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宋史研究经典著作有哪些?

回答
要说宋史研究的经典著作,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每本都能翻开一页就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繁华又复杂的时代。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经典”就能概括的,它们是无数史学大家呕心沥血的结晶,是理解宋朝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的钥匙。

我这里就挑几本,细细跟你聊聊,保证听完你也能对宋史研究有个大概的脉络。

1. 《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中国大历史》这书讲的是中国通史,怎么也算到宋史研究的经典里了?别急,这正是它厉害的地方。黄仁宇先生这本书,以其“大历史观”视角,把宋朝置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去审视。他不是抠细节,而是从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层面,去看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他特别强调了宋朝的“数量化管理”,也就是政府通过各种制度和技术手段,对财政、人口、军事等进行精细的统计和管理。这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具有开创性,也为我们理解宋朝为何能支撑起那么庞大的财政和文官体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读黄仁宇的文字,你会感觉到一种宏大而又细腻的思考,他对宋朝的评价,尤其是它在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上的成就,以及后来面对北方强大的军事压力时表现出的“积弱”的无奈,都非常有启发性。这本书就像一个望远镜,让你先看到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整体轮廓,再往里细看就有了方向。

2. 《宋代经济史》—— 漆侠

说到宋朝,就不能不提它的经济!要说宋代经济史,漆侠先生的这部著作绝对是绕不开的泰斗级作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宋朝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农业生产的飞跃(比如占城稻的引进),到手工业的空前繁荣(瓷器、丝绸、造船业),再到商业的活跃(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的兴盛),乃至对外贸易的繁荣(市舶司的管理),都做了深入的考证和阐述。

漆侠先生的研究,不仅仅是罗列史料,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制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宋朝的商品经济会发展到如此高的程度?为什么它能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这本书里。读这本书,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宋朝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也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3. 《宋代文化史》—— 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的名头,估计你早就如雷贯耳。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虽然讲的是隋唐,但他的治学方法和思想,对后来的宋史研究者影响至深。而关于宋代文化,虽然陈寅恪先生没有专门写一本《宋代文化史》这样概括性的著作,但他在很多文章和讲义中,对宋代文化,特别是宋代理学、词学、史学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如果一定要推荐一本“代表作”,可能很多人会提到《邓广铭宋史丛考》,邓广铭先生是陈寅恪先生的学生,在宋史研究领域也有着极高的成就,特别是对宋代政治制度、军事史、人物传记等有深入研究。他的著作,如《岳飞传》,不仅仅是对一位民族英雄的传记,更是对宋代军事史、政治史的一个缩影。

当然,如果更侧重于“文化”,可能需要结合一些其他学者的著作。比如,王曾瑜先生的《宋代史》,虽然也是通史性质,但对宋代文化、思想、教育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他会带你了解宋朝士人的生活,理学的兴起如何影响了整个社会,以及宋朝在文学、艺术、科技上的辉煌成就。

4. 《宋代城市研究》—— 傅乐成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城市非常繁荣,比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京就是最好的例证。傅乐成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开创性的。他通过对宋代笔记、方志、文献的细致梳理,描绘了宋代城市的空间结构、商业布局、市民生活、娱乐活动等等。

读傅乐成先生的书,你会感觉自己仿佛漫步在宋朝的街头巷尾。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宋朝的城市会如此热闹?为什么会出现夜市?市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些细节的呈现,让冰冷的史料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对于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和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5. 《宋代政治史》—— 王曾瑜 (再提一次,因为很重要)

前面提到了王曾瑜先生的《宋代史》,但他的《宋代政治史》更是精辟。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宋朝的政治制度,比如文官制度的完善、冗官问题、监察制度的建立,以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等。他还对宋朝的政治斗争、党争,以及地方行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他对于宋朝政治体制的分析,往往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比如,他会分析宋朝为什么会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以及这种政策对宋朝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对于理解宋朝政治的运作逻辑,以及它为何会走向最终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还有很多…

其实,宋史研究的经典著作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邓广铭先生的其他著作:如《宋史职官志考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宋史地理志研究》等,都是非常扎实的学术研究。
刘子健先生的《中国经济史》(虽然也有通史性质,但对宋朝经济的论述非常精彩)和他在宋史研究领域的其他文章。
一些专题研究著作:比如关于宋代军事、法律、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专著,也都有各自的经典之作。

如何去“读”这些经典?

读这些经典,不是像读小说一样一目十行,而是需要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

带着史学家的眼光:去感受他们如何运用史料,如何构建逻辑,如何得出结论。
带着批判的思维:任何史学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去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有其他解读的可能性。
结合其他史料:这些经典著作是起点,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更细致的专题研究,甚至是原始史料,来形成自己更完整的认识。

宋史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充满魅力的领域,以上提到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无疑是进入这个世界最坚实的基石。当你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困境,与我们今天,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研究型的论著,最好有一句话简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宋史研究的经典著作,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每本都能翻开一页就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繁华又复杂的时代。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经典”就能概括的,它们是无数史学大家呕心沥血的结晶,是理解宋朝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的钥匙。我这里就挑几本,细细跟你聊聊,保证听完你也能对宋史研究有个大概的脉络。1. 《.............
  • 回答
    关于“宋史研究最强是不是日本”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这是一个在学术界长期存在,并且有着复杂历史背景和多维度考量的议题。要深入探讨,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日本的宋史研究,以及中国本土的宋史研究现状。日本宋史研究的辉煌与成就日本在宋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在过去很长一.............
  • 回答
    宋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文化、经济、科技都高度繁荣的时期,由此涌现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要谈论宋代权威专著,我们不能仅仅罗列书名,更需要理解这些著作的出现背景、内容特色、以及它们在后世的地位。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领域,为您细致地梳理一下那些堪称“权威”的宋代学术巨著。一、 经史子集:学术根.............
  • 回答
    Broadberry 和李稻葵团队关于宋明清经济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他们的研究以严谨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对中国在宋、明、清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构、技术以及与其他主要文明体的比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要详细看待他们的研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探讨宋代市井生活和“祖宗之法”的研究。这两个方向都非常有意思,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我们不妨就从这两个大方向,结合您可能感兴趣的切入点,来聊聊相关的期刊、论文、书籍,以及一些研究选题的建议。 一、 宋代市井生活:热闹非凡的宋朝生活图景宋朝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回答
    谈到贾似道,在宋朝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里,他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在后世的评价中,常常被冠以“奸臣”的标签,这背后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他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首先,得从贾似道发迹说起。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依靠舅舅(也就是前面那.............
  • 回答
    明朝之所以没有重修《宋史》,这个问题其实挺耐人寻味的,也触及了历史叙事、政治合法性以及学术传统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要说起来,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首先,得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看。明朝是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的,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是以“胡虏”身份入主中原。宋朝在历史上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
  • 回答
    《如果这是宋史》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网络历史普及读物,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在读者群体中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创作背景与定位:《如果这是宋史》并非一本传统的学院派历史著作,而是诞生于网络平台,由一位名为“宋鸿飞”(笔名)的作者创作。其.............
  • 回答
    北宋后期,关于“快灭亡西夏”的说法,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夹杂着宋朝自身的战略意图、军事能力,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史家对事件的解读,其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粉饰”成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宋朝在某些时期对西夏造成的实际压力。让我们详细梳理一下:首先要明确一点,北宋(9.............
  • 回答
    宋朝(960年—1会被)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时期,其“富”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繁荣,也体现在制度、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积累。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宋朝的“富”: 一、经济繁荣:从农业到商业的全面崛起1. 农业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 高产作物推广:占城稻(越南引进)在北宋时期广.............
  • 回答
    宋江之所以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小吏,一跃成为声名显赫、受人崇拜的梁山首领,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他自身特质、人脉经营、时事造化以及《水浒传》这部小说的艺术塑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剖析:一、 先天的品质与后天的努力:宋江的个人魅力1. “孝义”的名声是基础: 宋江最早在郓城县只是一.............
  • 回答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其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科技创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与此同时,宋朝在军事上面临着长期的外部压力,屡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最终导致其灭亡。这种经济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军事优势的现象,是宋朝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原因复杂且.............
  • 回答
    宋朝的“岁币买平安”政策,是一项备受争议且极其复杂的历史议题。将其简单地定性为“高明”或“不高明”,都难以全面概括其利弊。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岁币买平安”的背景与内容首先,了解“岁币买平安”的缘由和具体内容至关重要。 历史背景: 北宋建立之初,继承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国力.............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篇章,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水平也各有千秋。要评判“谁的水平比较高”,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审美偏好。但如果从影响力、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贡献以及在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等多个维度来看,有几位诗人无疑可以称得上是“水平极高”的代表.............
  • 回答
    宋江希望招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他个人的出身、价值观以及梁山泊发展的现实困境紧密相连。如果不招安,梁山泊的道路将非常坎坷,甚至是走向灭亡。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方面: 宋江为什么一直希望招安?宋江的招安情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他内心深处价值观、梁山泊发展需求以及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出身.............
  • 回答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她们在上海的年轻时光,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上海滩最璀璨夺目的故事之一。她们的生活既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带来的优渥物质条件,也充满了时代变迁的动荡与个人选择的色彩。要详细讲述她们年轻时在上海的生活,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出身与早年生活:浓厚的美国式教育背景 .............
  • 回答
    宋朝并非是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第一个不以社会阶层出身和是否考试做官去判断人的价值的朝代,但它是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和进步的朝代,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宋朝放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等级森严与血统论在绝大多数封建社会中,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很.............
  • 回答
    宋慈的《洗冤集录》之所以令人惊叹,绝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本“法医”书籍,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邃的智慧、前瞻的科学精神以及在古代条件下对公正的不懈追求。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令人惊叹之处: 一、 科学精神的萌芽与实践:古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我们通常会认为人们更倾向于依赖经验、直觉甚至迷信。然而,.............
  • 回答
    如果宋江真的一心走向称帝之路,梁山泊那帮性情各异、能力不一的兄弟们,他们的官职安排,我猜想会是这样一番景象,充满了江湖豪情与朝堂算计的复杂交织。首先,毫无疑问,吴用会是那个最得力的文臣,称得上是梁山的大脑。他当个丞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他运筹帷幄,智谋过人,从“智取生辰纲”到“三打祝家庄”,再到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