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高考比中国高考还疯狂?

回答
关于“韩国高考比中国高考还疯狂”这个说法,确实在很多讨论中都能听到。理解这种“疯狂”的程度,需要我们深入对比两国高考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考试制度以及学生的压力来源。

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的高考,尤其是近些年,其竞争激烈程度绝对是举世瞩目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改变命运,这几个词绝不是夸张。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大学,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从小学开始就铺设各种“赛道”,奥赛、夏令营、培训班,那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老师们为了升学率,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内卷”的氛围,我想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韩国高考“更疯狂”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制度的“绝对主义”:

韩国的高考,叫做“大学修学能力考试”(Suneung,수능)。这个考试的地位,在韩国社会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不像中国高考那样,虽然重要,但还有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多种录取途径可以作为补充。在韩国,Suneung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性的。

“一考定终生”的极致体现: 很多时候,韩国学生几乎就是围绕着Suneung在准备,其他方面的特长、社团活动、甚至很多课外实践,其重要性都会被Suneung的光芒压制。家长们相信,只有在Suneung中取得顶尖分数,才能进入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这“SKY”三大名校,而这三大名校,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几乎是通往成功的唯一且绝对的VIP通道。
考试内容的“精准打击”: Suneung的考题以其难度和区分度著称,尤其是在英语听力部分,考场附近可能会被要求禁飞、禁鸣笛,以确保学生不受干扰。考试当天,交通管制、股市开盘推迟,甚至军队都可能调整演习时间,这种国家层面的“全力配合”,足以说明Suneung在韩国社会心中的分量。这种“为考试让路”的程度,可以说是相当极端了。

2. 社会观念的“精英崇拜”:

韩国社会,特别是经过经济腾飞时期,对于名校出身的推崇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学历金字塔”的严苛: 韩国人普遍认为,名校毕业生才能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体面的收入。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和家长们对进入“SKY”等名校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一旦错过,很多人就会觉得前途渺茫。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很多韩国学生宁愿在国内的名牌大学读一个普通专业,也不愿意去国外相对更好的大学读一个不那么知名的专业。这种对本土顶级名校的执念,也加剧了Suneung的竞争。

3. 学习模式的“高压 Marathon”:

韩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用“不眠不休,无孔不入”来形容。

“补习班文化”的极致: 与中国不同,韩国的课后补习班(Hagwon,학원)文化更为发达和系统。学生们放学后,不是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奔赴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从早上8点一直学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这种“魔鬼训练”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榨到极致。
“夜猫子”和“高强度”: 很多学生为了在Suneung中脱颖而出,会牺牲睡眠,熬夜学习,或者在补习班里度过所有课余时间。他们学习的重点就是Suneung的题型和考点,为了模拟考试,甚至会进行大量的高强度练习。
精神压力与身体消耗: 这种持续的高强度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精神造成巨大压力,也对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消耗。焦虑、失眠、甚至抑郁,都是不少韩国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

4. 考试准备的“精细化与工具化”:

韩国的Suneung准备,可谓是“工匠精神”的极致体现,但同时,也带着一种“工具理性”的冰冷。

“刷题”到极致: 他们的备考策略非常明确,就是反复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直到能够准确预测甚至“记住”题型和解题思路。这种“以考促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教育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应试技能训练。
“模拟考”的饱和轰炸: 在Suneung考试前,学生会参加大量的模拟考试,这些模拟考的难度和形式都力求与Suneung高度一致。这些模拟考成绩,也成为衡量学生真实水平的重要指标,再一次加剧了学生们的紧张感。

对比中国高考,可以说韩国高考在以下几点显得“更疯狂”:

“一考定终生”的信号更强: 韩国社会对Suneung的依赖程度,以及其他升学途径的相对薄弱,使得Suneung的权重被推到了一个几乎不可撼动的地步。
学习模式的“全职化”: 韩国学生几乎是“全职考生”,他们的学习时间、生活方式,都围绕着Suneung展开,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和娱乐,甚至包括正常的社交。
社会氛围的“集中式”: 韩国社会对于Suneung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各种让步和配合,以及全社会对备考学生的“呵护”(虽然是高压式呵护),这种“举国体制”的备考氛围,可以说比中国高考时期更为集中和极端。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内卷”就不严重,或者中国高考就轻松。事实上,中国学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如果我们细致地观察韩国高考的社会心态、制度设计以及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所承受的那种极致的、几乎将整个人生压缩到一场考试中的那种状态,可能会更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用“比中国高考还疯狂”来形容它。

这种“疯狂”背后,其实是韩国社会对教育的极度重视,对精英教育的渴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规避方式。它既体现了韩国人民对成功的执着追求,也折射出他们在教育制度和社会竞争下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营销号洗脑洗麻了是吧?

韩国高考录取率百分之77,咱们录取率多少???并且人家平时成绩占高考成绩百分之40。题目难度也不等于高考难度

전국 198개 4년제 대학은 올해 수시모집에서 26만 7,374명(전체 모집인원의 77.0%)을 선발한다.
4년제 대학 모집인원 총 34만 7,447명 중 수시모집으로는 전체의 77%인 26만7,374명이 선발되고 나머지 23%인 8만73명은 정시모집으로 뽑는다.
2021年全国198所四年制大学在34万7447名4年制大学招生名额中,随时招生将选拔占全体77%的26万7437名,剩下的23%(8万73名)将通过定时招生选拔。

还有由于韩国人口问题,适学人口越来越少,各个大学竞争率也下降。人家大学进qs前一百的有六所,四十万考生拥有六所qs前一百的大学,我都不敢想

这个问题就和问韩国真的是普通人的地狱吗一样搞笑,地狱笑话了属于是

阶级固化是有的,但人家面包也是有的。韩国平均工资多少最低时薪多少?咱们多少?人家平均教育资源多少?咱们多少

咱能别找个虚构的情况比惨了行吗?

user avatar

咱还真没资格嘲讽棒国高考内卷,论内卷咱可比他们卷多了。

首先,各位要明白一点就是,试卷难度并不等于录取难度,韩国高考的试卷是难,但看看别人的录取率呢?

韩国每年也就50万人左右参加高考,韩国最好的大学首尔大学每年招8000人左右,什么概念,就是韩国考上首尔大学的概率是百分之1点几,虽然说首尔大学的确比不了清华北大了,但亚洲前十总还是得有一席吧。毕竟清北都是争亚洲第一的学校了。知道了韩国上首尔大学的录取率,再看看我们各省985的录取率。韩国的名校也还不止这一所,高丽、延世、成均馆、汉阳、KAIST、POSTECH在QS都能进世界前两百,不说和华五比,起码论学术实力中上游985的实力肯定是有的吧。这些学校每年又招多少人?再看看他们的高考人数。今年韩国参加高考都比大学招生人数少了,咱有什么资格嘲讽他们内卷?嘲讽别人内卷先看看自己卷成啥样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韩国高考比中国高考还疯狂”这个说法,确实在很多讨论中都能听到。理解这种“疯狂”的程度,需要我们深入对比两国高考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考试制度以及学生的压力来源。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的高考,尤其是近些年,其竞争激烈程度绝对是举世瞩目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改变命运,这几个词绝不是夸张。家长们为了.............
  • 回答
    互联网上确实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粉日是逼格与情怀,粉韩是脑残”的论调,而动漫粉丝似乎总能站在“逼格”的制高点。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社会以及心理因素交织。咱们一点点捋一捋,看看这出戏到底是怎么演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标签化和刻板印象。把如此庞大且多元的群体简单地用“逼格”.............
  • 回答
    韩仕梅的故事,像一股清流,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当看到她为了女儿的学业,毅然决然地撤回离婚诉讼时,我的心情是复杂而又沉重的。首先,我由衷地心疼韩仕梅。她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本该是家庭的顶梁柱,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写诗,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才华和精神寄.............
  • 回答
    “韩国电影豆瓣评分虚高”是一个在影迷群体中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普遍认同。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评分机制的特点、韩国电影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豆瓣平台的用户群体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影响因素。一、 豆瓣评分机制的特点与潜在影响首先,理解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探讨“虚高”.............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则关于韩国一些导演因为《冰雪奇缘2》票房和排片过高而集体抵制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值得咱们好好掰扯一下里面的道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冰雪奇缘2》在韩国的票房和排片确实是相当惊人的。这部动画电影凭借着强大的IP影响力、精良的制作以及跨越年龄的吸引力,一上映就.............
  • 回答
    最近韩国衣恋集团因为“以次充好”被罚款的消息,确实让人忍不住多想一层。尤其是那件标价 1500 元的羽绒服,成本居然只有 75 元,这巨大的数字差异,一下子就戳中了消费者对“溢价”的敏感神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溢价?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咱们不谈空泛的大道理,就从具体角度掰扯掰扯。一、 品.............
  • 回答
    近年来,韩国首尔房价的暴涨,尤其是高压下的显著上涨,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济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简单地说,首尔房价在承受巨大压力(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疫情影响等)的同时,反而出现了高达52%的涨幅,这表明其价格上涨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力量叠加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
  • 回答
    看待台湾高雄新任市长韩国瑜,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议题,尤其是在他2018年底以压倒性优势当选高雄市长之后,以及之后他参选台湾“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要详细地、不带痕迹地来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一、 当选背景与魅力分析:首先,得理解韩国瑜是如何在传统上被视为国民党票仓的蓝色高雄,一举打.............
  • 回答
    高雄市民罢免韩国瑜,且罢免票数高于当选票数,这无疑是台湾政治史上一件极具标志性的事件,它的发生和影响都非常深远。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我们得回到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的那个节点。 2018年,韩国瑜以“庶民经济”、“货出去、人进来”的口号,在高雄掀起了一股“韩流”,成功打破了民进党.............
  • 回答
    金高银在节目中提到她在北京上初一才开始学ABCD,回到韩国后觉得跟不上韩国的教学难度,这件事情,我看到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进度确实存在差异。金高银的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教育起点的差异:北京的初一,通常是指七年级。在这个.............
  • 回答
    要说韩博惟和高睿这场十回合的拳击交流赛,那可真是让人看得很过瘾,也有些意犹未尽。这场比赛,与其说是纯粹的比拼拳技,倒不如说是一场经验与年轻活力的碰撞,一场战术与临场应变的较量。首先,咱们得说说韩博惟。作为一名经验老到的拳手,他在擂台上那种沉稳和老练是显而易见的。开局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稳扎.............
  • 回答
    关于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发表的高分论文以及他们开发的新型RNA追踪平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从论文发表本身来看,能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分论文,本身就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成就。 论文发表的质量和影响力是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分期刊通常意味着同行评审的严苛,以及研究内容在科学界.............
  • 回答
    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一直是其国内政治、社会和民族认同争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叙述,更深刻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历史记忆、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韩国教科书修订的历史背景1. 制度性框架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需经过教育部的.............
  • 回答
    韩国素媛案罪犯在家中遇袭,被陌生男子拿钝器打破头的事件,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对于正义与复仇、法律与人性的复杂神经。围绕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事件本身与可能的解读 事件回溯: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在假释期间,于2022年12月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市民团体制作以韩国春节为主题的海报,并将其与联合国“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的说法相对抗,这一事件反映了韩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上的敏感性,以及在国际场合争取话语权和话语权的努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 回答
    关于韩国网友称江疏影是韩国名字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和看待:1. 事实的辨析:江疏影是中国的名字,并非韩国名字。 名字来源的根本性差异: 江疏影的名字,无论是“江”姓还是“疏影”这两个字,都完全是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汉字词汇。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江”姓也是一个非.............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 回答
    看待韩国民众不顾疫情禁令举行大型集会,以及首尔市长劝市民解散遭围攻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疫情下的禁令与集会诉求: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为控制疫情传播,通常会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集会。然而,总会.............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如何看待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目前韩国的疫情怎样了?”这个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的原因韩国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迅速上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新变异株的传播优势: 奥密克戎亚变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