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性价比算是很高的了,偷工减料是谈不上的。
如果一定要说小米偷工减料,那么小米最多也就是在他的目标用户不在意的地方减配,然后用来打造所谓的高性价比。
比如USB接口、比如前摄等等,小米的旗舰甚至还不如某些品牌的中端机。但小米的用户群基本不在乎这些,小米也不会强调这些,所以看着小米也就有比较高的性价比了。
但是“用户不在意的地方减配”跟“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是两回事。减配影响的是使用体验,而偷工减料则会直接带来质量问题。
玄学判断还是直接不走程序虚空判罚?还不如直接说我看你不爽所以你是错的,多少正大光明一点。
我又想起之前知乎某个别的话题转来恰数码饭的博主一句很好笑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一台手机没有在SoC上动刀就一定会在别的地方动刀。当然他的好笑言论还挺多的,比如爆吹某40轻奢版,然后评价手机重量差不多但是手感完全不一样的时候没有做受力分析而是放了一张杠杆图。
当然你要问他们在哪动刀了,他们往往就开始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了,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说完全不懂,只能说是完全复读。
让我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偷工减料吧,比如旗舰机没有ois,部分机型做配置歧视(明明都是Pro但是有些有自研芯片有些有磁悬浮防抖,有些却什么都没有),拿几年前的芯片反复吊打当代旗舰,刀一下再当个新芯片卖;中端机大肆讨论后壳或是边框,言论动辄质感、美学、创造,用不错的CMOS但是阉割对焦和算法,同样的配置流畅度很低;低端机什么都没有就嗯割韭菜。
如果看完你还觉得,虽然我找不到但xx一定偷工减料了,那我只能送你一句老师最喜欢说的话:没带?没带就是没写!
当然了,如有雷同,纯属雷同,你要是上纲上线,那我只能认为就是你干的了。
以我这个小米资深用户来说,并不存在有意的偷工减料。小米就是因为毛利率太低,所以品控和零部件耐用性差而已。
品控差就导致你买小米像抽奖,只要买的够多,总有踩雷的一次;
零部件耐用性差导致产品寿命低,像什么三个月断数据线,五个月边框掉漆,12个月摄像模组的变焦电机坏了…我都遇到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米成功在性价比高,也因为不超过5%的硬件毛利率而处处受限。
我为什么说小米不存在“有意”的偷工减料,因为我买过的大多数小米、米家和生态链产品耐性用都不错。
台灯,自动保温热水壶,电视机,各式灯具,抽油烟机,电风扇…用的都挺好。这个台灯、热水壶和IH电饭煲都已经用了6年了,至今还在服役,每天任劳任怨。
品控向来不是小米的强项,在我的经验里,它是华为和一加的强项。
我手头的华为Mate 7和一加一代至今都还可以用,只是电量已经崩了,除此以外一点毛病都没有。一加一代甚至还能玩王者荣耀,这可是将近十年前的机子。Mate7的通话稳定性、GPS定位准确度、电池耐用程度,当时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小米靠性价比向的品控水平来冲击高端是不行的。
但这并不影响我继续用小米。
说个很简单的吧
小米充电宝
1:铝合金外壳,用一段时间阳极层花的不能再花,这基本就是盐雾试验没过或者盐雾标准太低,其实就是阳极时间太短导致的,为了节省成本
2:铝合金外壳上下没有做倒角,拿在手里割手的不行,就是省了2道CNC的工序
3:用了大概一年左右无法充电(大概率是电子件的问题,不是电池的问题),这就是里面的电子件没有过疲劳测试,或者虚焊导致电子件在热环境下脱焊
你的零件加工要多2道工艺,零件成本+5%
你的零件加工要过XX小时盐雾试验,零件成本+20%
外观同样的东西,用的材料不一样,有的100H疲劳测试就死掉了,用好材料的,1000H还是好好地
设计,BOM清单,用料,工艺,或者OEM的技术实力,REL要求,这都是消费者看不到的
这就是偷工减料的地方
有很多人说倒角设计小米不会犯这种错误
这是从ZOL找的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