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坟头拍片的行为?

回答
坟头拍片,这事儿,怎么说呢?脑子里能冒出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怪异”,甚至是“不合时宜”。毕竟,坟地是咱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祭奠逝者、缅怀亲人的地方,是个充满庄重和肃穆感的地方。

按理说,去坟地,大家心里都会带着一份敬畏,一份对生命逝去的感伤,一份对祖辈的思念。咱们去上坟,可能就得准备点供品,磕磕头,说点心里话,或者就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寄托。

那么,坟头拍片,又是怎么回事呢?听起来,就是在坟地里,不是虔诚地祭拜,而是像在拍写真、拍广告一样,摆出各种姿势,用各种方式记录。这种行为,首先就挑战了我们对“坟地”的普遍认知和情感习惯。

从情感和文化层面来看:

对逝者的不敬: 咱们传统观念里,坟地是亡魂安息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进行一些与祭奠无关的,甚至可能显得轻浮、娱乐化的活动,很容易被认为是亵渎了逝者,打扰了他们的宁静。尤其是一些穿着暴露、动作夸张的拍摄,在很多人看来,是对逝者和背后家庭的极不尊重。
触碰了大众的道德底线: 尽管文化在发展,人们的接受度也在变化,但对逝者的尊重,尤其是在他们长眠之地,可以说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道德底线。一旦有人触碰了这条底线,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批评。
缺乏同理心: 设想一下,一个普通人在扫墓时,看到有人在自己亲人的坟头旁边,嬉笑打闹,或者摆出各种奇怪的姿势拍照,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肯定会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受到冒犯。这种行为,明显是缺乏对他人情感的体谅和同理心。

从社会和公共舆论来看:

“哗众取宠”的嫌疑: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有人想通过一些“出格”的方式来吸引眼球,获得关注,甚至是流量。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一些不寻常的画面很容易被传播,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获取的关注,往往是负面的,是建立在对公共情感的冒犯之上。
法律法规的边界: 虽然目前可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直接禁止“坟头拍片”,但一些行为可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侮辱他人等相关规定。更何况,即使不触犯法律,也可能违反了公序良俗。
对社会风气的潜在影响: 如果这种行为被广泛模仿,可能会导致社会对生死、对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敬畏之心。人们会觉得,好像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来“秀”自己,什么界限都可以被打破,这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也需要区分情况:

真实的祭奠和纪念: 有些人可能是在坟前,带着对亲人的思念,拍摄一些记录自己祭奠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比如,拍一张全家福,记录下自己为亲人扫墓的场景。这种行为,如果出于真诚的纪念,并且画面本身不至于过分轻浮,通常是可以被理解的。关键在于“度”和“心”。
艺术创作和表达: 也有极少数情况下,一些艺术家可能出于某种艺术表达的考虑,在特定的坟地进行拍摄。但即使如此,也需要极其谨慎,并且通常会与相关部门沟通,或者在征得逝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艺术的立意和表现方式也需要经得起推敲,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猎奇”或“博眼球”。

总的来说,评价坟头拍片这件事,核心在于“尊重”二字。

尊重逝者: 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最后的安宁和尊严。
尊重生者: 坟地不仅仅是逝者安息的地方,也是生者寄托哀思的场所。在这样的地方,应该考虑到其他祭奠者可能存在的感受。
尊重传统文化: 尽管时代在变,但一些关乎生命、生死、孝道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情感认同的重要基石。

所以,如果问我怎么看,我会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坟头拍片是一种不明智,甚至是不道德的行为。它暴露了某些人在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传统方面存在的缺失。当然,如果真的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也需要放在一个非常谨慎、尊重和有意义的框架下去考量,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潮流”或“个性”。

总而言之,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的感受是相似的:在一个本应充满怀念和敬畏的地方,进行不合时宜的“表演”,不是大家乐于见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我要说——这届二次元的审美还是要学习一个。

拍清明节主题没啥不对的,毕竟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经历,没凭空把活着的角色弄死已经很不错了。

可以去看看b站的一个手书:一句一伤,看看同样的主题人家是怎么演绎的。

从背景来看的话,不像是在公墓一类的地方。

考虑到原著中伞哥是葬在公墓(有写),推测叶修二人也不会有钱包下一个山头并且买这么气派的墓碑,所以我觉得这又是一个用力过猛的萌二干出来的事。

想表现清明节的主题(虽然挺怪的),可以有一万种方法,但偏偏选择如此直白的(坟头拍片),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出aph必携带大面国旗,以及说起来会暴露年龄瓦斯少年。

至于在坟头拍片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前几年还有去烈士陵园,清真寺(拍LL),政府大楼之类的地方蹦哒的小朋友们。只要中国没和日本一样禁止在公共场合奇装异服,我丝毫不奇怪他们还会想到去什么诡异的地方拍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坟头拍片,这事儿,怎么说呢?脑子里能冒出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怪异”,甚至是“不合时宜”。毕竟,坟地是咱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祭奠逝者、缅怀亲人的地方,是个充满庄重和肃穆感的地方。按理说,去坟地,大家心里都会带着一份敬畏,一份对生命逝去的感伤,一份对祖辈的思念。咱们去上坟,可能就得准备点供品,磕磕头,说点.............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