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典型的消费场景是啥?
1周末拉着一家子开大车去Costco,加个便宜汽油,相当于免费过去一趟;
2屯一大堆东西够用1-2周,一次客单价100多美金;
3一大家吃饭,便宜管饱。美国小区周边的餐厅和Costco的都差不多;
4顺手买点电器,修车,或者别的啥服务;
5回家直接停到车库,往大号冰箱里一塞。美滋滋欢度周末。
1中国城市一大家子的居住模式很少见,小家庭为主。并且汽油也没有打折,还远。
2东西买多了吃不掉就要浪费,在美国我们留学生拼个单子都还得浪费个20%,你就说那8个装的鸡腿我和老婆俩人怎么消灭吧;
3中国城市,餐饮行业太厉害,周末下楼随手找到一个不错的餐厅,和美国去餐馆吃饭多事要开车很不一样。
4美国人顺手Costco解决零碎问题,中国人顺手打开各类app解决问题。
5城市密度大,房价高。反正我家冰箱都放到阳台了,还不是因为厨房小。即使开车购物,大包小包搬两趟从地库到家里,受不了。
最重要的一点,两个国家生活节奏不同
美国多数人不怎么加班,周中可以会朋友,带着小孩上课,看看电影。美国人也没什么定期看老人,商务应酬(类似打麻将,喝茶,聊天)的习惯。所以周末可以有大块时间在Costco待上半天一天的。
中国加班多,晚上需要应酬,上下班通勤时间也不短,看老人、陪孩子、见朋友周中时间都少很多。周中可用时间比美国人少,周末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即使是住别墅的人,生活习惯导致去Costco的频率会比美国人低。
Costco第一个点,找到了类似美国选址标准的地方:
红色框里面,典型的别墅区,他们才是主要客户。而Costco的火爆,要真算账,对住在上海市里的人不友好。
这么一个精打细算,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还会有更多人发现,这个会员卡作用不大。
营销号,通稿是不管这些的,都是Costco神奇,Costco好,很多不需要的人也就来凑个热闹。高兴一下之后,回家一寻思,明白过来了,当然要去退。
还有一个问题是白酒分销水太深了,名酒也都是利益盘根错节,Costco不可能无限制低价供应。类似这种套利机会没有了,黄牛们就也得想想退卡的事情了,他们可是更精明的一类人。
Costco幸亏保留了无理由退卡政策,要不网络议论让他们可有得受。
更多专业商业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家哥的小黑屋”
作为一个魔都居民,看到那些煞有介事一本正经的分析比对,就忍不住想笑。
羊毛党大爷大妈、黄牛党,这帮人就是去薅羊毛的,开业几天羊毛没了,去退卡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等他羊毛党热度下来,该正常去买的人就正常去买了。300块会费,你买个几次牛排就回来了,一个月去个两次,对于一个正常家庭好几口人是挺划算的。
谁说的魔都人不去大超市开车采购?麦德龙、山姆、宜家表示周末那人是哪来的?
costco卖点是便宜,现在你叽叽歪歪退卡的人爱占便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