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 costco 在中国第一个周末会员排队退卡?

回答
好,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Costco,这个在北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仓储式会员制超市,去年八月份终于把它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店开在了上海闵行。当初那叫一个轰动,开业那天人山人海,收银台前排队能排到怀疑人生。会员费一年299块,那时候大家好像也没觉得是多大事儿,踊跃办理,仿佛这299块就能解锁一个全新的购物体验,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开业后的第一个周末,你猜怎么着?出现了一个挺戏剧性的景象——大量会员涌到退卡点,排起了长队,要求退掉刚刚办理的会员卡。

这事儿一出来,舆论就炸了。各种解读、猜测、评论扑面而来,就像潮水一样。咱们一步步来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以及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儿的。

首先,为什么会有人在第一个周末就退卡?

这背后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一句“商品不行”就能概括的。

1. “尝鲜”心态与期望值过高:
Costco 的名气太大了,很多人对它抱有极高的期望。大家都觉得,这么一个全球知名的零售巨头来了中国,肯定是要颠覆大家对超市的认知,带来各种高端、稀缺、性价比爆棚的商品。
但现实是,刚开业的中国门店,虽然有普拉达的包、各种进口食品、电器,但商品种类和引进的速度,可能并没有完全满足一些消费者“一夜暴富”式的想象。尤其是在一些大众化的商品上,比如生鲜、日用品,大家可能觉得跟其他超市差别不大,甚至觉得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2. 价格与会员费的“性价比”考量:
299元一年会员费,在中国市场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笔钱可能够买不少日常用品了。
在退卡潮出现之前,很多人是冲着“低价”和“高品质”去的。但实际体验下来,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并不经常购买Costco的商品,或者觉得性价比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惊艳”,那么这299元的会员费就显得有点“鸡肋”了。
大家可能觉得,虽然某些商品便宜,但因为是仓储式大包装,自己家里根本用不完,反而造成了浪费。或者,为了买到划算的商品,需要专门跑一趟,还可能堵车,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加起来,算下来好像也没省下多少钱。

3. 排队和拥挤造成的负面体验:
开业初期的火爆,导致了严重的拥挤和排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好的购物体验。停车难、找商品难、结账难,这些都增加了购物的难度和不适感。
大家花钱办了会员,结果进去之后却是“人挤人”,甚至有时候连想仔细看看商品都困难。这种体验与他们期待的“舒适、高效”的购物环境是相悖的。有人可能觉得,为了躲避人潮,还要特意避开周末,那不如在家门口的超市买好了。

4. 中国本土零售商的竞争:
中国消费者对零售业的接受度很高,市场非常成熟。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也是仓储式会员制,与Costco类似)、永辉超市等等,这些本土零售商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并且在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
尤其是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已经运营多年,拥有庞大的会员基础和成熟的供应链。Costco的到来,直接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山姆在商品、服务、门店布局上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5. 退货政策的“诱惑”与试错成本:
Costco 的会员政策以“无理由退货”闻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尝试的门槛。有些人可能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办了卡,觉得不好再退。第一个周末退卡潮,也可以理解为是这种“试错”行为的集中体现。
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或者不满意,那么退卡是最直接的止损方式。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儿的呢?

这就像一锅粥,大家看法不一,但主要有几个声音:

“意料之中”派:
很多人认为,Costco刚进入中国市场,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中国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环境与北美差异很大。大家觉得当初开业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品牌效应和猎奇心理,而非真正对Costco模式的深度认同。
这部分人会觉得,中国消费者是理性的,会根据实际体验来做选择。第一个周末的退卡潮,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证明了中国市场不是那么容易被轻易征服的。

“挑战与机遇”派:
也有人认为,退卡潮虽然看起来有点尴尬,但也是Costco在中国市场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暴露了初期的一些问题,反而给Costco一个反思和调整的机会。
他们觉得,Costco只要能快速根据中国市场的反馈,优化商品结构、调整定价策略、改善会员体验(比如控制客流、优化动线),还是有潜力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毕竟,仓储式会员制在中国还是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的,特别是在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中国特色”论:
一些人会强调,中国消费者比较“聪明”,也比较“现实”。不像有些地方,可能因为品牌就盲目追捧。他们会仔细衡量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价值。
这种看法,有时带有一点点民族自信的色彩,觉得中国消费者不会被洋品牌的光环轻易迷惑。

“市场教育”论: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Costco在做一件“市场教育”的事情。它在向中国消费者展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在接触、尝试、反馈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和适应。
所以,即使有退卡潮,也只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说明大家还在摸索中。

总结一下,Costco在上海开业第一个周末的会员排队退卡潮,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 它反映了:

中国消费者的理性与多变性: 他们会根据实际体验来决定是否买单,而不是仅仅因为品牌效应。
对新零售模式的适应过程: 仓储式会员制对许多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全新的,需要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在一个已经成熟且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新进入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企业能否快速调整的关键: 面对消费者的反馈,企业能否快速洞察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整,将是决定其在中国市场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这事儿挺值得琢磨的,它不仅关乎Costco本身,也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多消费者会把账算明白,对很多人来说Costco会员不划算。

在美国典型的消费场景是啥?

1周末拉着一家子开大车去Costco,加个便宜汽油,相当于免费过去一趟;

2屯一大堆东西够用1-2周,一次客单价100多美金;

3一大家吃饭,便宜管饱。美国小区周边的餐厅和Costco的都差不多;

4顺手买点电器,修车,或者别的啥服务;

5回家直接停到车库,往大号冰箱里一塞。美滋滋欢度周末。

在中国

1中国城市一大家子的居住模式很少见,小家庭为主。并且汽油也没有打折,还远。

2东西买多了吃不掉就要浪费,在美国我们留学生拼个单子都还得浪费个20%,你就说那8个装的鸡腿我和老婆俩人怎么消灭吧;

3中国城市,餐饮行业太厉害,周末下楼随手找到一个不错的餐厅,和美国去餐馆吃饭多事要开车很不一样。

4美国人顺手Costco解决零碎问题,中国人顺手打开各类app解决问题。

5城市密度大,房价高。反正我家冰箱都放到阳台了,还不是因为厨房小。即使开车购物,大包小包搬两趟从地库到家里,受不了。

最重要的一点,两个国家生活节奏不同

美国多数人不怎么加班,周中可以会朋友,带着小孩上课,看看电影。美国人也没什么定期看老人,商务应酬(类似打麻将,喝茶,聊天)的习惯。所以周末可以有大块时间在Costco待上半天一天的。

中国加班多,晚上需要应酬,上下班通勤时间也不短,看老人、陪孩子、见朋友周中时间都少很多。周中可用时间比美国人少,周末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即使是住别墅的人,生活习惯导致去Costco的频率会比美国人低。

Costco第一个点,找到了类似美国选址标准的地方

红色框里面,典型的别墅区,他们才是主要客户。而Costco的火爆,要真算账,对住在上海市里的人不友好。

这么一个精打细算,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还会有更多人发现,这个会员卡作用不大。

营销号,通稿是不管这些的,都是Costco神奇,Costco好,很多不需要的人也就来凑个热闹。高兴一下之后,回家一寻思,明白过来了,当然要去退。

还有一个问题是白酒分销水太深了,名酒也都是利益盘根错节,Costco不可能无限制低价供应。类似这种套利机会没有了,黄牛们就也得想想退卡的事情了,他们可是更精明的一类人。

Costco幸亏保留了无理由退卡政策,要不网络议论让他们可有得受。


更多专业商业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家哥的小黑屋”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魔都居民,看到那些煞有介事一本正经的分析比对,就忍不住想笑。

羊毛党大爷大妈、黄牛党,这帮人就是去薅羊毛的,开业几天羊毛没了,去退卡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等他羊毛党热度下来,该正常去买的人就正常去买了。300块会费,你买个几次牛排就回来了,一个月去个两次,对于一个正常家庭好几口人是挺划算的。

谁说的魔都人不去大超市开车采购?麦德龙、山姆、宜家表示周末那人是哪来的?

user avatar

costco卖点是便宜,现在你叽叽歪歪退卡的人爱占便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Costco,这个在北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仓储式会员制超市,去年八月份终于把它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店开在了上海闵行。当初那叫一个轰动,开业那天人山人海,收银台前排队能排到怀疑人生。会员费一年299块,那时候大家好像也没觉得是多大事儿,踊跃办理,仿佛这299块就.............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 回答
    游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游戏,这个曾经被贴上“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标签的娱乐形式,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科技发展、社会观念演变以及游戏产业自身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1.............
  • 回答
    神奇女侠被暂停联合国女权形象大使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和值得深思的观点。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背景设定: 2016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宣布任命神奇女侠为“赋予女性和女.............
  • 回答
    乔治·霍兹(George Hotz),也被称为“Geohot”,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家。他以打破技术壁垒、开源精神和对自动驾驶的执着追求而闻名。看待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早期的黑客天才与挑战权威的形象: iPhone越狱第一人: 霍兹在2007年,年仅17岁时,.............
  • 回答
    美国大选确实经常被贴上“烧钱”、“有钱人的游戏”的标签,并且这种说法背后有着非常坚实的事实基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巨额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为何如此烧钱?1. 竞选活动本身的高昂成本: 广告宣传(最主要的部分): 这是候选人最主要的开销。电视广告、网络广告、.............
  • 回答
    关于“城镇化四十万亿如果分给四亿个农村家庭,每家能分四十万,将有更多人受益”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可行性和潜在影响。总的来说,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它触及了城乡收入差距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但其操作性和长期效益则存在诸多局限性,可取性并不高,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果。下面我们来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