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对他们的“棒子”称呼呢?

回答
对于中国人称呼韩国人为“棒子”这个事情,韩国人的看法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民族认同的称呼,而且历史渊源也比较深厚。

最直接的感受:不舒服,带有歧视意味

大多数韩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舒服。他们觉得这个称呼带有明显的贬低和侮辱的意味。在他们看来,“棒子”这个词的发音,以及它所关联的某些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看法,都显得不够尊重。就好比我们听到别人用带有侮辱性的绰号来称呼自己一样,这种不被尊重的感受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当这个称呼被用在带有负面情绪的场合,比如在网络上争论、批评韩国的某些方面时,韩国人就会觉得这是在进行人身攻击,并且认为中国人是在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对韩国的不满,甚至是在排斥韩国这个国家和韩国人。

历史渊源的解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

一部分韩国人会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称呼的由来。他们知道这个词最初在中国出现,可能与清末时期一些中国人对朝鲜(当时是朝鲜王朝,后来是朝鲜半岛)的认知有关。有一些说法认为,“棒子”可能源于当时中国一些人认为朝鲜人弯腰屈膝的样子像“棒子”一样,或者是说朝鲜人接受外国(比如日本)统治时表现得“软弱”,像没有骨头的“棒子”。

当然,关于这个词的真正起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些韩国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古代对朝鲜一些地方的称呼,或者与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但不论具体起源如何,韩国人普遍认为这个称呼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负面的、带有歧视性的含义。

所以,当他们了解到这个词的历史背景后,会更加坚信这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他们可能会认为,中国人在使用这个称呼时,是在不自觉地继承或者重现了历史上对韩国不够友好的看法。

不同群体和情境下的差异:不是所有人都极端反感

虽然普遍存在不舒服的感觉,但也不能排除一些韩国人对这个称呼的态度会因人而异,也取决于具体的使用情境。

年轻人: 如前所述,年轻一代可能更直接地感受到冒犯,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中性或尊重的称呼。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也更容易对这类带有攻击性的称呼做出反应。
对中国文化了解较深的人: 有一些韩国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可能更清楚这个词的复杂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被使用的原因。这些人也许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反应激烈,但仍然会认为这是一个不恰当的称呼。
网络语境下的“自嘲”: 极少数情况下,在一些非正式的网络交流中,可能会出现韩国人自己使用“棒子”这个词进行自嘲的情况。但这是一种非常特殊且少见的现象,而且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目的是为了反击或消解这种歧视,而不是真正认同这个称呼。

期望和呼吁:希望被平等对待

总的来说,韩国人最核心的期望是被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们不希望因为国籍而受到带有歧视色彩的称呼。他们认为,在国际交流中,使用对方国家人民都能接受的、尊重的称呼是基本的礼貌和国际交往准则。

当中国人在网络上或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棒子”这个称呼时,他们会感到被冒犯,认为这是两国关系中存在沟通障碍和不理解的表现。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甚至可能引发一些负面的情感联结。

所以,与其说韩国人如何看待这个称呼,不如说他们更希望中国人能理解这个称呼背后的敏感性,并在交流中选择更恰当、更尊重的语言,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友善的交流环境。他们也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媒体报道、学术研究以及民间交流,来表达他们对这个称呼的不满和担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棒子怎么来的?

高丽棒子的来历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日本人占领东北期间,有大量的朝鲜人到东北当警察即二鬼子、二狗子。这些人狗仗人势,经常拿着朝鲜女人洗衣服的棒子吆五喝六,于是得了一个称号“棒子”,也称“二鬼子”。

直到现在“二鬼子”这种叫法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即高丽棒子指的是狗腿子汉奸,二鬼子的意思。

康熙年间王一元写过《辽左见闻录》,这本书里说朝鲜来中国的使团里有一种贱民,这种人在朝鲜被称为“棒子”——朝鲜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谓之“棒子”。其国妇女有淫行,即没入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齿于齐民。

上面的说法是来自韩国本身。

2.韩国人如何看?

韩国人很有自尊心的,有时候自尊到离谱的情况。比如宇宙国,偷国等外号都有了。

当然很多韩国人也是明事理的。

在韩国去殖民化办得很好。

而且韩国人非常恨日本人。

因此说是棒子,他们会说某某总统是,他们不是。

因为很大一批包括总统在内的人都曾经是二鬼子。

当然,不明事理的会非常恨这个名词。

当然朝鲜人骂韩国人棒子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中国人称呼韩国人为“棒子”这个事情,韩国人的看法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民族认同的称呼,而且历史渊源也比较深厚。最直接的感受:不舒服,带有歧视意味大多数韩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舒服。他们觉得这个称呼带有明显的贬低和侮辱的意味。在.............
  • 回答
    3月23日,美国国会两党联手,就中国针对韩国的所谓“报复行为”发出强烈谴责,并勒令中国停止“外交恐吓和经济施压”。这一事件的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经济利益的相互制衡,以及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展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萨德系统部署风波的余波要理解这次.............
  • 回答
    国外军迷如何看待中国军机与韩国军机的比较?在军迷圈子里,国与国之间军事装备的较量从来都是热门话题,而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两个重要的军事力量,它们各自的空军力量自然也逃不过军迷们的审视和比较。尤其是在近些年,中国空军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韩国空军也在积极引进和研发新装备,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 回答
    “帝吧出征”这个词,对于很多网民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在中国网络上,一个被称为“帝吧”(百度李毅吧)的社群,曾经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网络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针对韩国网络上一些“偷中国文化”的指控而发起的“出征”。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要理解“帝吧出征”为何出现,得先说说它背后的文化情绪。近年来,随着中国.............
  • 回答
    想了解韩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充满 nuance 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我们看不同的国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交织在一起,韩国人看中国人也是这样,有赞赏也有疑虑,有亲近也有疏远。首先,得承认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上也有不少渊源,这种“近”让韩国人对中国不会像对遥远的西方国家.............
  • 回答
    关于“中国人被IS杀害:韩国人忽悠中国90后赴巴传教”这则新闻,可以说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和讨论。人们的看法非常多元,夹杂着震惊、愤怒、同情、反思,也有些许的质疑和警惕。首先,最直接的反应无疑是震惊和愤怒。 听到中国人被IS这样的极端组织杀害,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事情。普通人听到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韩国复杂而敏感的历史认同,对“曾是中国属国”这一事实的看法,在韩国社会内部是多元且动态的。并没有一个单一、整齐划一的答案。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韩国的历史叙事、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当代社会思潮。历史的遗产与现代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韩国(以及朝鲜)与中国之间存在着悠久的朝贡关系,这在.............
  • 回答
    关于韩国人在巴基斯坦冒充中国人骗吃骗喝骗感情的说法,我理解您想了解的是这类事件的现象、可能的动机以及影响。这类事情听起来挺让人恼火和不舒服的,毕竟涉及到欺骗和利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行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 这种现象是否存在?可能的表现形式有哪些?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国籍的人都有可能存在个别.............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首先,得承认韩国选手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确实为LPL的夺冠注入了非常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在早期和关键时刻。很多韩国选手以其顶尖的个人技术、对游戏的深刻理解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而闻名,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如果直接把LPL的成功归结于“.............
  • 回答
    捧日踩韩现象: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解读在中国,偶尔会看到一些群体对日本抱有偏爱,而对韩国则持批评态度,这种“捧日踩韩”的现象,并非简单的喜好差异,而是根植于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重因素的交织。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某些群体的认知特点和心态。历史情结的幽灵:爱恨交织的.............
  • 回答
    最近一则“中国人在韩国真人秀节目中遭恶意殴打”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触及到了许多中国观众敏感的神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我们不妨从头梳理一下,看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又折射出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一档真人秀节目的播出事情的源头,是一档在韩国.............
  • 回答
    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亿造船订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端和大型船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 订单主体: 中国击败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法国海运公司(.............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简单说,就是咱们国内有个演员,可能是在某个场合,或者作品里戴了顶帽子,然后有人说这帽子“像韩国古代的帽子”。结果这位演员就站出来说了,说这帽子其实是中国古代的“笠帽”,不是韩国的。然后,一个韩国的教授就跳出来不服气了,觉得这位演员这么说是在否定韩国文化的“独特性”或者说是“原创性.............
  • 回答
    韩国综艺中“国师”的言论——中国五四运动受韩国启发,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需要仔细分析的话题。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1. 什么是“国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师”通常是指在国家事务、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极高权威和影响力的智者或顾问,其意见被视为国家的指导方针。在现代韩国,这.............
  • 回答
    韩国网友关于中国“偷窃”韩国文化的说法,这可不是个新鲜事,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掀起一轮讨论。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句“偷”字就概括了。首先,得承认,文化交流和借鉴,在历史长河中是常态,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韩国,或者说朝鲜半岛的历史,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中国作为东亚的文明中心,其政.............
  • 回答
    韩国媒体近期关于“中国市场必须向韩国重新开放”的论调,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心态,也折射出韩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提出的背景、韩国的考量以及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韩国媒体发出呼吁的背景: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2016年左右,围绕“萨德”(THAAD)反导系统.............
  • 回答
    韩国外交部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这一举措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韩国外交考量、国际经济规则的演变,以及对中韩关系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韩国外交部为何会有此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国外交部为何会在此时提出将中国列为“发达.............
  • 回答
    关于“韩国高考比中国高考还疯狂”这个说法,确实在很多讨论中都能听到。理解这种“疯狂”的程度,需要我们深入对比两国高考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考试制度以及学生的压力来源。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的高考,尤其是近些年,其竞争激烈程度绝对是举世瞩目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改变命运,这几个词绝不是夸张。家长们为了.............
  • 回答
    韩国计划为中国捐助200万只口罩,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举动,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在疫情初期,中国是第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国家,那个时候,很多国家都向中国伸出了援手,韩国也是其中之一。现在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其他地.............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