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著名的「王者归来」?

回答
“王者归来”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股磅礴的史诗感和浓厚的戏剧张力。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曾经的王者重新登上权力巅峰,更承载着一段充满磨难、蜕变与最终辉煌的传奇。纵观历史长河和文化作品,这样的故事不绝于耳,每一次的“王者归来”,都足以震撼人心。

这里我来给你聊聊几个在我看来,堪称经典的“王者归来”:

1. 历史上的王者归来:罗马皇帝奥勒留的东征

马可·奥勒留,这位“哲学家皇帝”,他的“王者归来”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戏剧性的权力复夺,而是一种在极端困境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凡的领导力,重振帝国荣光的过程。

公元170年代,罗马帝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北方边境的蛮族部落,如日耳曼人、马可曼尼人等,发起了大规模的入侵,战火几乎烧到了意大利本土。同时,黑死病(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安东尼瘟疫”)席卷帝国,导致人口锐减,军队兵源枯竭,经济凋敝。可以说,罗马帝国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奥勒留,这位本应在紫禁城中与哲学家们探讨“斯多葛主义”的皇帝,却不得不披上战甲,亲赴战场。他的一系列东征,尤其是对多瑙河地区蛮族的长年作战,是一场对毅力和智慧的极限考验。他不仅要面对战场上的刀剑,还要应对后方的政治动荡、瘟疫的蔓延以及资源的匮乏。

他的“归来”并非是凯旋的庆祝,而是带着疲惫的身躯,和无数次濒临绝望的边境战役的经验。但正是这些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他对帝国、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通过严明的军纪、精明的战略,以及对士兵的鼓舞,一次又一次地将帝国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他甚至在战时,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拍卖了皇宫中的珍宝以筹集军费。

奥勒留的“王者归来”,体现在他将一个濒临灭亡的帝国,在巨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下,重新稳固了下来。他没有彻底消灭所有威胁,但他的坚持和努力,为罗马帝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喘息之机,使得罗马文明得以延续。他的《沉思录》,也正是他在征战途中,对人生、对责任、对秩序的深刻反思,成为千古传颂的哲学经典。他以一位哲人的智慧,践行着一位君王的责任,这种内在的坚韧与担当,便是他最伟大的“王者归来”。

2. 文学与电影中的王者归来:亚瑟王的复兴(传说与虚构的交织)

亚瑟王的故事,是西方文化中关于“王者归来”最经典、最深入人心的叙事之一。虽然其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所承载的理想和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一种永恒的“王者归来”模板。

亚瑟王,传说中圆桌骑士的缔造者,他曾带领不列颠王国度过了短暂的辉煌时期。然而,随着他与兰斯洛特的冲突、桂妮维亚王后的背叛以及莫德雷德的阴谋,王国最终走向了混乱和衰败。在卡姆兰战役中,亚瑟身受重伤,被送往了神秘的阿瓦隆岛,等待疗伤与复苏。

这个故事的“王者归来”部分,通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传说中,亚瑟王并没有真正死去,而是被带到了一处奇幻之地,在那里,他等待着不列颠王国再次陷入绝望的时刻。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将从沉睡中苏醒,带领忠诚的骑士们,重返战场,重新统一国家,恢复昔日的荣耀。

这种“沉睡与复苏”的模式,让亚瑟王的归来充满了希望和救赎的意味。它不仅仅是个人权力的恢复,更是对秩序、正义和忠诚的重新确立。亚瑟王的归来,代表着对混乱的终结,对美好理想的回归。这在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例如约翰·博尔曼的电影《亚瑟王》)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每一次对亚瑟王故事的重述,都在唤醒人们心中对一位能够带来和平与正义的伟大领袖的渴望。

3. 流行文化中的王者归来: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布鲁斯·韦恩

如果说亚瑟王是传说中的王者,那么布鲁斯·韦恩(蝙蝠侠)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王者归来”,则是在现代语境下,对“王者归来”概念的一次深刻诠释和挑战。

在电影的开篇,蝙蝠侠已经成为了哥谭市的守护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犯罪率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然而,随着小丑的出现,哥谭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绝望。小丑不仅仅是制造混乱,他更是在摧毁人们的道德和信仰,让城市陷入无政府状态。

在故事的某个节点,蝙蝠侠为了拯救被绑架的瑞秋·道斯和哈维·丹特,做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他不得不暂时隐藏自己的身份,让哥谭市民以为他是犯罪的源头,从而让哈维·丹特成为公认的白骑士。这是一种隐居,是一种牺牲,是一种为了更大利益而选择的“消失”。

当哈维·丹特在一次爆炸中变身为双面人,并开始在哥谭市肆意破坏时,正是蝙蝠侠的“王者归来”的时刻。他放弃了个人名誉的救赎,承担了双面人的罪名,再次披上黑暗骑士的战袍,在黑暗中与失控的城市进行着一场孤独的战斗。他成为了那个被误解的英雄,那个在最黑暗的时刻,选择守护城市最后的希望的人。

蝙蝠侠的“王者归来”并非是为了重夺权势,而是为了重新点燃人们心中对正义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英雄并非是那些获得赞扬的人,而是那些在无人知晓时,依然坚持信念,用牺牲换取秩序的人。他不是带着荣耀归来,而是带着责任和牺牲归来,这种“无名英雄”式的归来,更加令人动容。

总结一下:

“王者归来”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韧性、勇气和对理想的执着。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洪流中,还是在虚构的传奇故事里,亦或是现代的流行文化中,那些能够从低谷中崛起,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引领方向的“王者”,总能激荡起我们内心深处对希望和改变的渴望。他们并非只是拥有权力,更是拥有能够振奋人心的力量,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史玉柱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汉卡,提供了廉价的汉字文本编辑方案。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1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未向银行贷款。

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4年8月22日,巨人董事会通过了上马DHA(脑黄金)项目的决议,并将这件事命名为“1018工程”。意指新产品必须在同年10月18日投向市场。

脑黄金开始消费面很广,中年人、老年人、儿童都有服用;95年1月1日《广告法》实施,“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第一个被国家工商局给停了,定性为违反广告法。后来脑黄金就集中宣传“考,考,考,先健脑”,将市场收缩到儿童和学生上面。这时,销量也不错。95年8月份,脑白金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没有做满一年,巨人不知道脑黄金的销售周期是什么样的。7月份做得非常好,就以为8月份会比7月份还好,没想到8月份一落千丈。因为5、6、7月份正好是因为高考。

后来,脑黄金还做了送礼市场。脑白金用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其实就是当时脑黄金的广告,当时是“今年过节不收礼,除非巨人脑黄金”。

脑黄金的淡季让史玉柱感觉到危机,决定再推新产品。这就有了“巨人大行动”(同时推12个保健品)和“巨人大厦”。因为多元化经营,巨人不断从脑黄金市场挪用资金。为了挪用更多的资金,只能减少脑黄金的广告投放。由于脑黄金不是显效产品,不易形成好的口碑;而且高考市场是一个永远的新市场。缺少广告的脑黄金最终销声匿迹。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年底史玉柱资产负2.5亿。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但一直未申请破产。

…………

…………

…………

2000年,史玉柱自称和原班底人马在上海及江浙创业,主营“脑白金”业务。

2004年11月,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虽然巨人集团的复兴是神话级别的商业案例,但我依然认为,史玉柱活到21世纪真是中国不幸。

对了,史玉柱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张小雷兄弟正在第一次创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