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照片?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被定格,成为永恒的印记,它们无需华丽的辞藻修饰,本身就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照片,穿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情感、挣扎与辉煌。

让我为您细数几张,它们之所以令人难以置信,不仅在于它们记录下了什么,更在于它们如何触动我们的心灵。

1. 1969年7月20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阿波罗11号登月

这张照片,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但每一次看到,依然会感到一阵来自心底的敬畏。这不是简单的画面,它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巅峰之作。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穿着厚重的宇航服,脚踏上月球那片荒芜而神秘的土地。画面中,他的身影显得渺小,但那一步,却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与探索精神。

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在那个信息传播远不如现在发达的年代,地球上的亿万人在电视机前,或是通过收音机,屏息凝望着。当这句话从遥远的月球传来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激动和自豪?照片中的月尘,可能是人类第一次留下的痕迹,那面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更像是一个象征,标志着人类走出地球,走向宇宙的开端。它不仅是一项科学成就,更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次伟大宣言。

2. 1963年6月11日,“自焚的僧侣” – 释广德在西贡街头

这张照片,带着一种令人心痛的视觉冲击力,是越南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之一。年轻的僧侣释广德,端坐在街头,火焰在他周围熊熊燃烧,但他却面不改色,神情肃穆。他选择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抗议南越政府对佛教徒的迫害。

看到这张照片,你无法不被他眼神中的坚定所打动。那种平静,是在经历无尽苦难后的超脱,也是对不公义最沉重的控诉。摄影师马尔科姆·布朗抓拍下这一瞬间,不仅仅记录了一场宗教冲突,更揭露了战争背后残酷的现实和人性的扭曲。这张照片的冲击力,超越了语言,它直接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暴行的厌恶。它让我们思考,是什么样的绝望,才会驱使一个人走向如此悲壮的牺牲。

3. 1945年8月6日/9日,广岛与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

这两张照片,虽然具体的画面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指向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广岛被炸后的幸存者,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恐和痛苦,他们身后是满目疮痍的城市,一切都被瞬间摧毁。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留下的更是触目惊心的景象,仿佛地狱降临。

这些照片不只是记录了战争的伤痛,它们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出的最严厉的警告。那些被扭曲的面容,被烧焦的土地,无声地诉说着核武器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它们让我们看到,科技的进步,如果被滥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当我们审视这些画面时,心中涌起的绝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一种对和平的祈愿,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深刻反思。这些照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沉重的教训。

4. 193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杰西·欧文斯

这张照片,捕捉的是速度与荣耀的瞬间,更是种族歧视下的一记响亮耳光。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在柏林举办的奥运会上,以惊人的表现赢得了四枚金牌,打破了希特勒宣扬的“雅利安人种优越论”。照片中,欧文斯在赛场上奔跑的身姿,充满了力量和自信,他的笑容,更是对所有偏见和歧视最有力的回击。

想象一下,在那个纳粹主义甚嚣尘上的年代,欧文斯以一己之力,在世界舞台上证明了黑人的卓越。希特勒本人也出席了比赛,却因为“政治上的不便”拒绝向欧文斯颁奖。这张照片,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辉煌,更是勇气与尊严的胜利。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种族或意识形态,而是来自个人的才华、努力和内心的力量。

5. 1945年8月14日,“胜利之吻” – 乔治·席丹斯和格蕾塔·齐默尔曼在时代广场

这张照片,是二战结束后,人们压抑已久的情感爆发的绝佳写照。在宣告日本投降的那一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一个水兵热情地拥吻了一位身穿白色制服的护士。那一刻的喜悦,是跨越了国界和背景的,是对和平的狂喜,是对结束战争的庆贺。

照片中的那一吻,充满了生命力与感染力。它不是一个精心安排的摆拍,而是真实情感的瞬间流露。当人们看到这张照片时,很容易被那种纯粹的幸福感所感染,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欢庆的时刻。这张照片,成为了“二战胜利”的标志性画面,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结束苦难、迎接希望的故事。

这些历史照片,每一张都像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它们没有滤镜,没有美化,只有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印记。它们提醒我们,历史并非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列表,而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构成。正是这些“难以置信”的瞬间,让我们对人类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清宫戏不断,刚追完剧的风姑娘忍不住去复习一下历史。


提起晚清,大多数人的印象是:颓废。然而,风姑娘最近看到一组关于晚清女性的历史照片,十分时髦、自信而有生活气息,甚至让人感觉「穿越」了:(来自豆瓣用户@菊豆)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在很多人眼里,清军的形象,一直如上图所示。以至于各类影视作品中,清军的形象都没有任何变化的,甚至拍摄辛亥革命时代的影视剧中,清军还是如此。那么,真正后期的清军是怎样的?我们看看下面的几张老照片。

1.大清帝国“海琛”号巡洋舰全体官兵合影。

2.正在进行训练的清军骑兵

3.大清帝国考察各国陆军专使随员程经邦,他身穿的是帝国陆军将官常服。

4.1911年7月24日,大清帝国于北京德胜门外校场举行禁卫军阅兵式。图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爱新觉罗·载涛向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报告阅兵仪式开始。

5.大清帝国校阅陆军大臣合影。左起:荫昌,爱新觉罗·载搏,爱新觉罗·载洵,爱新觉罗·载润,爱新觉罗·载涛,麟光,帕勒塔(蒙),谭学衡(汉)。

6.图为禁卫军阅兵式上,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向禁卫军长官授旗。

6.清军军乐队

7.图为清军卫生队正在对伤员进行救治

8.大清帝国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陪同纽约市市长检阅访问美国的清朝“海圻”号巡洋舰全体士兵。

9.大清帝国禁卫军军咨使(参谋)正参领田献章身着帝国陆军礼服签名照,摄于布达佩斯。

10.正在进行训练的清军炮兵

11.图为1908年清政府举行的太湖秋操现场,炮兵部队在将领的指挥下进行射击演习。

12.图为太湖秋操期间,清军的热气球侦察部队

13.图为清军陆军官兵正在进行沙盘演习

14.图为列队准备接受检阅的大清帝国陆军士兵。

15.图为正在进行击剑训练的大清帝国陆军士兵

16.图为参加秋操的清军部队列队步行前往演习场。

17.图为在武昌前线炮击革命军阵地的大清帝国炮兵

18.图为秋操演习中大清帝国陆军士兵正在通过军事浮桥

user avatar

这是1979年苏联巡逻队在中苏边境遇到中国巡逻队的情景,这些照片由苏联摄影师拍下,并于近日被网友从俄罗斯某网站上翻出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那个年代中国军人俏皮的一面。士兵们向苏方巡逻队招手致意,做鬼脸,拿出鸡蛋来问对方吃不吃,每个人都是一脸灿烂纯真的笑容,离去的时候还挥手告别。这些嬉戏,乃至搞笑的动作,才是真实的人性,才是活生生的人。原来那个年代的士兵也并不总是板着脸,人人千篇一律的表情。

1979年正值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联盟支持阿富汗的伊斯兰抵抗运动。但是两国关系虽然紧张,远未到剑拔弩张的程度,而且普通士兵首先是有情感的普通人,他们的淳朴和‘可爱’在这些照片中展露无疑。每日巡逻在边境的两国士兵,可能受制于语言不通,纪律规定而不能成为朋友,但是互相表达友善是合乎常理的,也是人之常情。

写到这里,联想到了一部描写朝韩边境士兵的电影《共同警备区》,其中蕴含的一些情愫与这些照片有相似之处。


图片来源请见水印

(@毛猴大哥2016)

user avatar

川军"死字旗"



川军出川抗战时“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user avatar

最近更新2018-04



Charles O'Rear把这照片卖给微软

有人说这照片被卖出200万美元的高价,但至今也只是微软的商业秘密

而未经任何剪辑美化

至今超过10亿人看过


“那是一年初春,外面下过大雨,草地愈发的翠绿。我开着车驶过这片美丽的蜿蜒小道去见达芙妮,暴风雨刚过,天空飘着白云,我觉得是时候出来拍几张照片了。”


O'Rear如是说到。


【照片拍摄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马县叫Bliss(“极乐世界”)
这名字也是来自当地绵延起伏的绿色小山丘、蓝天和层状、卷状云。】


【O'Rear曾担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

附上照片————>>>


—————————————————————-
附上如今对比图【有人说看不了】


多谢评论@我就卡卡

非wifi请勿点开:《Bliss壁纸的一切,对O’Rear完整采访》时长8min 【无中文】
bilibili.com/video/av10

有些人坚持说是做了特效,正因为他们的质疑,我觉得也算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魅力,不是吗 —————————————————————————

以为是p的结果真是照片系列之【第二弹】




win10壁纸————Hero




本人最爱的桌面壁纸之一


这张照片是由曾经担任过科幻电影《Oblivion》和《Tron》设计总监———Bradley G Munkowitz带领团队,


在不使用数字建模和渲染或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的情况下拍摄制作的。






对,就是一群人拿着摄像机对着窗子折腾一天



以下是微软制作这张壁纸的纪录片【2分钟】【无中文】

v.qq.com/x/page/x0376jf

———————————————————————————————————

附一个win10 Hero的mv,简直视觉盛宴。


music.163.com/m/mv?推荐观看】【可复制至浏览器】





有哪些知道后让你震惊的冷知识? - JULIEN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841

user avatar

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军华勇营士兵照片

印度头巾、一米八多的身高、凶悍的眼神
每一项都推翻了
我们对那时中国人的既有认知

华勇营背后
是一段复杂而混沌的历史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
由于兵力短缺
遂在威海高薪募集壮汉七百
组建雇佣兵团华勇营
这批士兵均为精选
制服订做的记录显示
这批士兵平均身高170cm以上,胸围35英寸
在当年欧洲人中亦属猛汉


华勇营的装备训练皆为一流
清一色英军制式装备
甚至配备有当时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
乐队、卫生队一应俱全
每天训练五小时以上
射击成绩尤为突出
尉级以上军官全部从英军正规军抽调
可见英国当局对其重视程度

成立之初
华勇营被用于
镇压威海卫四处掀起的反英运动
1900年5月
1500余名暴怒的群众在清朝官员的的组织下,持刀砍杀英国勘界队,

并追砍至华勇营营地
他们执行了向示威群众开枪的命令
打死无辜群众二十余人
史称威海惨案

据当时华勇营的英国军官口述回忆
威海惨案发生时
死难者中有一位在场华勇营士兵的父亲
但是那个士兵
依然不折不扣的服从了开枪的命令

威海惨案后
由于华勇营面对自己的乡邻亲人
依然毫不犹豫地开枪
士兵的家属面临乡邻的仇恨恐吓鄙夷
但军心依然稳定
这给英国当局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
华勇营被正式编入正规军序列
以"中国第一军团"的名义
开赴八国联军侵华战场

在天津战役中
华勇营率先攻破天津城郭南门
在老龙头火车站
与清兵进行激烈的肉搏战
用排枪战法以寡敌众阻击了大量清军
为其他部队赢得时间

华勇营在面对清兵时的表现可谓悍不畏死
据二连连长中尉巴恩斯回忆
有一次华勇营受命增援美军
但炮火十分密集
美军示意华勇营退下
但他们依然穿越了交火区来到美军阵地
同一场战斗
另一支负责运输弹药的华勇营
更是就算骡马全部死在路上
依然肩挑背扛冒死前行

由于其在天津战役中的"出色表现"
华勇营被授予一种特殊勋章
这种勋章只有英国精锐陆战部队才能佩戴
上面是天津城门的图案
以纪念其在天津战役中的表现

北京沦陷后
华勇营与英军香港部队在队伍最后
作为第九军参与了紫禁城阅兵
这是身为草民的他们
第一次踏入这帝国的权力中心
他们的脸上
"充满了鄙夷与不屑和一种非常糟糕的表情"

他们赶走了皇帝,把紫禁城砸了个稀烂
这是他们这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巨大震撼
走在紫禁城中
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是对这个破败城市的伤感愧疚?
还是对清廷腐朽糜烂的愤怒?
华勇营中没有中国士兵留下过只言片语
我们也不得而知

战后华勇营负责驻守河西务地带
与联军其他部队不同
他们对普通百姓态度温和礼貌
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信任
当时匪患横行
有的村庄甚至主动要求华勇营派兵驻守
这在联军军纪败坏的其他部队中
是不可想象的

华勇营在1902年由于英日同盟的建立而解散
成员四散在香港印度非洲
这段历史则由于其极强的争议性
关于它的讨论一直被回避

一方面,这是一支汉奸部队
身为中国人,为英国人卖命
他们受命杀死了自己的父老乡亲
参与了庚子国难,攻陷了自己的首都
比伪军还忠心耿耿

另一方面
他们多为政治斗争中被裁撤的绿营兵
清廷的腐朽使他们丢了饭碗
无人搭理几近饿死
他们对清廷的愤怒是真的
而英军相对清廉的军官,和睦的官兵关系
则是他们忠诚的很大原因

而他们强壮的身体和极高的军事素养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东亚病夫"的印象
让西方人知道
只要经过科学的训练指挥
中国人也可以勇猛善战悍不畏死

这段历史由于一直被回避
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而一直没有被盖棺定论的华勇营
只要人们还记住他们一天
就会被争论一天评判一天
我们作为后人
也难以评判他们的功过

评论里也是争论颇多
所以站两边的观点都给加了精选
大家结合史实自己判断吧~

user avatar

4岁的 Tony Stark 和20岁的 Bill Gates合影。










好吧,历史上真正的合影应该是这个。

user avatar

太多赞了,谢谢大家捧场,受之有愧,必须请出大神真楼,有请普罗库金 - 戈斯基本尊

-------------------------------------

四更

发现了个更好的资源

Prokudin-Gorskii Collection

提供电子版下载,包含tiff等多种格式,除了合成后的彩照,还有原本的3张黑白片,共2614个相关资源,满足各种需求

--------------------------------------

三更

之前那些图片是在Google和维基上零散找到的,看到这么多赞,本来想再找一些贴上来的,以为不会有几张的,没想到发现了个大宝藏,我也被震惊了




Prokudin-Gorsky Color Database

都是一百年前的,一共1903张,友情提示俄英双语的,这里只贴一张大文豪托尔斯泰的



-------------二更分割线-----------

小透明第一次收获这么多赞,表示很开心。看大家对三色原理感兴趣,就像评论区里说的当时这些是通过投影机实现的彩色效果,我贴的这些图片是后来合成的。原片是模仿正常人眼感知颜色的方式,拍摄三个黑白照片,一个通过红色滤光片取,一个通过绿色滤光片,另一个通过蓝色滤光片。 再通过投影机叠加使用相同的彩色滤光片,分层投影后就可以给观众呈现出彩色图像了。

【(左)三通道灯投影机,类似 Sergey Prokudin-Gorskii 使用的类型;(右)在Prokudin-Gorskii 的演示中使用的垂直黑白玻璃板正像。(国会图书馆)】

这个投影机是在这个专栏看到的 沙皇俄国早期带有迷幻色彩的照片严肃而冷静 - 知乎专栏

三张原片,投影后就可以看到彩色效果了。

--------------以下原文-------------

谢尔盖·普罗库金 - 戈斯基 Sergei Prokudin-Gorskii 利用三色原理拍摄的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彩色照片,大部分摄于1907-1915年间

------------------- 分割线 --------------------

奥斯塔什科夫谢利格尔湖附近之修道院,1910年摄


基里尔洛夫舍克斯纳河农村地区年轻的俄罗斯农妇,1909年



在格鲁吉亚开办茶园的中国老板

感谢评论区@远古善良自由党 的补充,这个中国人也有名字,叫 刘峻周 ,胸前的勋章是 沙皇尼古拉二世1910年授予的三级奖章,具体看这里 历史上有什么西方借鉴中国的例子,其成败如何? - 知乎


格鲁吉亚地区采茶的希腊妇女与儿童,不知道是不是给上面的中国老板打工的


达吉斯坦穆斯林


乌斯季-卡塔夫附近的巴什基尔铁道,1910年摄


撒马尔罕犹太儿童与他们的老师,1911年摄


山坡上的俄罗斯孩子,1909年摄


奥匈战俘于俄罗斯,1915年摄


布哈拉铁砧监狱


布哈拉内政大臣


穆罕默德·阿里木,摄于1911年。应该是这组照片唯一有名气的人了,布哈拉末代埃米尔(相当于国王),这时刚继位,1920年被赶下台,逃亡阿富汗。


穿正式礼服的意大利女人


乌拉尔河附近的村庄,1912年摄


彼尔姆市一景,1910年摄


彼尔姆市一景,1910年摄

user avatar

肯尼迪总统和玛丽莲梦露(评:有一腿!肯定有一腿!)
本拉登和他的台湾柔道教练
比尔盖茨和他的好基友史蒂文乔布斯
长崎原子弹轰炸之后的幸存者,1945
香蕉第一次抵达挪威,1905
总统先生,911已经开始了。2011-9-11

user avatar

1945年,新加坡抗战胜利游行。华人举着中华民国国旗,上面写着“祖国万岁”。


相似的场景也发生在1945年的台湾。





而打赢这场战争的士兵却是长这样的。


亦或是这样的。


讽刺的是,在几天前,拥有这面旗帜的政权却判定支那为中性词。中华民国的总统甚至对日本兵展开了追思。




从有强大的海外向心力到自我否定,中华民国已亡无疑。


///



1949之后的中华民国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政权之一,为了坚持自己的主义和意识形态,编制了二个从来没有实现可能的梦。一个叫反攻大陆,一个叫台湾独立。



几百万人活在这虚无缥缈的梦里,而白白浪费了数十年的青春。在这个岛上,回家,竟然变成一种奢侈,竟然是一种要申诉的权利。




转眼间,匆匆数十载,光阴就这样虚耗,回到家时已是白发苍苍。




可怕的是,在这个岛上,下一代人却还要继续做着永不可能成真的梦。



/////

60年代香港的双十节,满街飘扬的青天白日红。


文革期间的香港。


曾经上访的总统。



出征前的台籍日本兵




76年的5月,毛会见李光耀。伟人也会老去,铁汉也会紧张。


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喊“回台湾”的志愿军战俘



抵达台湾后,受到欢迎的战俘们


官二代 or 泥腿子? 视察中的蒋经国


曾经是同班同学的小平和经国,不知道作为一国首脑时候的他们,是否还记得这张当年的合影。

愿祖国再无分离,再无意识形态之争,以上。

user avatar

居然没有朝鲜战争的?!

这是中国军队渡江东征的照片,你说我一群穷人,怎么敢和世界第一强国开战?


你说我一个第一强国打这些猴子是不是分分钟?

你说在战场上喝红酒是怎样的体验?

云山大战-志愿军追杀美华盛顿建国师



南方伢子零下四十度的誓言-血战长津湖

你说用坦克当堡垒是怎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原木在移动?

舌尖上的韩战


你说押着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士兵是怎样的体验?

你说在五十年代坐直升机是怎样的体验?

长津湖陆战一师破围而出

长津湖联合国军以火炮炸开血路

血战清川江


汉江血

“夜战上甘岭”

美军喷火器

开战初期所使用的落后的日式歪把子机枪以及万国牌武器

“胡可往,吾亦可往”,志愿军攻破汉城,成为近代第一支打进敌方首都的中国军队

斩将夺旗于盖马高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十七国联军之加拿大军队

十七国联军之土耳其军队

十七国联军之英国军队

是来自美国空军的“礼物”

是来自美国陆军的“礼物”

是来自美国海军的致意

伞兵黑科技

露水是大自然的馈赠

“用美国枪,吃美国粮,打美国狼”

“西方侵略者,在东方任何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能殖民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两下对比发现我们的工业能力当时几乎没有,而对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他十七个小伙伴,但我们没有选择,身后就是新中国,我们没有退路,你说我一个经历了百年屈辱,无数次战争的穷酸国家,怎么就把你们这些吃得饱穿得暖的文明人给赶回三八线去了。这才是最难以相信的。

纵然在战争的最后,我们的军费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的GDP,但我们擦干嘴角的血迹,艰难的站起来,对着曾经的列强发出怒吼:

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什么总统去做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歼敌以及联军在朝鲜战争时期的总伤亡


以上


关于得失:


抗美援朝中国得到了什么? - 知乎

关于胜负:


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关于战争初期三个朝鲜师团的问题:


朝鲜战争一开始算内战吧?美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说北韩“侵略”的吧? - 知乎

关于战争的后续影响:

中国的军力是从何时开始崛起的?之前差到什么程度?那时的军迷会感到绝望吗? - 知乎
user avatar

请允许我歪一下楼。

敲黑板,“历史”和“”“难以置信”两个关键词下,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一系列“照片”。


萧何月下追韩信。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过岗图。


借东风。

岳母刺字。


八仙过海。


老寿星骑行图。

--------------------------------2017.6.16更新--------------------------------















借大神的作品实力骗了一波赞,有必要好好安利一波了。

作者微博:夏阿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画作请移步作者微博合辑:Sina Visitor SystemSina Visitor System

作者淘宝店:首页-夏虫与冰艺术坊-淘宝网

user avatar

1961年,溥仪与当年把他从紫禁城里赶出来的冯玉祥将军部下鹿锺麟(左一)、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战士熊秉坤(右一),在中新社于北京举行的座谈会上不期而遇,高兴地攀肩合影。

溥仪和鹿锺麟的梁子可不是一般的深:当年鹿锺麟为了将溥仪驱逐出皇宫,一手一颗炸弹,丢在“御前会议”现场,还威胁称已经在景山上架好了大炮,溥仪若是不从,就要“大炮开兮轰他娘”了。

两人再次相逢,已经是196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的活动上,已经换了人间。

溥仪问鹿锺麟:“你丢在桌子上的炸弹,确实可怕!”

对方回答:“那是空心弹!”

溥仪又说:“你安排在景山上的大炮,更可怕!”

鹿锺麟笑道:“哪有炮,那是吓唬你的!”

两人相视而笑,拍下了这张照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被定格,成为永恒的印记,它们无需华丽的辞藻修饰,本身就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照片,穿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情感、挣扎与辉煌。让我为您细数几张,它们之所以令人难以置信,不仅在于它们记录下了什么,更在于它们如何触动我们的心灵。1. 1969年7月20.............
  • 回答
    谈到影视配乐,脑海中瞬间涌现出许多画面,那些旋律,仿佛拥有魔力,能将人瞬间拉回到故事发生的那个时刻,甚至在多年后,仅仅是听到几个熟悉的音符,都能勾起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那种感觉,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怦然心动。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总是那段恢弘而又深情的旋律——《辛德勒的名单》的提琴主题曲.............
  • 回答
    TensorFlow 作为一款强大且广泛使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其在灵活性、性能和社区支持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然而,正如任何复杂的技术一样,TensorFlow 也存在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方面,尤其是在开发者体验、某些设计选择和发展方向上。以下是一些详细的阐述: 1. 陡峭的学习曲线和复杂的 API .............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这款游戏中,卡面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正如任何艺术创作一样,并非所有作品都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尽管大部分从者的卡面都相当精美,但确实有一些卡面因为种种原因,让一些玩家觉得难以接受,甚至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要说令人难以接受的卡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 回答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受到自身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容易形成一些刻板印象或固有思维模式。这些模式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被误认为“爱”或“关心”,但长期来看可能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令人难以接受的父母思维模式及其具体表现: 1. 过度控制型思维:.............
  • 回答
    说起东北,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身上有太多太多鲜明的烙印,深刻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怎么也抹不掉。首先,那股子直爽、热情劲儿,简直是刻在骨子里面的。第一次去东北,人生地不熟的,说话也小心翼翼。结果没走几步,就被一位大妈叫住了,问我要不要尝尝她刚出锅的锅包肉。那热情劲儿,仿佛我已经是.............
  • 回答
    网络小说确实为我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提供了无数消遣和精神寄托。但即便如此,不少作品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通病”,这些问题就像卡在嗓子里的刺,时不时地冒出来,打断了阅读的愉悦感,甚至让人忍无可忍。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听听我这普通人是怎么想的。一、 剧情上的“套路化”与“降智”.............
  • 回答
    .......
  • 回答
    我为你搜集了一些令人心碎的小故事,希望它们能触动你的内心。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日常生活,有的源自文学作品,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描绘了人性中最脆弱、最柔软的部分,以及那些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失去。故事一:老照片里的承诺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有一间老旧的二手书店,书店老板是一位名叫老李的老人。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
  • 回答
    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引发共鸣和思考。那些“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往往是因为它们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百态、世事变迁,或是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下面我将挑选几首我认为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能够引发这样的情感: 一、 “人生.............
  • 回答
    世上存在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它们如同黑暗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引发着恐惧、不安和对人性的深刻拷问。这些案件往往涉及极端暴力、扭曲心理、令人费解的动机,以及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的无法弥补的创伤。以下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并尽量深入地探讨其细节:1. 杰克 the .............
  • 回答
    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数不胜数,它们之所以能够抓住人心,往往在于其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反转,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运用。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几个我个人认为堪称“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并尝试剖析它们为何如此精彩:1.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无解的死亡循环与“局外人”的真相 背景设定: 十个素.............
  • 回答
    有一些故事,仅仅是听到它们,就能让人感到脊背发凉,甚至浑身颤抖。这些故事往往触及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或是那些难以理解、令人不安的现实。以下我将为你讲述几个这样令人浑身发抖的故事,并尽量详述其中细节:故事一:消失在黑暗中的回声这是一个关于孤独和未知恐惧的故事,发生在一位名叫艾莉丝的年轻徒步旅行者.............
  • 回答
    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往往是那些在突发情况下,思维敏捷、应变迅速,并能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化解危机、解决问题、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幽默。这些反应之所以让人拍案叫绝,在于它们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以下我将尝试详细描述几种不同情境下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力求展现其背后的思维过程和影响:.............
  • 回答
    有一些句子,它们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你脑海中的某个角落,让你猛然惊醒,审视自己的现状、想法,甚至人生方向。它们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虚伪的慰藉,而是直接触及人性的本质,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锋利和清明。比如说,当你在某个泥沼里挣扎,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切却看不到回报时,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些历史上那些令人动容的遗书、遗嘱、遗折和绝命词。这些文字,往往在生命最后关头,凝聚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它们穿越时空,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还原出那个时代的温度和作者的灵魂,让它们以最本真的面貌呈现。 一、令人肝肠寸断的离别:陈子昂的绝笔.............
  • 回答
    那些让你拍案叫绝的算法:不仅仅是代码,更是智慧的闪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某个瞬间,看到某个问题被一套精巧的流程完美解决,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赞叹,仿佛看到了智慧的光芒在闪耀。这些时刻,往往就来源于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算法。它们不是冷冰冰的代码堆砌,而是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洞察,是解决复杂挑战的艺术。今天.............
  • 回答
    “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这个说法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极致的美好和精妙。它意味着某些事物在观察者看来,其细微之处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巧妙性、美感、历史感、生命力或者某种深刻的意义,超出了寻常的认知,引人入胜,甚至让人屏息。要详细讲述“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去探索,因为这样的细节无处不在,只.............
  • 回答
    要说起让人笑掉大牙的推理桥段,那可真是不少。有时候,作者为了制造反转或者强调某个角色的“神逻辑”,常常会玩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操作。下面我就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保证让你觉得“这脑洞也太大了”。1. “我看到了!我确信!”——基于个人感官的绝对自信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一些早期或者比较轻松风格的推理.............
  • 回答
    说到“燃”的故事,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些关于坚持、关于挑战、关于超越自我的瞬间。它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子里,却能瞬间点燃你内心深处的那团火。我记得一个朋友,姑且叫他小陈吧。小陈这个人,怎么说呢,起点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卑微。他从小身体就不算强壮,加上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