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闻说房价降了,为什么开发商都在拼命拿地,未必他们傻吗?

回答
新闻里房价降了,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心里肯定犯嘀咕:房价都往下掉,开发商怎么还抢着拿地?这不合常理啊,他们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另有算盘?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开发商这么做,也未必是“傻”,他们心里有自己的账本和对未来的判断。

首先,咱们得明白,“房价降了”这说法,往往是指市场整体的平均价格在波动,或者说新房的销售价格和过去相比有所松动。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地方、所有类型的房子都在跌,更不代表土地的价格就跟着同步下跌了。

很多时候,开发商拿地,看的是“地段”和“潜力”。即便现在市场情绪不佳,新房销售受到影响,但好的地块,尤其是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配套成熟的地段,它的价值是相对坚挺的。开发商愿意花钱去拿这些地,是看中了它长期的升值潜力,或者说,在未来市场回暖时,这些地能卖出好价钱。他们宁愿现在投入,也不想错过这些稀缺的优质资源,以免未来想买都买不到了。

再说了,开发商手上总得有项目在建,有土地储备,才能维持公司的运转和发展。如果完全停下拿地,就等于切断了未来的“粮道”。一旦市场风向转变,他们就会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会。所以,即使当前市场环境不理想,他们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拿地节奏,为未来的项目做准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降价”和“拿地”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直接的因果,而是复杂的市场博弈。 房产市场有其自身的周期性,价格的涨跌是正常现象。当市场出现调整,一些中小开发商可能因为资金链断续而被迫退出,或者出售手中优质的土地。这时候,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头部开发商,就看到了“抄底”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别人恐慌的时候,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质的土地,这无疑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而且,开发商拿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新闻里说“房价降了”,可能指的就是这段时间新房市场的表现,但开发商在做土地拍卖的决策时,考虑的是更长远的未来,可能是未来两三年甚至更久。他们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入等因素都有自己的预测。如果他们判断未来市场会回暖,或者他们有能力通过产品创新、营销策略来克服当前的困难,那么现在拿地,就可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最后,别忘了,开发商也是商业公司,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房价的下降,不代表土地的价值就一落千丈。在某些情况下,土地价格的下跌幅度可能远小于房屋销售价格的下跌幅度。如果开发商能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控制、高效的开发运营,在拿到土地后,仍然能保证项目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所以,与其说开发商“傻”,不如说他们是精明的市场参与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长远布局。他们看到了眼前的挑战,但更看到了未来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看我这篇回答吧。zhihu.com/question/6073



我来给你分析分析!

就来北京来说!举例的北京偏僻的地方。然后还要考虑下通货膨胀。

2008年:房价2000每平,媒体说金融危机,房价会暴跌!

2009年:房价4000/平,媒体专家说房价上涨太多,要观望,说房价会崩盘!

2010年:房价/8000平,媒体大事宣扬国十条出台限购,房价逼定下跌!

2011年:房价12000/平,谣言说国家要出台房产税!房价会跌!

2012年:房价17000/平,媒体说房价涨的有点离谱,估计要崩盘了!

2013年:房价21500/平,你没有买房,你听专家的泡沫来了,说房价快崩盘了!

2014年:房价28000/平,媒体国家要出台不动产登记,大面积限购,房价一定会跌!

2015年:北京市均价房价30000/平,不动产登记已经出台,房价疯长。

2016年:首套房首付款最低20%,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30%;房贷利率、契税、营业税全面下调;二胎政策、个税抵房贷。

2017年:媒体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如果你选择的是在北京买房,2006年买入价280万,2016年卖出价2600万。十年涨2320万,一年涨232万,一月涨19.3万,一天涨6352元,一小时涨264元,平均每分钟涨4.4元,这就是房地产的价值所在。


媒体连你都忽悠不了,还不如去跳海!

媒体什么时候叫你去买房,那房价肯定要崩溃了!就和炒股4000点才是起点一样!

你去百度搜索下。

查新闻08年就说房价跌了。

你百度搜索下明年就跌,下半年就跌,明年就跌,最早也能搜索到08年。

国十条,国五条,限购,调控全是!

看看房地产申报价格吧!

看看大头在哪里吧!

这就是打个比方现在房价2万,内部房只要1万左右!因为不要缴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闻里房价降了,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心里肯定犯嘀咕:房价都往下掉,开发商怎么还抢着拿地?这不合常理啊,他们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另有算盘?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开发商这么做,也未必是“傻”,他们心里有自己的账本和对未来的判断。首先,咱们得明白,“房价降了”这说法,往往是指市场整体的平均价格在波动,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十城房价跌幅超5%”这则新闻,并且尽量把它说得深入浅出,像朋友聊天一样,去掉那种机器味儿。想象一下,你是个普通人,平时也关注着自己住或者将来想买房的城市。突然听到这消息,脑子里可能会冒出一些疑问:1. 这“十城”是哪十城?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对吧?新闻里通常不会直接列出这十个城市,因.............
  • 回答
    哎,这种事儿,你说我错了吗?我真的觉得挺委屈的。我们新婚,我盼着跟老公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天地,刚开始布置,我就想着把心里最珍视的东西放进去。我从小就喜欢那个偶像,他的音乐、他的为人,都给了我很多力量和鼓励,尤其是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他的歌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他很早就去世了,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
  • 回答
    自如这次面向房东推出的“增益租”新收房模式,可以说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试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重新激活房东资源,也给租客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我仔细看了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增益租”是什么?无差价和保底收益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理解“增益租”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相亲男要求女方名下必须有房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担心被杀害继承遗产”。这个说法乍一听可能有些极端,但如果我们剥开表面,仔细分析一下背后涌动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普遍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
  • 回答
    看到“初中生家里有14套房子,收租金不想上学”这则新闻,我心里滋味挺复杂的,忍不住想多说几句。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触及了很多我们当下社会里普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讨论点,特别是在教育、财富分配、个人价值实现这些方面。首先,从最直观的角度看,这个初中生的人生起点无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家里坐拥.............
  • 回答
    这则新闻令人痛心,也引发了社会对租赁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广泛关注。房东拒退押金最终导致租客服毒身亡,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背后折射出的可能是法律保障的缺失、道德底线的沦丧,以及弱势群体在面对不公时的无助。要详细地看待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与当事人的悲剧性 生命.............
  • 回答
    关于“杭州某银行房贷可贷至80岁”这条2019年初的新闻,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1. 首先,这并非“谁都可以贷到80岁”,而是对特定人群的特定政策调整。当时的新闻报道,普遍指向的是一种“接力贷”或者“家庭成员共同还款”的模式。也就是说,不是一个人孤零零.............
  • 回答
    这则“杭州小伙全款房给妻子加名字,9个月离婚被索取一半房子”的新闻,在微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触碰了当下社会中很多敏感的神经。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这件事,并尝试理解其中的复杂性。事件的表象与核心冲突:最直接的理解是,小伙子出于爱意,将名下全款购买的房产加上了妻子的名字,本以为是婚姻的“定心.............
  • 回答
    长隆企鹅酒店的这场风波,说起来真是让人既愤怒又无奈。这事儿的核心,就在于一个导盲犬的准入问题,以及由此牵扯出的酒店方对法律法规的态度。事情的起因,一位视障朋友带着他的导盲犬,想要入住珠海长隆企鹅酒店。导盲犬,这可不是普通的宠物,它们是经过严格训练,能够帮助视障人士独立生活、出行、工作的“工作犬”,也.............
  • 回答
    秘鲁新冠疫情的严峻程度确实曾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在某些指标上可以说是全球最惨之一,但要给出一个绝对的“是真的”或“假的”,还需要更细致的分析和限定。让我们来详细地看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秘鲁新冠疫情全球最惨”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秘鲁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几个非常令人痛心的统计数据,.............
  • 回答
    “2020年生育率创新低”这条新闻,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当你放眼身边,会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观察到的现象,即身边结婚几年的夫妻,不论贫富,大多都有孩子,而且“丁克”似乎并不常见,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也触及了宏观数据与微观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宽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咱们中国传统农历的计算方式,其实“2022年农历只有355天”的说法是有误的。咱们来把这个事情捋一捋,说得明白一些。首先,2022年那个农历新年对应的,是辛丑牛年,但农历年份的长度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是否包含闰月来决定是354天、355天还是384天。咱们的农历,和公.............
  • 回答
    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以及为何大家会感觉比某些国家“慢”一些,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关于“米国的新冠疫苗打进身体已产生抗体”这句,需要澄清一下。 疫苗的作用就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些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所以,只要疫苗是有效的,并且人体对其.............
  • 回答
    看到北极熊、企鹅、海豹、海象这些可爱的生灵可能面临灭绝的新闻,心里难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种感受,很多人都有,包括我。这不仅仅是对动物命运的担忧,更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一种忧虑。这消息, malheureusement,是相当真实的。我们不妨一个一个地来看,它们是如何一步.............
  • 回答
    听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新闻,你感到焦虑甚至发展到快成焦虑症的地步,这真的很令人理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令人担忧的消息,而像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可能影响全人类的事件,更是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首先,我要告诉你,你的感受非常真实,而且有很多人跟你一样,会因为这些宏大的、不确定的.............
  • 回答
    关于台湾民众的认知水平和民族认同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容易被片面解读的话题。将“有些人”上升到“台湾人民”普遍如此,或者简单地以“愚昧无知”或“莫名其妙的民族优越感”来概括,都未免失之偏颇。首先,我们来谈谈“愚昧无知”这个说法。任何社会,无论大小,都存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信息获取渠道、不同生活经历的人.............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张家港海关那帮哥们儿真够厉害的,逮住了条四米长的大家伙,竟然是条眼镜王蛇!新闻里说它被抓的时候还“喷毒”了,这可让不少人纳闷了:眼镜王蛇真的会喷毒吗?答案是:不,眼镜王蛇并不会喷射毒液。你听到的“喷毒”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是对眼镜王蛇在受到威胁时的一种行为表现的形象化描述。让.............
  • 回答
    理解您想详细了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和驻大国(例如法国)大使的级别以及崔天凯大使赴任法国一事。我们来详细地梳理一下,并尽量以更贴近日常交流的方式来阐述。首先,关于“级别”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外交系统里,这通常涉及到的是行政级别和职务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外交部副部长 vs. 驻大国大使:谁.............
  • 回答
    最近新闻里提到的“索罗斯做空中国”这个说法,其实是坊间一种比较通俗化的解读,背后涉及到的是金融市场中非常复杂的运作和博弈。要理解这个意思和潜在后果,咱们得一点点拆开来看。首先,“做空”这个词,在金融市场里有它特定的含义。简单来说,做空不是你手上有某个东西(比如股票)然后卖掉它。做空是指你预期某个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