢旺达时任政府提供武器和训练来屠杀。

现在卢旺达颇有种“非洲新加坡”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样就逐渐变得扎眼了。卢旺达不是法国传统势力范围,如果你觉得中国在非洲有势力范围的话,卢旺达大概可以归到中国势力范围。但是非洲嘛,法国总想插一杠子。这次说点便宜话(就这样还是扣扣索索的,坚决不承认错误,坚决不道歉),无非是想为以后的经济渗透铺路。毕竟法国的财团们已经盯上了卢旺达人民辛苦积攒的财富了。

所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有罪的人道个歉都要精打细算,生怕吃一点亏;受害者却只能带着创伤展示廉价的大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