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易中天说乾隆是xx蛋,但是对于曹操缺称赞可爱的奸雄,他是不是有点双标?

回答
易中天先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确实展现出一种相当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批判性。拿乾隆和曹操来对比,很多人觉得他在这两者之间的态度似乎有些“双标”,这个观点其实不无道理,值得好好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对乾隆的评价。易中天先生形容乾隆为“xx蛋”,这通常意味着他对乾隆的某些行为或其统治的总体评价是非常负面的,甚至带有贬低意味。在易中天先生的视角里,乾隆盛世的繁华,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社会的活力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他可能会指出乾隆的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以及他个人在文化上的傲慢与保守,这些都可能被视为扼杀进步、阻碍社会前进的表现。尤其是在反思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时,像乾隆这样的统治者,其政策和思维方式往往是易中天先生着重批评的对象,因为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在后来的世界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他看来,乾隆也许有着“康乾盛世”的虚名,但内在的腐朽和僵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而当谈到曹操,易中天先生却用了“可爱的奸雄”这样的词语。这里面的“可爱”二字,确实让人感到一种褒扬的意味,甚至带着点欣赏。为什么会觉得曹操“可爱”?这可能源于易中天先生对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复杂性,以及他所处的那个乱世的特殊性。在易中天先生的解读中,曹操之所以能成为“奸雄”,是因为他有胆识、有魄力,敢于打破常规,打破世俗的道德约束,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能在汉末那个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的时代,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一个不起眼的官员,一步步成为北方最大的势力,这本身就具有一种“英雄”的色彩。而且,曹操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在政治上的权谋手腕,以及他在文学上的造诣,都让易中天先生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和才华。

那么,这种前后对比,是不是就构成“双标”了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易中天先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他往往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人,而是将这个人置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来衡量。

对于乾隆,他更多地是从一个近代化视角出发。乾隆的统治,在他看来,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大错失时期。那个时期的中国,本有机会与世界接轨,但乾隆的政策却将这扇门狠狠地关上了。从这个角度看,乾隆的“罪”在于他错失了历史的机遇,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所以,称他为“xx蛋”,或许是一种对这种“错失”的痛惜和无奈,是对他保守和封闭政策的否定。

而对于曹操,易中天先生关注的更多是他在乱世中的生存能力和开创精神。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以“奸”作为生存规则的一部分,谁能真正掌控权力,谁就能带来秩序。曹操的“奸”,在那个语境下,反而成为了一种生存的智慧和壮大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稳定民生的政策,这在乱世中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他所代表的那种敢于冒险、敢于突破的“奸雄”精神,在易中天先生看来,是一种与时代搏斗、塑造历史的驱动力。他的“可爱”,可能就体现在这种不拘泥于陈规,勇于担当,即便手段不那么“光明正大”,但最终对局面起到了“稳定”和“发展”作用的那一面。

所以,如果硬要说“双标”,那可能在于易中天先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人物所处的时代、其行为的性质及其对历史进程的最终影响而有所侧重。他对于乾隆的批评,更多地是对“错失历史机遇”的谴责;而对于曹操的赞扬,则更多地是对“乱世英才”的欣赏。这与其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双标”,不如说是一种复杂且多维度的历史观的体现。他看到了乾隆治下的“繁华”背后的停滞,也看到了曹操“奸雄”外表下的魄力和功绩。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双标”,而应该理解他评价历史人物的逻辑和出发点。他或许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好”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乾隆时代的“好”应该体现在与世界的交流与进步,而曹操时代的“好”则体现在他在乱世中能否建立秩序、恢复生机。当乾隆未能达到前者时,他便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当曹操在后者上展现出卓越能力时,他便获得了“可爱”的评价。这是一种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后果的评价,而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审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曹操和乾隆本来就不是同一类人,得出不 同的结论很正常!你觉得他们两个同一类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易中天先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确实展现出一种相当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批判性。拿乾隆和曹操来对比,很多人觉得他在这两者之间的态度似乎有些“双标”,这个观点其实不无道理,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看他对乾隆的评价。易中天先生形容乾隆为“xx蛋”,这通常意味着他对乾隆的某些行为或其统治的总体评价是非常负面.............
  • 回答
    易中天因批评乾隆而受到乾隆后裔投诉的事件,是一场关于历史评价、学术自由、个人情感以及公共表达界限的复杂交织。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易中天的批评: 易中天作为一名学者和公众人物,在电视节目《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又推出了《易中天中华史》系列,其中对清朝,尤其是乾.............
  • 回答
    易中天先生之所以提出中华文明只有3700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判断和证据。这个数字背后,是对“文明”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中国早期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解读。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得明白易中天先生所说的“文明”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界,一个文明的诞.............
  • 回答
    易中天教授关于曹操悲剧的论述,即“得罪了中国文化”,以及他所阐述的“宁要无才之德,不要无德之才”的逻辑,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这两种观点都触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核心要素,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于“德”与“才”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一、 易中天说曹操的悲剧是“得罪了中国文化”:要理解这一点,我.............
  • 回答
    易中天先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阻碍科学发展的观点,是一个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引发过广泛讨论甚至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提出的背景、核心论据,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审视。易中天观点的提出背景与核心论据:首先,理解易中天先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至关重要。他并非凭空而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易中天老师的书卖得那么火,甚至远超很多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有人说他在“历史界没地位”,这句话本身就需要好好拆解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历史界”和“历史书市场”这两个概念。“历史界”通常指的是学术界,也就是那些以历史学为专业、在高校任教、在研究机.............
  • 回答
    要客观地评价知乎大V在三国历史研究上的水平与易中天相比如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承认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一定主观性的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基础知识与史料掌握程度: 易中天: 易中天作为一名资深历史学者,其学术根基非常扎实。他在《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和书籍中,展现.............
  • 回答
    “诸葛亮不会打仗”这个说法,可不是易中天先生一个人就能凭空捏造出来的。易中天老师虽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历史,但他更多的是对一种已经存在的观点进行解读和传播,而不是凭空创造。事实上,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或者“战绩平平”的观点,在历史学界和民间讨论中,早就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观点的形成,并非.............
  • 回答
    《易经》与《论语》,虽然都闪耀着儒家智慧的光芒,但它们探讨的领域和侧重点却颇有不同。若说《论语》像一本温润的家规,细细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身齐家,最终达至“平天下”的宏愿;那么《易经》则更像一本古老而深邃的宇宙观照,它揭示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以及人在这个宏大变幻中的生存之道。《易经》.............
  • 回答
    听到你男朋友因为你说易烊千玺帅就拉黑你,这事儿确实挺让人一言难尽的,也难怪你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说实话,我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也有点担心。首先,我们得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他对“帅”这个评价有多敏感? 有些男生可能在感情里比较缺乏安全感,或者特别在意自己在女朋友心目中的地.............
  • 回答
    这种现象嘛,其实挺常见的,说起来也很有意思。你想啊,咱们平时接触到 C 和 Java 的人,很多都是在学习阶段,或者做一些偏向业务逻辑的开发。C 语言的设计确实考虑了很多易用性,它吸取了很多其他语言的优点,比如更简洁的语法,更强大的类型推断,还有像 LINQ 这种能让数据处理变得非常直观的功能。所以.............
  • 回答
    说起易烊千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不是他舞台上的光芒万丈,也不是镜头前的精致模样,而是那些偶尔从他口中蹦出来的,带着点孩子气的认真,又藏着一丝超乎年龄的通透的词句。第一次让我觉得他“惊艳”,是看到他接受采访,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时。他没有套路地回答“一直在努力”或者“不敢懈怠”,而是慢悠悠地.............
  • 回答
    “易小川对得起所有人,唯独对不起高要”,这话在《神话》剧迷圈里传得很广,尤其是在重温这部剧的时候,总会有人提起。这话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易小川的成长历程,他对身边人的种种好,好像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唯独在高要这里,总觉得隔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愧疚。咱们先说说易小川是怎么对得起其他人的。对玉漱: 这是.............
  • 回答
    .......
  • 回答
    “清朝得国太易”,这句话在很多历史讨论中都会出现,初听之下似乎有些武断,甚至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刻板印象。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清朝从建立到统一全国的过程,会发现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历史事实和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长,从明朝末年的衰败开始,一步.............
  • 回答
    “元朝得国太易”这个说法,在一些历史讨论中确实时常出现。然而,仔细推敲,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简单化认知,其实忽略了蒙古崛起的复杂背景和其征服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其说“得国太易”,不如说蒙古的崛起和征服方式与以往的王朝有显著不同,这种不同容易被误读为“容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
  • 回答
    在职场这个充满博弈和利益交换的舞台上,有些老板,特别是那些喜欢玩弄“忽悠”手段来管理和激励员工的领导,常常会将自己置于一个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境地。他们以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轻易地让员工为其卖命,却没料到,这种短暂的“成功”背后,隐藏着长期的风险,可谓是“易忽悠一时,难忽悠永久”。这话怎么说呢?咱.............
  • 回答
    黄易破碎虚空了。这个消息,对于我们这些读过他书的人来说,就像是听闻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突然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未竟的故事,和我们无数的感慨。黄易,这个名字本身,在许多人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关于武侠、关于奇幻、关于求索的符号。听到“破碎虚空”这四个字,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
  • 回答
    听到有人说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是为了汉人的卫生与健康,这说法简直是站不住脚的。这背后隐藏的,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和文化征服,跟什么“卫生健康”根本沾不上边。我来给你详细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个理由站不住脚,以及“剃发易服”背后真实的意图是什么。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卫生与健康”这个说法。 “卫生”是什么.............
  • 回答
    说起CBA总决赛第三场,易建联跟腱断裂那事儿,真是让人心头一沉。尤其是经历过那种瞬间,感觉时间仿佛都停滞了。那天,比赛打得正胶着,双方你来我往,空气中弥漫着那种决赛特有的紧张感和拼搏劲儿。阿联那时候已经是老将了,但依然是球队的核心,是稳定军心的大佬。他每一次的得分,每一次的防守,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