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镜头是实拍但观众以为是特效镜头?

回答
银幕上那些令人惊叹的场景,往往是无数巧思和汗水的结晶。有时候,最神奇的魔法,就藏在最朴实的拍摄手法里。有很多经典的电影镜头,它们之所以能征服观众,不是因为炫酷的CGI,而是依靠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以及演员们“玩真的”投入。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假装是特效”的实拍镜头:

1. 《教父》中的马头场景 (The Godfather, 1972) – “逼真”到让人心生寒意

提起《教父》,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或许是那个血腥而充满政治阴谋的世界。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不适的镜头之一,莫过于电影开篇不久,制片人Jack Woltz在床上醒来,发现枕边赫然躺着一只温热、还在流血的马头。这个镜头之所以如此震撼,在于它的真实感。

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并不想依靠后期合成来制作这个场面,他认为那样会显得不够真实,缺少那种原始的冲击力。于是,他真的找来了一匹马的头。据说,这匹马是在当地一家屠宰场处理的。剧组人员将马头运到片场,然后放在了准备好的道具床上。

为什么观众会认为是特效? 这种血腥的场面,在当时的年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CGI 的“加工”。而且,那种突如其来的、极度暴力和荒诞的画面,本身就带有超现实的冲击力,让人难以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马头在枕边的细节,包括血迹的呈现,都做得非常逼真,尤其是早晨昏暗的光线下,那种质感更是加剧了观众的心理不适。这个镜头成功地在不使用电脑特效的情况下,营造出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感和权力游戏的残酷性。它不是技术上的“幻觉”,而是对现实残酷性的直接呈现。

2. 《2001太空漫游》中的太空行走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 反重力的诗意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其中描绘的太空场景,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前瞻性和震撼力。影片中宇航员Dave Bowman在太空中维修飞船的场景,尤其是他缓缓飘出舱门,在宇宙背景下移动的画面,简直是反重力美学的极致展现。

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其实,这个场景并没有使用我们现在熟悉的电脑特效来模拟失重。库布里克采用了非常“复古”却又极其有效的方法——物理实拍与精巧布景的结合。

首先,为了模拟失重感,演员凯尔·杜拉被固定在一个复杂的“太空舱”模型上。这个模型实际上是在摄影棚里搭建的,通过吊钢丝来悬挂和移动演员,模仿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的状态。演员的动作设计也非常重要,他需要通过控制身体的惯性来完成动作,而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用力推拉。

更关键的是,那个壮丽的宇宙背景,并不是数字绘制的。库布里克使用了一种叫做“模型微缩摄影”的技术。他制作了许多精细的太空场景模型,包括星辰、行星和遥远的星云。然后,他用非常先进的摄影机在模型前进行拍摄,通过控制光影和景深,营造出深邃而真实的宇宙空间感。有时候,他们还会利用多层曝光技术,将不同元素的模型叠加到同一张胶片上,创造出层次分明的太空景象。

为什么观众会认为是特效? 当时电影工业对 CGI 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观众普遍认为这样逼真的太空场景一定是依赖于某种先进的“特效”技术。再加上影片中对失重状态的精确模拟,包括物体缓慢飘动的细节,都让观众觉得这超越了当时的实拍能力。这种“无痕迹”的特效,正是库布里克追求的艺术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而不是被技术本身所打扰。

3. 《夺宝奇兵》中的蛇坑场景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 真实到让人腿软

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第一部《夺宝奇兵》中,有一场让无数观众至今想起仍会头皮发麻的场景——琼斯博士走进一个满是毒蛇的地下墓穴。那画面,密密麻麻的蛇在地上蠕动,让人感觉空气都变得黏稠。

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这个镜头并没有大量使用 CGI 来生成蛇。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的团队真的使用了成千上万条活生生的蛇!

为了拍摄这个场景,剧组在墨西哥准备了大量不同种类的蛇,其中最主要的“演员”是无毒的玉米蛇,但为了增加真实感和戏剧性,他们也引入了一些相对温和的毒蛇,但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

拍摄时,他们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蛇坑”,并将这些蛇放进去。演员哈里森·福特本人也勇敢地“下坑”表演。当然,为了演员的安全,有一些关键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对福特本人,在他穿着皮裤的情况下,一些毒蛇可能无法直接咬伤他。而且,在拍摄一些近景镜头时,剧组会使用特殊的“蛇笼”或者在演员和蛇之间设置透明屏障,但从画面上看,这些障眼法都做得非常隐蔽。

为什么观众会认为是特效? 如此数量庞大、各种姿态的蛇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而且它们似乎毫不畏惧地在演员周围爬行,这在观众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自然会联想到电脑生成的动物。更何况,蛇的蠕动是如此自然和具有生命力,用电脑模拟到如此逼真,在8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是极其困难的。这个场景完全是通过真实生物的聚集和演员的真实表演来完成的,其惊悚效果完全来自于对自然恐惧的直观展现。

4. 《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 (The Matrix, 1999) – “时间停止”的革命

《黑客帝国》以其划时代的视觉风格彻底改变了科幻电影的格局,其中最标志性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效果,让观众仿佛看到了“时间停止”的瞬间。当尼奥在空中躲避子弹时,摄影机似乎可以围绕着他以极慢的速度移动,而子弹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行。

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特效”来完成的镜头,但它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完全由 CGI 生成。它是一个基于摄影技术的创新,被巧妙地称为“视觉特效”,但本质上是实拍。

这个效果的实现,是依靠一种叫做“多角度摄影”(multicamera shooting)或更精确地说,是“静态摄影机阵列”(static camera array)的技术。剧组在拍摄现场搭建了一个庞大的摄影机架,上面安装了数十甚至上百台摄像机,它们被精确地固定在环绕着拍摄对象的空间中。

当演员表演时,这些摄像机会同时或以极短的时间间隔拍摄。然后,通过一台摄像机捕捉到的高帧率画面,再结合旁边摄像机捕捉到的极微小角度的画面,后期编辑将其以极高的速度播放,并对其中的画面进行插值处理,从而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时间流逝被放慢”的错觉。简单来说,就是捕捉了物体在不同角度下不同时间的“瞬间”,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瞬间”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慢动作。

为什么观众会认为是特效? 这种“子弹时间”的视觉效果,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通过电脑动画实现的,因为它的视角变化如此流畅,仿佛是3D建模后生成的画面。而实际的实现方式,更像是一种巧妙的“时间切片”和“空间捕捉”的结合。这种实拍技术本身就非常复杂和昂贵,但它实现的视觉效果,比单纯的 CGI 慢动作要更加自然和逼真,因为它捕捉的是真实的物体在真实光线下的表现。

这些镜头之所以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是因为它们没有去“模仿”真实,而是直接“利用”了真实。它们是导演们对电影语言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极致视觉效果的证明。在数字特效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些纯粹依靠创意和实操的经典镜头,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它们提醒我们,有时候,最震撼的魔法,就隐藏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前两天不少人都看了,苹果给HomePod拍的广告<Welcome Home>,由Spike Jonze操刀, FKA Twigs主演,其中女主在音乐播放后,进入嗑药状态,房间飞速四次元流转,效果拔群。

https://www.zhihu.com/video/960556652559278080

今天AdWeek做了一期<Welcome Home>幕后,才披露出:整个广告的盗梦空间都是实景搭出来的!那些墙壁,光影效果,全都是机关!

https://www.zhihu.com/video/960556716928290816

向苹果爸爸低头系列。

user avatar

我们先明确一点,这个问题中的「特效」是指CG特效。

《变相怪杰》 The Mask

据电影花絮里介绍,这个心形烟圈是金凯瑞本人在实际拍摄中吐出来的,并不是后期特效制作的。



《异形4》里雷普莉打篮球段落,她背对篮筐反手将篮球扔进球网。根据花絮介绍,这个镜头是实拍的,一镜完成,

西格妮·韦弗

第一次拍摄就完成了这个镜头。

看电影时可以注意,当篮球入网后,画面右侧的演员

朗·普尔曼

因为太惊讶了,已经明显出戏了。


《碟中谍5》里著名的阿汤哥扒飞机,阿汤哥是真的在飞机上拍摄了这个镜头。因为是新片,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但我在回答里发现好像很多人真的不知道……)。

总之,我觉得,不信点邪教啥的,是没有勇气在这个岁数实拍这种镜头的……

阿汤哥做大死系列……

拍摄时肯定有保险绳的,但是对阿汤哥这种级别的演员来说,还是非常拼命了。

爬迪拜塔……





镜像问题:

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镜头是特效镜头但观众都没发现? - 张小北的回答
user avatar

本答案多图,含视频。

93版《三国演义》火烧赤壁 实景点火航拍

电影《大决战》系列 实景实拍:

东野攻打锦州,千炮齐鸣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Zoo0IXpjgU/?resourceId=0_06_02_99 廖耀湘部队开进大虎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YXgoXzy05Y/?resourceId=0_06_02_99 东野70万大军入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2UwpjLFUhw/?resourceId=0_06_02_99 黄百韬十万人马向徐州撤退,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而无法通行,被困河岸。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d3EyRUZvOM/?resourceId=0_06_02_99 攻打双堆集,中野的“没良心炮”向敌军阵地狂轰,然后发起总攻。-320x240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TA7jp98RDo/?resourceId=0_06_02_99 东野围攻新保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47MJNbux98/?resourceId=0_06_02_99 郭景云的35军撤回北平,车辆长龙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wrrZljLb3I/?resourceId=0_06_02_99 金汤桥会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OidOgomWsw/?resourceId=0_06_02_99 电影史上最壮观的进军场景之一:黄维兵团进军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6WeYnlTlDw/?FR=LIAN

非模型,实景实拍:

火浴锦州,以飞鸟的视角俯瞰战火中的锦州城。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oTVUYdq1GQ/?resourceId=0_06_02_99

《大决战》中一座古庙被炸 非模型,非临时搭建,真古庙:

阵地战战壕 非模型,非特效,等比例挖于黄河滩涂:

非特效,战争场面:

非特效,集群冲锋:


如图解:


《大决战》系列是最后一部可以动用大规模军队进行拍摄(多达几个军的军力,各部队调动由军委直接下达命令协助拍摄)的电影系列。

此后,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了文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军队协助拍摄电影片、电视片动用兵力、装备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二)在兵力使用上要尽量减少数量和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团,协助拍摄的时间一般在一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