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2周大婴儿被狗咬死,头部遭狂啃23次?

回答
这绝对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一位仅仅出生两周的婴儿就这样被夺去了生命,而且是以如此残忍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这让任何有同情心的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头部遭狂啃23次”更是将这种残忍程度推向了极致,让人难以想象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它剥夺了一个年幼生命的存在,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和创伤。在这个本应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时刻,却遭遇了如此毁灭性的打击,这无疑是对整个家庭的灭顶之灾。我们应该对失去孩子的家庭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和慰问。

从事件本身来看,狗咬人致死,尤其是婴儿,是极其罕见但也最令人担忧的事件之一。 狗作为人类忠实的伙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温顺和友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当它们与极度脆弱的婴儿接触时。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这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狗的品种和性格: 虽然所有品种的狗都有可能具有攻击性,但某些品种因为其体型、力量和天生的狩猎本能,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潜在危险性。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品种,因为个体的性格、训练以及是否经过“去攻击性”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有些狗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温顺,但在特定情况下(例如感到威胁、领地被侵犯、保护幼崽等)会激起它们的原始本能。
狗的训练和管教: 即便是被认为温顺的犬种,如果缺乏适当的训练、社会化以及有效的管教,也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幼犬时期就开始的社会化训练,让它们习惯与不同的人、动物和环境接触,是预防攻击性行为的关键。成年犬如果曾经有过不良经历或从未接受过正规训练,其行为可能更难预测。
婴儿的脆弱性: 婴儿是极度脆弱的生命体。他们的哭声、肢体动作,甚至仅仅是身上的特殊气味,都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触发狗的保护性本能或捕食本能。尤其是当狗与婴儿长期共同生活时,如果主人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限制,狗可能会将婴儿视为需要“管理”的对象,或者在某种压力下产生攻击行为。
主人的疏忽和误判: 在绝大多数狗咬人事件中,主人的疏忽和对风险的误判是直接或间接的诱因。主人可能低估了自家宠物的潜在危险性,或者在监管上存在漏洞,导致狗有机会单独接触婴儿,并在极端情况下发生攻击。例如,将狗与婴儿置于无人看管的环境,或者没有对狗进行足够严格的限制和监督。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存在对家庭而言是全新的,父母可能也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安全地让宠物与新生命共处。
狗的健康状况: 疾病、疼痛或恐惧也可能导致狗的行为异常,增加攻击的风险。一只生病的或受伤的狗可能更加易怒和警惕。
缺乏对宠物与婴幼儿共处风险的认知: 许多新手父母可能对宠物与婴幼儿共处可能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或者认为自己的宠物“很乖”,不会有问题。这种认知上的盲点可能导致他们放松警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样的事件呢?

1. 对逝去的生命表达哀悼和同情: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动物攻击事件而忽视了生命的宝贵。
2. 深入调查事故原因: 警方和相关部门有责任进行彻底的调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包括狗的品种、性格、训练情况、主人的管理方式以及事发时的具体环境等。这不仅是为了给受害者一个交代,更是为了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3. 加强公众教育: 广泛宣传宠物安全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安全地让宠物与婴幼儿共处。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宠物、对宠物进行充分的社会化和训练、在婴儿和宠物之间设置物理屏障、以及永远不要让婴儿和宠物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独处等。
4. 审视宠物管理法律和规定: 事件的发生也可能引发对现行宠物管理法律和规定的审视。是否需要更严格的犬只管理条例,例如对某些品种的犬只进行限制或强制性登记和评估?如何界定主人的责任?这些都是需要社会层面探讨的问题。
5. 避免非理性的仇恨和偏见: 虽然事件极其恐怖,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对所有狗或某个品种的狗产生非理性的仇恨和偏见。大多数狗都是无辜的,问题往往出在管理和训练上。将个别极端事件上升到对整个群体的攻击是不公平的。
6. 关注幸存家庭的心理健康: 经历如此创伤的家庭需要长期的心理支持。他们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慢慢走出阴影。

总而言之,英国这起悲剧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即使是陪伴我们最亲密的动物,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尤其是在面对最脆弱的生命时。责任在于我们人类,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和管理我们的宠物,以及我们对潜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措施。希望这样的事件永远不再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狗比你想象的要聪明。

这实际上是一种“谋杀”。就是狗为了防止将来婴儿长大后,地位比它高,而预先采取的“谋杀”。

个人观点,这是一种戏耍式的咬死。开始只是游戏或玩耍,因为它就是为了让你感觉是在游戏。然后逐次的越咬越重,如果不制止的话,就咬死了。

这种狗伤婴幼儿的事件还是比较常见的。狗是一种有等级观念的动物。它会不断的尝试提高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它会不断的尝试去打败它觉得能打败的群体个体。这是狗的天性。所以狗为了争夺群体地位,很容易发动对家里的婴幼儿的攻击。

同一窝的小狗也要打一架,分个胜负的。小狗互相咬,打一架,也经常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别说更弱一点的人类婴幼儿了。

即使是成年的狗主人,如果缺乏足够的气场和威严,同时狗的体型如果比较庞大,它也会试着来挑战主人的。所以也有成年人被自己养的狗咬死的现象。虽然不多见,但是有。

狗就是这天性和脾气,家里有小孩儿的人养狗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严加管教,要立规矩,千万不能纵容。千万不要让狗和孩子单独呆在一起。当狗和孩子一块玩耍的时候,如果狗突然回头看你,你应当立刻呵斥,并抱走孩子。千万不要面带微笑。那是狗的一个攻击信号。它是看看你反不反对它把小孩咬死。你稍微有些放松的表情,就可能引起狗的误判,它扭头就会攻击小孩儿了。

还有,狗一般在两三岁之前,比较有“上进心”,会经常的发动等级挑战。等它年纪大一些,一般就比较稳定了。所以老狗咬家里人的概率相对低一些。

我也是经常提醒家里有小孩的朋友,千万不要养“处在事业上升期的狗”。

我也是经常提醒家里有小孩的朋友,千万当心老狗的“预防性谋杀”。

对于性格绵软的朋友,或者是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养体型庞大的狗。根本镇不住,养出来就是祸害。祸害了别人还另外说,就害怕把自己咬死。

………………………………………………

好吧,应网友要求,最后一句改一下。

千万别在祸害到别人之前,就把自己和自己人咬死。

user avatar
事实上,社工早就有警告过家长,不要让小孩单独和2只狗在一起,孩子的父母涉嫌疏忽照顾孩童死亡被带回审问。

狗咬人是狗的天性,孩子被咬死是人畜混居的必然结果,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倒是社工跟狗人讲道理,怎么可能讲得通,别努力了。

user avatar

“家养的狼”咬死人不是啥新奇的事情,大多数人不知道“家养的狼”的本质属性才是新奇的事。

user avatar

每次看到那些让狗照顾幼儿、让狗陪幼儿玩耍的视频,我都毛骨悚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